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最好的自己 ....................................................................................................................... 3 少年当日出扶桑 ....................................................................................................................... 5 双眼自将秋水洗 ....................................................................................................................... 8 一苇以航,通彼远方 ............................................................................................................. 10
细识吾身,自成宇宙 .......................................................................................................... 11 寻十方明镜 绘真我画像 .................................................................................................... 15 携镜同行 ................................................................................................................................ 17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特点
高考评价体系将考查内容凝练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个层次,本道作文试题体现了这四个层面的要求。“核心价值”层面引导学生关注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思考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学科素养”层面,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着力体现“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能够准确、清晰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关键能力”是指学生能够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必备知识”是指探索问题情境时必须具备的知识,如书信体写作的基本常识。本题目合理创设情境,立足学生视角与现实对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个性阐述,在现实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题目解析
本作文题有两个关键概念,一是“镜子”,一是“自画像”,表达得非常感性、形象,这就要求考生能够“化实为虚”,理解其具体内涵。“镜子”可以是自己真实的经历,也可以是听闻的事件;可以是认识的亲人师友,也可以是文艺作品或现实生活中的其他人;可以是自己取得的成绩,也可以是自己遭遇的挫折……总而言之,只要它能引导考生审视自我,任何人事物都可以入诸笔端。“自画像”本意是指艺术家为自己所绘的肖像作品,那么此处,指的是考生对自己的总体认识和自我评价。明晰了两者,更重要的是读懂题目要求:“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你可以谈谈如何全面地认识自我,明确自己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人生目标,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这里有明确的写作要求,给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也就是作为学长与其分享自己高中生活经历的感悟与思考,这就要求考生有明确的创作意图和目的,即以自身感悟引导和激励新生。紧扣“如何为自己画好像”这个要求,引导新生树立规划人生的意识,确定理想目标并明晰为之努力奋斗的路径,行文中不可泛泛空谈,要具体谈及方法和策略,既要体现眺望星空的胸怀气魄,还要阐述脚踏实地的奋斗历程。题目的巧妙之处,还在于身份的转换和思考的延伸,考生是高中的毕业生,同时也是高校的新生,对高一新生袒露心声、引导其审视自我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回顾过去眺望前路的过程,考生皆有话可说。
写法指导
