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110kv 变电站设计

来源:化拓教育网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电气主接线设计 1.1 110Kv电气主接线 1.2 35Kv电气主接线 1.3 1.4 1.5 第二章 第三章 3.1 3.2 第四章 第五章 5.1 5.2 5.3 5.4 5.5 5.6 5.7 第六章 10Kv电气主接线 站用电接线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最终方案 主变压器选择

变电所所用变压器及自用电接线的选择 变电所所用变压器的选择 变电所自用电接线的选择 短路电流的计算

导体及主要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各侧导体的选择 断路器及隔离开关的选择 高压熔断器的选择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仪表及继电保护的规划 变电所防雷保护及接地装置 110Kv变电所设计计算书

6.1 短路电流计算

6.2 导体和电气设备的选择设计 6.3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设计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 附录2

变电所所用电接线图

前 言

本文首先根据任务书上所给系统与线路及所有负荷的参数,分析负荷发展趋势。从负荷增长方面阐明了建站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对拟建变电站的概括以及出线方向来考虑,并通过对负荷资料的分析,安全,经济及可靠性方面考虑,确定了110Kv,35Kv,10Kv以及站用电的主接线,然后又通过负荷计算及供电范围确定了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号,同时也确定了站用变压器的容量及型号,最后,根据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及短路计算的计算结果,对高压熔断器,隔离开关,母线,绝缘子和穿墙套管,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进行了选型, 从而完成了110Kv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

关键词:变电站 变压器 接线

第一章 电气主接线设计

现代电力系统是一个巨大的、严密的整体。各类发电厂、变电站分工完成整个电力系统的发电、变电和配电的任务。其主接线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发电厂、变电站和电力系统本身,同时也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因此,发电厂、变电站主接线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 运行的可靠

断路器检修时是否影响供电;设备和线路故障检修时,停电数目的多少和停电时间的长短,以及能否保证对重要用户的供电。

2 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主接线正常运行时可以根据调度的要求灵活的改变运行方式,达到调度的目的,而且在各种事故或设备检修时,能尽快地退出设备。切除故障停电时间最短、影响范围最小,并且再检修在检修时可以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

3 操作应尽可能简单、方便

主接线应简单清晰、操作方便,尽可能使操作步骤简单,便于运行人员掌握。复杂的接线不仅不便于操作,还往往会造成运行人员的误操作而发生事故。但接线过于简单,可能又不能满足运行方式的需要,而且也会给运行造成不便或造成不必要的停电。

4 经济上合理

主接线在保证安全可靠、操作灵活方便的基础上,还应使投资和年运行费用小,占地面积最少,使其尽地发挥经济效益。

5应具有扩建的可能性

由于我国工农业的高速发展,电力负荷增加很快。因此,在选择主接线时还要考虑到具有扩建的可能性。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选择,主要决定于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环境、负荷的性质、出线数目的多少、电网的结构等。

1.1 110Kv电气主接线

由于此变电站是为了某地区电力系统的发展和负荷增长而拟建的。那么其负荷为地区性负荷。变电站110Kv侧和10Kv侧,均为单母线分段接线。110Kv~220Kv出线数目为5回及以上或者在系统中居重要地位,出线数目为4回及以上的配电装置。在采用单母线、分段单母线或双母线的35Kv~110Kv系统中,当不允许停电检修断路器时,可设置旁路母线。

根据以上分析、组合,保留下面两种可能接线方案,如图1.1及图1.2所示。

图1.1单母线分段

图1.2双母线带旁路母线接线

对图1.1及图1.2所示方案Ⅰ、Ⅱ综合比较,见表1-1。 表1-1 主接线方案比较表 项目 方案 技 术 方案Ⅰ 方案Ⅱ ① 简单清晰、操作方① 运行可靠、运行方便、易于发展 式灵活、便于事故② 可靠性、灵活性差 处理、易扩建 ② 母联断路器可代替需检修的出线断路器工作 ③ 倒闸操作复杂,容易误操作 ① 设备少、投资小 ① 占地大、设备多、投资大 ② 母联断路器兼作旁路断路器节省投资 经 济 在技术上(可靠性、灵活性)第Ⅱ种方案明显合理,在经济上则是方案Ⅰ占优势。鉴

于此站为地区变电站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经综合分析,决定选择第Ⅱ种方案为设

计的最终方案。

1.2 35Kv电气主接线

电压等级为35Kv~60Kv,出线为4~8回,可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也可采用双母线接线。为保证线路检修时不中断对用户的供电,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和双母线接线时,可增设旁路母线。但由于设置旁路母线的条件所限(35Kv~60Kv出线多为双回路,有可能停电检修断路器,且检修时间短,约为2~3天。)所以,35Kv~60Kv采用双母线接线时,不宜设置旁路母线,有条件时可设置旁路隔离开关。

据上述分析、组合,筛选出以下两种方案。如图1.3及图1.4所示。

图1.3单母线分段

图1.4双母线接线 对图1.3及图1.4所示方案 Ⅰ、Ⅱ综合比较。见表1-2

表1-2 主接线方案比较

项目 方案 技 术 方案Ⅰ单 ①简单清晰、操作方便、易于发展 ②可靠性、灵活性差 方案Ⅱ双 ① 供电可靠 ② 调度灵活 ③ 扩建方便 ④ 便于试验 ⑤ 易误操作 ① 设备多、配电装置复杂 ② 投资和占地面大 经 济 ①设备少、投资小 经比较两种方案都具有易扩建这一特性。虽然方案Ⅰ可靠性、灵活性不如方案Ⅱ,但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鉴于此电压等级不高,可选用投资小的方案Ⅰ。

1.3 10Kv电气主接线

6~1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目为6回及以上时,可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而双母线接线一般用于引出线和电源较多,输送和穿越功率较大,要求可靠性和灵活性较高的场合。

