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百年老凤祥

来源:化拓教育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口发展轨迹 上海工业 2002年第2期 在上海市民尤其是女性市民 中,可以说没有人不知道老凤祥 首饰。生产这一中国驰名商标、 骨水泥楼宇,并配有地室库房, 工人、店员达4O多人,具有一 定的规模和影响。及至四十年代 年接受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顶 灯五星葵花灯加工任务,为灯上 的立体五角星鎏金,同年还为人 民大会堂制作银餐具29660件; 1965年5月为毛主席亲笔题写 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9个 宇鎏金,面积7 27平方米,用 金1250克,在市内和全国范围 内影响较大。 以后.上海金银饰品店先后 改为上海金银制品厂、上海金属 工艺一厂。“文化大革命”开 上海市名牌产品的上海老凤祥有 限公司,以其良好的信誉、精湛 的技艺、热诚的服务和优质的产 品,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 中期,进人了鼎盛时期,出现一 天出售黄金1000两之多的盛 况,产品有金银首饰、中西器 皿、宝星徽章、珠翠钻石、玲珑 镶嵌、法蓝镀金及精制礼券等。 1947年,国民党政府禁止黄金 买卖,1948年又实行“币制改 革”,老凤祥银楼不得不两度停 业,处于奄奄一息状态。 新中国建立以后,华东军区 这家公司的前身为老凤祥银楼, 创立于1848年.至今已走过 15O多个春秋。当初的老凤祥, 是一家十几个人的前店后工场, 而如今已发展成为全国首饰行业 最大的企业之一.拥有首饰厂、 礼品厂、银器厂、备料厂等4个 分厂,老凤祥银楼、老凤祥珠宝 首饰、老凤祥首饰研究所、老凤 始,上海金属工艺一厂停止生产 金银首饰达6年之久。直至 颁布了《华东区金银管理暂行办 法》,1951年4月由中国人民 银行总行华东区分行出资购买了 老凤祥银楼的全部固定资产,成 立国营上海金银饰品店,次年6 月16日正式对外营业,对上海 首饰业的恢复和稳定市场起到了 重要的作用。从1954年到1965 1972年才恢复承接外贸及涉外 旅游部门所需金银首饰的来料加 工.年产值仅为136.9万元。 改革开放给上海金银首饰生 产带来春天。1984年,国家决 定开放内销金银饰品市场。上海 金属工艺一厂也相应改名为上海 祥新事业发展等4个公司,具有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 术师及中级以上职称的职工有近 百名.2001年工业生产总值达 到1O.5亿元人民币。 老凤祥银楼创立初期,位于 上海南市大东门,以后在发展中 数度搬迁,1908年迁至南京路 盆汤街西首(现南京东路432 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老凤 祥银楼翻建成当时少有的三层钢 年,更名后的老凤祥先后承接为 大型建筑等镀金、囊金及制作银 餐具等任务,其中有1954年5 月为中苏友好大厦铜塔镀金,面 积达190、3平方米,用金 336.45两、水银2008两;1959 远东金银饰品厂。1985年元 旦,上海远东金银饰品厂门市部 恢复“老凤祥银楼”名称.充分 发挥。牌子老、声誉好、质量 优、款式新”的名牌效应,受到 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每天人流量 4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年第2期 上海工业 为5000人次左右,最高达到l 高产品技术能级,增强企业实力. 万人次以上;日均销售额为2O 销售额从原来上海500强中列第 万元,年接受市民来料加工黄金 223位上升到1998年的第88 500公斤以上。 位。1998年第二次重组.实行强 作为传统产业的老凤祥是一 强联手,老凤祥成为“小巨人”.注 个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 册资金达1.3亿多元 企业在国 金密集型企业,在由计划经济向 家股和职工持股会二元投资基础 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老凤样 上.变为五元投资的有限公司,其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先后两次进 中有出资29 94%的上市公司中 行资产重组,实现了历史性的飞 国第一铅笔股份有限公司,出资 跃。1996年第一次重组.由上海 20.49%的福斯特笔业有限公司. 老凤样首饰总厂、上海宇宙金银 出资27.57%的上海轻工控股 饰品厂、上海珠宝玉器厂、上海首 (集团)公司,上海老凤样有限公 饰研究所和上海大同行珠宝首饰 司职工持股会出资占16.37%. 汇市等5家企业组建成上海老凤 以及若干自然人以现金出资 祥有限公司,被列为上海市现代 5 63%。这种多元投资、借壳发展 企业制度试点单位.扩大老风样 的新机制,为老凤样的第二次创 品牌优势,充分利用有限资金提 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两次重组 给百年老 店老凤样 带来了新 的生机和 活力。几年 来.以连锁 形式先后 在本市各 区县开设 银楼连锁 店29家, 形成上海 销售网络, 同时以合 资、合作形 式在江苏 无锡、安徽 阜阳、山西 太原、重庆 等地开设8 家老凤祥 连锁店,迈 出了向全 国连锁的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老风祥银楼面貌 第一步。 口发展轨迹 面对首饰市场激烈竞争的趋 势,老凤样重视技术创新,从国外 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强技术 基础设施。采用先进技术装备, 不仅改进了老凤样的传统生产工 序,以金、银、铂多条现代生产流 水线代替榔头、钳子、锉刀等简单 的生产工具,而且推进了企业技 术进步,带动了首饰产品的更新 换代.老凤祥的新产品更新率达 到52%,以迎合世界首饰潮流,美 化人民生活。适应不同层次的需 求。2001年,老凤样生产销售铂 金饰品突破1亿元.镶嵌饰品的 销售也接近1亿元。而金银礼品 及收藏品的开拓,在市场上目}起 强烈反响,其中采用高科技试制 成功的“世界伟人——邓小平”金 书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 老凤样的产品继承民族风格 和地方流派,糅合东西方艺术,用 精工镶嵌宝石、珍珠、钻石等名贵 材料做成各种款式戒指、耳环、项 链、挂件等首饰和工艺摆件,具有 海派特色,并以外形美观高雅而 饮誉全国及欧美地区,受到消费 者的青睐。其中不乏富有时代气 息的佳作,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出品构思独特、造型新颖的金银 摆件“孔雀牡丹”、“毛主席去安 源”、“新安江水电站”;八十年代 以后创作设计的“小鸟”挂件、戒 指,“旋的韵律”项链,“蛇革”项 链,“黑色耳环”等。老凤祥的产 品多次在国内外比赛和评比中获 奖,仅l996—2001年,在国际、国 内首饰比赛和评比中获奖122 项,其中国际获奖22项。项链“永 恒的主题”、胸饰“长城”、耳环 “匆忘我”、发饰“量限”、首饰套 件“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以巧妙的 艺术构思和意境表现,令同行赞 叹不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