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车辆伤害应急现场处置方案
加油站车辆伤害应急现场处置方案
事故风险分析
根据事故发生的过程和性质,以及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各种危害因素,经危害识别,加油车辆在加油过程中若撞倒加油机或撞倒其他加油车辆和人员,可能引发车辆伤害事故,造成加油站内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名称区域或地点:加油区、卸油区。
事故发生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对建筑物设备危害程度的预测:车辆撞击可能造成设备设施的损坏, 从而带来火灾爆炸事故。
对人员危害程度的预测:一旦发生车辆撞击人员事故,会导致人员受伤及生命危险。
应急工作职责
应急组织体系
在加油站设立救援小组,发生车辆伤害事故时,启动本现场处置方案, 进行现场应急处置。
指挥机构及职责
应急救援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 组 长:
抢险人员:当班值班人员
主要职责:
①发生事故时,由应急救援小组发布和解除命令;
②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③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预案工作经验和教训。
人员分工
组长:组织指挥全加油站应急救援工作,分析事故状况,向各救援部门发出指令。根据现场情况向有关部门报警(消防:、救护:、治安:),并向上级主管汇报及通知相邻单位。
抢险人员:按照各分预案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理;对发生事故周边危险距离内的易燃、易爆、有毒物品进行及时疏散及清理;负责抢救现场受伤人员离开危险场所。疏散站内车辆和无关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负责提供救援所需的物资;负责运送伤员,担负事故抢险的任务;协助救援组救治受伤人员,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各救援人员应该事先了解和熟悉应急救援的过程,并牢记自己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的职责,能够在准备充分的情况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充分发挥救援能力。
应急处置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II 级事故:立即启动救援小组——疏散人群——设置警戒区——外围警戒——保护现场
I 级事故:立即报警——疏散人群——设置警戒区——协助消防员灭火——保护现场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进站加油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侧翻、撞伤人员等情况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大声示警,设立警戒线,疏散附近无关人员,将加油站内的熄火车辆推离现场。
当有人员被压埋在倾倒机动车下面或驾驶室内时,应立即采取千斤顶、起吊设备、切割等措施,将被压人员救出,在实施处置时,必须指定 1 名有经验的人员进行现场指挥,并采取警戒措施,防止机动车倾倒、挤压事故的再次发生。
迅速将伤员脱离危险场地,移至安全地带。受伤人员如有骨折和开放性伤口与出血,应先止血和包扎伤口,再用夹板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 然后送往医院。
若伤员有断肢情况发生,应尽量用干净的干布(灭菌敷料)包裹装入塑料袋内,随伤员一起转送。
若破坏设备发生油品泄漏,按照相关设备油品泄漏事故处理。
注意事项
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注意事项: 穿防静电工作服。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根据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使用铜质工器具,器材必须是合格物品,使用人员必须对器材有相应的了解。
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防面的注意事项:
处于事故、事件的区域的及受到威胁区域的人员,在发生事故、事件后应根据情况和现场局势,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正确、有效的方法进行自救和互救。事故、事件现场不具备抢救条件的应尽
快组织撤离。
现场自救和互救的注意事项:
遇险人员要积极自救,同时要想方设法通知被救援人员自己所处的准确位置,以便得到及时救援,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相关救援设备、物资,对遇险人员进行抢救、搜救,伤员救出后迅速转移至安全地带。
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应急小组领导、应急抢险人员到位并配备抢险器材,确认有能力进行抢救,个人安全防护到位佩戴正确并物品合格。
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应急救援结束后切勿放松警惕,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现场远离事发地点,做好人员清点,洗消现场,恢复经营。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制,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1、当发生车辆事故后,应先对休克、骨折和出血者进行处理,应先救命,后治疗。
2、重伤员运送应用担架,腹部创伤及脊柱损伤者,应用卧位运送,胸部伤者一般取卧位,颅脑伤者一般取仰卧偏头和侧卧位。
3、抢救失血者,应先进行止血;抢救休克者,应采取保暖措施,防止热损耗;抢救脊椎受伤者,应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4、备齐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车辆、医药箱、担架、氧气袋、止血带、通讯设备、照明器材等。
5、应保护好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工作认真分析事故原因, 收集保存事故有关证据和资料,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