上述两种方案如图1.5及图1.6所示。

图1.5单母线分段接线

图1.6双母线接线

对图1.5及图1.6所示方案 Ⅰ、Ⅱ综合比较,见表1-3

表1-3 主接线方案比较

项目 方案 技术 方案Ⅰ单分 ① 不会造成全所停电 ② 调度灵活 ③ 保证对重要用户的供电 ④ 任一断路器检修,该回路必须停止工作 方案Ⅱ双 ①供电可靠 ②调度灵活 ③扩建方便 ④便于试验 ⑤易误操作 ①设备多、配电装置复杂 ②投资和占地面大 经济 ① 占地少 ② 设备少 经过综合比较方案Ⅰ在经济性上比方案Ⅱ好,且调度灵活也可保证供电的可靠性。所以选用方案Ⅰ。

1.4 站用电接线

一般站用电接线选用接线简单且投资小的接线方式。故提出单母线分段接线和单母线接线两种方案。

上述两种方案如图1.7及图1.8所示

图1.7单母线分段接线

图1.8单母线接线

对图1.7及图1.8所示方案Ⅰ、Ⅱ综合比较,见表1-4。 表1-4

主接线方案比较

项目 方案 技 术 方案Ⅰ单分 ①不会造成全所停电 ②调度灵活 ③ 证对重要用户的供电 ④任意断路器检修,该回路必须停止工作 ⑤扩建时需向两个方向均衡发展 ①占地少 ②设备少 方案Ⅱ单 ① 简单清晰、操作方便、易于发展 ② 可靠性、灵活性差 经济 ① 备少、投资小 经比较两种方案经济性相差不大,所以选用可靠性和灵活性较高的方案Ⅰ。

1.5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最终方案

110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35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10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站用电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第二章 主变压器选择

根据已知条件,变电所不装调相机、电容器无功设备。35Kv电网电容电流小,不装消弧线圈,待设计变电所是连接110Kv系统和35Kv系统的重要枢纽变电所,对电压质量要求较高,故选择主变压器为三绕组的有载调相变压器,主变参数如下 型号及容量(mva) 额定电压(Kv) 连接组别 空载损耗(KW) 负载损耗(KW) 空载电流(%) 高中 阻抗电压U(%) 高低 中低 SFSZ7-40000/10 110±8*1.25%/38±2*2.5%/11 Yn,Yn0,d11 35.8 125 1.5 17.5 10.5 6.5

第三章 变电所所用变压器及自用电接线的选择

3.1 变电所所用变压器的选择

根据题意,所用负荷中主变通风、浮充电机、载波通信电源为经常连续负荷,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故站用电接线选用供电可靠性较高,接线简单且投资小的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采用两台所用变压器,分别接于10Kv的两段母线上,正常运行情况下分列运行,分段开关设有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每台所用变压器应能担负本段负荷的正常供电,在另一台所用变压器停电时,工作着的所用变压器还能担负另一段母线上的重要符合,容量选择如下: 所用计算负荷=照明负荷+其余*0.85

Ssj=(5.2+4.5)+(20+4.5+0.15*32+2.7+15+1+4.5*2+1.5)=59.425KvA

根据«变电所设计技术规范»规定:所用变额定容量必须大于变电所实际容量,即Sc≥Ssj,如有两台所用变压器,单台变压器容量必须达到变电所实际容量的80%,因此,所用变压器容量Sc≥Ssj

总容量Se≥59.425(KvA)≈63(KvA) 单台容量:63KvA*0.8≈50(KvA)

根据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毕业设计指导附录规定,选择SL7-50/10型变压器两台,其技术数据见表2-1

表2-1

型号 电压组合 连接空载负载空载阻抗高压 高压低压 组标损耗损耗电流电压调压范围 SL7-50/10

10 ±5% 0.4 Y,yn0 190 1150 2.8 4 号 (W) (W) (%) U(%)

3.2 变电所自用电接线的选择

所用电接线如图3-1

第四章 短路电流计算

短路是电力系统中最常见的且很严重的故障,短路故障将使系统电压降低和回路电流

大大增加,他不仅会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而且会破坏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并损坏电气设备。因此,在发电厂变电站以及整个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都必须对短路电流进行计算。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导体和电器,并进行有关校验,按三相短路进行短路电流进行计算,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流的短路电流计算点有3个,即110Kv母线短路(d1点),35Kv母线短路(d2点),10Kv母线短路(d3点)。

为计算各短路点的短路电流,必须将电路中各元件电抗换算为同一基值的标幺电抗。 取基值Sj=100MVA,Uj=Up 其中:110Kv侧母线Up=115Kv 35Kv侧母线Up=37Kv 10Kv侧母线Up=10.5Kv 计算电路如图

d1、d2、d3点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见表

短路点 支路名称 短路暂态电流 两相短路电流 冲击电流 全电流最大有效值 d1 d2 d3 110Kv母线 35Kv母线 10Kv母线 (KA) 4.291 1.564 26.116 (KA) 3.716 1.354 22.616 (KA) 10.942 3.988 66.596 Ioh(KA) 6.522 2.377 39.696 (MVA) 854.7 86.778 474.96 短路容量Sd 注:*I''(3)=I∞(3)=I0.2(3)=I0.4(3)

第五章 导体及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

导体及电气设备选择基本原则如下

1.应满足正常运行、检修、短路和过电压情况下的要求,并考虑远景发展。 2.应按当地环境的建设条件校核

3.应与整个工程的建设标准协调一致,尽量使新老电器型号一致 4.选择导线时应尽量减少品种

5.选用新产品应积极慎重,新产品应有可靠的实验数据,并经主管部门鉴定合格。 6.导体和电气设备按正常运行情况选择,按短路条件校验其动稳定和热稳定,并按环境条件校核电器的基本使用条件。

5.1各侧导体的选择结果见表5-1

表5-1

线路位置 110Kv进线侧 110Kv出线侧 主变110Kv侧 35Kv母线侧 主变35Kv侧 35Kv进出线侧 10Kv母线侧 主变10Kv侧 10Kv架空出线侧 10Kv电缆出线侧 导体选择型号 LGJ-240 LGJ-95 LGJ-240 LGJQ-500 LGJQ-500 LGJ-95 2*125*10 2*125*10 LGJ-150 ZLQ-120/10

