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精编)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精编)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中字音、字形有误的一项( ) A.亘古(gèn) 天骄 蹑手蹑脚(niè) 名门望族 ....B.冠冕(gūan) 脉搏 装模作样(mú) 横无际涯 ....C.娉婷(pīn) 嫡传 谆谆教诲(zhūn) 既往不究 ...D.挣脱(zhèng) 伛偻 一拍即合(jí) 悲欢离合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倾刻 嶙峋 贪赃妄法 略输文采 B.和蔼 决别 刚毅不屈 一筹莫展 C.愧怍 毁誉 察颜观色 逢场做戏 D.躁动 隐秘 举世闻名 睹物思人
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春天原本该万物复苏,生意盎然,而在艾略特的笔下,现代文明的象征――....伦敦,却是一片枯萎的荒原。
B.时间真如行云流水,还记得刚入初中时的豪言壮语,转眼间,中考的决胜时....刻不远了。
C.大家认为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
D.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课外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B.能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为。
C.“扶贫楷模”王新法同志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在全社会迅速引发了巨大反映。
D.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公园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 5、下列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1 / 9
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反问) B.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排比)
C.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拟人) D.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对偶) 6、下面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
②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③文字是一道桥梁。
④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A.③④①②
B.③①④②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7、默写古诗文并写出相应的篇名。
(1)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 (龚自珍 《已亥杂诗》) (3)__________________,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4)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国恒亡。(《孟子·告子下》)
(5)_____________,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独学而无友,_________。(《礼记·学记》)
(7)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范仲淹《______》)
(8)中华文化常常讲究由折美,层次美,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能表现这种美学思想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金山寺(并序) [宋]梅尧臣
昔尝闻谢紫微①言金山之胜,峰壑攒水上,秀拔殊众山,环以台殿,高下随势,向使善工摹画,不能尽其美。初恨未游,赴官吴兴,船次瓜洲,值海汐冬落孤港未通独行江际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异也。因借小舟以往,乃陟②回阁,上上方③,历绝顶以问山阿④,危亭曲轩,穷极山水之趣。一草一木,虽未萼⑤发,而或青或凋,皆森植可爱。东小峰谓之鹘⑥山,有海鹘雄雌粞其上,每岁生雏,羽翮⑦既成,与之纵飞,迷而后返,有年矣。恶禽猛鸷不敢来兹以搏鱼鸟,其亦不取近山之物以为食,可义也夫。薄暮返舟,寺僧乞诗,强为之句以应其请。
2 / 9
偶然而来,不得仿佛,敢与前贤名迹耶。
吴客独来后,楚桡⑧归夕曛。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 巢鹘宁窥物,驯鸥自作群。老僧忘岁月,石上看江云。
注释:选自《梅尧臣集编年校注》)[注释]①谢紫微:谢,作者妻兄。②陟:登,士。③上方:佛寺。④山阿(ē):山岳。⑤萼(è):花萼。⑥鹘(hú):一种凶猛的鸟,⑦羽翮(hé):羽毛。③桡(ráo):船柴。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四处)
值海汐冬落孤港未通独行江际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异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薄暮返舟,寺僧乞诗,强为之句以应其请。
3.《金山寺》诗中,“吴客”指的是____;诗句“山形无地接”与诗文中“_____”句的内容相呼应。
4.你认为诗句“巢鹘宁窥物”写得好吗?请结合诗文作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父亲和那道坡
宋向阳
秋生的家在柳河村最北头的山根下,绕过一道胳膊肘子弯儿的土坡,才能过去。
秋生开着新买的轿车回家,道窄,只好停在十米外的巷口。他怕车子被刮蹭,一个劲朝那边望。你对车倒挺上心啊。父亲徐老套在饭桌上叨咕着,还用稀奇古怪的目光扫他。秋生低声地解释道:我三年的工资都花在车上了,那道坡忒堵。
秋生两口子一走就是两个多月,隔三差五往回打个电话。一次,隔壁的小东把一包羊肉送到了他家。小东说:叔啊,看看你儿子多孝顺啊。徐老套的脸上像结了霜,瞅都不瞅一眼。
小东走后,媳妇问老套:你绷着脸给谁看呢?不识抬举。
徐老套愤愤地说:他徐秋生是在救济困难户吗?连个面都不照,好大的架子啊。媳妇叹了口气,说:谁让你找个猫不拉屎的地方盖房,拐弯抹角连个车都不得放。徐老套大步来到院外,望着那道十多米长、五米多高的土坡,使劲哼了一
3 / 9
声。他蹲在那儿,点着一根旱烟,猛地吸了几口,脸蛋憋得像下蛋的母鸡。
徐老套去集上买了几把镐锹,还叫人焊了一个铁斗子的推车。除了下地,他把很多时间都用在了修路上。
日头还没升起,徐老套就站在了土坡下,挥着大镐刨。土质很硬,他一镐下去,便击出一颗颗金星来。徐老套拿出了年轻时开大山的劲头,抡圆膀子干着。汗水很快浸透衣服,紧紧贴在了他的身上。媳妇看着心疼,帮他往车子里装土。
徐老套一把夺过铁锹说:去,这事儿不用你管。 媳妇说:你悠着点,别累坏了。
徐老套嘴里应着,却不歇手。媳妇给他沏了一壶浓茶,端了出来。徐老套嗓眼里发干,放下家什坐在了凳子上。他喝着茶,眼前浮现出儿子小时候在土坡前和他捉迷藏的影子,心里不禁七上八下。
胳膊肘弯儿的土坡一天天变小着,徐老套手上的老茧一天天变厚着。累的时候,他都会朝远处望一会儿。他想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可是却一次次失望。媳妇劝他找几个帮工,他却说啥也不答应。
这天,徐老套正在门口忙着。村书记大成走了过来,喊道:老套哥,你儿子给你捎钱来了。徐老套没有抬头,仍然在干活。大成说:都啥年头了,你还想当愚公啊。徐老套这才停手,冲他干笑一下。大成把钱递了过来,说:上午我在城里遇到秋生,他让我给你们。徐老套一把拨开大成的胳膊,说:这钱我不要,你退给他吧。
亲儿子的钱,不要白不要。大成说。
徐老套哼了一声,说:徐秋生凭啥不自己回来?他不认识柳河村的路吗? 大成说:可能,他有点忙吧?
