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从“天人合一”哲学观角度谈马岩松“山水城市”建筑理念

从“天人合一”哲学观角度谈马岩松“山水城市”建筑理念

来源:化拓教育网
 从“天人合一”哲学观角度谈马岩松

“山水城市”建筑理念

摘要:设计文化是建筑工程设计者自身理念的外显,那么\"人与建设是什么样一个联系?\"、\"建设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联系\"等都是有关建筑学的先决课题,这就是对我们每个建筑工程设计者人文主义关注的直接体现。这些建筑会留存在后代,也同样会向子孙后代发出信号——在这个社会怎样对待人与自然。在这个层次上,其实所有建筑最后都可能成为观念的遗产。中国传统城市里面,把自然和人的精神相结合起来,包括很多文学作品,书画等。马岩松希望建筑应该更贴近生活和自然。中国人应该对自己的住宅和自己生活的空间有想法,有诉求。马岩松觉得建筑师是未来的代言人,也是文人,他对现实充满着批判,但是在这种批判的情绪下和观察一下,他又对未来有一个展望本文要从“天人合一”哲学观角度谈马岩松“山水城市”建筑理念

以及他理念的实践,影响。

关键词:\"天人合一\" \"山水城市\" 设计理念 建筑设计

引言:说起马岩松,首先想起的便是他所提倡的\"山水城市\"这后面透出的是\"天人合一\"[1]的观点。马岩松告诉建筑师们要\"创造自然\"。这一提法体现了他对建筑理念非常精准、精确的把握,这是他在经历了山水城市、山水建筑的深层次思考和实践后得出的结论,\"建造自然\"是建筑师的职责。马岩松认为,世界大都市的千篇一律,其他国家工业之前的现代城市中,都在在追求着权利和金钱,而正是这些对权利和金钱的追求使得这些现代大中城市也都趋于千篇一律。在这个状况下,自然也成为了人们一种奢望的话题。未来的现代城市,应当是谈论人的精神世界与山水自然的。人与自然、风景、天人合一,而这种定义恰好也符合东方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一.\"天人合一\"的哲学概述

\"天人合一\"思维是我国古代对待社会社会关系的基础心态,而真正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这一主张的却是我国北宋的地理学家张载。其中的\"人\"指人事、社会,主要指相对于自然界的人类;\"天\"则泛指自然界和自然规律,是与人、人类相对应的概念。以老子、庄子为典型代表的先秦道家倡导天然无为的生活状态,相反以利欲思维等各种人原因把人的天生和本然的物性扼杀。庄子倡导,天、地、人都统一于体现了天然无为的\"道\"。庄子更进一步传承和蓬勃发展了老子的思路,他提出\"天下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与天下精神相往来\"便是这种至高无上的\"天人合一\"的境地。道教从\"天人合一\"的平衡理想入手,倡导\"天人合一\"为共处整体,人与自然万物的生活规律是息息相关的,并倡导人们应该认识自然、适应自然,一切按照大自然办事。既然人和天地万物共处一块天地之间,当然也是互相依存的生活共同体,那么人为万物之灵,就有权责和义务统筹关照人和宇宙空间世界、天空、自然界万物相互之间的关联,并且积极主动性地保持着人们所赖以生活的人类宇宙生存空间与大自然的祥和。所以,道家所谓\"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并不仅仅是人类世界在今天所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也应当成为与未来人类世界和谐共存的永恒的理想与价值观。

二.\"山水城市\"建筑理念解析

\"山水画城市\"是个理论定义\"山水画\"二字,既是指大自然空间中的山,水,又不指具体城市设计中来。每个城市历史建筑的形成和风格都不相同,从而一线出鲜明的城市特色。一马,一山,一松马岩松始终都在坚持着自己的设计宗旨,即使在自己的名字里,都有着中华传统山水印记。山水画都市定义最早是由钱学森院士所创立的,在我国优良传统的山水人文观、天人合一哲理观基石上创立的未来都市定义。钱学森[2],他曾在中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实践中指出,中国城市规划建设要融入东方文化的建筑特色,并及时看到了我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中可能存在的\"千城一面\"[3]让人敬佩与敬仰。在二零一零年,建筑学家顾孟潮带给了马岩松一种定义:\"山水城市\这是钱学森当年提到的看法,马岩松瞬间感觉自已看到了方向:未来的建筑设计是要建设\"山水城市\让人在城市环境中与大自然形成情感的联络,\"不应让自然与人的相距愈来愈远\"

三.建筑中的\"天人合一\"哲学观运用

马岩松设计的建筑作品大胆而超前,打破了陈规的建筑设计把建筑和周围的环境相呼应,并且有一定美化。比如,他所设计的哈尔滨大剧场就是以环绕周边的湿地自然景观和北国冰封的气候特征为艺术灵感,在沼泽地上破冰而起,它犹如灵动的精灵,在大自然中成长而立,大自然的美丽又独特体现于这里,使哈尔滨大剧场在具有实用性的同时又形成了一个历史,艺术,自然共同交融的大地风景。以及“胡同泡泡”,北京市旧城改建工程项目\"胡同泡泡218号\"[4],对原位于北京四合院所进行的维修、改建——在四合院原有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加入了不规则的建筑形态、好似鱼儿吐的的\"泡泡\" 为新与老、传统与未来,在老城区内提供了全新的对话空间。它们带来了老胡同里全新的生活,变成了全新的空间建筑;马岩松曾说泡泡在北京的街巷和四合院里可以填\"空\也让\"空\"自由的生长,有树、有鸟、有花,因为有了这些东西就有了生活人才,有了生活才人,有了人,而这种东西便是城市最核心的东西。马岩松就是用泡泡展现\"空\"的美,展现他山水城市的主张与建造自然的实践与关爱。马岩松的建筑理念是先进的、开放的、也是超前的,他超前的理念推动了中国建筑界的发展,是他在中国建筑界能够率先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理论基础。

结语:马岩松想把他的作品设计成适应大众的艺术品,而不是敷衍为了应付社会的存在,而是可以真实地反映人的精神世界、自然,给人一种想象和创造空间的,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内心丰富的想象。建筑要反应大众的心里和人们的精神世界,抛开建筑对人的束缚不断创造属于自己新的空间,让建筑成为人活动的舞台和背景,建筑是文化的反应。马岩松则致力于构建都市和大自然之间的关联,用超现实主义手段结合数字化的设计,创建了人、建筑、自然景观有机结合的山水都市。山水中的绿色,城市环境的元素也是不容忽视的。而山水城市,有了其自身的含义,即是山水文明。山水城市的设计理念并不能单纯的靠文字表现,它是很灵活的,必须在城市、土地和人中间不断的变化形式和内涵,在不同的时候需要表现成不同的东西。而当前的中国城镇化高速发展,城市规划也要因地制宜,所以一个建筑设计理念在城市精神上的作用是巨大的。所以山水都市概念对国内建筑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在国外上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在各种现代工业、科技的发展。怎样把中华古老文化很自然的融合在现代城市建设当中,还需要人们的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山水城市[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马岩松, 2014 「2」钱学森论山水城市(摘要)[J].华中建筑. 2006(12)

「3」健康城市环境设计绿地再分配中的数据分析与应用[D]. 郭滢.天津大学 2018

「4」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J].北京规划建设. 2004(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