5.2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选择校验结果见表5-2

表5-2

型号 额定电压Kv SW4-110 GW4-110 GW8-60 SW3-35 GW4-35 GW4-35D 110 110 60 35 额定电流KA 1000 600 400 1000 600 1000 600 1000 600 3AF GN22-10 GN2-10 10 2500 2500 1000 16.5 6.6 16.5 6.6 16.5 6.6 25 - 31.5 1000 400 1000 400 1000 400 545.8 开断电流KA 18.4 开断容量MVA 3500 极限通过电流KA 55 72 15 17 42 50 80 50 80 63-80 16.5 6.6 23.7 15.8 23.7 15.8 25-31.5 0.06 0.06 热稳定电流KA 4S-1508 4S-23.7 固有分闸时间S 0.06 110Kv系统主变中性点 9 28 2 安装地点 数量个 35Kv系统 3 6 4 6 4 6 10Kv系统 13 28

5.3 高压熔断器的选择

变电所35Kv、10Kv电压互感器都用高压熔断器进行保护,保护电压互感器的熔断器需按额定电压和开断容量来选择。

查附表35Kv电压互感器选用RW9-35型高压限流熔断器: Uc=35Kv, Ic=0.5A SJC=2000MVA

10Kv电压互感器选用RN2-10型高压熔断器 Uc=10Kv, Sdc=1000MVA, Ic=0.5A 高压熔断器选择结果见表5-3

表5-3 安装地型号 点 额定电额定电断流容最大开数量 压(Kv) 流(A) 量(MVA) 断断流(KA) 35Kv电RW9-35 35 压互感器 10Kv电RN2-10 10 压互感器 所用变 RN2-10 10 0.5

5.4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1.型式:电压互感器的型式应根据使用条件选择6-20Kv室内配电装置,一般采用油浸绝缘结构,也可采用树脂浇注绝缘结构的电压互感器,35-110Kv配电装置,一般采用油浸绝缘结构的电压互感器。

2.一次电压U1:1.1Un>U1>0.9Un

1.1和0.9式一次电压允许的波动范围,即为了±10%Un 3.二次电压U2n:根据接线方式选择

4.电压互感器两端装有熔断器,故不需要校验。 0.5 2000 60 2 0.5 1000 50 6 1000 50 2 安装地点 电压等级 型号 额定变比 最大容量 110Kv进线110Kv JCC2-110型11000/3/12000 及主变侧 串级式瓷绝00/3/100 缘 35Kv进线及35Kv 主变侧 10Kv进线及10Kv 主变侧 JDJ-35型单35000/100 相油浸式 JDZ-10型单10000/10 相环氧浇注式 1200 400

5.5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和校验

互感器是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的联络元件,用以分别向测量仪表、继电器的电流线圈供

电,正确反映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故障情况。 一、互感器的作用:

1.将一次回路的高电压和大电流变为二次回路的低电压和小电流,使测量仪表和保护装置标准化、小型化,并使其结构轻巧,价格便宜和便于屏内安装。

2.使二次设备与高压部分隔离,且互感器二次侧均需可靠接地,从而保证了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二、互感器的型式:电流互感器的型式应根据使用环境和产品情况选择。

6-20Kv室内配电装置,可采用瓷绝缘结构或树脂浇注绝缘结构的电流互感器,35Kv及以上的配电装置,一般采用油浸瓷箱式绝缘结构的独立式电流互感器。

1.一次回路电压:Ug≤Un

Ug-电流互感器安装处一次回路工作电压。 Un-电流互感器额定电压 2.一次回路电流:Igmax≤I1n

Igmax-电流互感器安装处一次回路最大工作电流

I1n-电流互感器原边额定电流

3.热稳定校验:I12t≥Qk或(K1I1n)2≥QK(T=1)

Kt-----1秒稳定倍数

It-------1秒热稳定电流KA 4.动稳定校验:ich≤2I1NKdN或idw≥ich Kdw-电流互感器动稳定倍数

110Kv进线的最大负荷电流:

Igmax=1.05*80000/(3*110)=440.89A

110Kv出线的最大负荷电流:

Igmax=1.05*10000/(3*110)=55.11A 主变110Kv侧最大负荷电流:

Igmax=1.05*40000/(3*110)=220.44A 35Kv进线的最大负荷电流:

Igmax=1.05*14000/(3*35)=242.49A 主变35Kv侧最大负荷电流:

Igmax=1.05*40000/(3*35)=692.82A 10Kv架空出线最大负荷电流为: Igmax=

1.05*2000=121.25A

10*3 10Kv电缆出线的最大负荷电流为: Igmax=1.05*1500/(3*10)=90.93A 主变10Kv侧的最大负荷电流: Igmax=1.05*4000/(3*10)=2424.86

根据正常使用条件,选择各级电压回路的电流互感器如下 安装地点 型号 额定电流比 级次组合 二次负荷(Ω) 0.5级 1级 D级 1S热稳定电流倍数 动稳定倍数 数量(个) 110Kv进线侧 110Kv出线侧 110Kv主变侧 主变中性点 主变35Kv侧 主变10Kv侧 LCWD-110 600/5 200/5 400/5 D/1 1.2 1.2 75 150 20 LRD-35 LCWD-35 LDZL-10 400/5 800/5 2500/5 0.5/D 0.5/D 2 1.2 0.8 1.6 1.2 2 75 65 135 90 2 2 2 35Kv出线侧 35Kv母线分段 10Kv母线分段 LCWD-35 LCWD-35 LDZL-10 200/5 400/5 2500/5 0.5/D 0.5/D 0.5/D 2 2 1.2 1.6 2 2 75 75 65 135 135 90 4 1 1 1.2 10Kv出线侧 10Kv电缆出线 10Kv电缆

LAJ-10 LAJ-10 LJ-Z 150/5 150/5 1 1 1 1 2.4 2.4 75 75 135 135 12 8 4 电缆式零序电流互感器 5.6 仪表及继电保护规划

一、变电所的仪表规划:

为保证电力系统运行,对变电所一次电气进行测量,监察及满足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要求,在主控室需要配置的仪表和设备见下表

