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教师岗前培训内容

新教师岗前培训内容

来源:化拓教育网
新教师岗前培训内容

一.一日流程(按照一日作息时间来安排一日活动)二.幼儿园常规

常规 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幼儿园活动的质量。所以,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常规的内容及意义。(一)常规培养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1.遵守各种幼儿园活动和休息的时间及顺序的规定;2.遵守一日生活各环节具度的 规定; 3.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二)常规培养中发挥着三种作用 1.常规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

2.帮助幼儿学习在集体中生活。 3.维持班级幼儿园活动的秩序。三.一日常规中包括哪些内容及要求

每一位老师应该会合理地组织好一日常规幼儿园活动,一日常规幼儿园活动包括:晨间 及离园幼儿园活动;生活幼儿园活动;户外幼儿园活动及自由幼儿园活动;教育幼儿园活动; 游戏及区域幼儿园活动。下面的各个环节都是对幼儿的要求和教师应该做的(一)晨间幼儿园活动及入园幼儿园活动对幼儿的要求教师应做的:

1.早晨来教室第一件事情就是做好室内外清洁工作及室内通风,与户外保持空气对流, 保持空气新鲜,能有效防止幼儿疾病的发生。 2.晨间检查:看孩子的身体情况,观察情绪等。

3.组织晨间游戏幼儿园活动。教师参与和孩子一起玩晨间幼儿园活动,特别需要注意孩子的安全!教师需要一个好的精神面貌,教师的示范能激起幼儿模仿兴趣,另一位老师在后面个别指导及组织幼儿园管理。

4.做好幼儿园活动前准备(包括幼儿园活动内容、场地安排、材料组织教育幼儿园活动)

5.以游戏形式引起幼儿兴趣,.选材符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为幼儿提供较充分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

6.注意卫生保健要求对幼儿的要求 :

1.衣着整洁,愉快来园,接受晨检,

2.有礼貌地向老师、小朋友问好,向家长说再见3.培养幼儿干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4.听从教师要求,积极参加幼儿园活动。

5.学会正确的姿势最安全和省力的搬椅子,知道危险的搬椅子方式。

6.学习正确看书姿势。

7.举手发言,不插嘴,不告状(养成倾听的习惯很重要,包括听老师讲和听同伴发言)说话、走路、拿东西三轻

(二)饮水、入厕、盥洗对幼儿的要求

1.饭前便后洗手,能正确的洗手。2.需要时能随时入厕

3.用自己的水杯按时喝水,将水杯放在固定位置。4.在活动或口渴时随时喝水,不浪费水 。

教师应做的:

1.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2.指导提醒幼儿用自己的水杯接水,不浪费 。3.提前消毒水杯,每人一杯 。4.随时准备温水,供幼儿饮用。

(三)游戏及区域活动对幼儿的要求:

1.情绪愉快,能积极参加集体游戏,又能自选游戏幼儿园活动 。2.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之间友好交往。

3.会正确使用玩具,能爱护玩具,学习整理玩具。

4.遇事能积极思考,学习自己解决问题,学习处理相互关系的问题 。5.学习自理自律,如能依冷热增减衣服,不离集体,学习自我防范,不做危险动作。教师应做的:

1要有组织、有目的进行户外活动及区域活动。

2.预先做好幼儿园活动准备,可组织指导中大 幼儿帮助准备。3.保证充足的游戏活动时间,注意安全,并进行相应的教育。4.尊重幼儿意愿进行游戏活动,注意观察幼儿,参与幼儿游戏。5.配合户外活动,协助指导游戏,注意对特殊儿童的个别照顾。6.激发幼儿共同游戏 ,引导幼儿评价游戏 。

(四)进餐对幼儿的要求 :

1.认真洗手,方法正确,能排队轮流不拥挤,不玩水,节约用水。2.安静进餐,坐姿良好,不挑食,不剩饭浪费。3.餐后自己轻放餐具,知道擦嘴。教师应做的:

1.组织指导幼儿洗手,提醒正确顺序方法,教师观察幼儿洗手,以免把衣袖弄湿。

2.注意照顾个别幼儿,特别体弱和病儿。3.创造愉快安静的进餐气氛,

4.向幼儿介绍饭菜,激起食欲,能让幼儿愉快进餐根据幼儿饭量随时添饭。

5.餐后安排轻松安静游戏如:散步、手指游戏等等。6.收拾餐具、餐桌,清理地面、卫生消毒等。

(五)午睡对幼儿的要求:

1.只要开始的时候要求幼儿进入午睡室就保持安静,以后孩子都能进入寝室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保持安静。

2.按顺序脱衣叠好,鞋放在固定位置

3.铺好被子,安静入睡,不 带小玩物上床(!!!)4.养成良好睡姿与习惯,按时起床 ,正确穿衣穿鞋。5.接受午检,幼儿入厕。教师应该做到的:

1.幼儿午睡时检查是否有危险物品,巡视幼儿是否有不良的睡

眠习惯,如蒙头并及时 纠正。

三.安全从我做起(安全应放在首位)教师做到:

1.坚持每天晨检。保证幼儿不带危险物品入园,如有要收回。2.保证教室的通风、干净,保证区角材料的安全、卫生,定期消毒玩具。

3.及时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证一人一巾一杯。

4、户外活动时,教师认真检查活动场地的安全性,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确保 幼儿安全,活动后不遗忘幼儿物品。

5.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与家长密切配合,加强防范意识,让幼儿在有安全意识的基 础上,时时提醒自己或他人注意安全.

