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复习专题《古诗词鉴赏》-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来源:化拓教育网
word 2015-2016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专题《古诗词鉴赏》

(一)

下列对《蒹葭》的节选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A.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是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

D.选文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过行动含蓄表现内心的情感。

【答案】7.B(2分)

【解析】这是“兴”的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古诗文阅读

1 / 20

word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8.下面对《关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开篇写河洲滩头雎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B.“流之”“采之”“笔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时苦闷、焦灼的心情。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

【答案】8.D(此为表现男子,不是“窈窕淑女”。) (2分)

阅读《蒹葭》,回答6-7题(4分)

2 / 20

word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6、诗歌中描写了怎样的自然景象?并说说它有什么作用?(2分)

7、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举一例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2分)

(二)

某某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 / 20

word ①、此诗描绘了塞外怎样的风景?

②如何理解诗中“春风”与“不度”?

(1)描绘了塞外凄凉、孤独、辽阔、荒凉的景象。(每点1分)

(2)“春风”是双关,即是指春天的暖风,又是指朝廷恩泽。“不度”一方面是表现边塞环境的艰苦,另一方

阅读《某某词》,完成6-7题。(4分)

某某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一片孤城万仞山”句中的“一片”、“万仞”结合着写,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20

word 7.“羌笛何须怨杨柳”中的“怨杨柳”三字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它除了暗含诗人对皇帝不关心守边将士生活的埋怨之情外,还更多的流露出了戍边士兵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比,衬托守边将士孤寂的处境。

7.更多的流露出守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三)

阅读下面一诗,完成第1~2题。(6分)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本诗描写的是什么时令的景物?诗中哪些意象能表明这一时令特征?(3分)2.“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名句,请你选定一个角度(例如内容、哲理、写法等)作一点赏析。(3分)

5 / 20

word

(四)

阅读下面一诗,完成第6~7题。(4分)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6.在江南地区,农历五月己近春来,为什么五月的天山“无花只有寒”呢?请你解释一下这种现象。(2分)

7.“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似乎“枕玉鞍”比“抱玉鞍”更合乎情理,你觉得用“抱”字好在哪里?(2分)

6 / 20

word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6~7题。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6.这首诗歌的前两句是怎样描写边塞苦寒的?(2分)

7.“宵眠抱玉鞍”一句中“抱”字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象?有何表达效果?(2分)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7 / 20

word 【注释】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1.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的特点。

2.“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的妙处是什么?

3.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

1.单调 清冷

2.“抱”字是拥抱、怀抱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表现了将士们心系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也能表现将士们生活的艰苦。而用“枕”则不能达到这个效果。

3.主题: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边塞生活的艰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手法:化用典故,虚实结合,衬托。

(五)

古诗词赏析(共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8 / 20

word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4.诗的颈联,构思巧妙,匠心独运。请结合内容作具体分析。(2分)

15.诗的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的意思是①,该联表达了作者的②。(2分)

【答案】14.诗人用“惶恐滩”和“零丁洋”这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自己忧虑、孤独的心情(1分),地名与感情暗合(情景交融或寓情于景)(1分)。

15.①史册(1分)②围绕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气节、决心、态度、精神等回答即可,示例:耿耿忠心、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舍生取义的决心、宁死不屈的精神等(1分)

阅读《过零丁洋》,完成6-7题。(4分)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 / 20

word 6.请在颔联(第三、四句)和颈联(第五、六句)中任选一联,从写法角度作简要的赏析。(2分)

7.尾联“人生自古准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示例:颔联:以“风飘絮”“雨打萍”为喻,形象地抒写了国家山河破碎、个人身世飘零的悲哀。

颈联:巧借“惶恐”“零丁”两个地名的谐音双关,暗示了形势的险恶、作者境况的危苦和对前途的忧虑。

2.示例:表达了作者舍生取义、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六)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0-12题。(7分)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人名)。(1分)

11.这首诗中划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3分)

10 / 20

word 12.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案】10.龚自珍(有错不给分)(1分)

11.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环境描写烘托“离愁”(或将离愁寄托于景)。(意思对即可)(3分)

12.示例:这两句话以“落红”和“春泥”为喻(1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或充满了奉献精神。(表达主题思想2分)

(七)

古诗词阅读(5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1 / 20

word 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诗中的“”字和“”字生动有趣地写出了早春给自然界带来的生机和活力。(2分)

10.诗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9.(2分)争 啄

【评分标准:每空1分。写错字不给分】

10.(3分)参考答案:诗中的初平之水、早鸾、新燕、浅草等聚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

(八)

赏析《浣溪沙》,回答问题。(3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①“一曲新词酒杯,去年天气旧亭台”运用的写法是。(1分)

②“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用得极妙,请加以赏析。(2分)

