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7.推和拉》教学设计3
7.推和拉
【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阶段关于“力”的内容的第一课。对于二年级儿童来说,因为力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本课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围绕学生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推和拉的动作,区分什么是推、什么是拉,认识常见的推力和拉力,知道力有大小。本课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从动物、人、机器三个方面识别图中推或拉的动作。第二个活动,在认识什么是推力、什么是拉力的基础上,通过拉力器比赛和“单手推掌”游戏,意识到拉力、推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第三个活动,在图片呈现的“推箱子”情境中判断箱子往哪边移动,初步感知力的大小与方向之间的关系。三个活动围绕推力和拉力,层层递进。
【教学目标】
1.看图交流,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推和拉的动作。
2.通过分析开关抽屉等活动,认识到推力和拉力的存在。
3.通过分析具体事例,知道推力和拉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
【教学重点】
在推和拉的活动中,感受推力和拉力,认识这两种常见的力。
【教学难点】
感受到推力和拉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准备学生所学材料。
学生材料:拉力器6个、小购物车6台、钩码盒(含钩码)6个。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初步认识推和拉
1.提问:请一位同学将车移到讲台上来?再请一位同学将车移到后面。
2.学生做推、拉的动作。
3.教师出示板书课题。
4.屏幕上出示几张人、动物、机器的图片,让学生判断是推还是拉。
5.小结:推和拉是最常见的两种用力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让生将学习到分析生活中哪些是推的动作,哪些是拉的动作,也引导学生得出不仅是人会做出推或拉的动作,动物和机器也可以,进一步认识到推和拉是常见的两种用力方法]
二、实验探究,认识推力和拉力
1.出示一个抽屉,老师要怎样才能打开它呢?
2.学生汇报
3.提问:拉抽屉时使用的力,我们称为拉力。那关抽屉又要怎么做呢?
4.学生汇报
5.小结:关抽屉是推,用的是推力,开抽屉是拉,用的是拉力。
[设计意图:通过示范开、关抽屉的过程,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有推力和拉力。]
三、认识推力和拉力有大小
(一)拉力有大小、方向
1.请两位力气悬殊的同学进行左右两边拉力器比赛,你们发现了什么?
2.学生汇报。教师再请一组从上下两个方向进行拉力器比赛。
3.小结:拉力有大小,也有方向。
(二)推力有大小、方向
1.谈话:拉力有大小,那推力有吗?接下来一起玩个“单手推掌”的游戏吧!出示“单手推掌”
视频
2.请一组示范,学生活动。
3.谈话:我要采访一组同学,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4.教师小结:赢得同学说明推力大,输的同学说明推力小。
5.谈话:生活中推力除了上下推还可以往哪里推?
6.教师小结:推力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
[设计意图:在认识什么是推力、什么是拉力的基础上,通过使用拉力器和单手推掌的活动,让学生意识到在做推和拉的动作时都是需要用力的。]
四、拓展总结
1.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
2.学生汇报。
3.出示思维导图泡泡图,建立推和拉知识体系。
[设计意图: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认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使学生对今天所学的推和拉、推力和拉力等知识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回顾,便于今后的学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