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隧道工程试题 课程代码:0608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隧道一般可分为两大类:____________隧道和____________隧道。 2.隧道的防排水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 3.减光建筑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汽车驶近隧道洞口时容易在视觉上产生____________效应。 5.影响坑道围岩稳定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岩石坚固性系数分类法又称为“f”值分类法或____________分类法。 7.围岩压力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衬砌在受力过程中的变形,一部分结构有离开围岩形成____________区的趋势,另一部分压紧围岩形成____________区。
9.锚杆对围岩的加固作用原理主要有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作用。
10.新奥法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监控量测。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掘进机法适用于以下哪一类地层中?( ) A.软土 B.中等坚硬岩石 C.非常坚硬岩石 D.破碎岩层 2.在隧道地质调查中常用的物理探测方法是( )。 A.钻探法 B.弹性波法 C.踏勘法 D.导坑法 3.在洞口的选择上,一般应( )。 A.早进洞早出洞 B.早进洞晚出洞 C.晚进洞早出洞 D.晚进洞晚出洞 4.地质较差、围岩类别较低时宜采用( )。 A.端墙式洞门 B.环框式洞门 C.翼墙式洞门 D.遮光棚式洞门 5.隧道中为保证停车视距,必须控制( )浓度。 A.烟雾 B.CO C.CO2 D.磷化物
6.水底隧道从重要性和安全性上考虑宜采用( )通风。 A.纵向式 B.全横向式 C.半横向式 D.混合式
7.白天由隧道入口进入的自然光的影响范围约为入口高度的( )倍。 A.1 B.2 C.3 D.4 8.道路隧道支护结构设计中采取( )作为主动地压。 A.松弛荷载 B.变形荷载 C.均布荷载 D.自重荷载 9.采用喷锚支护是为了( )。
A.方便施工 B.阻止围岩变形 C.与围岩共同作用形成承载圈 D.加快施工进度 10.前苏联的O.E和布加耶娃假定弹性抗力按照( )分布。 A.三角形 B.月牙形 C.二次抛物线 D.三次抛物线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隧道纵坡一般不小于0.3%,并不大于2%。( )
2.采用半横向式通风的隧道,污染浓度沿隧道全长接近一致。( ) 3.隧道中CO浓度用ppm表示。( )
4.有照明的长隧道中,中间段的亮度最小。( ) 5.隧道埋深越大,衬砌承受的压力就越大。( )
6.采用新奥法施工的隧道,在锚喷支护施作之后应立即修筑二次衬砌以保证围岩稳定。 ( )
7.当前我国道路隧道衬砌的计算多采用荷载—结构计算模型。( )
8.预裂爆破是先爆破周边炮眼,再爆破内层炮眼以获得光面爆破的效果。( ) 9.土压平衡盾构是当前技术最先进的盾构。( )
10.向衬砌背后压浆将盾尾和衬砌之间的建筑空隙填满是为了防止地表沉降。( )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水底隧道的优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2.纵向射流式通风的方法、特点及适用范围。 3.简述局部变形理论的内容及特点。 4.简述地下水对围岩稳定的影响。 5.新奥法支护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 6.简述盾构施工的基本过程。 五、计算题(20分)
某圆形盾构隧道穿越单一的粉砂质地层,埋深5m,混凝土衬砌外径8.0m,厚度δ=0.8m,容重γ1=25KN/m3,粉砂土饱和容重γ2=20KN/m3,φ=35°,地下水位距地面1m,计算盾构衬砌承受的基本荷载(不考虑地面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