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经理人激励契约:市场业绩基础与会计业绩基础的融合

经理人激励契约:市场业绩基础与会计业绩基础的融合

来源:化拓教育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第2期 No.2 2008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Jin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总第133期 Sum No.133 经理人激励契约:市场业绩基础与会计业绩基础的融合 曾繁英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摘要] 通过深入 析了经理人报酬契约应将市场业绩基础和会计业绩基础相融观点,构建了由市 场增加值和经济增加值为业绩指标的经理人激励报酬模型。该模型既有利于克服长期以来经理人报酬契约 单纯依靠会计业绩基础所带来的盈余操纵问题,也避免了单纯依靠市场业绩基础时因市场有效性不足而扭 曲经理人业绩的问题。 [关键词]经理人;报酬契约;业绩基础;业绩指标;经济增加值;市场增加值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72(2008)02—0053—06 一般地,受托经营的代理人的努力程度是 础,Murphy和Bushman指出市场基础的业绩逐 渐开始有着比会计基础业绩更重要的影 响 儿 。但由于人们指责以市场业绩为激励基 础的股票期权是2001年以来爆发的众多财务 委托人难以观察的,或者说代理人的行动具有 隐藏性。为了将经理人行动导人委托人目标, 让经理人分享企业剩余成为西方经理人激励契 约的普遍方式,并将随着股权分置改革进程成 为中国经理人激励的主要发展趋势。这样,对 经理人激励契约中的核心内容——业绩基础及 业绩指标选择问题进行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现实 和理论意义。但由于经理人的经营业绩难以直 丑闻的罪魁祸首之一【4 J,使得市场业绩基础和 会计业绩基础难分胜负。我们应该依据什么原 则来选择经理人激励的业绩基础,如何根据这 些业绩基础设计业绩指标,并构建逻辑一致的 经理人激励报酬模型是本文的主要内容。限于 篇幅,本文未讨论经理人业绩评价标准及模型 的实证检验等相关问题。 一接地、低成本地为契约各方观察到,谢德仁指出 这需要通过一定的计量机制计量出经理人业 绩【l J。从激励实践看,市场业绩基础和会计业 绩基础是经理人业绩计量的两大机制,却各有 优缺。基于公认会计原则的会计业绩基础由于 盈余操纵等问题而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经理人 业绩,基于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市场业绩基础由 于市场有效性弱等问题也可能扭曲经理人业 绩。在我国,由于证券市场发展时间短、上市公 、经理人业绩基础选择应 遵循的基本原则 由于经理人激励契约具有严重的经济后 果,因此需要研究进行业绩基础和业绩指标选 择所应遵循基本规律。 (一)经理人业绩基础必须与经理人行为 司的所有制特征等因素制约,会计基础业绩是 经理人激励的主要依据。然而以美国为代表的 西方经理人激励的业绩计量较偏重市场业绩基 [收稿日期]2006—10—24 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谢德仁从业绩指标所包含的有关经理人行 [作者简介] 曾繁英(1969一),女,福建将乐人,副教授,博士生,主要从事财务管理理论教学与研究。 [基金项目] 福建省软科学资助项目《海峡西岸块状经济区主导产业共性技术和竞争前技术的研发供给模式研究》(2o07Ro04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4・ 曾繁英:经理人激励契约:市场业绩基础与会计业绩基础的融合 2008年3月 动的信息量角度提出“当某种业绩基础能更有 之间应该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即:V= +BP(e, 效、更敏感地反映(捕捉)经理人的经营行动 u)。 为无激励契约情况下经理人创造的价 时,经理人的激励机制设计就需要更倚重于该 值,13为业绩P与价值V的相关系数。 业绩基础”…。也就是说,不论是市场业绩基础 (三)业绩指标应当与经理人报酬相联系 或会计业绩基础,只要其能更准确、敏锐地捕获 业绩基础决定着业绩指标选择,作为直接 经理人的行为过程就应当在表征经理人行为结 考核经理人业绩的关键指标与经理人报酬的关 果方面具有更大的话语权。这显然为人们选择 系应契约化。按照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为了 经理人业绩指标提供了行为依据。