①明确文体,注重格式。按照书信体写作的基本形式组织成文,“称呼”“问候语”“正文”“结束语”“落款”“日期”都要具备,而且,书信体作文也必须要有作文题目。
②情感真挚,温暖深刻。书信是心与心之间沟通的桥梁,与当面陈说相较,娓娓道来、侃侃而谈,有润物无声、情真意切的特点。真情与挚诚是书信的灵魂,但也不意味着将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和盘托出,要适度而节制,要注重体现思想性。
③精叙精议,主题明晰。书信是一种自由灵活的表达载体,可以讲述故事,可以描摹场景,可以发表议论,可以综合运用,但考场书信体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书信,切忌漫无主题、东拉西扯,要紧扣话题、不蔓不枝,精心打造反映现实生活的细节,并对此展开议论,议论时既要有的放矢,也要注重思辨。
④文白相间,语言精炼。考场书信体作文语言不能过分口语化,平直乏味,如同嚼蜡;也不可过分讲究文采,佶屈聱口,矫揉造作。应将口语和书面语结合起来,在平实自然中流露出典雅之美,显现出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 --------------------------------------------------------
满分作文
画出最好的自己
2020年广西高考满分作文范文
画出最好的自己
2020年广西高考满分作文范文:画出最好的自己
致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你们问:如何为自己画好像,我想,其实一个人是怎样的,过去我认为别人的问答足够客观,我们应当相信;后来我明白,一个人是什么样的,终究还是自己说了算。 学弟学妹们,有一句话说得好,“不尽狂澜走沧海,一拳天与压潮头”,确实,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里,你们的自画像,该由你们自己画。 你们会绘出更好的理想中的自己。我们的价值如何实现?我们可以绘出那个理想的自我吗?当然,这个时代赐予我们无数资源,我们亦可循着找到自己的光芒。写作、绘画、舞蹈,我们可尽情去学习。无数人的价值正被看到与发掘,袁隆平扎根田间为苍生福祉,钟南山逆行武汉护国人,张桂梅创办女子高中,为云南山区的女孩带去希望……。你们会以此为镜,绘出那个你理想中的自己。如果没有实现,那也多问自己:“我还需要做些什么?现在的我是我想要的样子吗?”答案其实就在你心底。 你们会绘出更好的现实中的自己。你们会在即将到来的高一遇见友谊、师生情。我希望你以他们为镜,找出自己的不足。你或许更喜欢看网上周立波的那段“你的青春被狗吃了么”的激昂言论,你或许更喜欢看网上关于某省高考状元从来不上课外补习班的报道,你或许看着班级后黑板上的倒计时,还在默默安慰自己“没事,高考还早”……但是你有没有想过那些高考状元或许比你少了那两三个小时的课外补习,但他们比你多的,是高效的学习策略、良好的思考习惯,和自己默默的用功努力?你有没有担心过或许就是那句安慰性的“没事,高考还早”,让你略过你不想做的那道函数放缩,而你放弃的这道题,可能就是6月你哭都哭不回来的14分……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人总是在他人身上才能够准确的认识自己,我希望在即将到来的高一,你能找到自己的镜子,比照他们,画出更好的自己。
你们会在祖国的大背景中画出最好的自己。今年,将完成全面小康的目标,而祖国的明天,将由你们来绘制。在今年,我们遭遇到了疫情,但是我们亦不畏惧,大家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漫长的冬天也会过去,而祖国的明天,就在你我手中。总-书*记言:“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愿我们接继奋斗,共绘美丽中国,也在为祖国的奋斗中,画出最好的自己。 学弟学妹们,自己的人生由自己掌握,是老话,也是至理,以后,当你们遇见挫折,当你迷茫时,一定要回头望,问自己,“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多找出适合自己的“镜子”,不断参照,不断反思。唯有如此,才能画好自己的像。 《大秦帝国》里有句话:“敬那大争之世,敬这小酌之时。”希望我的话,能给大家一些帮助,在这个奔腾的时代里,愿你们,能绘出自己最好的自画像。 谢谢大家地聆听。
【深度点评】
深度解析:这是一篇流畅大气,说理性极强的好文章。它的突出亮点有二:
(一)变换角度,纵横捭阖。文章标题“画出做好的你自己”,你是论点,也是提出了一个很有挑战的问题。在行文过程中,作者采用“设问推进法”,采用一问一答的方法将文章内容引向深入。对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问题推进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行文策略,本文作者也巧妙运用,对此,我不展开论述。这篇文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在分析问题,论述观点的时候,灵活自然的角度变换,让人印象深刻。显示出了作者思维的灵动性,思想的灵活性。三个主要段落,作者分别从理想中的自己、现实中的自己和祖国大背景中的自己来谈自我画像的问题。理想中的自己,作者谈到袁隆平、张桂梅等榜样;现实中的自己直接结合高中学生学习与考试来谈,很接地气;祖国大背景下的自己,很显然站得更高,对在
