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探究
在长达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积淀了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事关中华民族的存亡兴衰。经历了几千年闭关自守、故步自封的封建社会,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落后于西方,其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中国传统文化不得不寻求现代化转型。五四运动开始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指明了方向。中国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理论体系,大大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场变革就其实质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解体和中国近代新文化的重构。在这场变革中,西方文化的浸染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促使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中西方文化博弈的过程中,中国党做出的一个卓越贡献就是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命题,并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往深层次发展。有着西方文化背景的马克思主义,要真正实现中国化,真正做到为我所用,就必须遵循中国的基本国情,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虽然在融合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还有一些差距,有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难以产生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开放、自由、平等、创新、民主和科学等先进理念。但是这种差距是可以追赶的,只要将马克思主义的无比活力和先进性注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进行整理和发掘,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中国传统文化才能体现出时代特点,就会焕发无限生机,实现现代化转型进程。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相结合的可能性
十月和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从苏俄传到了中国。它虽然是一种外来的文化,但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完全有可能的。就文化的鼓动性而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这种特征,这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一种现实的可能性。由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共同的实践基础,对现实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所以,二者的融合都能统一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来。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和建设的实践不断走向胜利的过程,也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各成体系,有各自的“民族性”,但都是适应人类需求而发生发展的,在许多方面是相同或相似的。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两者之间不可避免地具有相容或相通的方面。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能够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主要原因之一。
“文化大”以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实现了建国后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
新时期。同时,中国党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系统地提出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文化建设的新主张和新办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基本概念的提出,特别是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决议的通过及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指导方针等一系列问题的系统阐述,以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确立,实际上已经比较系统地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文化思想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中国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文化理论,从而极大地推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3.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不仅要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创新,而且还有大量的实践要去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提供了正确的行动指南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作为一种外来文化,马克思主义要想在中国生根发芽,必须融人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必须有适合其生长的文化土壤。正因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融相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才具备可能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也才能在中国落地生根。目前,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先进文化的占有率还不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还很长。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用先进传统文化教育人民、鼓舞人民,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和个人修养,用正确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更为普及,于中国的实际更为紧密的结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
4.结语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动融合。我们既要用马克思主义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也要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不懂丰富马克思主义,做到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