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施工工艺大全大体积混凝土薄层浇筑技术

施工工艺大全大体积混凝土薄层浇筑技术

来源:化拓教育网
施工工艺大全大体积混凝土薄层浇筑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薄层浇筑技术

薄层浇筑是大体积混凝土常用的施工方法之一,也是一项有效的温度控制措施.其优点是施工工艺简单,适用性强,温控费用低。但当基岩(或老混凝土)刚度较大时,基础混凝土薄块的自由变形往往受到很大约束,在降温期易发生贯穿裂缝;且由于其散热面积大、降温快,施工期间易产生较大的内外温差,如保护不当,将会使表面裂缝增多,甚至成为贯穿裂缝的诱发因素。因此,探讨薄层浇筑适宜的施工方法和温控措施,特别是在使用常规材料、不采取加冰降温等措施的条件下正常施工,仍是一项重要课题.现通过合川水电站主厂房大体积混凝土基础薄层浇筑的实践,介绍其温控技术和施工方法. 第1章 工程概况

主厂房净宽17m,包括副厂房及进出水口构筑物,基坑开挖面积为70m×48m,最大挖深21。5m,基底为整体泥、页岩互层,饱和抗压强度6。6~37。8MPa,岩基开挖后用C15素混凝土封底,平均厚度35cm.基础底板厚4~7m,混凝土量约2万m3.当地一般年份最高月平均气温28。6℃,年平均气温18.1℃.基础混凝土于3月中旬开始浇

筑,同年5月浇完并陆续施工上部结构.浇筑时段平均气温约17.4℃。 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R60、C20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大于260kg/m3,强度保证率90%,极限拉伸值不低于0。85×10—4,施工时段混凝土最高温度须控制在38~44℃之间。 第2章 温度、应力计算及抗裂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薄层浇筑时,其分层厚度、分块方法和允许间歇时间的确定,是施工和温控方案的主要内容。它既取决于浇筑时段气温、温控手段及施工能力,又对工程造价、工期有很大影响。因此,须进行必要的温度、应力计算和抗裂分析。 第1节 最高水化热平均温升T r计算

T

ri

=G

i

θ

0

(3-5—1)

式中G I—-浇筑间歇为I(d)时,混凝土表面散热系数,浇筑块不同层厚、不同间歇时间的G值见表3-5-1;

θ0—-水泥水化热绝热温升(℃) θ0=QW/CP,Q为单位水泥用量(kg/m3)取260;W为水泥最终水化热(kJ/kg),取334。9(28d);C为混凝土的比热(kJ/kg·℃),取1。005;P为混凝土质量密度(kg/m3),取2450;据此算得θ0 =35.36℃。 第2节 基础允许温差ΔT及抗裂计算

基础允许温差是指基础约束范围内混凝土最高温度与稳定温度之差,也是实施薄层浇筑的重要参数。

众所周知,关于基础约束范围,薄层浇筑时明显区别于具有多个自由表面的柱状结构。因为基础工程属于直接浇筑在基岩或老混凝土上的薄板,按照单独浇筑块温度应力理论,当浇筑块的高长比(H/L),小

于0.125时,不仅底部基础约束系数显著增大,且整个截面都处于强约束状态(图3-5—1),尤其是降温收缩产生的拉应力沿截面高度分布也比较均匀,发生贯穿裂缝的可能性较大. 可求得

ΔT =T p +T r-T f≤(1—μ)? p/(R p·R·α)

式中T p—-混凝土浇筑温度(℃),在骨料不采取预冷措施时,可取浇筑时段平均气温加5℃计算,T p =17.4十5=22.4℃;

T f —-混凝土稳定温度,代表结构所处环境相对稳定的温度变化平均值,本工程施工期较长,近似用年平均气温代替,T f

=18.1℃;

R p——混凝土松弛系数,取0.5; R —-基础约束系数,取0。8; μ--混凝土泊松比,取1/6;

α——混凝土线膨胀系数,取10—6; ? p--混凝土极限拉伸值0。85×10—4。

将以上数据代入(3-5—2)式:ΔT =T p +T r—T f≤17.7~18℃ (3—5—3)

