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化拓教育网
浅谈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海石学校 尉秀芸

【摘要】小学生应初步具备一定的数学自学能力。而自学离不开阅读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自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他们认识事物、掌握知识的首要环节。数学阅读在学习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明确阅读内容和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关键字] :数学阅读 阅读内容 阅读方法 数学新课标强调:小学生应初步具备一定的数学自学能力。而自学离不开阅读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自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他们认识事物、掌握知识的首要环节。

一、认识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首先,当今的高科技信息化时代要求人们必须具有一定的数学阅读能力。例如:某些产品的使用书、某股市走势图、某产业结构图等,都与数学学科密切相关。其次,从教材作用来看,教材是教师执教的根源,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材料,数学文本是数学专家集结过去经验,在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生理特征、教育教学质量、数学学科的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最后,从教师和家长的反馈来看,有些教师课讲解得很精彩,重难点突破方法得当,而仍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很大原因就是学生缺乏阅读文本、分析题意的能力。

二、明确数学阅读的内容

首先要落实数学课本的阅读。数学教材是专家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精心编写而成的,因此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1、概念、定义、公式的阅读。

数学语言比较抽象,教材中的概念、定义、公式等知识经过教师的“加工处理”学生咀嚼起来比较容易消化,但真正转化储存、与已有知识相融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常被教师安排的练习题所替代。

2、“读一读”、“你知道吗”等阅读材料的阅读。 在教学不同的知识时,由于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课后阅读材料。这一部分内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和所学知识也联系很紧密,主要是要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内容一般都生动有趣,有一定的超前性和拓展性。

3、习题的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的习题更加贴近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呈现形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适当增加有多余信息和开放性的问题,向学生提供鲜活的、真实的、有趣味的和具有探索思考价值的数学问题。

三、指导数学阅读的方法 1、搭建平台,让学生能读

阅读需要时间,而学生的时间主要有两部分:课堂,课外.当前课堂全被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所占用,学生很少有机会阅读,课外时间则全部被大量的试卷, 练习所包围.因此教师要

留出时间, 可以每周开设一节数学阅读课,每天腾出20分钟的时间专门用于数学阅读的教学,给学生阅读的机会,形成学生阅读的大环境。

2、巧妙引导,让学生会读 1) 以“读”理解

数学语言简练、严谨、抽象。学习定义、性质时,对于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句要指导学生进行圈点划批,正确理解数学语言,掌握数学概念。像这样抓住数学关键的词、句来读,通过多读来理解,肯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以“读”质疑

以“读”质疑就是带着问题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数学语言简练、叙述严谨,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不易理解。指导阅读时,设疑要有层次性和启发性,质疑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要主动,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质疑,养成爱问、好问、会问的好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在读题时也会抓住关键,多问个为什么,思维也随之发展和培养。

3、及时反馈,让学生享读

在数学阅读活动中,教师及时地反馈学生的阅读成果,让生展示自己通过阅读所获得的新信息,并给予其积极的评价,如指导学生撰写数学日记。数学阅读就是学生与文本语言的交流过程。通过交流来规范学生的数学用语,增强数学语言的理解力,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撰写数学日记,为学生提供了自由表达数学思想和观点的机会,满足了学生想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强烈愿望和需要,开启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成功机会。

总之,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阅读是我们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重视数学阅读教学,才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搭建平台,才能为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