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精编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精编试卷及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箱箧(qiè) 祈祷(dǎo) 坍塌(tā) 自惭形秽(suì) ....B.冠冕(guān) 稍逊(xùn) 娉婷(pīng) 心无旁骛(wù) ....C.妖娆(ráo) 摇曳(yù) 逶迤(yí) 鳞次栉比(jié) ....D.亵渎(xiè) 强聒(guō) 汲取(xī) 鸠占鹊巢(qiè)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亵渎 云宵 原驰蜡象 根深地固 B.繁琐 修葺 无精打彩 左右逢源 C.怂恿 聒噪 矫揉造作 姗姗来迟 D.踌躇 缥渺 轻歌慢舞 走投无路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老教授在讲授国学时旁征博引,赢得了在座嘉宾的阵阵掌声。 ....B.大明湖的“灯光秀”如诗如画,夜幕下各种明灯绘声绘色。 ....
C.章丘铁锅的制造者用行动诠释匠人精神,其技术已经达到了无所不为的程度。 ....D.我校足球队在激烈的对抗中略胜一筹,终于遗憾地输给了强劲的对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庆祝建国七十周年,我市开展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录制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市民的爱国热情。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发扬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C.为了防止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我校开展了“安全伴我行”知识讲座活动。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5、下列句子修辞方法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
1 / 9
仰脸看手掌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汞。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飞溅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燥热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D.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6、下面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电影《流浪地球》为例,太空漫游、人工智能、外星家园……这些看似天马行空的设定,或多或少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其源头活水。 ②有人说,这预示着中国科幻作品从杂志、图书走向了影视时代。
③他认为,时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状态,给科幻文学、科幻电影提供了肥沃土壤,科幻电影的未来感,恰恰是来自当下的现实感。 ④今年初,国产科幻电影收获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
⑤荣获“雨果奖”的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用“未来感”这个词来解释科幻文学的繁荣。 A.④②⑤③①
B.④②①⑤③
C.⑤③①④②
D.⑤③④②①
7、诗文默写与课外积累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②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采菊东离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此生谁料,心在天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诉衷情》) ⑥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⑦上合组织峰会9日举行,面对八方来客,我们可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六则)
⑧凡事预则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2 / 9
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2)杂然而前陈者(_______)(3)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_______) .
2.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环滁皆山也”总领全文山水自然环境描写,写景色顺序是由远及近。 B.“山水之乐”具体体现在山中朝暮、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也无穷。 C.文中第三段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借酒解愁”的情感。 D.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
3 / 9
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享福与吃苦
①在我国人的大毛病,是只图享福,不愿吃苦。有许多青年人看见人家享福,羡慕得很;勉强他们暂吃辛苦,而他们的欲望,他们的希冀,总是对准享福的方面去进行。只望“做得人上人”,不愿“吃得苦中苦”。这种观念,虽不敢说普遍存在于一般青年的脑海当中,但至少有一部分,甚至有一大部分,我们不得不注意,不得不觉悟。
②我们不必希望做“人上人”。我既是人中一人,就当尽人的一份责任。没有农夫,哪里有饭吃?没有瓦匠、木匠,哪里有房子住?没有工、商,哪里有物品?没有效命沙场的战士,哪里可以克服敌人,保护我们的安全?没有呕心绞脑的学人,哪里会有发明、发现和著述,安慰我们的精神?我们一时一刻的需要,都有无数的劳动者--无论是劳心或劳力--辛辛苦苦地来供给,而我们坐享其福;我们若不是也吃一点苦,也尽一点责,我们非但对不起他们,也何以对得起自己呢?
③我们须知最可敬爱的,是世上最大多数的平民,他们尽管做一天人,干一天事,他们的生命,总是完全靠吃苦来支持的。吃苦的人多,社会国家自然富强;吃苦的人少,社会国家自然衰弱。若是都要享福,不愿吃苦,国家未有不亡,享福也就等于泡影,终致吃苦而已!
