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1714313 U(45)授权公告日 2020.10.20
(21)申请号 201922397848.3(22)申请日 2019.12.27
(73)专利权人 浙江大东吴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
尤夫路999号-12(72)发明人 娄峰 范晓伟 卻碟 朱龙飞 (74)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3246
代理人 裴金华(51)Int.Cl.
E04B 5/02(2006.01)E04C 3/04(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双T板与钢梁的连接结构(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T板与钢梁的连接结构,包括钢梁、双T板以及钢牛腿,所述钢梁包括腹板和所述腹板两侧的上翼板和下翼板,所述下翼板上设有所述钢牛腿,所述钢牛腿设置在所述腹板两侧,所述双T板设置在所述钢牛腿上,所述上翼板上侧设有现浇层。双T板与钢梁连接强度高,施工与使用过程中稳定性好。
CN 211714313 UCN 211714313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双T板与钢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梁(1)、双T板(2)以及钢牛腿(3),所述钢梁(1)包括腹板(11)和所述腹板(11)两侧的上翼板(12)和下翼板(13),所述下翼板(13)上设有所述钢牛腿(3),所述钢牛腿(3)设置在所述腹板(11)两侧,所述双T板(2)设置在所述钢牛腿(3)上,所述上翼板(12)上侧设有现浇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T板与钢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牛腿(3)包括顶板(31)与两个支板(32),所述顶板(31)与所述支板(32)组成π形截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T板与钢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32)的下板边焊接设置在所述下翼板(13)上,所述下板边长度与所述下翼板(13)宽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T板与钢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1)的长度大于所述下翼板(13)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T板与钢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板(12)上设有两个连接板(33),所述连接板(33)位于所述双T板(2)的肋板(22)两侧,所述肋板(22)上设有螺栓(7),所述螺栓(7)穿过所述肋板(22)与所述连接板(3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T板与钢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T板(2)的上设有预埋板(21),所述预埋板(21)固定设置在所述钢牛腿(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T板与钢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板(12)上设有栓钉(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T板与钢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T板(2)上侧设有钢筋网片(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T板与钢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1)上设置有四根通长钢筋(8)并与所述钢筋网片(6)通过箍筋绑扎成整体。
2
CN 211714313 U
说 明 书
一种双T板与钢梁的连接结构
1/2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T板与钢梁的连接结构。背景技术
[0002]预制预应力双T板具有跨度大、承载力强、抗疲劳能力高、底面光洁美观、施工周期短、成本低等优势,可作为装配式建筑的楼面板和屋面板。目前预应力双T板主要应用在砼排架结构、多高层砼框架结构中,在节点连接细部构造上,双T板主要搁置与框架梁上或承重墙体上,梁体多为倒T型混凝土梁或L型梁;双T板与砼梁为铰接连接。现有技术中没有涉及双T板与钢梁/劲性钢梁的板端连接节点,如何实现双T板与钢梁的快速、牢靠连接是一个重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T板与钢梁的连接结构,双T板与钢梁连接强度高,施工与使用过程中稳定性好。[0004]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5]一种双T板与钢梁的连接结构,包括钢梁、双T板以及钢牛腿,所述钢梁包括腹板和所述腹板两侧的上翼板和下翼板,所述下翼板上设有所述钢牛腿,所述钢牛腿设置在所述腹板两侧,所述双T板设置在所述钢牛腿上,所述上翼板上侧设有现浇层。[0006]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钢牛腿包括顶板与两个支板,所述顶板与所述支板组成π形截面结构。
[0007]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支板的下板边焊接设置在所述下翼板上,所述下板边长度与所述下翼板宽度相同。[0008]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顶板的长度大于所述下翼板宽度。[0009]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上翼板上设有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双T板的肋板两侧,所述肋板上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肋板与所述连接板。[0010]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双T板上设有预埋板,所述预埋板固定设置在所述钢牛腿上。[0011]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上翼板上设有栓钉。[0012]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双T板上侧设有钢筋网片。[0013]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钢梁上设置有四根通长钢筋并与所述钢筋网片通过箍筋绑扎成整体。
[0014]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施工过程中,双T板先架设在钢梁两侧,可使用螺栓或角焊缝对双T板进行快速固定,以便后续浇筑操作,施工快速便捷;现浇层保证了楼板的整体性并对钢梁提供侧向支撑作用。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
CN 211714313 U[0016]
说 明 书
2/2页
图2是图1中A-A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1中B-B截面结构示意图。[0018]图中的标号如下:[0019]1.钢梁,11.腹板,12.上翼板,13.下翼板,2.双T板,21.预埋板,22.肋板,3.钢牛腿,31.顶板,32.支板,33.连接板,4.现浇层,5.栓钉,6.钢筋网片,7.螺栓,8.通长钢筋。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中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21]如图1至图3所示,该连接结构包括钢梁1、双T板2以及钢牛腿3。钢梁1包括腹板11和腹板11两侧的上翼板12和下翼板13,下翼板13上设有钢牛腿3,钢牛腿3设置在腹板11两侧,双T板2设置在钢牛腿3上,上翼板12上侧设有现浇层4。[0022]钢牛腿3包括顶板31与两个支板32,顶板31与支板32垂直并组成π形截面结构,两个支板32平行设置。支板32的下板边焊接设置在下翼板13上,下板边长度与下翼板13宽度相同。支板32的侧部为与腹板11侧部贴合的直边结构,其与腹板11焊接连接。顶板31的长度大于下翼板13宽度,以便承载双T板。双T板2放置在钢牛腿3的顶板31上时,其侧部与上翼板12的板边相抵。
[0023]双T板2上设有水平的预埋板21,预埋板21可通过焊接固定设置在钢牛腿3上。[0024]双T板2的肋板23下端也可设置螺栓孔,通过螺栓7与设置在钢牛腿顶板31上面的两块连接板14连接在一起。
[0025]上翼板12上设置有栓钉5。双T板2上侧设有钢筋网片6,上翼板12上侧设置四根通长钢筋8,四根通长钢筋8对称设置在栓钉5两侧。放置好钢筋网片6、采用箍筋将通长钢筋8和钢筋网片6绑扎好后,浇筑混凝土现浇层4,形成楼板面层。此时,楼板上的载荷通过双T板分散至下翼板13上,现浇层和钢梁上翼缘12连成整体,保证了钢梁的稳定性。[0026]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4
CN 211714313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5
CN 211714313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