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货币时代中央银行的作用研究
来源:化拓教育网
第2017年第1期 商 业 经 济 No.1.2017 (总第485期) SHANCYE JINGJI Total No.485 【文章编号】1009—6043(2017)01—0123—03 电子货币时代中央银行的作用研究 王业妍 (渤海大学银行学院, 辽宁锦州 121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子货币作为一种新型的观念化货币信息将会对传统通货取而代之。从电子货币的 综合概述入手,对电子货币时代中央银行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电子货币的不断渗透对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垄断权、独立 性和货币政策的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中央银行应该对现有的货币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完善电子货币的监管法律 规范制度,加快支付转账网络系统建设和密切与各国银行之间的合作。 【关键词】电子货币;Or央银行;作用;冲击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程中双方的需求。根据电子货币的特点可以发现其发展 一、关于电子货币的综合概述 趋势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之间有着必然的联 (一)电子货币定义 系。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电子货币是当下类别广泛,资 电子货币的本质是信息货币。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 下,电子货币作为一种新型的观念化货币,它的信息结构 源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中的一种。电子货币和货币之间 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电子货币并非从货币中单独的 主要由用户的身份、密码、使用范围等转化为数字的内容 构成。通过电子货币进行交易,实际上就是使用者双方交 剥离出来。电子货币作为特殊的信息形式其介质也不尽 换相关信息。这些相关信息在银行开设的业务平台中发 相同,作为信息化货币流通在交易往来中,其介质的选择 挥着其作用和功能,通过信息作为依据为双方交易进行 要求也较高,需要对其信息内容进行细致的统计和存储。 结算。交易双方能通过电子货币这种新型的交易形式,更 3.电子货币实现无纸化价值流通 快捷更方便地完成收付资金的过程。同时还能减免交易 电子货币的发展是将实际的支付过程通过互联网平 过程中所需的金额,并且存款能从发行者处得到兑换。由 台实现,电子货币对现实货币价值尺度实现了复刻和度 于其交易费较低,且便捷应用性较强,使其在当代交易过 量,同时也将支付手段职能进行虚拟化。电子货币打破了 程中取得了巨大的优势,对传统通货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传统的货币实体化.实现了价值流通的无纸化。电子货币 (二)电子货币特点 的无纸化流通是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 1.电子货币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基础 势。电子货币的无纸化流通从销售终端再到商家的消费 电子货币的发展和应用是信息时代背景下,以先进 途径中实现了价值流通的无纸化。银行根据电子货币介 的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其电子设 质的存储记录在交易双方账户上借记相应金额,实现对 备载体形式也趋于多样化,例如将计算机存储器作为价 项目的核算。而且电子货币在交易过程中进行转移时,由 值载体的货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电子货币开 于电子货币对实际价值进行等量换算因此可是实现持有 始向卡类和计算机两种载体方向发展。将卡类作为载体 者对货币价值进行直接转换,从而不需第三方介入,这也 的电子货币,卡中芯片通过对信息的存储和读取将事先 是电子货币异于信用卡取款和转账业务的差别之处。 存储在程序中的信息进行解读,再根据外部销售终端按 4.电子货币的高效性 照指令,处理交易。因此互联网的发展是电子货币生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子货币的广泛应用,无 和发展的基础。目前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也在不断的 疑加快了交易进行的脚步。首先,就现金的发行和管理问 开始向数字化电子货币进行转型过渡。电子信息技术和 题而言,都需要人力物力的投入,电子货币很好的克服了 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和普及必将引领电子货币进人一 这一难题,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成本投入,还大大的提高了 个全新的时代,其广泛应用和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当网 工作效率。第二,电子货币的高效性还体现在它与市场环 络经济向更深层次进行渗透时,电子货币将会对传统通 境相适应的优势上,现金作为市场交易的通货,其产生成 货取而代之。 本和现金供应量成为稳定市场发展秩序不得不思考的因 2.电子货币是信息化货币 素。假币问题屡禁不止,扰乱了市场的稳定性,而电子货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 币的出现使得这类问题迎刃而解。第三,电子货币操作的 信息技术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能满足电子货币交易过 方便快捷,提高了整个金融体系的工作效率。 【收稿日期】2016~11—24 —.123—. 商业经济第2017年第1期 SHANGYE JINGJI No1.2Ol7 .二、电子货币时代背景下对中央银行的冲击分析 代流通货币完成市场交易,通过将通货数字化、虚拟化, (一)货币发行垄断权受到冲击 纸币作为传统通货,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相当 长的一段时间为中央银行作为不兑现货币所垄断。