业绩指标对 克服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委托人应当允许 经理人行动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准确性,是经理 经理人分享剩余索取权,即R=w+bP(e,u)。 人业绩基础选择的基本要求。因此,考量经理 这里,R是经理人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总报酬, 人业绩的指标P应该是其努力程度e的函数 , w是固定报酬,b是根据P确定经理人风险报 即P=f(e,u),u是随机干扰项,且u—N(0, 酬的系数。由于业绩P与企业价值呈线性相 62 )。 关,使得经理人报酬与委托人目标通过业绩P (二)经理人激励的业绩基础必须与委托 对接起来了。系数b对经理人的努力选择有重 人目标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大影响。对于风险中性的经理人而言,系数b =经理人激励约束机制作为现代公司治理的 1时,报酬契约的激励力度最大,然而这是委 重要内容,其根本目的是以尽可能小的代理成 托人无法接受的。b的实际值应取决于V、P间 本实现委托人目标。因此,明确委托人目标并 的相关关系及P的变动程度。V、P间的相关性 将其指标化到激励契约之中是激励契约的基本 eov(V,P)越大,b应越大;反映P变动程度的方 要求。George P.Baker(1992)指出如果激励契 差vat(P)越大,b应越小,因为coy(V,P)越大 约中代理人报酬不是基于委托人目标来设置 说明业绩指标P更好地反映了委托人目标,P 的,那么这种激励契约不是最优的 J。传统的 的方差越大则经理人业绩受干扰项u的影响越 委托代理理论假设委托人目标可以契约化为代 大。系数b的计算公式为: 理人的受托责任,而事实却不然。不少激励合 ^一旦 ( : 2± vat(P)+1 约失败是由委托人目标定位失败所致。如以单 以上三个基本原则与经理人业绩基础和业 一的净利润考核经理人业绩,这可能导致经理 绩指标选择的关系如图1。 人游戏业绩评价,即经理人业绩上去了,企业的 真实价值却下降了。 二、市场业绩基础与会计业绩 现代企业作为各利益相关者的契约联结 基础的比较分析 体,企业价值最大化较好地融合了各利益相关 者对企业的价值要求权。因此,企业价值V可 经理人业绩基础是评价经理人业绩的根本 以在较为普遍的意义上认定为激励契约中反映 或起点。市场业绩基础是公司资产证券化后, 委托人目标的指标。显然,企业价值是经理人 借助证券市场的价格机制,评价、衡量公司的经 努力的函数,即,V=f(e,£),e代表经理人努力 营业绩及其发展前景,主要业绩指标有股价、股 因素,£表示除经营者之外影响V的随机因素, 价增长额或增长率等,通常能较公允地反映公 且£一N(0,6 )。由于价值固有的抽象性及计 司市场价值的变动水平与方向。会计业绩基础 量难度大,我们需要根据特定业绩计量机制确 则是公司会计系统依据公认会计原则来评价、 定经理人的业绩指标P,在理想状态下,V与P 衡量公司经营业绩及经营状况,主要指标有净 ①为了分析便利,这里假设激励契约不会影响经理人的经营能力,只影响其经营努力,且经营能力通过经营努力影响业绩,这不会影 响分析结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O卷第2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5・ 利润、资产报酬率、剩余收益等等。业绩基础决 定着业绩指标,业绩指标引导经理人行为,经理 人行为又最终决定着业绩评价及激励契约的效 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会计业绩 计量机制本身具有内在科学性,计量过程受公 认会计原则的指导与约束,计量结果需经受独 率。因此,经理人业绩基础选择具有战略意义。 经营努力 委托人目标 业绩基础与业绩指标 经理人行为 经理人报酬}.I— 企业价值 图1 业绩基础选择关系图 市场业绩基础的理论依据是,在有效的资 本市场上,公司经营利润越佳,其股价应越高。 因此,当经理人报酬与股价联系时,可诱导经理 人付出最大的经营努力。当然,其内在的逻辑 基础在于股票是以公司资产为标的的金融衍生 物,股票价格高低主要取决于公司资产质量,资 产质量的本质是其盈利能力,而经理人经营努 力对资产的盈利水平有决定性影响,因为是经 理人在经营过程中将隐含在资产中的潜在利润 转化为现实利润。人们也注意到同样的资产托 付给不同的经理人,盈利结果大相径庭,而股价 又将随利润而动。因此,经理人的经营努力是 公司股票价格的驱动因素。其次,股价不仅与 企业已实现的利润有关,更大程度上受公司盈 利潜力和发展趋势的影响。因而,市场业绩具 有“未来性”,这迫使经理人不仅要考虑经营当 期的各种情况,还需考虑影响公司持续发展的 各种风险与收益状况,这又有助于克服经理人 短期行为,引导经理人决策长期化。