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七年级语文单元测试

来源:化拓教育网


2011——2012学年下学期语文学科

第一单元学业评估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各每小题2分)

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蝉蜕.(tuì) 尴尬..(ɡān ɡà) 木屐.(jī) 玉簪.

花( zān ) B.系.上(jì) 斑蝥.(máo) 缠络.(luò) 攒.

成(zǎn ) C.桑葚.(shèn) 臃.肿( yōng ) 花圃.(pǔ ) 掸.

子( dǎn ) D. 菜畦.(qí) 倜傥..(tìtǎnɡ) 拗.过去(aǒ) 弥.

漫mí( )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相宜 陋丑 瞬息 人迹罕至 B.确凿 讪笑 肿胀 荒草萋萋

C.书塾 幽寂 搏学 来势凶凶 D.瞬息 嫉妒 叮嘱 骇人听闻

3.《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硬着头皮”这一词语出现了四次:

①“美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1

②“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

③那么爸爸不也可以硬着头皮从床上起来,到我们学校去吗?

④我虽然很害怕,但是也得硬着头皮……

“硬着头皮”是口头语,根据文中的语境,换成四字格的书面语,可以是: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 。

4.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今天碰到小学同学赵丽,她说有空要来鉴赏我近期的作文。 ..

B.外面正下着大雨,他没有带雨具,只得冒雨疾行,样子显得很狼狈。 ..

C.从没见老师发过这么大的火,教室里一片静默,同学们大气也不敢喘一口。 ..

D.这次没有能够当选班长,他的神情显得很沮丧。 ..

5.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他觉得非常悲哀,因为自己长得那么丑陋,而且成了全体鸡鸭的________ (A.嘲笑B.嘲弄C.玩弄)对象。

②我看看老师,________ (A.请求B.征求C.求取)他的同意,老师也微笑地点点头,表示答应

2

我出去。

6.下列没有语病的—项是 ( )

A.他从上中学的第一天起,就坚持每天写日记。

D.阅览室里有各种学生们喜欢阅读的图书杂志。

C.济南的冬天,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D.我们必须认真克眼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7.没有运用比喻的—句是( )

A.村落啦,树林子啦,坑洼啦,沟渠啦,好像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

B.那些树仍旧浑然不觉地,在飘送那些小型的云朵,倒好像是一座无限的云库似的。C.他把自己吹得像一条鼓满了风的风帆。

D.天上的云有的像羽毛,轻轻飘在空中;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

8.联系语境,解释词语有误的是( )。

A.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机关:这里指秘密的意思。B.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无味:没有味道。

3

C.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知交:知心的朋友。

D.“闯练,闯练,英子。”我临去时爸爸还这样叮嘱我。 闯练:走出家庭,到生活中去锻炼。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戈宝权译的《普希金诗集》,作者普希金是俄国著名诗人。

B.《爸爸的花儿落了》“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题目语带双关,含义丰富,既指指夹竹桃花的败落,又暗示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还指“我”长大成人,语带双关,涵义十分丰富。

C.《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是唐朝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10. 将下面一段文字简缩到25个字内(一个标点算一个字,允许用原文外词语)。

有人向罗马教廷控告布鲁诺是“异端”,“罪状”一共有一百三十条。在布鲁诺周围,开始布满了恶毒的监视的眼睛。他逃亡了。在意大利的各个城镇——土伦、热那亚、威尼斯、帕都亚——流亡了三年,这些城市也和那不勒斯一样,到处是残酷的镇压异端的机构——宗教裁判所,大学里则充满了亚里士多德的信徒。最后,乔尔丹诺·布鲁诺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自己热爱的土地,越过阿尔卑斯山,逃亡到国外去。

二、文言文阅读。(共24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于之,即书诗四

4

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2分)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 (3) 稍稍宾客..其父( ) (4)邑人奇.

之( ) 2、本文一开头用一句话9个字交代了主人公四个方面的情况,请各用两个字概括:(2分) ①_________ _ ② _______ __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3、下面朗读停顿有误的是:( ) (1分)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4、 写出下列“之”字指代的内容:(2分)

①忽啼求之( ) ②借旁近与之( )

5

③秀才观之( ) ④余闻之 ( )

5、翻译下列文言短句:(2分)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6、选文主要记叙了方仲永哪三个阶段的故事?(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是(用文中原句回答) (1分)

8、本文对我们的教育和启发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②间,海外诗④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⑤,而人或谓之不韵⑥。

6

[注释]①棐: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②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③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④海外诗:指东坡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⑤气索:气短。⑥不韵:不雅。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2分)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前后类如此 (2)是时朝廷虽尝禁止 ..