在电 子货币的时代背景下,电子货币机制的发展和应用,同样 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来消化实现。因此,中央银行想通过 垄断电子货币的发行权,需要拥有强大的技术支持作为 后盾。满足电子货币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才能促进其 更好的发展和在该领域的创新和应用。不然盲目的垄断, 只会使得本国电子货币的发展领域和其他发达国家拉开 一定的差距,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在各国 的交易往来之间,电子货币的发展受限将会使我国在交 易中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此外,电子货币防范伪币 工作,需要足够的资金满足高成本的投入。银行必须具备 资金条件,才能为工作的开展和电子货币的发展,创造一 个良好的环境。由于电子货币使用境域的开放性,在交易 中混掺入外国的电子货币在所难免。因此这些客观存在 因素都会对中央银行发行垄断权造成冲击。 (-)央行独立性受到冲击 在货币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银 行收人的独立性有着直接的联系。银行的收人保持独立 是货币政策保持独立性的前提。铸币税作为中央银行收 入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业务的发展和市场规模 的扩展提供了资金的保障。在电子货币的冲击下,现金需 求量幅度逐渐下滑,对于中央银行而言,现金需求量的下 降将会导致铸币税的锐减。铸币税作为银行收入的重要 组成部分,为维持其独立性提供了资金支持。一旦铸币税 锐减,资金链断裂,银行在短期内没有找到相应的资金进 行填充替补,将会导致连锁反应,央行的独立性必然受到 冲击。 (三)货币政策的效果受到冲击 货币政策作为调节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在维持市 场经济秩序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货币政策的不断 深入,对货币政策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目前电子货币 的市场份额还没有和传统的通货之间拉开较大的差距, 但随着其应用的日益广泛,电子货币取代传统通货成为 必然,这种局面下,传统的货币政策将会被架空而失去调 控作用。在替代效应发生时,及时的解决可能存在的衍生 金融风险,形成一定的应对预案被提上日程。电子货币的 发展,为互联网时代的交易提供了货币供应渠道。电子货 币的发展有利有弊,直接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控制能力造 成了一定冲击,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被限制。就货币的供 应量问题而言,电子货币对传统通货产生一定的冲击,缓 解了货币供应量的矛盾。电子货币的数字化和虚拟化,逐 渐成为银行发行的通货形式中的一种。流通货币作为货 币结构中的组成部分,同样会影响到货币的供给。电子货 币的流通减缓了社会对货币供应量的需求。电子货币取 一l24- 实现整个交易流程。 三、电子货币发展对中央银行带来影响的对策 分析 (一-‘)对现有的货币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创新 为更好地规范市场秩序,同时也为电子货币的发行 和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央银行要加快对货 币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首先,以货币管理制度的完善 为切人点,平衡电子货币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社会利益 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点,成为有效的解决措施。因 此在现有的货币管理制度上进行完善和创新,对电子货 币发行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其次,要完善现有的电子 货币发行资格认证制度。目前发行资格认证制度还处于 留白区,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制度上的纰漏之 多也为管理工作带来了难题。第三,要加强对电子货币 的发行市场管理。当下货币政策虽然不断的完善,但由 于没有被彻底的落实,一直处于有名无实的状态之中。 为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和全面落实,加强电子货币 发行市场的管理,从而实现电子货币的社会意义。第四, 中央银行可以冲销放大储备量。货币政策作为调节通货 膨胀和信用扩张的有效手段,起到~定的调节作用。然 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子货币的市场占有量超过货 币需求量。在这种背景下,适量的收缩货币需求量,扩大 电子货币发行量势在必行,从而缓解经济发展背景下来 自通货膨胀的压力。 (二)完善电子货币的监管法律规范制度 完善现有的电子货币监管法律制度,可以先从法律 法规人手,制定出电子货币管理的方向,为电子货币的发 行提供良好的基础。首先,在电子货币流通的过程中可以 实施法定签名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将责任机制引入 到相关的法律法规中。为实现电子货币与法定货币的等 值兑换,打下坚实的基础。就中央银行对发行电子货币的 垄断情况来看,加强对电子货币发行主体的监督有助于 减轻电子货币对货币供应机制带来的影响和冲击。通过 监管电子货币发行主体,能很大程度的调动货币政策的 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为电子货币的深入发展创造良好 的条件。其次,由于电子货币的发行需要设定一定的权限 和范围,才能保障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第三,随着 一体化支付网络系统的建设,发挥中央银行在电子货币 交易体系中的带头作用,从而扩大电子货币的发行规模, 打破电子货币交易过程中的地域限制,同时也有利于实 现对资金流向的监管和坚固。保障中央银行的领导作用, 不仅有利于银监会发挥其监督职能,在特殊情况下,还有 利于其调整准备金率,从而实现对电子货币发行和流通 过程中的宏观调控。