再次,股价 是市场交易的媒介与结果,受交易风险影响,市 场业绩基础促使经理人分担股东所面对的交易 风险,在两者间真正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与共 的治理平台。最后,市场业绩难以为经理人控 制,并能过虑部分会计业绩噪音,具有较强的客 观性。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市场业绩基础作为 企业外部的业绩计量机制,其捕获经理人行为 的准确性主要受制于市场的有效性。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70、80年代,会计 业绩基础一直主导着经理人业绩评价。造成这 立第三方的鉴证;这使会计业绩基础具有较强 的权威性。其次,会计业绩基础基于企业已经 发生的经济项目,是对过去经济活动的货币性 总结,因而会计业绩具有“历史性”,可以及时、 真实地反映经理人行为结果。最后,相比较于 市场业绩,会计业绩与经理人努力的依存度、敏 感性更强。然而,由于经理人具有选择会计政 策选择的权利,能自主安排交易事项,使其具有 操纵会计业绩的机会;加之经理人与股东等企 业外部人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经理人操纵 会计盈余的机会就可能付诸行动,从而产生虚 假会计信息,难以真实反映经理人业绩。 可见,市场业绩基础和会计业绩基础在衡 量经理人业绩方面各有优劣,但二者具有互补 性。市场业绩由于其难以被经理人控制等特性 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会计业绩的噪音,而会 计业绩则由于其对经理人行为的敏感性、依存 性较强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市场业绩的噪 音。因此,我们不应单纯地依靠市场业绩基础 或会计业绩基础来评价经理人行为,而应将二 者融合在经理人激励契约中,构建包含“未来 性”和“历史性”的业绩指标,优化经理人业绩 激励契约。 三、经理人业绩指标的选择与 报酬模型的构建 (一)以经济增加值和市场增加值为关键 业绩指标,考核经理人业绩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将综合运用市场业绩 基础和会计业绩基础考评经理人为委托人创造 的业绩。其中,基于市场业绩基础的指标选择 市场增加值(Market Value Added,下文简称 MVA),基于会计业绩基础的指标选择经济增 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下文简称EVA)。 采用投资价值指标V反映外部委托人目标,并 等于未来各期现金流人量的现值。从具体内容 看,企业的投资价值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由经营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6・ 曾繁英: 经理人激励契约:市场业绩基础与会计业绩基础的融合 2008年3月 经理人行为长期化。 利润转变而来的股利收益,二是由资本市场价 格变动而来的资本利得收益。假设公司的净利 EVA是美国Stewart公司提出的反映公司 润全部作为现金股利发放给股东时,净利润较 好地反映了会计业绩所揭示的投资价值。然 而,由于净利润不考虑股权资本成本,而使其高 估了每一期间经理人为股东创造的价值,因此 本文选择EVA作为会计业绩基础指标,将委托 人的追求内部化为经理人行为目标,实现股东 价值成长状况的概念,等于经过调整的营业净 利润(Net Operating Profit After Tax,简称 NOPAT)减去企业资产经济价值的机会成本后 的余额,其计算公式为 7j : EVA=NOPAT—Kw×(NA) 式中,Kw是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NA 目标契约化。其次,投资价值的另一部分来源 于资本利得收益,公司股价的增减变动额则恰 当地反映了此部分收益价值,本文运用MVA与 之相对应。因此,如果契约目标定位于追求投 资价值最大化,那么就是追求MVA和EVA的 最大化。投资价值、业绩指标间的关系可表达 如下。 Pt=EVAt+MVAt: V=砉 式中P 是第t期经理人创造的经济业绩, V是公司的投资价值,EVA 是第t期内经理人 创造的经济增加值,MVA,为第t期企业的市场 增加值,r为必要投资报酬率。可见。企业投资 价值V将随着P的增减而增减,与EVA和 MVA呈正相关变化。 (二)MVA和EVA的经济内涵 本文的MVA与美国的Stewart咨询公司提 出的MVA不同,是借鉴Sunil Dutta等人提出的 市场增加值思想并加以修正得来。Sunil Dutta 和Stefan Reichelstein认为市场增加值是一定期 间内股价的变动额与现金股利之和 。由于本 文将会计利润所创造的投资价值用EVA来表 达,因此,MVA为每一期间内股票价格的增减 变动额,并需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MVA。