利用(3-5—3)式及表3—5-l数据,可求得不同层厚、不同间歇的浇筑温度T p,或在浇筑温度己定时求得混凝土最高允许平均温度。如按间歇5d,层厚1.0m时,T p =ΔT— T r + T f =l8—l5.9+l8.1=20。2℃;或当浇筑温度为25℃、分层厚1。0m,T p =ΔT— T r + T f =18-25+l8。1=11。1℃,再由表3-5—1查得间歇时间应为7d等。 如浇筑时段气温较高,不能满足基础温差要求及进度要求时,必须对骨料进行预冷或采取其他降温减热措施。 第3节 混凝土表面保护及应力计算

根据施工经验,在炎热季节进行混凝土表面保护,可有效地防止热量倒灌和减少表面早期脱水产生的干裂,这在一般情况下较易做到,而气温骤降引起的内外温差,必然引起薄层浇筑块表面拉应力复杂的

叠加现象,是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的重要原因.重力坝设计规范规定,当日平均气温在2~4d内连续下降6~9℃时,基础及其他重要部位,龄期未满28d的混凝土裸露表面,应进行表面保护,但对保护标准未作统一规定。据气象资料,工程地点3月份平均气温为14℃,4月份为l8。5℃,均可能出现每月2~3次连续降温天气,最大降温幅度可达6~9℃。经计算,混凝土表面裸露时,龄期3d开始降温,历时2~3d,表面拉应力为l。09MPa,大于该龄期时混凝土抗拉强度0。83MPa,当采用草袋(l~2层)覆盖时,表面拉应力可降至0.71MPa;龄期14d、表面裸露的混凝土、表面拉应力为1。44MPa,即小于该龄期的抗拉强度1.49MPa。考虑到薄层浇筑块件对温度变化较敏感的特点和施工时段气温,宜将表面保护龄期定为20d。 第3章 施工情况 第1节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

每立方米混凝土配合比为: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256~260kg,特细砂(细度模量0。9~1。5)404kg,三级配卵石(粒径0~20、20~40、40~

80mm)1700kg,附加剂溶液6.4kg,水灰比小

于0。4,坍落度1~3cm,混凝土质量密度约2468kg/m3。 第2节 分层分块及浇筑间歇

在施工设计中,按温控要求及结构的整体性,沿基础高度划分为4~7个浇筑层,每层分若干浇筑块.上下层采用错缝搭接,块间竖缝互不贯通,搭接长度不小于块件厚度。分块长度10~15m,个别最大为20m,长宽比约为2.5:1。基础最底层厚度为1。0m,局部按结构尺寸需要为1。3m;二层以上为1。5~1.7m。浇筑块高长比一般不小于0.08。底层浇筑间歇对水平施工缝为5d,竖缝4d;上部均为7d.为保证块间混凝土结合良好,所有施工缝均用人工凿成毛面,凿入深度为粗骨料露出1/3左右。

第3节 施工中的几项具体温控措施

优化配比。在混凝土中掺加术钙系复合减水剂。据试验,当掺量为0。25%时,每立方米混凝土节约水泥20kg以上,可降低水化热绝热温升2~3℃。

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在成品砂石料进入拌合楼前通过地垅取料,并在外露皮带机顶部设遮阳罩;高温天气浇筑时在仓面搭建简易凉棚,在其周围喷水雾降温;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充分利用夜间、早、晚气温较低时浇筑;必要时适当延长浇筑间歇,使下部混凝土充分散热;对因安装设备、预埋管道等不能及时浇筑的块件,延长时间超过10d时,按基础允许温差严格控制。

加强温度监测.主要控制浇筑温度,并在不同施工时段对浇筑块最高温度进行抽查,为实施温控方案提供依据。 * * *

施工过程中的检查表明,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少而分散,多发生在水平孔道顶部块件的上表面及结构转角部位。电站投入使用前由工程监理单位组织检查验收,经超声波仪全面探测,未发现混凝土内存在有害裂缝.电站投入使用以来安全运行,证明施工期间控温防裂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在掺合料源、低热水泥供应受到时,用普通水泥混凝土实行薄层浇筑大体积结构是可行的。关键是要把温控理论、已有经验和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施工和温控方案;同时应切实抓好施工组织协调,尽量做到短间歇快速浇筑。在工程试验方面,还须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弹性模量及极限拉伸值同时满足设计要求,以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为温控防裂打下良好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