“建构游戏”提高孩子智能的研究
洁
215611)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幼儿园,江苏张家港
有效途径与手段。
关键词:建构游戏;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4-0065-01
摘要:建构游戏操作性强,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创造性,有利于幼儿积极动手动脑,是促进幼儿创造潜能充分开发的
一、营造宽松的游戏氛围,激发幼儿的建构兴趣
兴趣是幼儿参与建构游戏的先导,有了浓厚的兴趣,幼儿就会积极地加入到建构活动之中,进行想象、创造,开展有主题的建构活动。游戏前,教师要让幼儿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如在散步时,可引导幼儿观察楼房、滑滑梯、马路的外形特征,从而让他们通过仔细的观察与交流,对建筑物的外形有初步的印象。
二、创设合作的游戏氛围,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1)创设合作氛围,协商合作主题。建构游戏是一种体现合作精神的活动,良好的合作氛围在建构游戏中显得十分重要。例如,在建构“商业步行街”这一活动中,孩子们先确定好要搭建的东西,如马路、商业大厦、停车场、肯德基等建筑物,再由“包工头”分配合作任务,孩子们在合作中一步步完成建构主题。
(2)教授合作方法,深化合作精神。中班幼儿的建构游戏不再以单独游戏为主,而更趋向于群体化。游戏活动中大多数幼儿遇到纠纷时,不是告状就是吵闹,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介入,巧妙地排解幼儿间的矛盾。1)适时地介入。在搭建游乐场时,有的搭滑滑梯,有的搭休闲屋,有的搭旋转木马……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搭滑滑梯的两位幼儿产生了分歧,一个说搭旋转式滑滑梯,一个说搭直滑的。见此情况,我以游戏伙伴的身份介入,并给他们提出了一个建议:“我最喜欢玩旋转式的滑滑梯,你们帮我搭一个怎么样?最好这个旋转式的滑滑梯越高越好,这样滑下来一定很有趣。”两位幼儿听后,马上开始围绕新确定的建构项目进行合作。2)启发式的协助。《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们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教师应该采用建议、协商等启发式的口吻给予点拨。例如,当玩具或游戏材料不够用时,教师可建议幼儿相互谦让、轮流或共同使用,也可以选择别的材料进行代替;当自己遇到建构难题时,能主动寻求他人帮助。通过这些具体的情景,能帮助幼儿逐渐习得合作的策略。3)恰当的评价。在整个建构游戏活动中,教师及时、公正的评价能引导游戏的顺利开展,更好地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例如,对建构能力较强的孩子,要及时肯定其在整个建构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对于建构能力弱的孩子,更要善于发现他在整个建构活动中体现出的合作精神。
三、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1)尊重幼儿游戏,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如每次假期一结束,我便会询问幼儿:“去了什么地方玩?在那儿看到了什么?如果把你看到的东西搭出来,该怎么搭呢?”于是,新的建构主题就自然生成了,而且幼儿的创作欲望也特别强烈。
作者简介:杨洁(1990-),女,江苏苏州人,幼教二级教师,从事幼儿教育研究。
(2)提供多种材料,挖掘幼儿的创造性。每个孩子都有其创造潜能,关键在于如何去引导和挖掘。建筑材料是开展建构游戏的物质保证,也是丰富建构内容、发展幼儿创造能力的必要条件。我们除了提供木质类的建筑材料,可以请小朋友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如马路上的汽车,有用积木搭的、有用纸盒做的,这些平时在大人眼中看似“废物”的东西,到了孩子们手中却能变废为宝、发挥它的剩余价值,成了建构时必要的辅助材料,且通过再创造过程,启发了他们更大的想象空间。
四、探索建构游戏价值,促进幼儿多领域发展
建构游戏操作性强,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
(1)空间思维能力。建构游戏有利于幼儿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让幼儿建一幢三层楼的房子,他们会选择用2个圆柱形积木支撑房屋,将长方形积木叠放在2个圆柱形上,这样大楼的第一层就建好了。以此类推,利用圆柱形叠加长方形的过程,就将一幢三层的楼房建构完毕。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空间建构技能得到了培养。
(2)审美鉴赏能力。建构游戏能给予幼儿丰富的造型艺术知识以及感受美、表达美的情感。在幼儿建构好三层楼房后,我发现有几位幼儿用小三角、小圆柱摆在每层楼房两端。于是我问:“你们为什么要在楼房两端放上这些积木呢?”一位建筑师马上回答:“这是我们在给楼房装饰,让它变得更加好看。”通过这个过程,我们都能发现,中班幼儿已具备初步的审美能力,他们对建筑物的色彩搭配、外形的美观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根据自己的观察经验来丰富其建构的作品。
(3)人际交往能力。建构活动是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它能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丰富他们的词汇、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例如,邀请语:“你愿意和我一起搭房子吗?”商量语:“你觉得这样搭好看吗?”评价语:“你搭的真好看。“”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让幼儿在游戏中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他们会乐意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意见,从而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
五、结束语
总之,建构游戏活动不仅能丰富幼儿的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更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及各方面能力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茹燕.儿童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00(03).[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2013.
[3]常璐.教师对幼儿游戏介入时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015年8月·第24期(总第472期)
6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