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渗透审美教育的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渗透审美教育的思考

来源:化拓教育网
i j{j4l} ; ;— i i . 。 。 。。 。 。。 科教论坛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渗透审美教育的思考 张润玲 (张家口教育学院 河北张家口075000) 摘要:由于审美教育相对薄弱,大学生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明显不足,高校的审美教育亟待加强。马克思主史哲学所蕴舍的独特的审美 特征和审美教育功能,使其在审美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审美要素.精心创设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 的审美意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渗透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审美特征 审美教育 哲学教学 渗透 途径 中图分类号:G 6 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73—9 79 5(201 o)o3(b)一0142—01 审美素养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 使学生一方面通过领悟和反思获得真理, 表达具有情趣性,把复杂深隽的哲理讲的 求,审美教育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人 激发他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真理与 通俗易懂、风趣幽默。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恰 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等院校 智慧的热爱和追求;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 当的反映思想内容,要清晰流畅、生动优 的审美教育总的来说比较薄弱,既缺乏美学 学习、思考、消化、欣赏来体验思想探索的 美、妙语连珠、富于感情,必要时还可运用 理论等系统性的审美教育。美育的缺失或弱 快乐,品尝逻辑思辨的审美享受,以达到提 朗诵和讲演等表达方式。其次,娴熟自如的 化,致使大学生的发展状况出现了一定程度 高人的审美能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教化 教学组织设计艺术,能让课堂教学过程具 的不平衡和不和谐,尤其是审美素养严重欠 人的高雅情趣的目的。可见,无论从大智慧 有情趣性,使课堂教学始终呈现出自然流 缺,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明显不足。为了有 所拥有的高层次的审美价值来说,还是从 畅、水到渠成般的动态美。这就要求教师既 效的应对多元文化的挑战,推动社会主义核 哲学教学所培养的高品位的审美素养来 要设计引人人胜的导入以引发兴趣,又要 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因此加强高校的审美教 说,马克思丰义哲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都 设计发人深省的问题以引发思考,还要设 育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意义重大。 是高校审美教育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 计回味无穷的结尾以引发反思。教学流程 的环环相扣、自然衔接、巧妙过度,使五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审美特征与审美 2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渗透审美教育 分钟的时间不再漫长,也使学生不仅感受 教育功能 的途径 了哲学美,而且还欣赏了教学美。再次,多 审美活动离不开审美对象即审美客体。 (1)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审美 媒体教育艺术,能令课堂教学手段具有情 而日常当人们说到美的时候,所想到大都 要素,充分展示智慧之学的博大、哲学发展 趣性,让抽象的哲学美在形象化的载体中 是秀美的自然景色、凄美的悲剧人生、优美 史的壮丽和哲学家的思想魅力。马克思主 得以充分的、淋漓尽致的展示。通过多媒体 的音乐、舞蹈、绘画、建筑以及壮美的历史 义哲学美所特有的抽象性、深刻性和内隐 技术呈现生动的图片、奇妙的幻灯,珍贵的 篇章和英雄业绩……基本上不会或极少会 性特征使得人们难以直接通过感官而感受 录音以及精彩纪录片和经典影视剧等,可 想到哲学。分析其原因是因为哲学具有特 到,而且对于没有经过哲学训练和哲学思 以产生立体的、全方位的、具有冲击力的视 殊的审美价值和审美特征,哲学的美根本 想探索的学生来说,哲学及其思维方式的 听效果,从而让学生在为教学内容而感到 不同于自然美、艺术美、科学美,甚至不同 高雅和美感以及其中体现出来的快乐也是 震撼的同时,也被其表现形式上的新颖生 于道德美。正因如此“……我们绝不能用哲 难以想象的。因此,哲学教学要有效的渗透 动所感染。 学不存在别的这些‘美’来否认哲学自身的 审美教育,就必须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隽秀的板书美、 ‘美’……就主要方面而言,艺术美在意境, 审美要素并得以充分的展示。笔者认为哲 优雅的教态美、真挚的情感美和高尚的人 科学美在逻辑,哲学则美在思想。”与自然 学理论的博大精深、哲学发展史的波澜壮 格美来影响和感染学生;可以借助名言警 美、科学美、艺术美和道德美相比较,哲学 阔,哲学家的人格与思想魅力等都是极好 句、神话传说、诗歌成语、名人轶事、笑林趣 的美是更为深刻的美、是更需要用心灵来 的审美要素。在教学中适当引入哲学史和 谈等喜闻乐见的形象思维来帮助学生领悟 体验的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理论 哲学家的人生经历等相关资料,把理论内 哲理;可以运用热点话题点评、时事动态解 体系、三大科学的概括总结以及无产阶级 涵的阐述与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进 析、组织课堂讨论和辩论等多样化的教学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揭示宇 程 重大意义和思维方式等内容的展开有 形式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宙人生发展规律和前途的大智慧,大智慧 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马克思 总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渗透 所具有的美自然是最高层次的美。诸如马 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其严密的逻 审美教育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哲学教 克思主义哲学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对人 辑、深邃的思想、高度的智慧令人赞叹;其 师要抱着崇高的使命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来 生价值和意义的不懈追问,使其具有了精 空前的规模和广泛深刻的影响令人瞩目。 实施和探索这项工作,使审美化的哲学教 神境界的博大之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智 在史与论结合中,不仅课堂教学内容更加 学在实现情感的升华和心灵的净化,以及 慧的热爱、对宇宙万物追本溯源、穷究会通 丰富,避免了单调、枯燥和照本宣科,而且 形成感受美、理解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方面 的思考和高度概括,使其具有了科学理论 可以激发学生对哲学探究的兴趣和学习理 发挥更大的作用。 的抽象之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与 论的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哲学修养。 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以及作为时代精神的 (2)精心创设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审 参考文献 精华而敢于直面时代、反映时代的勇气和 美意境,积极营造活跃的思想氛围和理趣 [1】谢维营.哲学的魅力[M】.上海人民出版 毅力,使之具有了思想方法的创造之美。 结合的课堂情境。哲学是抽象思维,哲学教 社.2006,3:2. 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着非同 师首先要注意概念的准确性和阐述哲理的 [2】阳作华.哲理与情趣[M】.湖北人民出版 一般的美,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价 逻辑性。然而趣味性和生动性也是同样不 社.1982,1. 值,这就决定了高校的审美教育不光只存 能忽视的。哲学教师必须掌握高超的课堂 [3】互联网[EB/OL].“谈哲学教学的审美 在于美学、文学、艺术、历史等课程的教学 教学艺术并善于灵活运用,把马克思主义 性”2008,8,5. 过程中,而且也与哲学教学有着密切的联 哲学蕴含的内在美充分呈现出来。教9币应 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能在真与美、善与 具备的教学艺术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 美、智与美之间架起一座由此达彼的桥梁, 先,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艺术,能使哲理的 42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