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细胞的分化教案

来源:化拓教育网
授课内容:细胞的分化 授课班级:高一某班 教 师:黄佑情 授课时间:某年某月某日 教 材:《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人教版

一、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该节课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过有关组织、器官、系统的知识;对于细胞的分化的例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从而比较好理解细胞分化对于各种组织、器官、系统的建成的重要意义。同时,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因此老师要多在教学中应用多种教学手段 ,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此外本节内容涉及到个体发育等知识,学生对此有一定的认识,学习的兴趣比较高 。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细胞分化》是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一第六章第二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细胞的分裂以及生物体的发育过程,生物体发育过程(以人为例)是从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是由单细胞逐渐的发育成多细胞的生物体,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该内容既是对细胞结构、功能和分裂等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又为学习遗传、变异打下基础。

学好这个框题为学好以后的遗传进化专题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和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本教课的知识结构

细胞分化是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学习中要注意理解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的不同作用。一般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起点是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可以增加细胞的数量,但需经过细胞分化才能使生物体中的细胞形成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功能的组织和器官,并最终发育成性成熟的个体。细胞分化的原因,是细胞中相关基因的打开与关闭的结果。对于本课的教学,教师应结合图像信息、多媒体课件等形势,把细胞的形态结构多样、功能多样以感性材料的形式展现在同学们面前,让他们通过听、看、思考等形式去领悟分化的内涵,区分分化与分裂的不同。同时教师应设计出本部分的探究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探究。由分裂的结果,染色体和DNA数目不变来分析细胞的全能性问题。一般来说,生物体都是由一个受精卵细胞经过细胞的有丝分裂繁殖而来,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套和受精卵相同的染色体,携带具有本物种特征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在一定的条

件下,有些分化的细胞具有恢复分裂、重新分化的能力。在教学中,应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如克隆羊多莉、胚胎移植、干细胞移植等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有利于本节的教学。

2、本节课的生物学概念

1) 细胞的分化 2) 细胞的全能性 3) 干细胞

3、习动机的唤起和保持

在该节课之前学生对细胞分化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所以教师应从生活实例及学生的已有思维中引出该节课的学习内容,我本节课的设计大多以问答法和图片展示法为主,这样的目的是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4、落实课程标准

本节课要实现的高中生物学课程内容标准是:

1) 细胞的分化 2) 细胞的全能性

5、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到达一下目标 (1) 知识目标

 说出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机理及其在生物个体的发育中的意义  细胞全能性的理解和应用 (2) 能力目标

 培养科学探究方法和生物学素养。

 培养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 通过细胞分化的学习,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逐步树立科学的

世界观。  通过细胞全能性的学习,进行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资料的搜集和分析,

养成关注生物科学发展、关注生命健康、关注社会热点等问题。

6、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2)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难点: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和实例

7、课前准备

(1)收集各种有关组织培养的图片 (2)收集与该内容有关的资料 (3)制作课件

8、课时安排

一个课时(45min)

9、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时间 导入 5min 教师行为 1、播放白血病图片,提问“同学们知道白血病么?” 2、 “通常怎么治疗呢?” 3、这些形态多样的血细胞是怎样产生的呢? 学生活动 1、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回答老师的提问 2、化疗、骨髓移植等 3、思考老师的问题 教学意图 1、从学生经验知识上引出本节课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 2、根据学生回答引出造血干细胞 3、引出细胞的分化 细胞的分化 20min 1、我们前面一起学习了细胞的增殖,知道细胞是通过细胞分裂来增值的,(播放受精卵发育成婴1、回忆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2、认真阅读教材并思考课件上的问题,看完1、复习巩固上节课的知识,引出该节课的学习重点---细胞分化,同时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儿的过程)我们也知道组成人体的组织和细胞各种各样,那么受精卵仅仅通过有丝分裂能形成人体200多种细胞么? 2、播放PPT,“阅读教材P117-118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5min后提问第一问提问一个同学,第二三问让同学们猜一猜 3、对学生的回答不做肯定回答,而是带领他们一起探究和学习。播放细胞分化的实例图片 细胞的全能性 15min 1、我们前面学习的都是未分化或低分化的细胞的分化对吧?那高分化后积极回答教师提问 3、认真听教师讲解并思考是否理解 2、考察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能力 3、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图片引出细胞的分化的概念,特点、机理及意义 1、思考并回答教师的提问,积极发言 2、根据教师的引导回答出“细1、播放实验过程肯定回答,继而提出下一问题 2、引出细胞的全的细胞能否分裂分化成一个生物体呢?(以胡萝卜为例播放植物组织培育的实验过程) 2、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为什么能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3、同学们了解到的植物组织培养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4、播放组织培养应用的实例 5、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有全能性,那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有全能性么?播放克隆羊“多利”的克隆过程 6、除受精卵外,动物体和人体内有没有具有分裂分化能力的细胞 胞的全能性” 3、根据自身生活经验、课外了解以及刚学过的知识猜想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4、观看图片并思考除了这些应用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应用,可向教师提问 5、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6、根据第一张PPT及教师引导回答出干细胞 能型的概念、表现条件及原因 3、考察学生的课外学习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 4、用实例证实组织培养在生活中的应用,引起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对生物科学探究的欲望 5、由于初中已学过克隆羊“多利”的整个克隆过程,所以学生听起来会比较轻松,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克隆过程证明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6、引出干细胞的概念及其用途 小结及课后练习 1、我们今天的知5min 识点就学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不懂得地方吗?如果没有的话,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学习知识点) 2、肯定学生的总结能力,继而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细胞的分化,那么它和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细胞的分裂有什么异同呢?” 1、回忆该节课的学习内容,归纳总结该节课知识点,并回答教师提问 2、回忆总结这节课和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回答教师提问 1、考察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及新内容的接受领悟能力 2、考察学生的复习情况,提高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组织概括比较能力 10、板书设计

一、细胞的分化

概念:在个体发育中,有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特点:(1) 持久性 (2) 稳定性、不可逆性 (3) 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机理: 基因的选择表达 意义: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二、细胞的全能性

概念: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力

表现条件:(1) 脱离母体 (2) 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原因:细胞核内含有保持物种遗传性所需要全套遗传物质。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概念:动物体和人体内保留的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少数细胞。

如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 用途:

在体外培养出组织和器官,并最终通过组织和器官

移植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