名称及数量安装位置 主变压器各侧 110Kv 35Kv 10Kv 3 1 1 1 1 1 1 1 1 引出线回路 110Kv 35Kv 10Kv 3 1 1 1 1 1 1 1 电压等级 交流电压表V 交流电流表A 有功功率表W 无功功率表VAR 记录或功率表W 有功电度表WH 无功电度表 频率表HZ 直流电压表V 直流电流表A 刻录或无功电度表VAR 主变装温度计 备注 母线 110Kv 35Kv 10Kv 1 3 3 由三个电压表组成绝缘监察装置 分段断路器 所用变压器 110Kv 35Kv 10Kv 10Kv 380/220 1 1 1 1 1 1 1 1

二、继电保护的配置

为了反映变电所及电力系统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保证变电站及电力系统安全经济的

运行,根据设计任务书和继电保护设计技术规程的要求,在变电站各主要元件上应装设以下机电保护和自动装置。

一、主变压器保护:

1.主变本体瓦斯和调压瓦斯保护:重瓦斯动作于跳闸,轻瓦斯动作于信号 2.纵联差动保护

3.后备保护:高、中压侧装设复合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低压侧装设过电流保护 4.变压器中性点装设零序过电流保护

5.在高、中压侧绕组装设过负荷保护、动作于信号 保护装置采用微机保护

二、110Kv线路保护

1.三段式高频闭锁距离保护 2.阶段式零序电流保护 3.断路器失灵保护

4.自动重合闸选用PZC-11A/Z型装置

5.110Kv回路故障录波器;选用PGL-12型装置

三、110Kv母线保护

采用电流相位比较式保护

四、35Kv线路保护 1.电压闭锁的电流速断保护

2.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3.自动重合闸

五、10Kv线路保护:

1.电流速断保护 2.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3.自动重合闸 10Kv的电缆线,需装设电流速断保护、过电流保护。过电流保护和速断保护采用LAJ-10型电流互感器接成不完全星形,继电器选用GL-11/0型,动作时间因需考虑与低压空气开关配合,故选为0.5S。接地保护LJ-10型电缆式零序电流互感器,动于接地信号。

六、母线分段断路器的保护

母线分段断路器装设过电流带时限保护,装设两个电流互感器接成不完全星形,继电器采用DL-11型其动作时限比馈线大Δt,即t=1S.除过电流保护外,尚需装设两相式电流速断装置。

5.7 变电站防雷保护及接地装置

根据设计任务书和《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的要求,配置防雷和接地设施如下:

一、直击雷过电压保护

为了防止雷电直击变电设备及架构,电工建筑物等,变电所需装设独立避雷针和构架避雷针共同组成的保护网来实现,其冲击接地不宜超过101Ω。为防止避雷针落雷引起的反击事故,独立避雷针与配电装置构架之间的空气中的距离Sk不宜小于5米,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接地网之间的地中距离Sd应大于3米。

在变电所110Kv及以上配电装置的架构上可以装设架构型避雷针。主控制室和配电装置室的屋顶上一般不允许装设直击雷保护装置,经过经济技术比较,以其最合理的方案作为变电所直击雷保护方案。

二、雷电侵入波的过电压保护:

为了防止雷电侵入波损坏电气设备,应从两个方面采用保护措施:

1.在变电所各级电压母线上安装阀型避雷器

2.在距变电所1-2KM的110Kv和35Kv架空线路上装可靠地进线保护

1)、阀型避雷器的选择和校验

避雷器是变电所防护雷电侵入波的主要设施,应根据被保护设备的绝缘水平和使用

条件,选择避雷器的型式、额定电压等,并按照使用情况校验所选避雷器的灭弧电压和工频放电电压等,避雷器选择结果见下表:

(1)110Kv母线选FCZ-110J磁吹避雷器,查表,其技术参数: Umh=100Kv Ugf=170~195Kv Uch=Uc(5)=265Kv 校验灭弧电压:

Umh≥1.15*1.732Usg*80%=101Kv 校验工频放电电压

Ugf>1.8Umh=1.8*100=180Kv

所选FCZ-110J型避雷器满足要求

主变压器110Kv中性点绝缘等级35Kv,工频试验电压为85Kv冲击试验电压为180Kv保护中性点绝缘的避雷器FZ-40型,查表,其技术参数:

Umh=50Kv, Ugf=98~121Kv, Uch=154Kv Uc(5)=160Kv。

现进行灭弧电压、工频放电电压的校验 Umh>0.6Uxg=0.6*110/1.732=38Kv Ugf>1.8Umh=1.8*50=90Kv Uc(5)所选FZ-40型避雷器满足要求 (2)35Kv避雷器的选择和校验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35Kv电力系统中,所选FZ-35型避雷器的灭弧电压应大于系统最大线电压

即Umh≥1.15*1.732Uxg=1.15*35=40.25Kv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避雷器的工频放电电压一般应大于最大运行电压的3.5倍,且工频放电电压还应大于灭弧电压的1.8倍

即Ugf>3.5*1.15Uxg =3.5*1.15*

35

=81.34Kv 1.732

且Ugf>Umh=1.8*40.25=72.45Kv 所选FZ-35型避雷器完全满足要求 (3)10Kv避雷器的选择和校验

校验灭弧电压:在中性点不接地的10Kv电力网中,其灭弧电压应大于电网最大线电压的1.1倍

即Umh≥1.15*1.732Uxg*1.1=1.15*10*1.1=12.65Kv 校验工频电压:

Ugf≥3.5*1.15Uxg=3.5*1.15*

10

=23.24Kv 1.732

Ugf>1.8Umh=1.8*12.56=22.77Kv FZ-10型避雷器满足要求

避雷器选择结果表

序号 型号 技术参数Kv 灭弧电压Umh 工频放电电压Ugf 1 2 FCZ-110J FZ-40 100 50 170-195 98-121 冲击放电电压Uch 265 154 265 160 2组 2个 110Kv系统侧 主变110Kv中性点 3 4 FZ-35 FZ-10 41 12.7 84-104 26-31 134 45 134 45 2组 2个2组 35Kv侧 主变低压组10Kv母线上 残压Uc 数量 安装地点

2)母线避雷器与变压器之间最大电气距离

变电所防护雷侵入波过电压的第二个措施是设进线段保护及在变电所一到两千米的进线架设避雷线防止或减少近区雷击闪络降低雷电侵入波的陡度。限制雷电流的幅值,保证变电所安全运行。110Kv架空送电线路全线有避雷线,在两千米进线段保护范围内的杆塔耐雷水平应为75KA以上。保护角不宜超过三十度,避雷线的接地要求少于10欧姆。