=M。一M (1+r) 式中M 指第t期的股票市值,M 则为第 (t一1)期的股票市值,r为必要投资报酬率。 MVA是激励契约中侧重反映“未来性”的指标。 第t期内股价增减变动幅度主要取决公众对公 司未来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的评判,考虑了影 响公司未来风险与收益的各种因素,因此,MVA 能促使经理人分担股票交易风险,引导和约束 是企业报告期初资产的经济价值,NOPAT是经 过调整的营业净利润(这里并未扣除经理人激 励报酬)。可见,某一期间内EVA的水平主要 取决于经理人从事主业经营所创造的利润,与 经理人的经营努力有极大关系。同时EVA考 虑了经理人受托经管的物质资本的机会成本, 而使其更准确、更客观地反映了经理人为股东 创造的价值。在经理人报酬契约中引进EVA 指标所显现出的效果已为经验研究所证实, Wallace从整个企业的角度,Riceman和 Cahan&Lal在既实施EVA激励奖励方案又保留 传统奖励方案的企业内部进行了验证,结果表 明实施EVA的经理业绩相对于后者有更明显 的提升效果 。 EVA是激励契约中反映业绩“历史性”的 指标,运用会计业绩计量机制反映股东价值的 增长水平,它是经理人努力程度e的函数。相 比较而言,EVA对经理人的努力程度、经营能 力的依存度比MVA更高,所包含的经理人行动 信息的含量更大。MVA则更侧重借助外部资 本市场价格机制客观公平地反映投资价值的增 长水平,因此EVA、MVA两者相结合作为经理 人激励契约的业绩指标,相得益彰,相互补缺。 Kenneth和Makhija通过实证分析发行,EVA同 股票价格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J。我国张玲、 邓霄敏(2004)通过对我国659家上市公司的实 证研究,发现EVA、MVA在整体上对股票收益 率有一定的解释作用¨ 。这样,EVA的增长将 带动MVA的上涨,从而更好地促使经理人释放 经营努力并将其投入正确领域。 (三)经理人激励报酬模型 选定了EVA、MVA为经理人业绩指标后, 其报酬模型就可表达如下: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O卷第2期 R=W+b1EVA+b2MVA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7・ V间的相关系数及MVA本身的变动程度,用公 式表示为: l COV(V,MVA)+1 lO2一var(MVA)+1 R是经理人在一定时期内得到的总报酬, w是固定报酬,(b。EVA+b MVA)是经理人所 得的激励报酬,也是经理人分享剩余分配权的 外在表现。b,、b 分别为EVA、MVA的报酬系 数,并满足0<b <1,0<b2<1。该报酬模型将 “朝前看”的市场业绩指标和“朝后看”的会计 业绩指标有机联系起来,克服了以往报酬模型 要么仅依靠会计指标,要么仅依靠市场业绩指 标的缺陷。该模型显示,经理人在一定时期内 的报酬水平主要取决于以下三方面因素:一是 该模型的经济意义在于系数b 的提高有 赖于MVA标准差的降低,及提高V与MVA间 的相关系数。这个追求将促使经理人积极参与 提高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建设活动。因为资本市 场有效性的提高将促进MVA标准差的下降,V 与MVA间的相关性将增强。这对改善我现阶 段经理人不关心资本市场有效性问题有较大促 进作用。 经理人所付出的单位努力对EVA、MVA影响程 度,即边际产出水平;二是EVA、MVA两者间的 此外,对b 、b 做定性分析可以发现,行业 发展潜力、委托人激励意愿、业内经理人的平均 报酬水平等因素会对报酬系数产生影响,这些 相关关系;三是报酬系数b。、b 的值。 契约理论、团队生产理论等现代企业理论 都指出现代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 的合约。这说明经理人具备为委托人创造经济 业绩的专业技能,但其行为结果的大小很大程 度取决于经营努力,因此产生了激励契约、业绩 总括地归人随机因素8、 之中。尽管经理人 就随机因素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具有信息优势, 但如果某一时期随机因素的标准差过大,那么 经理人可能选择较低的努力程度。通常情况 下,由于MVA是市场业绩指标,市场随机因素 对其的影响通常比企业经营随机因素对EVA 的影响更大,因此,表现为8的标准差比 的标 准差大,这将削弱激励契约中系数b 。然而,如 评价等问题。相对于股东等外部人,经理人对 其努力的边际产出及随机因素对业绩指标的影 响具有信息优势,因此能够自觉根据后两个因 素来调节行动。Kenneth、Makhija和Milunovich 和Tsuei(1996)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MVA对 EVA有高度关联性l1 ,这更有力于调动经理人 果由于盈余操纵等原因而使得会计业绩的可信 度下降时,委托人也将降低报酬系数b1其对经 理人报酬的影响份额也应下降。