12 / 20

word 【答案】①对比 ②“独字写出了词人独处时的寂寞,伴着萧条的春色和眼前时光的流逝,生出无限的悲凉,突出了词人的凄凉寂寞之感。评分说明:⑴-(7)共7分,每空1分。错别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评分标准:第①题填对得1分。第②题答出表现了诗人独处时的孤独,寂寞、悲琼等情感之意,得1分:能结合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好处,得1分。】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6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词简要概括。(3分)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3分)

13.(6分)

(1)(3分)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怅惘(1分)、物是人非之感(1分) 和孤独寂寞之情(1分)。

(2)(3分)任选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可以从“意象”角度赏析,如“落花”这个意象写

13 / 20

word 出了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归燕”这个意象表达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

可以修辞角度赏析,如对仗的工稳,音调谐婉,具有音乐美。

(九)

欣赏下面一首宋词,完成⑴-⑵题。(4分)

渔家傲·秋思

X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某某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⑴请描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呈现的画面。

⑵“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边关将士怎样的矛盾心理?

【答案】⑴(2分)示例:连绵起伏的群峰像千里屏障一样,烟雾迷茫中,落日朦胧,暮霭沉沉,一座边城伫立在崇山峻岭间的荒漠上,孤零零的,城门紧紧地关闭着。评分说明:描绘的文字切合情景,有画面感,意近即可。

⑵(2分)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和亲人,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评分说明:意近即可。

14 / 20

word 阅读《渔家傲》,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渔家傲

X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某某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3.本词上阕描写边塞,下阕抒情。全词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表现出一种的艺术风格。

24.下面对本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阕围绕“异”字着笔,调动视觉和听觉,显示了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峻。

B.“某某雁去无留意”意思是:某某的大雁毫不留恋地纷纷飞离了。烘托出悲凉的气氛。

C.“燕然未勒归无计”用了汉代大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后刻石记功而返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功业未成的苦闷。

D.整首词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结,爱国激情与思乡之苦交融,构成了整首词矛盾、复杂、厚重的情绪。

23.(2分)荒凉的秋景 苍凉悲壮(每空1分,意对即可) 24.(2分)B

15 / 20

word (十)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7-18题。(5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7.“浮云”在这里指。(1分)

18.写景与抒怀相结合,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试分析本诗写景与抒怀相结合的特点。(4分)

【答案】17.困难,挫折(消极的事物)(1分)

18.前两句写出了奇幻、雄伟、生机勃勃的景象,(1分)为后两句作了铺垫(蓄势)。(1分)后两句写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抒发了自己的广阔胸襟和远大抱负,(1分)是前两句的升华(很自然地表达了本诗主旨)。(1分)(4分)

(十一)

黄鹤楼

16 / 20

word X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5.“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16.请简要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15.本联描绘了作者晴日在黄鹤楼所观之景: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在目,鹦鹉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2分),展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2分)。

16.可从文章结构、表达技巧、文体特征等入手作答即可。如:⑴本诗意境壮阔,采用黄鹤、汉阳树、鹦鹉洲、烟波等营造意境(2分),抒发了作者愁而不怨的思乡之情(2分)。⑵本诗是一首典型的七言律诗,首、颔、颈、尾联起承转合。首联巧妙用典铺垫,颔联紧承物在人非,鹤去楼空,颈联书写眼前胜景,尾联展现鸟归巢,船归航,游子要归乡(2分)的思乡之情(2分)。⑶诗的前四句由传说落笔,表现世事茫茫之慨,后四句笔锋一转,展现晴川草树(2分),抒发出作者的思乡之情(2分)。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17 / 20

word 黄鹤楼

X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X颖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2分)

答:

(2)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4分)

答:

21、(1)该诗不仅写景,还有抒情。前四句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了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答出“抒情”1分,分析1分,共2分。)

18 / 20

word (2)第一个“空”有“只,只有”的意思,表达了好友已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第二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达的是因友人的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前后分析各2分,共4分。)

(十二)

古诗词赏析(8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9.这首词上、下片各描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4分)

10.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请分析这“壮”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答案】9.这首词上片追忆了词人当年的军旅生活,下片描述了激烈的战斗场面。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抒发了词人壮志未遂的抑郁、愤慨之情。(评分标准:4分。每问2分,意近即可。)

10.“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有军营生活、战斗场面的激越雄壮;从情感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又有壮丽豪放的特点。所以是“赋壮词”。(评分标准:

19 / 20

word 4分。能从题材、情感、语言风格等方面分析,意近即可。)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练6-7题(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 。(2分)

7.“可怜白发生”表达的作者情感是 。(2分)

6.(2分)写这首词寄给挚友陈同甫,以共勉

7.(2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20 /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