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中职学校办学发展的对策探析 叶敏 (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广东惠州 516003) 摘 要:本文主要从我国中职学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入手.分析和探讨影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制约 职业教育基地,则是实现由职业教育大省向职业教育强省转 变的重大战略措施。惠州已经纳人珠三角职业教育“9+1”战 因素,并对今后我国中职教育发展提出了建议与对策,以促进 我国新时期的中等职业教育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校 办学 发展 对策探析 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10年国家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我 国职业教育迎来了的春天.得到了快速发展.教育部也将加快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第三个战略重点。但从总 体来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及规模仍不能满足社 会需求,仍然是我国教育的短板。要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就 必须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及面l临的挑战及其原 因进行分析。 一、我国中职学校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事业虽然得到发展.实现了新的提升. 新的跨越,但是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职 业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初显成效。对比国外发达地区的职业教 育,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中等职业 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包括生源问题严峻、职 教资源稀少、供需矛盾突出、制度执行不力、自身能力较弱等。 二、我国中职学校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般条件下,我国中职学校发展的战略要素主要是来自 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学校竞争的重点在于当地区域、行业 内。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迎接来自外部的挑战.在内部 作出战略性的调整。因此,职业学校的领导者一定要对职业学 校发展的制约因素有十分理性的想法。外部条件变化了。战略 要素也要随之变化,这就直接决定了战略决策要及时调整。 在现今形势下,从职业学校面对的外部性宏观层面看.有 观念认知的制约、投入的制约、办学模式的制约、区域经 济的制约、行业企业的制约等五大制约因素。 三、优化我国中职学校办学及其发展的主要对策 (一)优化社会资源,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近年来,我 国正在进行职业教育的国家制度建设.其核心问题集中到一 个方面,就是要建设怎样的职业教育体系。日前,全国《职 业教育法》修订研讨会就这个问题提出了三个目标、五个打通 的观点。所谓的三个目标,其一是要通过构建中国现代职业教 育体系,有效解决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其二是使职 业教育全面回归教育本质:其三是实现职业教育大国向职业 教育强国转变。 第三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2013年在上海召开.全球 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中国成为世界职业教育大国的成 就引起了广泛关注,非洲、南亚、阿拉伯等地区的国家更是以 中国为学习标杆。从全球职业教育的发展梯次来看,欧美国家 处于职业教育发展最前端,中国必须借鉴欧美国家的职业教 育经验,实现建设职业教育强国的目标。广东建设南方重要的 略,惠州建设广东职业教育强市乃是题中应有之义。 (二)优化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探索“多元化”办学主体: 职业教育要与产业对接,进而找到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 职业教育模式,其中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必须认识区域经济增 长方式及产业形态的发展变化规律,否则要实现准确对接便 是一句空话。那么,我们当前需要与之对接的区域经济增长方 式及产业形态是处于何种状态呢?一言以蔽之.就是所谓的新 经济,即那种持续高增长、低通胀、科技进步快、经济效率高、 全球配置资源的经济状态。新经济赖以依存和发展的两块基 石——信息领域的技术所带来的全球信息化及全球经济 一体化,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形态和运行模式。 职业教育如何与产业对接?职业教育界已经做出很多有 益的尝试,最有代表性的提法和做法就是学校与企业的无缝 对接。这是在一定区域的实证层面得到实践的有效做法。但 是,即使是无缝对接这一方式,也不是在任何区域都可以实现 的。在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要做到无缝对接还存在诸多 现实困难。而在发达地区的无缝对接方式.也多是职业教育界 与产业界的自发性对接,缺乏有效的制度性保障。 (三)增加财政投入.拓宽经费融资渠道:除了要 对中职学校的基础设施设备进行直接资金的投入外。还要在 中等职业教育中实行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减免学费制度, 以资助贫困家庭的学生顺利读完高中阶段教育。中等职业教 育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于农村地区。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 来支付学费,常常会选择辍学。因此,迫切需要奖学金、助学金 等保障制度来帮助他们。这样,他们才有机会接受职业技术教 育与培训,实现教育公平。可喜的是,已经从2007年秋季开 始首次向中职学校在册在校的农村户口学生每年发放1500元 的助学金,发放两年,以减轻贫困学生的家庭负担,鼓励学生加 入职业教育的队伍。这进一步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优化健全中职学校现代教学体系:当职业院校教学 体系的变革演进到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建设阶段时.要把职 业院校教学工作推进到更高的层次,就必须在明晰教学范围 界定的基础上.紧紧抓住教学改革的发展时机。走在教学改革 发展的前沿,全面激活教学体系的各项要素,构建适合学校发 展的现代教学体系基本框架.围绕学校教育哲学和人才培养 目标,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全方位培养具备完善人格的现代职 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桂生.职业教育类型化-9就业促进初探——以新生 代农民工群体为研究对象[J].商品-9质量,2012(¥3). [2]欧阳芬,黄小华.新课程下教学技能的创新与发展[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