未沿全线架设避雷线的35Kv架空送电线路,应在变电所1-2km的进线段架设避雷线,其耐雷水平不应低于30ka,保护角在25°-30°范围内,冲击接地电阻10Ω左右。

对变电所110Kv出线,避雷器Uc=265Kv,ha=10m,

A=

1=0.62Kv/m

1502.4*226510对变电所35Kv出线,避雷器Uc(5)=134Kv,hd=8.8m

a=1/(150/134+2.4/8.8)×2=0.36(Kv/m)

布置在平线上的避雷器至主变压器之间最大允许范围Lm按下列公式计算 lm≦

Ui-Uc×K 2aUi-Uc×K=173m 2a对110Kv母线上可能出现有1回线路运行的情况,此时K=1,变压器的Uj=480Kv, lm≦

由于其他设备的冲击耐压值比变压器高,他们距离避雷器的最大电气距离分别为上述距离的1.3倍,即Lm=1.3×173=225m

对35Kv母线,可能出现只有一回线路运行的情况,此时K=1,变压器的U=220Kv lm≦

200-134Ui-Uc×K=×1=92m

2*0.362a此时,35Kv其他设备Lm=1.3×92=120m

如果母线上的避雷器至主变压器的电气距离超过上述计算的允许值时,应在主变压器附近增设一组避雷器。

3.防雷接地

雷保护设备的接地对保护作用发挥着有直接的影响,其接地值的大小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

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设待设计的变电所地处雷电日为15.4日/年的中雷区,变电所接地采用环形,用直径Ф=500MM,长L=250cm的钢管作接地体,深埋0.5M用扁钢连接,保证接地不大于4Ω。 为了保证变电所安全运行,可将独立避雷针的集中接地装置在地中与变电所的共同接地网连接,但为避免雷击避雷针式,主接地网点为升高太多造成反击,应保证连接点至35Kv及以下设备的接地线的入地点沿接地的中心距离应大于15m。

第六章 110Kv变电站设计计算书 6 .1 短路电流计算 一,计算电路图(如图6-1) 二,等值电路图:

三,电抗标幺值: Sj=100MVA

Uj=Up

UkⅠ-ⅠⅠ%=17.5 UkⅠ-ⅠⅠⅠ%=10.5 kⅠⅠ-ⅠⅠⅠ%=6.5 X1=0.13 X2=0.29

X3=X4=(1/200)×(kUⅠ-ⅠⅠ%+UkⅠ-ⅠⅠⅠ%-UkⅠⅠ-ⅠⅠⅠ%)Sj/St= (1/200)×(17.5+10.5-6.5)100/40=0.2688

X5=X6=(1/200)×(kUⅠ-ⅠⅠ%+UkⅠⅠ-ⅠⅠⅠ%-UkⅠ-ⅠⅠⅠ%)Sj/St= (1/200)×(17.5+6.5-10.5)100/40=0.1688

X7=X8=(1/200)×(kUⅠ-ⅠⅠⅠ%+UkⅠⅠ-ⅠⅠⅠ%-UkⅠ-ⅠⅠ%)Sj/St (1/200)×(10.5+6.5-17.5)100/40≈0

四,等值电路简化

1,对短路点d1(3)的简化(如图6-2)

X9=X3/2=0.2688/2=0.1344 X10=X5/2=0.1688/2=0.0844

X11=X2+X10+X9=0.95+0.1344+0.0844=1.1688 故d1(3)的转移电抗为:

Xd1=X1//X11=0.13//1.1688=0.117

2,对短路点d2(3)的简化(如图6-3) X12=X1+X9+X10=0.13+0.1344+0.0844=0.3488 故d2(3)的转移电抗为:

Xd2=X2//X12=0.95//0.3488=0.9977 3,对短路点d3(3)的简化(如图6-4) X13=X1+X9=0.13+0.1344=0.2644 X14=X2+X10=0.95+0.0844=1.0344 故d3(3)的转移电抗为:

Xd3=X13//X14=0.2644//1.0344=0.2106

五,短路电流计算

1.d1(3)点短路:

Ij=Sj/(3Uj)=100/(3×115)=0.502KA d1d1

(3)点短路电流:I1=I\"=Ij/Xd1=0.502/0.117=4.291KA 点短路电流:I

(2)(2)=0.866 I

(3)=0.866×4.291=3.716KA

短路功率:S\"=3UpI\"=3×115×4.291=854.7MVA 三相冲击电流ich=2.55I\"=2.55×4.291=10.942KA 全电流最大有效值Ich=1.52I\"=1.52×4.291=6.522KA 2.d2(3)点短路:

Ij=Sj/(3Up)=100/(3×37)=1.56KA d2d2

(3)点短路电流:I2=I\"=Ij/Xd2=1.56/0.9977=1.564 点短路电流:I

(2)(2)=0.866 I

(3)=0.866×4.63=1.354KA

短路功率:S\"=3UpI\"=3×37×1.564=86.778MVA 三相冲击电流ich=2.55I\"=2.55×1.564=3.988KA 全电流最大有效值Ich=1.52I\"=1.52×1.564=2.377KA 3.d1(3)点短路:

Ij=Sj/(3Uj)=100/(3×10.5)=5.5KA d3d3

(3)点短路电流:I1=I\"=Ij/Xd3=5.5/0.2106=26.116KA 点短路电流:I

(2)(2)=0.866 I

(3)=0.866×26.116=22.616KA

短路功率:S\"=3UpI\"=3×10.5×26.116=474.96MVA

三相冲击电流ich=2.55I\"=2.55×26.116=66.596KA 全电流最大有效值Ich=1.52I\"=1.52×26.116=39.696KA

6.2导体和电气设备的选择设计 一,110Kv侧导体的选择

1,110Kv进线及母线软导体的选择

应按最大负荷电流选择110Kv进线及母线软导体的截面S,并按d1(3)短路电流进行热稳定的校验。最大运行方式下最大持续工作电流为:

110Kv进线及母线的最大负荷为 2×40000=80000KvA,故最大持续工作电流为Igmax=1.05×80000/(3×110)=400.89A

查表:试选择LGJ-240钢芯铝绞线在最高允许+70℃,基准环境温度+25℃时的载流量为610A,取综合校正系数为0.95实际允许载流量为: I=0.95×610A=579.5A>Imax

校验d1(3)点短路条件下的热稳定: 满足热稳定最小截面要求:Smax=

ICtdz

(3) 查表得:热稳定系数C=87,d1

(3)点的三相稳态短路电流I∞=4.291KA,

设保护动作时间为0.05秒,断路器全分闸时间为0.15秒则,则短路计算时间t=0.05+0.15=0.2秒

β=I\"

(3)/I∞

(3)=1

查图5-7得tz=0.2秒

tdz=tz=0.05β\"=0.2+0.05=0.25秒

ISmin=

Ctdz=24.66(mm2)

因此,选择LGJ-240型钢芯铝绞线满足热稳定要求,因大于可不进行电晕校验的最小导体LGJ-70,故不必进行电晕校验。

110Kv出线的最大负荷为10000KvA,故最大持续工作电流为 Igmax=1.05×10000/(3×110)=55.11(A)

查表:选择LHJ-16钢芯铝绞线在最高允许+70℃,基准环境温度+25℃时的载流量为105A,但不满足电晕要求,为了在当地气象条件下晴天不出现局部和全面电晕,应以选择LGJ-95型钢芯铝绞线,长期允许载流量为330A,考虑综合校正系数后也满足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并且远大于热稳定的最小截面24.66mm

2 2,110Kv主变引线的选择:

应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并按d1(3)点短路条件进行热稳定校验。

主变引线的最大负荷为40000KvA,最大持续工作电流为

Igmax=1.05×40000/(3×110)=220.442(A)

Tmax=5000h,查表的钢芯铝绞线的经济电流密度为J=1.1A/mm 则:Smin=Igmax/J=220.442/1.1=200.04mm

查表:选择主变引线选LHJ-240钢芯铝绞线长期允许载流量为610A,大于可不进行电晕校验的最小导体LGJ-70,故不必进行电晕校验。考虑综合校正系数后也满足最大持续工作电流220.442A,并且远大于热稳定的最小截面24.66mm,故选此导线合格。

222二35Kv侧导线的选择 1,35Kv母线软导体的选择

应按最大负荷电流选择,并按d2(3)短路电流进行热稳定的校验。最大运行方

式下35Kv引线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按1.05倍变压器额定电流计算 Igmax=1.05×Ie=1.05Se/(3Ue)=1.05×40000(3×35)=629.82A

35Kv出线的最大负荷为14000KvA,故最大持续工作电流为 Igmax=1.05×14000/(3×35)=242.49(A)

最大运行方式下35Kv最大持续工作电流Igmax=692.82+242.49=935.31A

查表得:试选择LGJQ-500钢芯铝绞线,在最高允许+70℃,基准环境温度+25℃时的载流量为945A,

热稳定校验:

校验在d2(3)的短路条件下的热稳定,按裸导线热稳定的校验公式,求满足热稳定的最小截面,

查表:C=87 d2(3)点的三相稳态短路电流I∞

(3)=1.564KA,

设保护动作时间为0.05秒,断路器全分闸时间为0.15秒则,则短路计算时间t=0.05+0.15=0.2秒

β=I\"/I∞=1

查图5-7得tz=0.2秒

tdz=tz=0.05β\"=0.2+0.05=0.25秒

Smin=

ICtdz=8.99(mm2)

因此,选择LGJQ-500型钢芯铝绞线满足热稳定要求,对于35Kv不必进行电晕校验。

2, 35Kv主变引线软导体的选择:

应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并按d2(3)点短路条件进行热稳定校验。

最大持续工作电流为

Igmax=1.05×40000/(3×35)=629.82(A)

Tmax=4000h,查表的钢芯铝绞线的经济电流密度为J=1.28A/mm 则:Smin=Igmax/J=629.82/1.28=541.27mm

查表:选择主变引线选LHJQ-500钢芯铝绞线长期允许载流量为954A,大于Igmax,并且大于可不进行电晕校验的最小导体LGJ-70,故不必进行电晕校验。考虑综合校正系数后也满足最大持续工作电流541.27A,并且远大于热稳定的最小截面8.99mm,故选此导线合

222格。

3, 35Kv进线的最大负荷为14000KvA,最大持续工作电流为

Igmax=1.05×14000/(3×35)=242.49(A)

查表:选择LGJ-95钢芯铝绞线在最高允许+70℃,基准环境温度+25℃时的载流量为330A,取综合校正系数为0.95实际允许载流量为:

I=0.95×330A=313.5A>Imax 最大持续工作电流242.49A,并且远大于热稳定的最小截面26.61mm,

4, 35Kv出线最大负荷为7000KvA,故最大持续工作电流为

Igmax=1.05×7000/(3×35)=121.24(A)

查表:选择LGJ-95钢芯铝绞线在最高允许+70℃,基准环境温度+25℃时的载流量为330A,取综合校正系数为0.95实际允许载流量为:

I=0.95×330A=313.5A>Imax 最大持续工作电流121.61A,并且远大于热稳定的最小截面26.61mm,

22三 10Kv侧导体的选择

1,10Kv侧母线应按最大负荷电流选择硬铝母线,并按d3(3)点短路条件下进行热

稳定,动稳定校验。最大持续工作电流按一台变压器的持续工作电流计算,即

Igmax=1.05×40000/(3×10)=2424.87(A)

查表得:选125×10双片矩形母线,平放时长期允许载流量为3005A,竖放时长期允许载流量为33282A,温度修正系数为0.94, I,=3282×0.94=3085.08A>Igmax

按d3(3)点短路条件下进行热稳定校验:

设保护动作时间为0.05秒,断路器全分闸时间为0.35秒

β=I\"/I∞=1

tdz=0.05+0.365=0.4秒

d3(3)点的三相稳态电流,I∞

(3)=26.116KA

所以 Smin=

ICtdz=189.85(mm2)