校同学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与要求。此段作者引用领导人讲话,极有权威性。因为作者思维发散性好,能耳听六路,眼观大方,谈论问题自然是上在“九天之上”,下在“九地之下”,让读者思维跟着作者走,如观华灯,如赏园林,如同进入了姹紫嫣红,乱花迷眼的春天的原野。因为内容广泛,所以作者如一个很有城府的纵横家一样,恣意汪洋的演说,很是让人叹服。
(二)立足当下,开掘生活。文章中引言比较多,“不尽狂澜走沧海,一拳天与压潮头”这句诗是引用自清代黄仲则的《登北固楼》,结尾引用了《大秦帝国》中的台词。开篇和篇末的引用虽然是引用自古诗和影视剧,但和当下现实非常切近,让读者没有陌生感。文章在写作时非常注意从当下生活去开掘。“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作者这种具有当下意识的写作态度无疑是正确的。小作者还善于从现实生活去开掘,紧贴自己身边人事。比如向学弟学妹们谈学习应试时就是截取生活画面,撷取生活话语。这样使得文章很有生活气息,很接地气。作家白先勇曾说:“写作就是一种自我开掘。”鲁迅先生也提出要“解剖自己”。可见从自己身边写起,把自己,把自己的身边人事摆进文章中,是一种成功的写作策略。开掘时事也是作者所长,作者善于记取领导人讲话,善于记取时代人物的事迹,这样都为自己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少年当日出扶桑
少年当日出扶桑
贵州考生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在这个栀子花开的季节里,你们即将开启新的航程,在未来乘风破浪。也许现在的你们,正对着新的人生阶段感到焦虑或彷徨。没关系,请相信:一切都还好,一切都会好。而我,如此幸运,可成为你们日出扶桑的成长之路上的一道微光。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这是三毛留给我们的最浪漫也最现实的话语。是的,我建议你们直面自己的内心。沉下心来去想想,你自己是谁。因为决定你将来成为什么模样的人的,正是你自己。听,那是无臂钢琴师的独白,当上帝递给他错轨的命运之旅时,他在流水般的琴音中奏出了自己的不屈和不同凡响。你的命运,从来都不在别人的嘴里,而在你的掌心。或许你在胆怯,在挥霍自己的年华,那么少年,当你不知如何自处时,请看看镜中的自己,扪心自问,自己想要怎样的人生。你们曾被迫上自己不喜欢的课外班,也曾在网吧里通宵打游戏,可现在,你们有个可以剖析自我的机会,请坚定自我,直面内心,这个过程可能会不小心触及你的很多不愿忆起的痛苦,但破茧成蝶,方为成长。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这句茨威格在《断头王后》中评价玛丽皇后悲剧命运的话,我将它解读为人要过为改变命运而奋斗的生活。没错,光仰望星空是不行的,还要脚踏实地去干。你以为在棋盘上杀伐纵横的柯洁口出狂言,仅凭一时少年意气?那是他6岁开始练围棋,为每一场失败反思总结,
每天封闭训练,一路过关斩将拼出来的“天选之子”的骄傲。你们看,没有谁是轻易就成功的。“玉不琢,不成器”,在觉得自己是块璞石的同时,你也要提醒自己,好玉都是打磨出来的。我见过很多人,在别人夸赞他们时,他们总是谦虚以对,他们内心比谁都清楚奋斗的意义。当你一步步走近自己的梦想时,你会明白,岁月给你的,从不是惊喜,而是一次公平的再分配。
“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这是卢新宁2012年在北大毕业典礼上讲的话,她的话启示我们怎么做才能成就最好的自己:眼界宽广,胸怀祖国。过去有周总理年少时“浮舟沧海,立马昆仑”的豪情宣言,现在有中国跳水小将张家齐入水惊鸿为国争光的实际行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爱国情怀不变,而且它不强人所难,而是让人量力而行:你可以在读圣贤书的时候观天下事,你甚至可以向路过的外国友人宣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这些都是生活中随手可做的小事,所以别再观望,跳出你自己的小圈子,用你的行动去告诉世界: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你们是少年,是见秋风不悲、遇不平敢鸣的少年,正是有了你们,这时代才有了希望,才有了未来。别人的建议再多再好,实践的主体终究是你们,所以,此间的少年,别害怕,昂起头来,把生命的每时每刻都活得像高光时刻。
你们的学长 2020年7月7日
【深度点评】
1. 切合题旨,意蕴鲜明。文章从“我”的感想与思考出发,谈青年应该具有自我解剖、艰苦奋斗、胸怀祖国等品质,从而能够“日出扶桑”,尽力带给这世界新的美好,切合题意,突出责任和期待意识。
2.名句引路,论证有范儿。“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等主体论证段都用名句引发阐释和议论,并都采取了“引述名言+名人过渡+事例概述+观点延伸”的模式,有模有范儿,加强了论证的严密性,也使表达很是隽永。
双眼自将秋水洗
双眼自将秋水洗
——给高一新生的一封信(60分)
四川一考生
亲爱的学弟学妹:
展信佳!