徐老套说:一个小科长比县长还忙吗?
媳妇见他九头牛拉不回来的样子,便从大成手里接过了钱。徐老套瞪了她一眼,说:这钱你自己花吧,我一分不沾。媳妇用手点了点他,回屋里给大成去找烟卷。
我让你堵!我让你堵!徐老套举起大镐,用力地朝土坡刨了下去
三个月后,秋生两口子还没有回来。一天,他突然接到家里的电话。母亲在那头颤巍巍地说:儿啊,你快回来,你爹病得可不轻啊。没等秋生说话,母亲就
4 / 9
嗖地放下电话,任凭秋生怎么回拨,都没人接。秋生吓出一身冷汗,带着媳妇急急忙忙撵了回来。他的眼里冒着火,把车开到家门口没等停稳,就跑进屋去。可是,父亲却满面红光地坐在炕头,没有一丝病意。他疑惑地瞅着母亲说:妈
徐老套笑眯眯地说:儿子,你的车放哪儿了? 秋生眨巴眨巴眼睛,说:就放门口了。 徐老套拽住儿子的手说:那道坡还有吗?
秋生的呼吸顿时急促起来,泪水在眼里打起了转转。 1.请简要分析第一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2.赏析下列两个句子。
(1)他蹲在那儿,点着一根旱烟,猛地吸了几口,脸蛋愁得像下蛋的母鸡。 (2)土质很硬,他一镐下去,便击出一颗颗金星来。 3.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4.请写出题目《父亲和那道坡》的含义。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叫醒 文/营改正
①每个母亲都喜欢叫醒孩子。 ②每个孩子都会被母亲叫醒。
③我记得童年的清晨,母亲悄悄地起来了,开房门,拨动门闩的机关,拉开门闩,门吱呀响了一声,院子里扑棱棱惊飞一只鸟。晒衣服的毛竹杆上,悬着将坠未坠的露水。晨星在天,月轮苍白,将现将隐。母亲开门后,我恍惚听见铁钩挂着水桶提柄的摩擦声,听见她打开天井侧门的声响,“呀——咿——”,如一个青衣的开腔。她打开大门,我的心跟着她走过溪岸,走向那汪摇曳星月的水井。我在迷糊中再次睡去。母亲挑满水缸,做好饭,就开始站在大椿下,对着我的木格窗叫我,拖长了调子叫,前面加个“小”字。
④我的生活里到处都有母亲的叫声。我在杂乱的巷子里捉迷藏,母亲的叫声将我打捞起来;我在老屋明瓦飞扬的尘屑里发呆,母亲的叫声将我的过往抚平;我在小孤山上捉兔子母亲的叫声将我引领回家。母亲的呼唤带着清晨的露水,黄昏也沿着母亲的呼唤,从黄梅岭上淌下,从枫河边蔓延而来。
5 / 9
⑤母亲的叫醒声大多是舒缓温柔的,但也有严厉的时候。
⑥上初中一年级时,我迷上了小说。上课看,下课看,回家也看,满肠子都是江湖和爱情。那一次考试,我拿到了上学以来的第一个不及格,我惭愧,急躁,我想改变却又控制不住自己,认真学了几天又依然故我,终于数学课都听不懂了。母亲还是知道了,她温和地问我是怎么了。我生平第一次跳起来冲她吼道;“什么怎么了?我就是笨,我就不想学了!”我把钢笔摔在桌子上。母亲慢慢地站起来,吃惊地看着我“我们家穷,除了给你一口吃的,什么都没有。你想一辈子住在漏雨的房子里?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黄汗淌黑汗流?那你就不学吧,明天,你就跟我去大圩里挑菜耔去!”她拉开门走到天井边,我看见她耸动的肩膀,我知道要强的母亲哭了。一句“对不起”噎在喉咙里,说不出口。我也无声地抽泣着,眼泪簌簌地打在练习本上。我短暂的叛逆期戛然而止。 ....
