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读经典,用中医”体会

“读经典,用中医”体会

来源:化拓教育网


“读经典 用中医”体会

刚听到“读经典,用中医”这句话时,用成龙的话说,“其实一开始我是拒绝的”,但是,当真切的体会到了经典中医理法方药的正确有效时,不得不感叹中医的博大精深,下面与大家分享两个病案:

一、半夏厚朴汤案

患者老年女性,因“一年前中风,咽部异物感,喜唾半月余”来院,自诉3月前开始出现咽部时有阻塞感,咳之不出,咽之不下,清嗓时唾出清稀口水,唾出口水后仍感咽部不适,多处诊治,无明显效果,遂来我院。辩证论治经过:①望诊:得神,双目精彩,面色红润,形体肥胖,步态笨拙,舌色淡红,苔白腻,咽部淡红润泽,未见肿大,唾出口水清稀。②闻诊:声音洪亮、清晰,无咳嗽声,无秽浊口气。③问诊:无寒热,无自汗盗汗,无头身疼痛,无胸腹不适,无耳鸣眼花,睡眠一般,喜热饮,食欲旺盛,二便通畅,已绝经,父母均逝,夫妻恩爱,儿女孝顺,邻里和睦。④切诊:左右寸口脉滑。联想到《伤寒论》第396条“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查阅理中丸方为:人参 白术 甘草 干姜各等分,遂以汤剂代丸剂,以党参代人参,予方2剂后查房时病人反馈无效。

当时自以为辩证准确,用方合理,有理有据,是哪里出了问题呢?百思不得其解,遂请示主任。主任查房诊视患者后分析指出:①仔细询问并观察可发现,该患者喜唾系由于咽部异物感所致,并非仅仅喜唾那么简单;望诊方面,该患者形体肥胖,属痰湿体质;舌诊方面,该患者舌体不胖大、舌边无齿痕,舌苔白腻不水滑;问诊方面,患者虽喜热饮,但食欲旺盛,小便不清长,大便不稀溏,脉诊方面,患者脉滑而不沉、弦、迟、缓,无典型脾虚中寒不运征象,故用温中散寒的理中丸无效。②患者咽部异物感,咳之不出,咽之

不下,患者喜热饮,表明体内无热有痰湿,脉滑为痰湿内蕴且无显著里寒之象;脉证符合梅核气病痰气交阻于咽喉的特点,治当行气化痰,具体用药可回去翻看《金匮要略》。

查房归来,我带着半信半疑的心理翻开《金匮要略》,在《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22》中发现了“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这段条文。其组成比较简单:半夏一升(12g)厚朴三两(9g)茯苓四两(12g)生姜五两(9g)苏叶二两(6g)。用法是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遂如法炮制,予半夏厚朴汤,2剂后病人症状明显缓解,效果理想。

欣喜之余,反思自己所谓的辩证论治,正所谓纸上谈兵,没有弄清原文寥寥数语所包含的病机信息,生搬硬套,机械模仿,不详辩证,不明病机,所以临证无法取效。正所谓,查色按脉,先别阴阳,治病必求于本。

二、不明原因发热案

患者老年女性,因“反复发热一周余”入院,当时患者除发热外无其他明显不适,相关辅助检查无明显异常,入院诊断为发热待查,入院后先后予患者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冰枕)、化学药物降温(肌注复方氨基比林,退热栓纳肛),并相继使用抗病毒及抗生素治疗,但患者仍反复发热,先后请我院多名内科主治医师参与会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及皮肤粘膜等处均未发现明显感染病灶,亦排除了风湿免疫类疾病,患者仍反复发热,并出现心烦莫可名状,不得眠睡,不欲饮食,卧起不安等症状,建议患者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但患者家属表态不转上级医院,要求我院必须将发热控制住,否则不予出院,作为管床医师的我颇为头痛。

无奈之下,只好将该患者的病情报告给院长,院长高度重视,亲自到病房诊视了患者,

并分析指出:发热自古至今属内科疑难病症之首,其难有二:一是难以确定病位,二是难以确定病因。从中医角度分析,首先需要鉴别的是外感抑或内伤,很明显,该患者属于外感发热病。针对外感发热病,辩证方法亦有多种,①从六经辨证角度看,该患者无邪犯太阳之翕翕发热、恶寒、脉浮等风寒表证及蓄水、蓄血里证,无邪犯阳明之潮热、便秘、谵语、脉滑实疾数等痞满燥实里证,无邪犯少阳之往来寒热、口苦喜呕心烦、胸胁苦满、脉弦等半表半里证,亦无三阴病里虚寒证。该患者发热、心烦、不得眠睡,卧起不安,为火热扰心、心神烦乱之象,患者虽饥但不欲食,为火热郁于胸中之象,因“邪热不杀谷”;故辩证为邪热郁于心胸,治当清宣郁热除烦。②从卫气营血辩证角度看,该患者无发热伴微恶风寒、头痛、鼻塞、口干微渴、咽痛、脉浮数等卫分证表现,亦无发热伴身热夜甚、烦热燥扰、斑疹显露或者暮热早凉、五心烦热等血分证表现,考虑邪热留恋气分不解、内传入营,治当透营转气,让邪热从气分而解。将上述两种辩证方法的结果统一起来,归结到八纲上来,汇总到阴阳上来看,属于里证、热证、实证,阳证。从中医角度来看这个病案,疾病是很明确的(外感热病),病因(热邪)、病位(气营,心胸)、病性(郁热邪盛,正气未衰)、病势(邪恋气分、内传入营)也都是一目了然的,治疗自然也就有的放矢,胸中有成竹了。遵院长医嘱,予栀子豉汤加减,2剂后患者热退身凉,饮食起居如常,家属不放心,连续观察3天仍未再发热,遂如约出院。

上述的经历还有很多,数不胜数,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终末期,患者喘息必须依赖激素方能得以缓解及控制,但无论静脉输注、口服或者是吸入激素,长期应用都有相应的副作用,患者往往寻求中医治疗,我院中医专家在诊疗这类病症方面亦有独到的经验。

在院长、主任的悉心点拨与指导下,耳濡目染,有幸体会到中医的神奇疗效,举上述两例与大家分享,同时也期盼大家分享各自的经验,共同学习提高,谢谢!

秭归县中医医院

内二科

屈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