你们即将踏上人生新的征程。纵使与你们素不相识,我仍有一番话愿与君分享。希望吾之拙见能对诸君有所帮助。
人的一生面临着许多诱惑,它们如同潘多拉的魔盒,如同裹着砒霜的蜜糖,会蒙蔽我们的双眼,麻痹我们的神经。只有擦亮眼睛,找到观照自我、看清世界的镜子,才能为自己画好像。
一曰守住心灵契约。《百年孤独》中有言:“只有用水将心上的雾气淘洗干净,荣光才会照亮最初的梦想。”坚守初心,方能寻得一方宁静,寻得一方新天地。陈寅恪先生一生坚持“自由之思想,之精神”,初心对他而言,是大众喧哗而他平静,大众沉寂而他独醒。“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成了他一生的写照。抗战老兵张富清在硝烟时刻奋勇杀敌,在和平年代选择转业到湖北最艰苦的山区工作,初心对他而言,是心中无我的大爱大勇,是不改本色的坚定信念。我们自己的心便是一面镜子,从中既可窥见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也可窥见雪地苍松、远山沧海,更可窥见自己,发现自我之价值所在。
二曰窥探社会,折射自我。社会也如镜子,映照出人性的暗潮涌动。唐代高僧神秀曾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社会像一个大染缸,有人被染黑了心,有人被染红了眼。而只有如史铁生一般“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才能睥睨当今社会中的浊流,认清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倘若社会清流激荡,则应乘社会之春风,努力干出一番成就;倘若社会污浊不堪,则更应以社会为镜,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三曰终日乾乾,与时代偕行。你们有幸遇上这样的时代,时代也定会托举你们。从前的青年救亡图存,发历史之先声,挽狂澜于既倒。如今正是时和岁丰、海晏河清的年代,你们也正值风华正茂之时,更应以鲲鹏展翅之雄心,用“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豪情,伴祖国同走现代化的漫漫长路;以敢于入世的行动力,发挥开天辟地的创造力,照亮祖国发展的远方。请听从时代的召唤,倾听时代的声音,为时代画像吧!
面对自己,面对社会,面对时代,擦亮自己的眼睛,镜中窥人,镜中窥世,方能从容描绘出一个清晰完整的自己。
一名高三学生 2020 年 7 月 7 日
一苇以航,通彼远方
一苇以航,通彼远方
重庆一考生
亲爱的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一苇以航,通彼远方”。
《圣经》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大洪水袭来,巨浪滔天,黑云遮蔽。在生灵的性命都受到威胁之际,诺亚造了一艘巨轮,带领家人及牲畜、飞鸟、昆虫等生物各雌雄一对进入方舟。依靠方舟,地球上的生灵得以存活。
请大家设想,若是洪灾来临时,没有“所有生灵都上船”的统一行动,而是各谋出路,那么地球上的生灵能够到达平安的彼岸吗?或者说,我们还会传颂这一故事吗? 想必不会。这便是“命运共同体”的魅力。如今的世界形势,暗流涌动,波云诡谲,犹如大洪水来临之际“鲸波万里”之势,而我们,只有一叶扁舟可以摆渡。没有人是一个孤岛,没有人能孤立存活于广袤。一苇以航,我们青年人应该凝聚成“命运共同体”,承担责任,努力拼搏,以驶向美好的明天。
携手同行,青山一道同风雨。
孟子曾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木心也说过:“许多‘个人’加起来,便是‘时代’。”人们的意志凝聚起来,就形成了命运共同体。离开了命运共同体的个人,犹如与宏大主旋律脱节的音符下面的小点,微小无力。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我看见中国生产的口罩运往他国,我看见中国的医疗队员驰援国际社会,我看见塞尔维亚总统深情落泪称赞中国医疗队……这些都是中国在抗疫中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表现,令我动容。
青年奋斗,决胜千里抵达未来。
马克思曾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人代表的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都要在不断的奋斗中实现梦想。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我们青年更要努力奋斗,明确你、我、他,所有的世界青年,我们能做些什么,我们的信念是什么。
青年当胸怀世界。你是否看见,战火纷飞的北非,蓝盔用血肉之躯筑起的平安之墙?你是否看见,疾病肆虐的异国村巷,无国界医生用生命守护生命?人生的意义无法在一己私利中生根发芽,青年当有立己达人的情怀。
青年当以促文化交流为任。三月春风来,桃花酿酒,春水煎茶;四月谷雨季,垄头麦绿,百果登场……衣袂翩翩的中国青年李子柒用短视频记录中华田园的文化脉络,在流行,不愧为世界青年之典范。
正如《鱼丽之宴》所说:“我曾见的生命,都只是行过,无所谓完成。”功不在我,功必有我。我们应该秉承着这样的信念,一苇以航,携手同一世界,驶向美好明天!
