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ZL114A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层组织及性能研究

来源:化拓教育网
第28卷 第7期 Vol-28 No.7 文章编号:1007—1 180(201 1)07—0008—08 ZL 1 1 4A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层组织 及性能研究 梁艳龙 ,于玮 (1.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15; 2.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为了增强铝合金表面硬度,应用激光表面强化技术,将按一定成分配比的3种不同厚度的Al—Y—Ni 粉末熔覆ZL114A表面上,形成与基体冶金结合的熔覆层。结果表明,当预制涂层厚度为0.2 mm时.在一定 激光工艺参数下,涂层硬度提高近60% 关键词:激光熔覆:3_1一Y—Ni:硬度 中图分类号:TG156.9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788/0MEI201 12807.0008 Micro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Laser Cladding Coatings for ZL1 1 4A Alloys LIANG Yan—Long ,YU Wei (1.North China Institute ofElectro—Optics,Beijing 100015,China; 2.College of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uazhong University fScio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Three kinds of A1一Y—Ni alloy coating were prepared on ZL1 14A alloy by laser cladd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atings metallurgically bonded to the substrate,and the hardness of 0.2 mm cladding layers were nearly im一 proved by 60%when the laser processing parameters was suitable. Keywords:laser cladding;A1一Y—Ni;hardness 8 WWW.omeinfo.corn July 2011 第28卷第7期 Vo1.28 No.7 1 引 言 表4所示。利用Axiovert 200 MAT金相显微镜、 HV一1000型显微硬度计对试样进行了金相分析和硬 度测试。 铝及铝合金已成为了继钢铁之后的第二大金属 材料,而且其需求正在不断上升ll_3l。然而,实际应用 中,铝合金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硬度较低、摩擦系 数高、磨损大、耐磨性差、易产生塑性变形等等,这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铝合金的应用范围。高强铝合金 的成功开发可以满足上述条件 ,但同时,很多场合 下铝合金结构件仅仅需要具有高强度、耐腐蚀性的表 面层来满足比较苛刻的条件,因此。在普通铝合金表 面制备出高性能的耐磨层是一种经济且简易实用的有 效方法I61。本文基于这一思想,将3种不同配比的 AI+Y+Ni粉末预制在ZL1 14基体上。利用激光热源将 其熔覆并形成与基体冶金结合的熔覆层,研究熔覆层 组织及性能.并分析了缺陷形成的原因。 图1 YAG HGW一300型激光加工器 2试验方法与内容 采用YAG HGW一300型激光加工器,如图1所 示。该激光加工机最大工作电压为400 V,最大脉宽 为20 ms.最小光斑直径为0.3 mm。