④我们翻开历史来看,古今中外,几多圣贤豪杰,哪一个不是从吃苦磨炼出来的?孔子一车两马,周游天下,宁受天下人揶揄,而救世之心,终不稍减;奔波之苦,迄未挂怀。这种吃苦的精神,尤其是我们应该崇尚的。再看看晋朝名臣陶侃,他怕生活过于松散,每天要搬砖头;英国名相格兰斯顿,每日午饭后要劈一个钟头的柴。难道他们一个要做瓦匠,一个要做伙夫吗?笑话,笑话,他们决不是的。他们不过借此锻炼吃苦的精神,恐怕身体安逸了,将来不能做事,他们的用心,是很深的。
⑤《论语》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大学》又说:“小人
4 / 9
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王阳明解说道:“闲居时有何不善可为,只有一种懒散精神,漫无着落,便是万恶渊薮,便是小人无忌惮处。”清朝末年,京城里旗人个个总靠一份口粮,舒舒服服过日子,个个都是整日地拿着一个雀笼,口里哼着几句京腔,这种暮气的现象,哪里还能够支持得住国家!
⑥我们不怕享不到福,只怕吃不到苦。享福、吃苦,都是有代价的。以吃苦始者,多以享福终。吃一己之苦者,享一己之福;吃众人之苦者,享众人之福。真正会享福的,先要备尝艰苦,而后苦尽甜来,始有滋味。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磨炼意志的最好机会,这是鼓励吃苦的不二法门。
⑦我们虽不必有范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气概,但至少要有陶侃、格兰斯顿的勤恳不懈的精神。我们虽不见得有什么大苦可吃,但至少要屏除一切奢侈浮靡的不良习惯。做人要从吃苦做起,吃苦要从微处做起。“吃得苦中苦,做得人中人。”这是对诸位的一点贡献。
(选文有删改)
1.请概括选文的中心论点。
2.结合全文,梳理并概括作者的论证思路。
3.文章④⑤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各有什么作用?
4.请在古今中外的名人中选取一个事例(本文事例除外)论证作者的观点。 2、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只吃一种食物,我们能活吗
⑴只吃一种食物,会发生什么呢?有没有哪种食物是相对来说更有营养的,能支撑我们活得更久呢?
⑵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多数人都喜欢的美味的肉类,肉类富含蛋白质以及我们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但是只吃肉可不可行?红烧排骨香气四溢、美味的牛排让你口齿留香,只吃猪肉或者牛肉的生活一定很美好吧?那可不见得。由于无法从食物中摄取任何葡萄糖,你的身体将会另谋出路,从你自己的脂肪和肌肉中摄取能量,于是你的脂肪和肌肉不断消失,你慢慢变得骨瘦如柴。而且只吃这些肉会造成维生素c严重缺乏,而维生素c是制造胶原蛋白的小能手。长此以往,...
5 / 9
你将会得坏血病,整日无精打采,肌肉疼痛,全身长着红斑,面容枯槁,牙龈肿胀出血。肉类本身就缺乏纤维素,培根、香肠、热狗这些加工肉类长期过量食用更是会致癌。如果三餐只吃培根,那问题可能就更严重了。比如,一个人每天吃51克培根,他得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几率将增加18%。只吃脂肪含量低一些的瘦肉也会让肝脏不堪重负,影响其处理蛋白质的能力。
⑶那么,只吃谷物、蔬果呢?它们都属于碳水化合物,这些碳水化合物会向你的身体提供葡萄糖,而葡萄糖能够转化为支持身体基本功能的能量。但是身体将会极度缺乏蛋白质,而缺乏蛋白质会导致身体分解肌肉来得到所需的氨基酸。为了得到足够的能量,身体吃掉的可不仅仅是让你显得强健、帮助你突显好身材的肱二头肌,那些以肌肉为主的器官(比如心脏)以及身体组织也会变得衰弱。心脏都不再强健,人的身体状态也自然会每况愈下。
⑷这样看来,肉类和大多数谷物、蔬果都不符合条件。肉类不舍纤维素,也没有重要的维生素。谷物、蔬果富含维生素和糖类,但即便吃一大堆,它们也无法提供足够的脂肪和蛋白质。那么,到底有没有一种食物能为我们身体提供比较全面的营养?