点评解析
1. 两个四字词语做标题,醒目点睛。 2. 打造句式大致相同的分论点。 3. 恰当引用内涵丰富的名言。
细识吾身,自成宇宙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你们好!
当你们迈入高中崭新的旅途,我们亦前进寻求新的诗和远方。高中是我们蕴藏回忆的故地,却是你们新一轮奋进的起点,挥洒青春的舞台。当“演员”有着精妙台词与激荡的剧情。“剧目”才宛如囊括星辰大海般绚烂而饱含激情。而你们作为为自已创作脚本的“出演者”,只有为自己画好自画像,才知如何组织一言一行,在透彻认识
自己的基础上拥有富足的高中青春,那便是细识吾身,自成宇宙的信心与通达。
学会识他人之言论,辨已身之初心。图灵测试中的人工智能将定义自己的权力于以人类进行结论,而在犹瓦尔▪赫拉利看来便是他人看法重要性的体现。常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若自身主体性既为透彻认识自己的沟壑,不妨大胆听取他人之见。但为“我是怎样”这一询问作出回应,汇总他人的看法后辨证取舍必不可少。特征在旁人眼中蕴含个性化原则,不同于人工智能,为自己下定义的主体仅为已身,自身主体性,才是客观之至的标准。
学会识同行之近似,辨同辈之合契。子日:“君子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群体自有一“标签”,具有让参与者认识自己的参考价值。《呼兰河传》的村落中有鲁镇的影子,那是因为萧红的笔锋中透露着鲁迅的尖锐。萧红致力于揭露,尽力于批判,因而她敬仰同道而行的鲁迅。她在鲁迅处寻得共鸣而越发坚定写作,她在鲁迅处寻得近似而越发明晰目标。萧红醒悟“我能做什么”而去无意或有意模仿鲁迅文风;知道渴求“什么样的生活”而在文学领域与鲁迅并肩而行。
学会识榜样与期望,立责任与未来。你们是奔腾不息的“后浪”,是“中国的脊梁”,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后生。前世今生寄于你们的希望千千万万,是“摆脱冷气向上走”的青年,是“做事发声”的太阳。总有人行在时代的浪尖,那便是你们足以敬仰的弄潮之绝决。从“长征五号遥三”飞行任务青年突击队再到中国潜在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超导少年”曹原,亦是指引你们前进的灯塔与未
来的指向标,这便是在认识自己时明了“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的实例与时机。
对自己的认识越发深刻,对自己的自画像越发真实,吾心宇宙的星辰大海亦将绚烂丰满。承担起成为自己的责任,为青春的舞台上演独一无二的剧目。认识自己,跨越新征程。
你们的学姐
2020年7月7日
【深度点评】
深度解析:此题目是要求书信体。这几年,高考作文青睐书信体,而且重视情境性,让考生在情境中抒发自己的感慨。本文作者深刻领悟题目的特点,尽情发挥,挥洒自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写出了一篇考场美文,获得佳作。其突出亮点有二:
(一)立意高远,大气磅礴。文章题目紧扣题旨,用对比修辞拟了一个很贴切,很大气的题目。如此拟题,能把人的思考引导更开阔的地方去,便于文章展开,便于“囊括天地”“吸纳万有”。文章开头进入情境,徐徐叙谈,亲切自然,让人在轻松自然中进入作者设定的文意中去。在接下来的分论中,作者从学会听他人之言、辨识同道、认识榜样三个方面展开,有境界上的层递升华。每个段落开头都“立片言以居要”,在段首就提出本段主旨,眉目清晰,让人一目了然。作者用宇宙,用星辰大海这种意象来经纬文章,自然会让人有境界开阔之感。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所以我们高中生