22矩形母线2×125×10=2500mm>189.85mm 故满足热稳定的要求, 动稳定校验:取L=1m, a=25cm=0.25m, β\"=1 Qmax=QФ+Qs

1.73ich2L10(-8)32QФ=={[1.73×(66.596×10)×1×1]}

aw/[0.25×180×10]×10=180.5×10(pa)

fsls21.164*104*0.294225Qs===402.99×10(pa) 2b2h2*0.0120.125-7-85Qmax=QФ+Qs=180.5×10+402.99×10=5.73×10(pa)

式中截面系数W=1.44hb=1.44×125×10×(10×10)=180×10(m) Fs=2.5k12ich2-3-3-7355711-832-84×10=2.5×1.05×(66.596×10)×10=1.164×10(N/m) b0.01h0.125-1=1003×0.01×4=2.942×10(m) fs1.16410467 Ls=1003×0.01×4硬铝的最大允许应为Qy=69×10(pa)>5.73×10(pa),故满足动稳定的要求,导线最大截面也大于热稳定的最小截面89.85mm,故选择此导线合格。

2 2, 主变至母线的引线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硬母线的截面,并按d3(3)点短路条件下进行热稳定校验,最大工

作负荷电流为:

Igmax=1.05×40000/(3×10)=2424.87(A) Tmax=4000h查图得经济密度为J=0.91A/mm 则:Smin=Igmax/J=2424.87/0.91=2664.69mm

查表的:选125×10双片矩形母线,平放时长期允许载流量为3005A,竖放时长期允许载

流量为33282A,温度修正系数为0.94, I=3005×0.94=2824.7A>Igmax

223, 10Kv架空出线的选择和校验

10Kv架空出线的最大负荷为2000KvA,故最大持续工作电流:

Igmax=1.05×2000/(3×10)=121.25(A)

查表:试选择LGJ-25钢芯铝绞线在最高允许+70℃,基准环境温度+25℃时的载流量为130取综合校正系数为0.94实际允许载流量为: I=0.95×130A=122.2A>Imax

热稳定校验: 取C=87设保护动作时间为0.05秒,断路器全分闸时间为0.35秒

β=I\"/I∞=1 tdz=0.25秒

d3(3)点的三相稳态电流,I∞

(3)=26.116KA

I 所以 Smin=

Ctdz=150(mm2)

所选LGJ-25型导线不满足热稳定的要求,应选LGJ-150的钢芯铝绞线。

4, 10Kv电缆出线的选择与校验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电缆的截面S,并按d3(3)点短路条件下进行热稳定校验: Igmax=1.05×1500/(3×10)=90.93(A)

Tmax=4000h,查表的钢芯铝绞线的经济电流密度为J=0.88A/mm 则:Smin=I/J=90.93/0.88=103.33mm

查表得:试选择10Kv普通粘性侵泽纸绝缘三芯铝电力电缆,电缆截面120mm,ZLQ-120直埋敷设长期允许载流量为215(A)取温度修正系数为0.94, I=0.94×215A=202.1A>Imax =90.93(A) 按d3(3)点短路条件下进行热稳定校验:

设保护动作时间为0.05秒,断路器全分闸时间为0.35秒

β=I\"/I∞=1 C=80 I∞

(3)222=26.116KA

所以 Smin=

ICtdz=74(mm2)

选择ZLQ-120 的10Kv普通粘性侵泽纸绝缘三芯铝电力电缆直埋敷设,均满足动热稳定校验,故选择此导线合格。

5, 各册导线的选择结果

线路位置 110Kv进线侧 110Kv出线侧 主变110Kv侧 35Kv母线侧 主变35Kv侧 35Kv进出线侧 导线选择型号 LGJ-240 LGJ-95 LGJ-240 LGJQ-500 LGJQ-500 LGJ-95 10Kv母线侧 主变10Kv侧 10Kv架空出线侧 10Kv电缆出线侧 2×125×10 2×125×10 LGJ-150 ZLQ-120/10 6.3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设计

一, 110Kv侧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

Igmax=1.05×80000/(3×110)=440.89(A)

d3(3)短路参数:I\"=4.291KA, ich(3)=10.942KA, S=854.7MVA

1, 110Kv断路器的选择和校验

按正常运行条件选择,并按d3(3)短路条件校验其热稳定和动稳定 根据电网工作电压和最大持续工作电流查表: 试选SW4-110断路器,其参数为

Ue=110Kv, Ie=1000A, idmax=55Kv, Ie=18.4KA, Se=3500MVA,故有分闸时间为0.06S, 5S热稳定电流为21Kv

热稳定校验:

1)额定电压:UN=110Kv

2)额定电流:IN=1000A>Imax =440.89(A)

3) 开断容量:Se=3500MVA>S =854.7MVA 4)动稳定校验:iesm=55KA>ich=10.942KA 5) 热稳定校验:

取断电保护动作时间0.05S,则t=0.05+0.06=0.11S, 查表得ts=0.1S,则tdz=0.1+0..05=0.15S,所以Itdz=4.291×0.15=2.76KA, S<15.8×4

所选SW4-110型少油断路器完全满足要求。

22222, 110Kv隔离开关选择和校验:

110Kv隔离开关选择GW4-110型,其参数为:Ue=110Kv, Ie=600A。动稳定电流为50KA,4秒热稳定电流15.8KA

校验:

1)Ue=Ug=110Kv

2) Ie=600(A>)Imax =440.89(A) 3) iesm=55KA>ich=10.942KA

4) Itdz=4.291×0.15=2.76KA, S<15.8×4=998.56KA.S 所选SW4-110/600型隔离开关完全满足动稳定和热稳定的要求 主变中性点选单极隔离开关GW8-60型。

22222其参数为:

Ue=60Kv Ie=400(A)

动稳定电流:idmax=15KA, 10S热稳定电流4KA

二, 35Kv侧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

按正常运行条件选择,并按d3(3)短路条件校验其热稳定和动稳定开断电流。

Igmax=1.05Ie=0.15Se/(3×Ue)=1.05×40000/(3×35)=692.82(A)

d2(3)点的短路参数:

S\"(3)=86.778MVA, I\"(3)=I∞(3)=156.4KA, ich(3)=3.988KA

1, 35Kv断路器的选择和校验 查表:试选SW3-110断路器,其参数为

Ue=35Kv, Ie=1000A, Imax=17KA, Se=1000MVA,故有分闸时间为0.06S, 4S热稳定电流为16.5Kv

取继电保护动作时间为0.05S,则t=0.15S β\"=1 查表tdz=0.2S 校验:

1)额定电压:UN=35Kv

2)额定电流:IN=1000A>Imax =692.82(A) 3) 开断容量:Se=1000MVA>S =86.778MVA 4)动稳定校验:iesm=17KA>ich=3.988KA

5) 热稳定校验:Itdz=1.564×0.2=0.489KA, S<6.6×4

所选SW3-35型少油断路器完全满足d2(3)带你短路条件的开断容量.动稳定.热稳定要求。

22222, 隔离开关选择和校验:

查表 择GW3-35D型,其参数为:Ue=35Kv, idmax=50KA Ie=100A。,4秒热稳定

电流23.7KA 校验:

1)Ue=Ug=35Kv

2) Ie=1000(A)>Imax =692.82(A) 3) iesm=50KA>ich=3.988KA

4) Itdz=1.564×0.2=4089KA, S<23.7×4

所选SW4-35D/1000型隔离开关完全满足d2(3)点短路条件下的开断容量.动稳定.热稳定要求。

2222三, 10Kv断路器,隔离开关的选择和校验 1, 10Kv断路器的选择及校验

最大负荷电流按主变容量计算

Igmax=1.05×40000/(3×10)=2424.86(A)

d3(3)点的短路参数:

S\"=474.96MVA, I\"(3)=I∞(3)=26.116KA, ich(3)=66.596KA 查表:试选3AF型真空断路器,其参数为

Ue=10Kv, Ie=1000-2500A, Imax=63-80KA, Ide=25-31.5KA,故有分闸时间为0.06S, 4S热稳定电流为21-31.5Kv

取继电保护动作时间为0.06S,则t=0.18S β\"=1 查表tp=0.18S则tdz=0.24S 校验:

1)额定电压:UN=10Kv

2)额定电流:IN=2500A>Imax =2424.86(A) 3) 开断电流:Ide=31.5KA>I\" =26.116KA 4)动稳定校验:iesm=80KA>ich=66.596KA

5) 热稳定校验:Itdz=26.116×0.24=163.7KA, S<31.5×2=1984.5KA.S 所选3AF型真空断路器完全满足d3(3)带你短路条件的开断容量.动稳定.热稳定要求。

222222, 10Kv 隔离开关选择和校验:

查表 择GN22-10型户内隔离开关,其参数为:Ue=10Kv, idmax=85KA Ie=2500A。,

10秒热稳定电流35KA 校验:

1)额定电压:Ue=Ug=10Kv

2) 额定电流:Ie=2500(A)>Imax =2424.86(A) 3) 动稳定校验 : iesm=85KA>ich=66.596KA

4) 热稳定校验:Itdz=26.116×0.24=163.7KA, S<35×10

所选GN22-10型户内隔离开关完全满动稳定和热稳定的要求。(10Kv出线选用GN2-10/1000A,校验方法相同)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选择结果表5

型号 额定电额定开断电开断容极限通热稳定压电流流(KA) 量MVA 过电流 电KA Ue(Kv) IeKvA 4S (A) 110 110 60 1000 600 400 18.4 3500 55 72 15 4S-15.8 4S-23.7 固有分闸时间S 0.06 安装地点 数量(个) 2222SW4-110 GW4-110 GW8-60 110Kv系统主变中性点 9 8 2 SW3-35 GW4-35 GW4-35D 35 1000 600 1000 600 1000 600 2500 2500 1000 16.5 6.6 16.5 6.6 16.5 6.6 6.6 1000 400 1000 400 1000 400 25-31.5 17 42 50 80 50 80 545.8 16.5 6.6 23.7 15.8 23.7 15.8 25-31.5 0.06 35Kv系统 3 6 4 6 4 6 3 8 3AFGN22-10GN2-10 10 0.06 10Kv系统

结束语

本课题为110Kv地区降压变电站,是区域变电站。地区重要变电所位于地区网络的枢纽点上,高压侧以交换成接受功率为主,供电给地区附近的低压侧负荷。全所停电后将引起地区电网瓦解,影响整个地区供电。

在发、变工程设计的各阶段中,电气是主体,特别是在变电所的设计中,电气更是起主导作用。而电气主接线是变电所电气设计的主要部分,也是构成电力系统的主要环节,主接线的确定对电力系统整体及变电站本身的灵活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密切相关的,并且对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布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的拟定有较大影响,必须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全面分析有关影响因素,通过经济技术比较,合理的确定主接线方案。

在选择电气主接线时,应考虑所设计的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是地区降压变电站的分支变电所,主要用户65%为一、二类负荷,应保证其供电的可靠性,应选用两台主变。由此可确定电气主接线的方案,经过对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出较为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方案。

对所用变的设计应按照运行、检修和施工要求,考虑全所发展规划和妥善解决分期建设引起的问题,积极谨慎地采用经过鉴定的新技术、新设备,使设计达到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对所用电源引接线方式一般在低压母线时,均由这类母线上引接1或2台所用电源,这一所用电源引接方式具有经济和可靠性较高的特点。本课题有两个电压等级,且所内负荷多为一、二类负荷,应保证变电所的不间断运行,所以选用两台所用变,互为备用。 短路计算是电气设备选择的主要依据,正确的进行短路计算可以在选择电气主接线进行比较,和对接线是否需要采取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等,均需要进行短路电流计算。在选择电气设备时,为了保证设备在正常运行时和故障情况下都能安全,可靠的工作,同时又力求节约资金,也需进行短路计算。

电器和导线的选择是变电所设计的重要环节,它是对变电所现阶段建设投资的依据,它的选择应该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前提下选择最先进的设备。

致谢

本次设计为期七周,在董榕老师的指导下,经过长时间的努力,110Kv地方变电站电气设计终于完成了,在此我衷心的感谢姜老师对我的辅导和帮助,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和文献,才顺利的完成了此次设计,并感谢帮助我的同学,使我对以前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