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3例

来源:化拓教育网
・22・ JCAM.Dee。2O10.V01.26。NO.12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3例 黄旭,杨白燕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073) 关键词:针灸;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779(2010)12—0022—0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簇 集性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伴显著神经痛 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当疱疹消退后仍有部分病毒 潜伏在神经节内,在某种诱因作用下生长繁殖,使受侵 犯的神经节发炎或坏死,导致被侵犯部位发生疼痛,称 之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中医学称之为“蛇丹愈后痛”…。本病好发于 老年人,几乎都是老年体质虚弱或患有慢性全身性疾 病患者,针灸疗法能有效地缓解该症状。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46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2 组。治疗(针刺)组23例,其中男11例,女l2例;年龄 5l~80岁,平均64.5岁;后遗神经痛3~5个月l0例, 6~13个月l3例;受损神经:肋间神经痛11例,腰部 神经痛5例,骶部神经痛5例,三叉神经痛2例。对照 (西药)组23例,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52~76 岁,平均62.1岁;后遗神经痛3~5个月11例,6~l3 个月l2例;受损神经:肋间神经痛7例,腰部神经痛6 例,骶部神经痛5例,三叉神经痛5例。经统计学分 析,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①以疱疹消失后疼痛持续达3个月 以上者为PHN的诊断标准;②疼痛和感觉异常:钻痛、 刺痛、闪痛、烧灼痛、电击样疼痛、异常性疼痛、对重复 刺激逐渐增强的疼痛,感觉过敏以及难以忍受的瘙痒, 疼痛多局限在有限的皮肤区域,初始的疼痛分布偶可 超过单一背根神经节支配的皮肤区域。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选取与皮损部位相应夹脊 穴,皮损部位围针,足三里为主穴。肋问神经痛取胸背 部夹脊穴加支沟;腰部神经痛、骶部神经痛取腰骶部夹 脊穴加阳陵泉;三叉神经痛取颈部夹脊穴加合谷。操 作方法:夹脊穴取4O~50 IYIITI毫针向脊柱方向斜刺, 进针l寸,提插泻法。皮损局部用1寸针朝疱疹皮损 方向斜刺25。一30。,病损部位围刺,针数多少根据患 作者简介:黄旭(1985一),女,2008级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研究生。 处面积大小而确定,一般每针间距1—1.5寸,进针后 得气即可。支沟、阳陵泉、合谷用40~50 rain毫针直 刺,进针1寸,提插,用泻法。对照组:口服消炎痛25 mg、维生素B 30 mg、维生素E 50 mg,每日3次。两组 治疗15天后进行疗效判定。 2疗效观察 2.1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疼痛消失,睡眠正常,停治 3月内无复发;显效:疼痛明显减轻,睡眠时偶有疼痛; 有效:疼痛较前减轻,睡眠有所改善;无效:明显疼痛影 响睡眠。 2.2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 为73.9%。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 异(P<0.05)。说明针刺治疗此类病症疗效优于药物 治疗。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治疗结果比较表 例(%) 3讨论 中医学认为,本病因患者正气虚衰、肌肤营卫失 调、经络气血阻滞而作痛。目前,临床在带状疱疹后遗 症患者尚无良好的治疗手段,大多采取口服止痛药及 营养神经药以缓解病痛。但止痛药对带状疱疹引起的 神经痛疗效欠佳,且长期大量服用止痛药还会引起胃 肠道刺激症状和其他一些不良反应。长期大量口服阿 司匹林会直接刺激胃粘膜,可能致不同程度的胃粘膜 损伤,导致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出血 等 』。而原来就有这些症状的患者则用药限制,疼痛 持续。另外还会导致凝血障碍、过敏、水杨酸反应等。 笔者在本病的治疗中以痛为腧,取皮损部位围针 以通利经气;取足三里补充正气;夹脊穴位于督脉与足 太阳经脉之间,调节督脉、足太阳经脉以至全身之阳 气,达到调和脏腑阴阳气血。现代神经解剖指出,夹脊 穴附近均有脊神经后支分布,其深层有交感神经干、交 感神经椎旁节及其与脊神经相联系的灰、白交通支分 针灸临床杂志2010年第26卷第12期 ・23・ 布。针刺夹脊穴,可对相应神经节段及其周围组织起 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但由于笔者治疗 到促进作用,阻滞神经中的痛觉纤维传导,提高机体痛 病例较少,观察时间较短,认识较为粗浅,以后将在更 阈,增强机体对疼痛的耐受性;另一方面刺激夹脊穴引 多的临床病例中进行观察对比。 起的针感传导反应,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作用,影响交 参考文献: 感神经末梢释放化学介质,从而达到镇痛作用。同时, [1] 郭艳明,李惠仙.火针配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O例 针刺对机体免疫力低下伴发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7,14(2):24 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2]王国忠.阿司匹林引起大鼠乙酸胃溃疡复发及其机制[D].杭州: 浙江大学,2007 因此,针灸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留神经痛的一项 收稿13期:2010—05—24 针刺结合砭石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的疗效观察 白震民 ,王 可2,崔 海 △ ’ (1.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2.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北京100036; 3.首都医科大学,北京100069) 摘要:Ig的:观察眼针刺结合砭石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O例青少年假性近视 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结合砭石治疗组30例,耳压对照组30例,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 率74.07%,总有效率为96.29%;对照组分别为42.30%和80.7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o5)。结论:针刺结合砭石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疗效好。 关键词:针刺;砭石;青少年;近视 . 中图分类号:R24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779(2010)12—0023—02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reating Teenagers’Pseudomyopia by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Stone Needle BAI Zhen—rain ,WANG Ke2,CUI Hal (1.既 ng sport University。& 100084,China; 2.Fuwai Ho ̄itM ofChiese Academy foMedical Sciences,Be ng 100036,China; 3.Capital Medical Unwe ̄ity,Beijing 100069,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ht stone needle treatment for teenagers’ pseudomyopia.Method:6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combined wiht stone needle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and their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observed.Re— suit:The obvious effective rate and ht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treatment rgoup were 74.07%and 96.29%re— spectively;and in control group they were 42.30%and 80.76%respectively,with significant diferences be— wt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The efficacy of hte 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teenagers’pseud— omyopia was better. Key words:Acupuncture treatment;Stone Needle;teenagers’Pseudomyopia 青少年升学、就业压力加重以及计算机、大屏幕彩 率正逐年上升。2006年5月一2009年5月,笔者应用 电、影碟机等办公和家用电器的普及,近年来近视发病 针刺结合砭石疗法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现报告如下。 l 临床资料 作者简介:白震民(1977一),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医康复学在运动损伤 中的应用。 1.1 一般资料依据数字随机表对60例患者分为治 △通讯作者:崔海(1968一),男,副教授,研究方向:针刺治疗脑血管疾患的 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 基础与临床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