平时就要在“脚踏实地”的同时“仰望星空”,要如孟子一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样才能写出大气磅礴之文。一味的蝇营狗苟,执著于鸡虫得失,俗语说的“脚面见识”,那自然写不好文章。高中生了,我们是未来的主人,一定要写出负责人的文章,不可有小孩子气。我经常告诫中学生,别忘了,高考作文是“十八岁”的写作,是我们迈向成人,跨越门槛的写作。我们一定要有成熟的心态,要有负责人的态度,要有胆识,有担当。这几年高考作文呼唤学生家国情怀,希望考生要善于倾听时代的黄钟大吕,很显然本文作者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二)引例丰富,新颖独特。文章在第二段的论述中引用了被称为“计算机之父”的英国由艾伦·麦席森·图灵和当代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犹瓦尔▪赫拉利的观点。图灵长久研究人工智能,他的研究对人类从哲学角度认识人的智能、思想等给予很大启迪。犹瓦尔▪赫拉利认为图灵的研究体现了他人认识重要的原则。图灵和赫拉利都是当代最前沿的学者,他们的思想深刻而就要探索性,作者引用他们的观点,一是说明作者涉猎面非常广;将二者结合起来说,说明作者对二者的思想都有关注,甚至深入研究。一位曾参与高考作文命题的学者说,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重要思考就是要善于思考的同学“占便宜”。这不?这不就是鲜明的例子吗?不善于思考,谁会去关注这么深奥的问题。第三段,作者把写《呼兰河传》的萧红和鲁迅先生比较,论述自己的观点,这非常恰切。可见作者对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是非常熟悉的。可见作者也是一个很有文学情怀的“文学
少年”。当然作者还有其它引用,在此不做赘述。积累材料,在考场上用自己最拿手,但他人并不一定熟悉的材料是取胜之道。这点考生一定要明白。比如比宝,就一定要拿出自己最好的宝贝;唱戏,就要拿出自己最拿手的好戏。
寻十方明镜 绘真我画像
寻十方明镜 绘真我画像 ——写给高一学弟学妹们的一封信
亲爱的高一学弟学妹们:
你们好!
辽阔天空任我飞,崭新人生任我绘。学弟学妹们,刚跨进高中大门,新的起点,新的远航,是不是满怀这样的憧憬与希望?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静下来行动时,是不是又陷入层层困惑与迷茫?
认识自己、认清真我,是哲学命题,又是烟火人生的根本。苏格拉底一辈子都在追求“认识你自己”,老子让我们明白“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那么,如何准确认识自我,描绘出真我人生画像呢?
一面镜子,一次映照,便是一种自我认识。学弟学妹们,这是我多年来的深彻感悟,我们的双眼,总是在看他人、看世界,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在我们人生旅程中,是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认识自我,才能清晰活着的本质。
我们要细微感知自己对细小事物的态度,那是一面镜子,以此映照,认清自我心灵的温度。
对比自己弱的人,能无欺乎?对有残疾的人,能无嘲乎?对身份低下的工作者,能有敬乎?对自然中的动植物,能有善乎?对需要帮助的人,能有爱乎?细察我们的内心,是否被轻慢、鄙视、厌恶硬化着,冰冻着?这样积极调节自我画像的底色,让我们心灵四季如春,保持恰好的温度,才能见到心土上长出的蓬勃生命景象!
