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晏子春秋·齐饥晏子因路寝之役以振民第六原文-翻译

晏子春秋·齐饥晏子因路寝之役以振民第六原文-翻译

来源:化拓教育网
晏子春秋·齐饥晏子因路寝之役以振民第六原文|翻译

【原文】

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远其兆,徐其日,而不趋。三年台成而民振,故上说乎游,民足乎食。君子曰: 政则晏子欲发粟与民而已,若使不可得,则依物而偶于政。

【译文】

景公时,闹饥荒。晏子请求给百姓发放粮食,景公不同意。晏子主管修筑路寝之台,他命令官吏提高雇工的工钱,增加道路的长度,延缓工期,而不加以催促。三年后台子筑成,百姓也得到振济。所以君王满意于游玩,百姓粮食能饱足。君子说: 按照晏子只想发放给百姓粮食罢了,如果不能实现,就借助(自己掌管的)事物实施自己的政治主张。

【繁体原文】

齊饑晏子因路寢之役以振民第六

景公之時饑〔一〕,晏子請為民發粟,公不許,當為路寢之臺,晏子令吏重其賃〔二〕,遠其兆〔三〕,徐其日,而不趨〔四〕。三年臺成而民振〔五〕,故上說乎游,民足乎食〔六〕。君子曰:「政則晏子欲發粟與民而已,若使不可得,則依物而偶于政〔七〕。」

【繁体注释】

〔一〕 孫星衍云:「一本作『飢』,非。」

1

〔二〕 孫星衍云:「說文:『賃,庸也。』言重其庸直。」

〔三〕 于鬯云:「『遠其兆』,義不可通。據王霸篇『佻其期日』楊注云『「佻」與「傜」同,緩也,謂不迫促也』,引晏子春秋作『遠其涂,佻其日』。然則今本『兆』『徐』二字互誤,當作『遠其徐,兆其日』。『徐』即『涂』之誤,『兆』即『佻』之壞,抑即誤『徐』為『涂』,讀『兆』為『佻』,假借之例,亦無不可也。『佻』得有『緩』義者,朱駿聲說文通訓以為借作『迢遙』之『迢』,似較楊氏同『傜』之說為勝(『兆』聲『〈搖,去扌〉』聲,古音不同部,且『傜』亦非『緩』義也)。或云:方言『佻,疾也』,『疾』與『緩』義反,此猶亂之為治之例,亦一說。要楊以晏子證荀子,即可以荀子證晏子,彼云『佻其期日』,則此作『兆其日』不作『徐其日』明矣。後人不察,而倒乙之,不亦謬乎。」

〔四〕 孫星衍云:「讀如『促』。」◎盧文弨云:「荀子王霸篇楊倞注引作『重其績,遠其涂,佻其日』,皆是也。『佻』,緩也。」◎則虞案:楊本「趨」作「趣」。

〔五〕 劉師培校補云:「荀子王霸篇楊注所引上有『故』字。」

〔六〕 劉師培校補云:「荀子注引作『欲上悅乎君,游民足乎食』。」

〔七〕 孫星衍云:「『物』,事也。言據事而不違于政事,謂為臺。」◎俞樾云:「按『依』,猶『因』也。『偶』讀為『寓』,古字通用。『寓』,猶『寄』也,『依物而偶于政』者,因物而寄于政也,若晏子因築臺之事而寄發粟之政是也。孫未得其義。」◎陶鴻慶云:「兩『政』字皆當讀為『正』。『偶』,合也。言論正道,則請發粟振民而已,既不可得,則依託他事而合於正也。問下篇云『世可以正則正,不可以正則曲』,即此義。」◎則虞案:陶說亦未醒豁,此有訛脫,不可強為之解。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