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移动模架工法在桥梁施工中应用优势

浅谈移动模架工法在桥梁施工中应用优势

来源:化拓教育网


浅谈移动模架工法在桥梁施工中应用优势

摘要:随着铁路、公路跨越式大发展,移动模架在工程施工中的形式更加多样化,移动模架工法已经较为广泛地应用于桥梁施工中。文章从移动模架法施工技术的优缺点出发,并对其主要的施工工艺进行了阐述,然后就其在应用过程中对桥梁的要求进行总结,最后就如何提高移动模架工法的施工效率提出几点建议,为进一步推广移动模架施工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移动模架法,桥梁, 施工,MSS

Abstract: with the railway, highway great-leap-forward development, movable formwork i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the form more diverse, movable formwork method has more widely used in bridge construction. The article from mobile formwork metho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set out, and its main construction process were introduced, and then its appl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bridge summary on the mobile formwork on how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method of construction, puts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promotion movable formwork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the help.

Keywords: mobile formwork method, Bridges, construction, MSS

一、引言

移动模架系统(Movable Support System)简称MSS,是由挪威NRS公司设计生产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桥梁施工技术,一般适用于跨径在50m左右的等截面PC连续梁的现浇施工,因为MSS具有周转次数多、施工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使用辅助设备少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多跨现浇箱梁施工,所以在现代化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在这里主要讨论移动模架工法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优势。

二、移动模架法施工技术的优点及主要施工工艺

2.1 移动模架法的主要特点

(1)移动模架技术的优点:①工序简单,施工周期短。MSS技术可上、下部构造平行施工,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节约工程投资。另外,MSS技术采用全液压设备进行操作,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最大限度地降低工作劳动强度,

可使工作效率获得显著提高。②工序重复,易于掌控和管理。且一套模架可多次周转使用,具有在预制场生产的优点。③MMS技术不需设置地面支架,施工占地少,不影响通航和桥下交通,有利于安全、文明施工。④防护措施完善。利用模架两侧的护栏在梁顶位置用钢管设暖棚,保证项目建设的进度不受天气的影响,可以加快进度去施工。⑤移动模架逐孔施工,通常每一施工梁段的长度,取用一(跨)孔梁长、接头位置一般可选在桥梁受力较小的部位。⑥施工受力同运营时受力一致,无需增加施工受力钢筋,可减少建材的消耗。

(2)移动模架施工技术缺点:①施工跨径具有一定的,主要适合于修建60m以内跨径的桥梁,因为若跨径超过60m,承重箱梁将过于笨重。②因移动模架的成本较高,一次性投资较大,属于专用设备,整套设备的运输、拼装和拆除较困难,用时较长,因此桥长不宜少于500m,若能多次周转使用,方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2 移动模架工法的主要施工工艺

(1)拼装前准备:组织好作业人员,并对其进行方案、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做到心中有数。仔细检查移动模架的各构件、各部位、结构焊缝,重要部位螺栓、销轴、电器设备线路均应齐全并处于良好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移动模架的拼装:拼装移动模架在施工的第一孔桥位进行,主要步骤有:安装牛腿梁及推平车→安装就位→拼装上横梁→外模系统安装→检测、调装等。

(3)钢筋的加工制作、内模的制作安装及预应力筋的设置先后工序如下:支座钢筋底板下层钢筋绑扎→腹板、横梁钢筋及钢束定位架施工→波纹管定位钢筋施工→波纹管定位→底板上层钢筋施工→锚垫板螺旋筋、锚板钢筋施工→安装内模→顶板下层钢筋施工→纵向波纹管定位→防崩钢筋施工→顶板上层钢筋及翼缘板钢筋施工→防撞护栏、伸缩缝预埋钢筋施工→检查验收。

(4)第一孔梁施工工艺:安装墩旁托架及支承台车→主梁安装就位→外模系统安装→扎钢筋、布管、调整模板、补缝→内模系统安装→扎顶板钢筋、安装端模板→全断面快速浇筑混凝土→检测浇筑情况→养生→脱开外侧模板→施加预应力、压浆→检测→进入正常作业循环。

三、移动模架工法对桥梁的要求

3.1 路线平纵断面

由于移动模架造桥机的主要承重部件一般要略长于一跨的直线钢箱梁,当桥梁位于曲线上时,相当于桥梁按照切线布置或平分中矢布置;因此要求半径不能太小,如跨度50m时,曲线半径不宜小于600m。目前国内公路造桥机大多还限于采用直线模架横移来实现曲线桥的施工。对纵断面而言,纵坡一般不宜大于3%。

3.2 结构形式的选择

当采用移动模架法施工时,对于简支梁桥,除非预应力采用单端张拉,否则需要考虑张拉空间的问题;而对于连续梁来说,采用单端张拉对梁部内力、应力影响不大,能够更好地适应移动模架造桥机的施工要求。所以,除了特殊情况(如地基条件不好等),一般应优先采用连续梁桥。

3.3 桥梁跨度及布置

MMS技术适合于中等跨度桥梁的施工,如果跨度太小,就达不到内模在进行自动拆装和行走时需要的空间。如果跨度过大,又会增加模架承重梁的自重,导致用刚量增加。在这个时候移动模架法的施工速度与挂篮悬浇施工法差不多,无法体现其优势。所以,采用移动模架法施工时,桥梁的跨度要控制在60m以下,最适宜的跨度是在30-50m之间。

另外,采用MMS技术连续架桥时,一般安装第一孔箱梁梁段模板及钢筋至第二孔的0.2L处(第一个施工缝),如果等跨度分布的话,在加工第一跨的时候就要将模架承重梁的长度增加0.2L,这样就增加了承重梁的自重及用材量,对于其它跨的加工来说,根本发挥不了作用,所以最好将连续梁的边跨跨度设计为中垮的0.8,且使得连续梁的边跨中弯矩与中垮中弯矩趋于一致。

四、提高移动模架工法工作效率的建议

4.1 提高钢筋绑扎速度

合理组织钢筋的绑扎工作,提高钢筋绑扎速度,能有效保证施工进度,对提高每跨梁的施工效率是非常重要。

首先,必须熟悉施工图纸,研究绑扎安装顺序,确定绑扎安装方法,准备好绑扎安装工具,做好劳动力的组织安排等工作。

其次,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同时,可以现场专门组织工人,先在端隔梁钢筋笼和腹板钢筋笼样板架上进行绑扎,绑扎完成后,只要等外模完成定位和钢模表面的修整,即可同时进行将钢筋笼吊装到模板里,腹板与端隔梁或腹板与腹板之间的交接处,再以现场绑扎方式处理。

4.2 蒸汽养护混凝土

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最好使用蒸汽养护混凝土。蒸汽养护可使掺混合材料水泥的28d强度提高10~40%;P.Ⅰ、P.Ⅱ及P.O降低10~15%。蒸汽养护目的就是加快混凝土强度的发挥,达到加快施工进度的要求,还能不受外部环境温度影响施工。

五、结束语

MSS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桥梁施工技术,但由于我国移动模架施工方法起步相对较晚,且有相当一部分移动模架的设计制造都是参考国外的,为使MSS技术得到更好的改进和更广泛地应用,有必要结合我国实际,充分吸收国内外的实线经验,对移动模架从设计、施工和养护等方面,提出一整套工作指南或规程,以满足我国桥梁建设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易璋.浅议移动模架在现浇箱梁施工中的应用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2

[2] 罗向晖.桥梁移动模架施工技术[J].中国西部科技,2008,7

[3]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年10月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