6.严格执行幼儿园接送制度,有特殊情况须持卡接或签字。

7.教师在工作中做到时刻高度警惕,把安全放在首位,眼睛不离开幼

儿,孩子到哪教师的眼睛就到哪.在幼儿方面做到:

1. 在加强常规方面,做到井然有序,要求幼儿自觉的排队洗手.喝

水.小便等.

2.幼儿知道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东西。懂得不能随便离开大人或集体。

3.幼儿知道不将手放在门缝间、桌子间、椅子间、以免受伤。4.户外幼儿园活动玩大型玩具时,不推不济,拿器械时互相帮助.保证幼儿安全。

5.知道不能碰电插座等电器,用剪刀时注意安全,知道正确的使用剪刀。

6.知道不把纸团、扣子等塞到耳、鼻里,也不能把异物放到嘴里。各种幼儿园活动将在幼儿园一日生活、教育教学活动、游戏的各个环节中自然地进行,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幼儿懂得自我保护的简单知识和方法,才能真正保证幼儿的安全。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1.在课室里不推、不挤、不乱跑。

2.使用正确的坐姿,做作业时,不能拿笔尖、剪刀对着小朋友,以免刺伤。

3.向幼儿介绍保护眼睛、牙齿、身体的一般常识。(二) 让幼儿了解安全的重要性。

1.早上来园检查幼儿是否带坚硬或锋利的东西。2.教育幼儿不摸电线、电开关,不乱动电器。

3.要幼儿懂得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跟陌生人走。

4.教育幼儿什么是危险物品、事情,懂得远离危险物品、事情。5.教育幼儿具有基本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了解一些急救知识和方法。

(三)教育幼儿不去危险的地方。

1.不攀爬阳台,不独自到玩水的地方。

2.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边玩耍、打闹。3.教育幼儿远离蜜蜂,以免被蜇。四.为幼儿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1.固定药品放置的地方,幼儿用药要作好幼儿姓名、药品名称、服用剂量、服用时间、 服用次数等记录。

2.幼儿园活动室和洗手间要保持干净、明亮、透气。

3.注意检查教玩具、桌椅,有损坏的要及时维修,一面发生意外。

4.废物回收时,提醒幼儿把废物清洁后再拿回幼儿园,以免把细菌带入幼儿园。

五.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技巧与策略

(一)教师要理解家长,用心建立家园交流的基础。

(二)要依据不同群体的孩子家长工作的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多进行沟通。 家长工作难度与孩子发展成正相关。孩子发展全面、进步快、能力强,家长满意程度高, 家长工作自然好做。

一类是孩子聪明好学、又懂事,这类孩子家长一般都有较好的个人素养、知书达理、以 身作则,其孩子易于教育,孩子进步自然快,家长满意度就高,这类孩子的家长工作可以说 是不费吹灰之力。

二类孩子是聪明淘气,学习上不费劲、一学就会,也很可爱但不太守纪律,经常犯错误,常被叫到老师跟前挨批,但孩子可以感觉到老师不烦他,所以对老师很亲近,这类孩子的家长工作也比较好做。

三类孩子淘气、好动,对学习不感兴趣,经常扰乱正常秩序,易引起教师反感,老师 不喜欢他,他更是故意与老师作对,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孩子不喜欢老师,自然家长也不会喜欢老师,家长工作当然不易见效。

四类是默默无闻的孩子,这类孩子有的不怎么聪明,但从来不惹事生非,不给教师找麻烦、来和没来一个样,没给老师留下什么深刻印象。经常容易被教师所忽视,孩子遭受冷遇,家长工作也就可想而知。

因此,教师要真心关爱每个孩子,尤其要关注问题儿童,也就是第三类、第四类孩子, 对他们多一些关爱和帮助,放大他的优点,以点带面,以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同 时要针对性地、有重点的多与问题儿童的家长多沟通。有沟通就有理解。多交流、多沟通, 家长自然会感觉到教师对孩子的关注之情,了解教师在孩子身上所付出的心血,家长就会认 同教师、接受教师,使沟通顺利地进行下去。

(三)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方法和策略 一个家长对一个教师的信任或不信任很多时候只来自一两次谈话和交往。因此,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讲究沟通的方法和策略:

1.根据家长需求,找准沟通的切入点。不同类型的家长对孩子关心的方式不同。

2.要“多报喜、巧报忧”。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教师要能生动地描述出其孩子在幼儿园某一环节的可爱表现,家长会从你的言谈中自然感受到你对他孩子的关爱、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并留下了教师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好印象。这样从情感上双方就很容易沟通。

3.要善于倾听家长的意见。教师谦虚诚恳、专心倾听家长的意见,

会让家长感到自己很受 重视。即使是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家长,在一个具有耐心具有同 情心的善于倾听的教师面前,也常会被“软化”得通情达理。

4.要尊重家长,多提建设性的意见,不要居高临下。在处理孩子的问题上,教师自己都做了那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效?要先给家长交流,然后再提出需要家长从哪方面配合。

5.当家长遇到问题或困难时,教师一定要从家长角度考虑如何帮助他们。教师要学会换位 思考,想家长所想、急家长所急,寻找让家长能够接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6.幼儿在园出现状况更要及早主动与家长沟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