当b 、b:的水 平过低时,报酬契约的激励功效将大大缩小。 因此,George P.Baker甚至提出,如果缺乏科学 的积极性并激励其优化配置努力资源。这使本 模型有较强的可行性。 由于委托人目标是公司投资价值V最大 化,因此根据上文分析,经理人报酬系数b1取 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且委托人与代理人间存在 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那么固定年薪制不失为更 明智的选择。 决于EVA与价值V之间的相关关系及EVA自 身的变动程度,用公式表示为: k一! ( : 2± 一v£ur(EVA)+1 总之,对应于市场业绩基础的市场增加值 MVA在反映经理人经营努力方面的相关性、敏 感性较弱,但它是企业外部人反应经理人业绩 该系数模型的经济含义是,经理人应奉行 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保持公司经营业绩 EVA有较好的稳定性,以提高激励系数b 。同 时,如果经理人真实披露会计信息,那么EVA 的长效机制。对应于会计业绩基础的经济增加 值EVA在反映经理人行动的敏感性、准确性较 强,是企业内部人反应经理人业绩的短期指标。 和公司投资价值V间的相关关系将上升,有助 于激励经理人放弃会计盈余操纵行为,净化会 计信息噪音,这就更深层地揭示了激励契约对 公司治理的意义,使本模型更显科学性。 经理人报酬系数b 则取决于MVA与价值 将二者综合在经理人激励契约的报酬模型中, 兼顾了业绩指标的“未来性”与“历史性”需求, 同时也融合了股东目标和经理人行为取向。在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及资本市场有效性较强的情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8・ 曾繁英: 经理人激励契约:市场业绩基础与会计业绩基础的融合 2008年3月 况下,本文提出的业绩基础、业绩指标及报酬模 1992,(6). 型具有较为普遍意义上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然 [6]Sunil Durra,Stefna Reichelstein Stock Price,Earnings 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两个条件在现在的中国都 nad Book Value in Managerila Performance Meaaums 还存有距离。这也同时说明净化会计信息和市 [z].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Calfiornia and Stna. ford,2005. 场信息应是每个经理人的自觉行为。 [7]埃巴.经济增加值——如何为股东创造财富[M].北 京: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 [8]刘燕.企业经理报酬激励制度的业绩基础[J].山西 [1]谢德仁经理人激励的业绩基础选择:理论分析与经 财经大学学报,2002,(12). 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4,(7). [9]Kenneth IlIl K.,Makhija A K.EVA and MVA髓Per- [2]Murphy,K.J Executive Compensation.In:O.Ashertfeher formance Measures and Signals for Strategic Change[J] and D.Card(eds.)[M].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es, Strategy and Leadership,1996,(5). Vo1.3.Amsterdam:North-Holland,1999. [1O]张玲,邓霄敏.经济增加值和市场增加值对股票收益 [3]Bushman,R.M.,A.Smith Financial Accounting l ̄orma- 率解释能力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4, 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Journalof Accounting (12). and Economies,2001,(32). [11]陈赞,赵华,王灿华.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4]黄世忠,陈建明.美国财务舞弊症结探究[J].会计研 市场增加值率最大化[J].财政研究,2002,(1). 