我们要深入思考自己传承历史文化的深度,那是一面镜子,以此映照,认清自我血脉的纯度。
一枚石器、一块陶片,连接着我国远古文化;一条龙飞,一只凤舞,鲜活着咱中华民族标志。诸子百家的丰富,儒道学说的博大,诗词文化的灿烂……这些文化是我们的精神根脉,我们了解多少?传承多少?渗透入我们血液有多少?只有深入反思,才能提炼我们血脉的纯度,更好绘出真我人生画像的灿烂精神!
我们要真诚反思自己对待时代英雄的态度,那是一面镜子,以此映照,认清自我精神的高度。
现实是最好的教科书,打开2020年的扉页,面对新冠肺炎的肆虐,八十多岁的钟南山院士挺身而出,四面八方的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地坚守!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我们要铭记这些名字,刘智明、彭银华、许鹏、洪明……这是一束束光,照亮生的希望。致敬英雄,学习英雄,他们是我们的精神地标,让我们的血液也沸腾着爱、责任与担当!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我们的自画像,是心灵的画像,是精神的画像,是气格的画像!人生是一场,我们要善于从自我与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联中,
从大千十方中去寻找各种镜子,观照自我,认清自己的优缺点,扬善补缺,用一生行动来描绘出最美好最真实的自我画像。
最后,衷心祝愿学弟学妹们寻得十方明镜,绘得人生佳景! 此致 敬礼!
你们的学姐 2020年7月7日
携镜同行
——给高一新生的一封信
四川一考生
亲爱的学弟学妹:
你们好!
你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我与你们素不相识,但我仍想跟你们分享我的一些感受。
人的一生面临着许多诱惑,它们如同潘多拉的魔盒,会蒙蔽我们的双眼。只有擦亮眼睛,找到观照自我、看清世界的镜子,才能为自己画好像。
我希望我们都能用好这三面镜子。
一镜曰初心,它可提醒我们守住心灵的契约。《百年孤独》中有言:“只有用水将心上的雾气淘洗干净,荣光才会照亮最初的梦想。”坚守初心,方能寻得一方宁静,寻得一方新天地。陈寅恪先生一生坚持“自由之思想,之精神”,初心对他而言,是大众喧哗而他平静,大众沉寂而他独醒。“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成了他一生的写照。抗战老兵张富清在硝烟时刻奋勇杀敌,在和平年代选择转业到湖北最艰苦的山区工作,初心对他而言,是心中无我的大爱大勇,是不改本色的坚定信念。我们自己的心便是一面镜子,从中既可窥见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也可窥见雪地苍松、远山沧海,更可窥见自己,发现自我之价值所在。
二镜为社会,它可折射人心,警醒自我。社会也如镜子,映照出人性的暗潮涌动。唐代高僧神秀曾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社会像一个大染缸,有人被染黑了心,有人被染红了眼。而只有如史铁生一般“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才能睥睨当今社会中的浊流,认清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倘若社会清流激荡,则应乘社会之春风,努力干出一番成就;倘若社会污浊不堪,则更应以社会为镜,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三镜叫时代,它能照亮道路,让我们勇敢前行。你们、我们有幸遇上这样的时代,时代也定会托举我们,引导我们如何以最好的姿态存在。从前的青年救亡图存,发历史之先声,挽狂澜于既倒。如今正是时和岁丰、海晏河清的年代,我们也正值风华正茂之时,更应以鲲鹏展翅之雄心,用“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豪情,伴祖国同走现代化的漫漫长路;以敢于入世的行动力,发挥开天辟地的创造力,照亮祖国发展的远方。请听从时代的召唤,倾听时代的声音,为时代画像吧!
愿你们能带好这几面镜子,不忘在镜中窥人,记得在镜里观世,经常用镜子来观照自己,最后,画出你想成为的自己。
一名高三学生
2020 年 7 月 7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