⑦母亲的叫醒还出现在我人到中年时。我工作与生活一度坎坷,整个人都变得萎靡不振,她或心疼,或激励。她说,儿子,下岗怕什么,大不了回家种田去,哪里都有一口饭吃。她说,儿子,别吵呢,婚姻就是忍着,忍着忍着就老了。她说,儿子,孩子别那么管,大是大非对了,差不到哪里去。她说,儿子,你不能跟她一样看电视,你一直是有想法的人。你要尽力做事,而不应该和别人一样躺在舒服的地方过完一生。
⑧如今,我透过玻璃,看见她花白的头发被三月的春风抚着,仿佛是特意抚给我看。她残存的黑发仿佛熊熊银焰里的黑草,很快就要全部烧尽了。可她却是满脸欢悦。她在阳光里仰起脸,喊着我的名字,让我下来吃饭。
⑨我拉开窗户,伸出半个腰身,应道:“知道了,妈妈!”
⑩母亲一惊,我已经跟着孩子叫她“奶奶”好多年了。瞬即她又笑了,笑得那么开心。
1.阅读文章,理清文脉,用简明的语言在下列方框里依次填写相关情节。 A
→B
→C
→母亲唤我下楼吃饭
2.结合语境,说说文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我也无声地抽泣着,眼泪簌簌地打在练习本上。我短暂的叛逆期戛然而止。 ....3.依据要求,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1)我在杂乱的巷子里捉迷藏,母亲的叫声将我打捞起来。我在老屋明瓦飞扬
6 / 9
的尘屑里发呆,母亲的叫声将我的过往抚平。我在小孤山上捉兔子,母亲的叫声将我引领回家。(从修辞角度分析)
(2)她残存的黑发仿佛熊熊银焰里的黑草,很快就要全部烧尽了。可她却是满脸欢悦。(描写角度分析)
4.联系文章,理解本文标题“叫醒”的含义。
四、写作题(40分)
按要求作文
鲜花感激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激天空,因为天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激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感激您明眸的凝视,因为它像一股暖流,永远奔流在我的心谷。
请以“那一股暖流”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要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姓名班级;不得抄袭套作。
7 / 9
参考答案:
一 C D A A A B
⑴听取蛙声一片 ⑵化作春泥更护花 ⑶俱怀逸兴壮思飞 ⑷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⑸忽如一夜春风来 ⑹则孤陋而寡闻 ⑺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 ⑻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二
1.值海汐冬落/孤港未通/独行江际/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异也 2.傍晚回船,寺僧向我要诗,勉强写了几句来应付他的请求。 3. 作者 峰壑攒水上
4.此句写得好。写巢鹘不取近山之物,赞扬了它的“义”。以物喻人,肯定了士人不贪外物,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三
1.(1)第一段在文中有统领全文的线索作用;(2)点题;(3).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4)点出土坡的特点,为下文父亲刨平土坡做铺垫。(任答到两点即可)
2.(1)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父亲因儿子借口,终于下决心挖坡的心理状态。用语朴实,富有个性,“脸蛋愁得像下蛋的母鸡”用比喻,生动形象又充满乡土气息。(2)动词“击”,比喻,把“镐”跟土质的撞击后比作“金星”,生动形象表现土质的硬,父亲挖土的艰辛和挖土的决心。
3.要强、倔强,渴望享受天伦之乐的留守老人。他蹲在那儿,点着一根旱烟,猛地吸了几口,脸蛋憋得像下蛋的母鸡。徐老套一把夺过铁锹说:去,这事儿不用你管。自己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的倔强。徐老套愤愤地说:他徐秋生是
8 / 9
在救济困难户吗?连个面都不照,好大的架子啊。希望儿子能回家,共享家庭欢乐。
4.一方面实指父亲门前的那道坡。更是暗指父亲们希望儿子们常回家看看,却被种种借口(那道坡)挡住的普遍现实。呼吁儿子们不要以此为借口,常回去陪陪父母。
1.A母亲叫“我”清晨起床;B母亲劝我用功读书;C母亲让我学会坚强(意思概括对即可)
2.“戛然而止”本义是声音突然停止,在这里指“我”及时醒悟,中止了散漫的学习态度,突出母亲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影响之深。
3.(1)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述了生活里母亲对“我”的种种呼唤,体现母亲对“我”的关爱无处不在。
(2)这句话是对母亲的肖像描写(外貌描写),突出了母亲黑发之少,刻画了母亲年迈却愉悦的形象,暗含对母亲老去的疼惜及对母亲无私付出的感激之情。 4.文章标题“叫醒”一方面指生活中母亲对“我”的种种呼唤,另一方面指的是母亲对“我”的教育、劝勉,她“叫醒”了“我”的心灵,标题“叫醒”里饱含了母亲对孩子关爱、激励的无限深情。 四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