⑸土豆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它作为一种富含淀粉(可转化为葡萄糖)的食物,竟然还含有许多蛋白质以及多种氨基酸。澳大利亚有一个叫泰勒的瘦身者,坚持一整年只吃土豆,体重从151.7千克减到了99千克。当然,土豆中的脂肪含量比较低,很难满足每天推荐的摄入量,尽管泰勒每天食用大约4-5千克土豆,后来还在餐单上增加了红薯(可以为身体提供维生素A、维生素E、铁、钙),身体仍旧会缺少维生素B、锌以及许多矿物质。由于营养不足,他消耗了大量身体里本来存储的脂肪。继续这样吃下去,疾病是难以避免的。
⑹对于人类来说,食物中的一些重要的营养物质还没有走入我们的认知领域。或许短期内缺乏这些物质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长期单—饮食,缺乏这些神..秘物质,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⑺因此,膳食平衡十分重要。最佳的饮食需要保持食物的多样性,确保营养物质全覆盖,因为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够提供给你生存所需的全部营养。身体为了帮你活下去而向你索取的营养其实可能并没你认为的那样多,但是把这些身体所需的物质从餐盘中取走我们就一定会走向死亡。
6 / 9
1.本文按照_____________(说明顺序),说明了“只吃一种食物,我们不能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2)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析选文第(2)段和第(6)段中加点词语的好处,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①第(2)段:维生素C是制造胶原蛋白的小能手。 ...②第(6)段:或许短期内缺乏这些物质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4.请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第(4)段在文中的作用。
5.请你根据选文中所学的知识,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
A.《走人荒野》中的徒步旅行者克里斯被困荒野,他的食物来源是荒野中的兔子,抛开自然等其他因素,只吃兔子也不一定能帮助他走完最后的征程。 B.泰勒在一年里只吃土豆虽然达到了减肥的目的,但也会导致营养不良,因缺少蛋白质和氨基酸而生病。
C.长期只吃面包可以摄取到大量葡萄糖,但人体会因极度缺乏蛋白质而导致肌肉受损,也会导致心脏受损。
D.营养学家认为:健康的饮食应该是吃多种食物,其中绿叶蔬菜的摄入是必不可少的,还要少吃油炸食品和加工肉类。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名言警句,按要求作文。
①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②这个社会尊重那些为它尽到责任的人。(梁启超)
③我们不应该虚度人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居里夫人)
这些语句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可选其中一则,或几则兼顾,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要有真情实感;④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
7 / 9
参考答案:
一 B C A A C A
①蜡炬成灰泪始干 ②禅房花木深 ③悠然见南山 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⑤身老沧洲 ⑥烟波江上使人愁 ⑦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⑧不预则废 二
1. (1)意趣,情趣; (2)陈列,摆开; (3)以……为乐 2.(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2)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倒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酒了。 3.C 三
1.吃苦才能享福,要具有吃苦的精神。或答:(1)做人要从吃苦做起,吃苦要从微处做起。(2)我们要崇尚吃苦精神
2.首先指出青年人不愿吃苦,只图享福的现状。再分析吃苦的意义。接着论证吃苦的好处和不吃苦危害。最后指出吃苦才能享福,要具有吃苦的精神。 3.(1)举例论证。第四段列举圣贤豪杰,第五段举了京城旗人的例子,充分有力地论证了吃得苦中苦,做得人中人的观点。(2)道理(引用)论证。引用了《论语》《孟子》的话,有力地论证了懒散的危害。(3)对比论证。通过正(第四段)反(第五段)对比论证,强调了吃苦的重要性。
4.示例一: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凭借勤学苦练,终成一代大书法家。示例二:明朝大学士宋濂,小时候家贫,借书后手自笔录,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但他仍坚持抄录。正是吃得苦中苦,终学有所成,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言之有理即可)
8 / 9
1. 逻辑顺序; 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够提供给你生存所需的全部营养或者任何一种食物都不能给你提供生存所需的全部营养
2.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具体准确而突出地说明了长期过量食用加工肉类得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3.第(2)段:把维生素C比作制造胶原蛋白的小能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维生素C对制造胶原蛋白的作用很大;这个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生动的特点 。
第(6)段:“或许”表估计、推测,说明“短期内缺乏食物中的那些还没有走入我们认知领域的重要营养物质不会出现问题”只是一种估计而并非确定,“或许”一词的使用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4.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首先进一步强调单一食用肉类、谷物和蔬果都会导致营养不全面,承接上文;之后用问句引出下文对单一食用土豆也会导致营养不足的说明。 5.B 四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