银行不仅要重视银监会的金融监管 工作,同时也要在电子货币发行资格的认证和电子货币 安全技术的发展和审查上下足功夫,做到两手抓。在健全 王业妍:电子货币时代中央银行的作用研究 的电子货币流通的相关法律的保障下,实现经济的长足 发展。在电子货币的冲击下,央行应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应 对时代的挑战。 务协调,实现对资金流动风险的合理规避。为防止电子货 币作为躲避货币政策追查的途径,造成巨额资金外逃等 不法问题,不利于经济发展和市场金融的稳定,因此,各 国银行密切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各银行应该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完善严谨 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是各银行之间进行交流和发展 (三油Ⅱ快支付转账网络系统建设 首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将电子货币更好 的应用服务于现代经济贸易的往来中,央行应协同监管 部门,加快支付转账网络系统建设,将现在的金融监管 工作重心进行转移和分散。其次,以各个银行金融机构 所拥有的电子化服务基础设施为主,不断在此基础上加 的前提。第二,通过规范现有电子货币的跨国界流动准 则实现对货币流通风险的规避。在规范电子货币流动管 理问题上可以从报告制度管理、电子货币系统资料的交 以完善和建设,形成较为统一的支付转账网络系统。该 网络系统的形成需要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共同参 换方式人手。第三,各银行之间坚决抵制不法分子将电 子货币作为匿名交易的洗钱活动。中央银行可以和联合 国内的金融机构进行联系与合作,形成一个目标一致, 相对独立的金融机构。旨在杜绝洗钱交易等不发行为, 建立起经验丰富的反洗钱系统,给予通过电子货币犯罪 的不法分子重创。传统通货转型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 与,来实现合作共赢的局面。通过加强对电子货币发行 机构的监管和支付结算渠道的安保工作,促进电子货币 向更深层次渗透。第三,通过完善现有的交纳准备金制 度,督促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而强化在交易 的具体沟通过程中符合安全支付的标准,满足审查程 序。第四,为合理规避系统的潜在风险,加强技术跟进, 不断地创造良好的交易环境,通过公共钥匙和加密技术 势,因此中央银行为了更好的与货币介质发生变化,与 时代相切合,中央银行密切和各银行间的交流,调整原 有的政策更好的适应电子货币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成为 重中之重。 来实现网络支付系统建设工作,保障了支付系统的正常 运转。 【参考文献】 (四)密切与各国银行之间合作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人,国际资金流 动风险的问题愈发激化,并逐渐得到重视。为减轻国际资 金流动潜在风险,加强国际间货币政策的联系,协调各国 【1]吕栩生,张欣然.浅析电子货币时代中央银行的作用『J]. 现代商业,2016(25):1 14一l 15 [2】孙宁宁,任瑞娟.电子货币的发展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 lll ̄[J].商,2015(11):160 货币政策间的关系势在必行。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为电 子货币的应用提供了先决条件。电子货币以其迅捷、快 速、低成本的优势迅速占领市场,在大的发展环境下飞速 【3】李志刚.浅谈电子货币对货币体系的影响及完善机制 [J].现代商业,2014(18):163—164 [4】赵圣刚.试析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和完善[J1_财经界(学 术版),2014(1 3):95—9 发展。电子货币以其横跨地域,打破时间跨度的特点,加 快资金在交易中的流转速度。同时大笔资金的额度在各 个国家间进行流转,无疑加大了国际资金流向的潜在风 险。这就迫切需要各国银行加强联系,通过业务往来和业 [5】胡再勇.虚拟货币对货币供求影响的理论研究[J1.南方 金融,2014(10):9—16 【责任编辑:高萌1 -+-+-+ +-+ -+一+-+-+(上接第29页) 国农业会计,2005(2):20—22 才为导向,不断创新新技术,提高关键技术才是最有效成 本控制方式。 [6]高建立,刘浩,李苗苗.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成本控制浅探 [J].财会通讯O综合版),2007(5):28—29 【参考文献】 [7】王军.北京资源集团价值链成本控制的案例分析『J】.商 业经济,2012(4):66—67+1 17 [1】文嫣,张生丛.价值链各环节市场结构对利润分布的影 响——以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业价值链为例[J].中国 工业经济,2009(5):150—160 [2lq:发明.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升级:以我国光伏产业为 [8]t发明.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升级:以我国光伏产业为 例[J].经济管理,2009(1 1):55—61 【9】殷俊明,王跃堂.供应链成本控制:价值引擎与方法集成 [J].会计研究,201 0(4):65—73+96 【1 o]殷俊明,杨政,雷丁华.供应链成本管理研究:量表开发 例[J].经济管理,2009(1 1):55—61 【3 …董俐.全球价值链下的太阳能光伏产业研究[J】.中 国市场,201 1(23):189—191 与验证[J1_会计研究,2014(3):56—63+96 [11】黄大春,刘秋生,金晓扬.构建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 理论框架[J]_财会月刊,2006(23):17—19 【责任编辑:潘洪志】 一【4】阳芳.基于产业价值链视角的中国光伏产业投资分析 [J】.经济论坛,2010(9):130—132 [5】韩 ̄『止河,王洪谟.基于现代价值链理论的成本控制[J].中 1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