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学习NEW COURSES’STUDY 反思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 任翠翠 (山西省汾阳市海洪中学) 本年度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有效教学课题大赛,在课堂教学 就不结实了,恰巧孩子一蹬就破了,从而体会作者换不起被子的生 中探究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这节课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收 活窘迫之景。“娇儿”二字写出了诗人对孩子的疼爱之情,而绝无怨 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听课老师的好评。但课后回顾时,我 恨之意。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是田园荒 有如下反思: 一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流血死亡的 、这节课的成功之一在于我一改过去常用的串。采用了 时代背景了。第四节六句,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 诵读法进行教学 尚的情操。诗人在屋破漏雨的困苦情境中,由己及人、由近及远、由 这是一首抒情诗,最能体现出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在 小及大,一想到饱经丧乱、颠沛流离的“天下寒士”,在此风雨如磐 制订的三个学习目标中,主要以“朗读训练”为重点。俗话说:书读 的困苦中煎熬,他便泯灭了“小我”,为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振臂高 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的过程就 呼,发出了黄钟大吕般的强音。在小结的过程中我再用抑扬顿挫、 是由口人心的过程,逐步深入理解作品的过程。以诵读法教授古诗 满含激情的语调说出下面这段话: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 文,自然、亲切,它兼及了文章的内容了解、感情体会、特色把握,甚 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 至兼及思路、情调、风格等内在美的感悟、欣赏。在这节课上,我始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他本人也被称为 终以学生为中心,以多种形式的读贯穿全课,要求学生在读准、读 “诗圣”。这时,教师补充“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 会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杜甫确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 顺、读懂的基础上读出诗的味道,读出作者的形象,读出自己的感 化名人”的内容,悟。整节课书声琅琅,效果极好。深刻的印象就是引导学生在读的 骄傲,从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过程中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顺势点拨学生的写作方 整节课,我始终处于一个积极的引导者的地位,教学问题的落 法。比如,在指导第一小节的朗读中让学生找出写景的句子,从找 实始终由学生来完成,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学生学习兴趣高 到的字词句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概括出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涨,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二节借事抒情,第三节借细节抒情,第四节直抒胸臆,使文章 作用。 二、让学生体会学习文章的细节描写 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这节课我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也品尝 朗读节奏的划分指导不够,以致在这一环节耗时过多,影响了后面 的教学环节;在质疑中给学生时间不足,不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 感情达到高潮。这样便于学生体会抒情在文章中所起到的重要 了失败,发现了不足。在开头初读把握较长句子的停顿时,对学生 比如第一节中的“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 题,对学生发言的评价不够到位等。这些都有待日后教学中不断改 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学生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第 进,不断完善。 二节“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象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 作者简介:任翠翠,女,1980年1月生,山西汾阳人,2007年1 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第三节中的 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现在山西省汾 “娇儿恶卧踏里裂”一句,学生的注意力放在“恶卧”二字上,我就引 阳市海洪中学从事语文教学。 导他们可能由于孩子的睡相不好蹬破了被子,还有就是被子本来 ・编辑薛直艳 是人工所达不到的。 黑格尔说:美的形象是丰富多彩的,而美也是到处出现的。人 美术课程标准对教学活动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有一个建议 类本性中就有普遍爱美的要求。染纸有着不可抗拒的美。在本案例 是:了解欣赏我国的民间美术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点。情境 中,美始终贯穿于四个情境之中,染纸艺术的美无形中一次又一次 三中,孩子们完成了自己的作业后,我从我的身上穿的扎染裙子引 地撞击着孩子们的心灵! 导他们走进艺术馆,从欣赏蓝印花布到贵州蜡染,孩子们一次又一 所做的染纸制作成各种艺术品或生活用品,他们兴趣盎然,十分投 入地开始了自己创作。 师利用染纸的围巾和课题让孩子们亲近染纸,孩子们的心受 师打开示范作品时,孩子们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 走进艺术馆,孩子们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 次感叹于中华民族的艺术之美。在此基础上,他们尝试着使用自己 到了美的熏陶; 美术课程标准中还要求孩子们能运用恰当的词语、短语等表 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认识,并采用造型游戏的方法,结合语 文、音乐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与展示,发表创作意图。在课的 最后我借助课题问了一个问题:如果让你给这个课题前面加个词 每一个答案都是对染纸这门艺术最完美的诠释。 在自己制作染纸作品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 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时,孩子们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 次又一次,孩子们的心在潜移默化中被染纸的美深深撞击 一语,你会选什么词语呢?一双双手像小树苗一样举得笔直笔直的, 了,他们的心灵得到了一次。 ・编辑薛直艳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