选用ZL114A (表l为其化学成分,图2为其金相显微组织)为激 光熔覆的基体材料,该铝合金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抗 热裂性和良好的焊接性能,在航空航天和民用工业中 图2 ZL1 14A金相显微组织 表1 ZL1 14A合金成分(质量分数。%) 应用广泛。选用熔覆材料粉末为AI+Y+Ni,为了便于 激光熔覆过程的进行,还加入了兼具吸光与渣冶金作 用的辅助材料。其各自成分及特点如表2,表3和 表2 (b)Al、Y、Ni元素的物化参数 表3涂层材料选g]CaF2、LiF、MgF2的物化参数 表4熔覆层粉末配制比例 July  2 011 ● 第28卷 第7期 Vo1.28 No.7 度分布不是很均匀.在该试样的左侧硬度值相对于 右侧的硬度偏低,但整体硬度较高,最高硬度值为 59 HV,平均硬度>52 HV,相对于ZL114A有明显的 提高。图9(b)中熔覆区内硬度分布不是很均匀,在 熔覆区中部的硬度值最高.最高硬度值为60 HV,平 均硬度>54 HV。由硬度曲线可知,该试样组织变化 比较急促,这可能是由于熔覆层合金元素分布不均 匀导致的 图8 维氏硬度图片 》 > Z \ (1f)横向硬度分布情况 图9 1#试样硬度分布情况 (b)纵向硬度分布情况 》 士 \ (a)横向硬度分布情况 图10 2#试样硬度分布情况 (b)纵向硬度分布情况 > \ \ 蝌 (a)横向硬度分布情况 图11 3#试样硬度分布情况 (b)纵向硬度分布情况 uly 2011 J ! _ !曼:第28卷第7期 Vo1.28 No.7 对2#试样(涂层厚度为0.2 mm Vs=3 mm/s,原 子配比为Al,9Y Ni ),从横向硬度分布可知,熔覆 层硬度分布均匀,硬度较高。最高硬度值为53 HV, 平均硬度>51 HV.相对于ZL114A有明显提高。从纵 向硬度分布可知,熔覆层硬度分布均匀。硬度较高, 最高硬度值为53 HV,平均硬度>50 HV。因此,由硬 度曲线可知该试样组织变化比较平缓。 3#试样(涂层厚度为0.2 mm,V =4 mm/s,原子 图12 1#试样中的偏析现象 配比为Al Y N ),该试样的横向硬度分布情况和 2#试样比较相似,熔覆层硬度分布均匀,硬度较高, 最高硬度值为55 HV,平均硬度>51 HV,但其在熔 覆层内部硬度出现一较低值,这可能是由于气孑L的 影响。由纵向硬度图可知,熔覆层从表面到根部硬 度分布也很均匀,硬度值较高.最高值为55 HV,平 均硬度>52 HV。因此,由硬度曲线可知,该试样组 织变化比较平缓。 图l3 2#试样中的偏析现象 由以上分析可知:熔覆层内部硬度较为均匀, 合金中各组成元素在结晶时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平均硬度在54 HV左右.母材的硬度在39 HV左右, 称为偏析。焊接熔池一次结晶过程中,由于冷却速 熔覆层内的硬度是母材硬度的l-4倍左右。 度快,已凝固的焊缝金属中化学成分来不及扩散, 不同工艺参数、不同粉末配方所形成的熔覆层 造成分布不均,产生偏析。这也说明焊缝金属的凝 的硬度数值差别较大,但硬度的分布规律基本相同, 同过程并非是连续而均匀的,而应是断续的过程。 即熔覆层表面硬度较低。从表面到根部硬度呈上升 快速凝固时析出潜热及熔滴过渡带来的附加热 趋势。由于熔池内部宏观偏析,熔覆层中缝处溶质 脉冲等,是促使成长速度尺发生变化以及凝固过程 含量较高,硬度较高。 发生瞬间停顿的主要原因。成长中柱晶前沿的温度 在相同的熔覆成分条件下.不同的激光熔覆工 梯度G较大时,结晶潜热或其他附加热作用容易使 艺对熔覆层组织及性能有明显影响 激光扫描速度 柱晶前沿的温度急剧升高,而易于促使凝固过程停 越大,熔化后的合金液体冷凝生成的晶核来不及长 顿。因此,柱晶前沿具有大的温度梯度.是断续凝 大,形成比较细小的晶粒,硬度升高。另一方面, 固过程和产生层状偏析的重要条件。 较快的扫描速度又不利于合金元素的充分混合.造 成熔覆层内组织不均匀,硬度分布也不均匀。当激 4结 论 光功率密度增加时,对流强度增加。作用时间越长, 研究了不同成分配比的3种不同厚度的Al—Y—M 对流的循环次数越多,搅拌越充分,增加了熔覆层 粉末激光熔覆涂层性能和组织。当涂层厚度为 成分分布的均匀性,有利于硬度的均匀分布。 0.2 mm时,在激光功率3 000 W,光斑直径3 mm, 3.4熔覆层中的偏析 扫描速度为2~4 m/min时,熔覆过程平稳且无烟雾, 在实验观察分析过程中发现熔覆层中存在偏析 可得到外观较佳、显微组织细密且表面硬度较高的 现象,如图12和13所示 熔覆涂层。 J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