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易经十七卦“随”

易经十七卦“随”

来源:化拓教育网
第十七卦 随 泽雷随 兑上震下

一·象数:雷震于泽下,顺随。因动而悦,天下随时而动,君子以向晦入

宴息。系小失小,系大失大,孚于嘉吉,执两用中;拘系乃从,上穷正道。老男追少女,少女从长男,不自是而屈己随人,故可大亨。随遇而安,知足方能常乐。

拘系之 上穷也 孚于嘉 位正中也 随有获 贞凶 系丈夫 随有求得 系小子 失丈夫 官有渝 出门交有功 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译】《象传》说:雷潜伏于大洋深处,象征着随从。君子效法此德依顺作息规律,天晚应返归家中休息。 

二·象数理:

初九:基本条件分析,勿动,故占断为“贞吉”。 六二、六三:形势分析研判,故无占断用词。 九四:明辨事理,预备措施,故占断为“贞凶”。 九五:两者兼得,中正之道,故占断为“吉”。 上六:上穷正道,故亨于西山。

三·【随德】随机应变跟形势

“随”在汉语词汇、成语乃至俗语中的应用都很广,如跟随、追随、尾随、紧随、随人、随意、随时、随众、随从、随机应变、随风使舵、随遇而安、随时随地、随风倒、随大流,等等。这些随之义与其易理中的定位关系很大,对理解随德也很有帮助。从“随”的卦象是震上兑下看,也确有战战兢兢,和颜悦色,跟风随上的养子。

随之德非常吉祥,《卦辞》也只有“元、亨、利、贞,无咎”几个字,大意为“随时变化,与时俱进。这时元始畅达,有利正确,毫无过错的”。真是无忧无虑,连一般过错都没有。易家认为,凡安逸快乐者必有人追随左右,所以接着《豫》卦的是表示追随的《随》卦。

仅从《彖传》、《象传》的阐释看,“随时之意大矣哉”的感叹,是十分模糊的,向晦入宴息的提示更似乎是在暗示在“随”的时代不可有所大作为,只宜在昏暗的黑夜里摆一桌酒宴,自斟自酌,而后休息睡眠,了此残生。难道说,随之时真是如此消极吗?还是让我们来看看《爻辞》是如何说的吧。