究,2002,(1O). [5]GeorgeP.Baker Incentive Contracts and Performance Measruement[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责任编辑翟云玉] (上接第52页) [5]Trade show bureau.The power of trade shows[A]. Functions and Perfomrance:An Exploratory Study[J]. Trade show bureau I ̄seaDuh publication,Fact sheet, Journal ofMarketing,1987,51(3). 1992 No.1.In:Pooranie,A.Trade—Show Manage- [12]Motwani,J,Rice,G,and Mahmoud,E.Promoting ment:Budgeting and Plnaning for a Successful Event xEports Through International Trade Shows:A Dual Per- [J].ConreU Hotel na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 spective[J].Renew of Business,1992,13(4). terly,1996,37(4). [13]Munuera,J,and Ruiz,S.Trade Faisr as Services:A [6]Parasuraman,A.The Relative Importnace of Industirla Look at Visitor's Objectives in Spain[J].Journal of Promotion Tools[J].Industirla Marketing Management, Business Research,1999,(44). 1981,(1O). [14]Smith,T.M.,and Smith,P.Distributor and End— [7]Tanner Jr.,J.F.,and Chonko,L.B.Trade Show Ob— User Trade Show Attendance Objectives:An Opportuni- jeetives,Management,and Stafifng Practices[J].In— ty ofr Adaptive Selling[J].Forset Products Journal, dustiral Marketing Management,1995,(24). 1999,499(1). [8]Rosson,P.,and Seringhaus,F.H.Visitor nad xEhibi— [15]Smith,P.M.,Hama,K.and Smith,T.M.Japanese tor Interaction at Industirla Trade Faisr[J].Journal of Attendee Objectives for Building Producst Trade Shows: Business Research,1995,(32). A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J].Forest Products [9]Swandby,R.,Cox,J.and Sequeira,I.Trade shows Journal,2001,51(11/12). poised for 1990s gr0wth[J].Business Marketing, [16]Smiht,T.M.,Hama,K.,and Smith,P.The Effect 1990,(5). of Successful Trade ShoW Attendance on Future Show [10]Herbig,P,Palumbo,F,and O’Hara,B.Defferenees Interest:Exploring Japanese Attendee Perspectives of in Trade Show Behavior between North American—Fo- domestic and offshore international events『J].The cused Fimrs and Worldwide—Oriented Fimrs[J].In— Journal of Business&Industiral Marketing,2003,18 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e&Management,1996, (4/5). 6(1). [11]Kerin,R A,and Cron,W L.Assessing Trade Show [责任编辑翟云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