第十七卦 随 泽雷随 兑上震下 【本经】 随:元亨利贞,无咎。 【译】随卦象征随从,至为亨通顺利,为有利占卜,没有灾祸。 随:随卦象征随从,顺应“元亨利贞”的规律,没有灾祸。 彖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之时义大矣哉! 【译】《彖传》说:随卦卦象是阳刚谦卑地居于阴柔之下,自身行动而使下愉悦,所以说随从。这种态度通达正中,不会有任何灾祸,于是天下的人事物来追随。随从于适当时机的意义真是大呀! 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译】《象传》说:雷潜伏于大洋深处,象征着随从。君子效法此德依顺作息规律,天晚应返归家中休息。 象曰: “官有渝”,从正吉也。“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译】官场之事多有变化,占卜可获吉祥。出门与人交往能获成功。 批注 [ybj2]: 向晦入宴息:面临时势不利时,不可有所大作为。 向:对着,朝着,面对、面临。 晦:天气阴暗,阴云笼罩,指“时势不利”。 批注 [ybj3]: 初九:事业的发展或家庭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守持中正可获得吉祥,多与人交往,相互接受对件分析) 批注 [ybj4]: 官有渝:事业的发展或家庭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批注 [ybj5]: 出门交有功:①多与人交往,可以得到更多的收获。 ②与邻里处好关系,当家庭有矛盾时会得到邻里的帮助和调解。 批注 [ybj1]: 元亨利贞:乾之四德,天行之道。 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                                                          方,可以得到更多的收获。(基本条《象传》说:“官场之事多有变化”,说明要顺随正道已获得吉祥。“出门与人交往能获成功”,说明行为不致过失。 官:事业发展、家庭。    渝:变化、改变。     交:交往。     功:有所收获。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象曰:系小子,弗兼与也。 【译】抓住了年轻人,就会失去壮年人。 重视年轻人就会失去壮年人,因老少间存在冲突,故两者不能兼得,但这符合天道变化规律。 批注 [ybj6]: 六二:少女与长男之间有《象传》说:“抓住了年轻人”,是说壮年人不能兼得。                                        新老交替这是天的运行规律。 隔阂,长男应充分理解少女的感受,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 象曰:系丈夫,志舍下也。 【译】一味注意壮年人,就会失去年轻人,随从已经失去的人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利于居批注 [ybj7]: 弗兼与也:两者有冲突。 批注 [ybj8]: 六三:如果抓住了壮年人,那么必定会失去年轻人。(这种做法与自然规律相违背。) 批注 [ybj9]: 随有求得:满足壮年人得需求,就会忽视其他人(年轻人)的需求,使他人得不到应有的收获。 随:随从,顺应(前者)。 有:需要已经得到,指(前者)拥有。 求:需求,要求,指没有得到。 得:收获,结果。 批注 [ybj10]: 九四:随其发展虽然目前可能有些收获,但是这会使其矛盾加深,这时应以真诚相待,明辨事理,为将后采用中正的方法化解矛盾而做好准备。 批注 [ybj11]: 贞凶:长期安于现状不能与时俱进,凶。 处占卜。 《象传》说:“一味注意壮年人”,是说已决意舍弃年轻人。          随有求得:一味的满足壮年人的需求,年轻人要求和收获又将如何?六三位不当,故“利居贞”。 利居贞:安家持守,坚守自己的立足之地,不要过多的要求与索取。 志舍下:下决心舍弃年轻人。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象曰:随有获,其义凶也。有孚在道, 明功也。 【译】随从与人必有收获,占卜结果为凶险。心存诚信,不离正道,用以明察事理,又何尝会有灾祸呢? 《象传》说:“随从与人必有收获”,这从义理上看是凶险的。“心存诚信,不离正道”,是说明察事理可生功效。 有孚在道:指站在中正的立场上采取措施。   以明何咎:明辨事理不会有错。指为化解矛盾做准备。 随其自然发展,让小子跟随之后,会有些收获,但不能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否则会阻碍小子成长。            九五:孚于嘉,吉。 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 【译】在友善基础上广施诚信,吉祥。 批注 [ybj12]: 九五:使两者相互接受对方,友善和睦的相处,是中庸的做法,这样可以两者兼得,共同与时俱进。吉祥。 批注 [ybj13]: 上六:如果中庸的方法(九五)没有起效,就应该采取先约束、丈夫,待小子有所成长后再放松丈夫,使丈夫得到应有的收获。最终放松丈夫是“随”卦的关键点,周文王采用这样的措施在西山得以亨通。 批注 [ybj14]: 拘系之:逮捕或约束。 拘:限,。系:联结,栓。 之:第三人称代词“他”。 批注 [ybj15]: 乃从维之:然后才放掉他,这是关键做法。 乃:才,这才,然后才;于是,就;是,就是。 从:①古同“纵”,放任。 ②顺从;依从。 乃从:然后才放掉他。 维之:关键做法。维:事物关键点。 之:代词,代替人或事物。指这种做法。 批注 [ybj16]: 象传曰:九五君王以强迫方式,来挽留上六者,乃因上六已居随卦之终,终极而不随,故强迫之。 批注 [ybj17]: 上穷也:实在没有别的更好办法了。 批注 [ybj18]: ②:使他顺从的做法是错误的。拘系丈夫使其服从,那么爻辞应采用“随”,而且使丈夫屈服就会彻底失去丈夫,这与初九爻辞“出门交友功”相违背。 《象传》说:“在友善基础上广施诚信,吉祥。”,说明正确立于中正之道。 孚:诚信、真诚。      于:介词,在。 嘉:美好。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象曰:“拘系之”,上穷也。 【译】先拘谨束缚,然后放掉他,使他得以脱险。君王设计西山,行讨逆之师。 《象传》说:“先拘谨束缚”,说明其已穷途末路。 乃从:①然后才放掉他。②于是使他顺从。           维:骨干绳线。主绳。维,纲也。事物的关键部分。 用:使用、采取。使人、事物发挥功能。       亨:亨通。     于:介词,在。 西山:陕西岐山。 拘系之(约束他)是措施,乃从(宽容的对待他)是目的。 关键字义: 晦: ①形声。字从日,从每,每亦声。“每”意为“笼罩”、 “覆盖”。 “日”指太阳。“日”与“每”联合起来表示“太阳被雾气或阴云笼罩”。本义:天气阴暗。阴天。特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这一天月亮即将完全隐去,是夜朦胧,难以见物)。 ②晦,月尽也。——《说文》 本卦义:天气阴暗,阴云笼罩,指“时势不利”。 官:①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 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即为管理。 ②属于国家、或公家的。 本卦义:①事业发展。②长子与少女共有的,指家庭。 维 (1)(形声。字从糸( mì),从隹( zhuī),隹亦声。“隹”为“锥”省。“糸”指绳索、绳线。“糸”与“隹”联合起来表示“从高处一点引出三根以上的绳线到地面,围成一个空心的锥形体”。本义:作为锥形空间架构的绳线组。引申义:骨干绳线。主绳。再引申义:拴系。 说明:古代的车舆的圆盖是对北极天空的模拟。车盖是依靠四根绳索与车舆四角相牵挂的,这四根绳索叫做“四维”。古代的车是对天地的模拟。即车舆的伞形盖象征天,方形的车舆象征盛民的大地,车盖的中心柱子象征“天地柱”,马儿象征天地旋转的驱动力。在这样的认识下,古人想象大地的四角也有四根无形的大绳被系总在北极点上。这四根无形的大绳也叫做“四维”)。 (2)关键。维,纲也。事物的关键部分。 人君者,摄天地之政,秉四海之维。——《后汉书·陈蕃传》 法令为维纲。——《管子·禁藏》 康熙字典解释:《韵会》案六经惟、维、唯三字皆通作语辞,又训独,<尚书>助辞皆用“惟”字,“诗”助辞多用“维”字,<左传>助辞用“唯”字,<论语>助辞用“惟”字。新安朱氏曰:惟从心,思也。维糸,系也。唯从口,专辞也,应辞也。然皆语辞,古书皆通用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