(3)往往以多相夸 (4)而人或谓之不韵 ..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4、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这句话中你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2分)

7

三、现代文阅读(26分)

(一)乡村教师

岳 勇

(1)临近大学毕业的那段日子,同学们都为毕业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开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动,如无事人一般。

(2)我们同宿舍的几个姐妹都劝她出去活动活动,争取能在城里留下来。哪知娟子却笑笑说:“我要回乡下去。”

(3)我们都吃了一惊,娟子的老家我们结伴去游玩过一次,在大巴山最深处,汽车在二十里以外就进不去了。村里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们当时都笑着调侃说那儿是全国最贫瘠的地方。而现在,娟子却轻描淡写地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良机,要重新回到那穷山沟,我们都替她惋惜。

(4)这时,娟子一本正经地给我们说了一个故事。

(5)10年前,大巴山深处有一所学校。整个学校只有一间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个班级,也只有一个老师。班上有13名学生,那位乡村老师讲他们从一年级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级。

(6)然而,就在小学快毕业的时候,不幸的事发生了。

(7)有个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给引燃了。等大家发现时,大火已经快封住了教室门。

(8)教室里的13名乡下娃子都乱了套,但那位乡村教师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镇静。他一面教孩

8

子们不要慌张,一面将被大火围困的孩子们一个个往外背。大火已将窄窄的木门完全封住,老师的衣服、头发和胡子全都烧焦了。但他并没有放弃。到最后,教室里只剩下两名女同学。

(9)老师在一次冲进火海,那两名女同学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师看了她俩一眼,最后咬咬牙,背起其中一个就往外冲。

(10)烧得通红的门框呼地一声砸下,将老师砸了一个踉跄,但他最后还是背着那个女孩从大火中爬了出来。

(11)他把那个女孩被盗安全地带,然后又急急地冲进了早已变成火海的教室。就在这时,轰的一声,教室烧塌了。老师和最后那名学生再也没有出来……

(12)讲完这个故事,娟子眼圈都红了。

(13)我们都猜了出来:“最后就出来的那名女同学就是你,是么?”

(14)“是的。”娟子含泪点点头,“但你们知道最后那位被老师留在教室里再也没有被出来的同学是谁么?”我们都摇摇头。

(15)娟子说:“是老师的女儿呀!”

(16)说完这句话,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17)我们的眼圈也都红了。

(18)最后,我们宿舍有三个姐妹跟着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乡村教师。我是其中一位。

9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4 分)

2、“乡村教师”这一题目有两层含义,请分别写出来。(2 分)

3、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三种。从全文看,(5)一(11 )自然段采用了哪一种顺序?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3 分)

4、在“同学们都为毕业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开了”的时候,“娟子却轻描淡写地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良机,要重新回到那穷山沟” ,这是为什么?( 4 分)

10

(二)父亲的收藏

作家茨威格喜欢收藏名人的手稿,他有过许多非常珍贵的藏品。他的墙上挂着布莱克的一幅素描和歌德一首诗的手迹,他的柜中放着巴赫、海顿、肖邦的乐谱,他甚至收存了莫扎特11岁时的一件手稿。诸如此类的珍品太多了,这些东西如果留到现在,几乎是价值连城。可惜的是,它们在茨威格自杀后全部散失了,有些可能永远从世间消失了。

我是在一本杂志上读到这则轶事的。读完后我唏嘘不已。太可惜了,我说。然后突然又想起什么似的回过头去,问已退了休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的父亲,这么多年,您收藏了什么?

父亲一愣。过了片刻,父亲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没有没有,父亲说,我没收藏什么。我听了后,顿时狐疑起来,我知道父亲有一只木箱子,平时总是锁着的,里面到底装着什么,谁也说不清楚。这么一想,我忍不住一阵窃喜,莫非父亲真的收藏着什么值钱的好东西?

“您别逗了,”我笑了起来, “您那木箱子里是不是有几件是明清时代的官瓷?”父亲没有说话,只是摇头。要不,就是徐悲鸿的奔马图、郑板桥的难得糊涂。父亲仍然摇头。我急了,再不济,也有几块黄金白银或者祖传的玉镯什么的吧?

父亲依然不慌不忙地看他的报纸,脸上呈现着温和的笑.那笑此刻在我的眼里却开始变得有些神秘。我想父亲肯定藏着什么传世珍宝,他只是不肯拿出来让我们分享罢了。我的好奇心越发大了起来。 “我只想看看,不会要您的东西的。”我对父亲说。

过了一会儿,父亲放下手头的报纸,问,你真要看么?我一个劲地点头。父亲走到自己的卧室,搬出了那只箱子,把它打开,然后开始一件件地拿出来。

父亲的藏品大致如下:

11

三个儿女从小学时代开始的成绩报告书,三好学生奖状,参加各种竞赛的获奖证书。一本破旧的新华字典,扉页上有某某学校三等奖字样,年代久远了,字迹模糊看不清楚。好几份我和小弟的检查书。一大扎一大扎我们姐弟三个写给父母的信件,还有几封特别的信,是姐姐谈恋爱时她男朋友写过来的,不知怎么被父亲收着了。然后就是几本剪贴薄,翻开来一看,是姐姐和我发在报刊上的涂鸦之作。

父亲颇吃力地弯着腰,一边收拾着,一边说,你看么,没有什么值钱的呀。我没有回答父亲的话,有那么一会儿,我愣在那里。的确,和茨威格的藏品比较起来,父亲的收藏没有一件是珍品,但我知道,在父亲眼里,它们却是无价之宝。就在那一刻,突然地,我忍不住想流泪,人们常说父爱如山,今天我才真正感觉到它的沉重的分量。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3分)

2、本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3分)

3、文中写“父亲一愣”与“我愣在那里”,根据语境内外体会“愣”字在两处所表达的不同含义。(3分)

4、根据文中对父亲的描写,说说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分)

12

5、关于“父亲的收藏”,文中设置悬念的作用是什么? (3分)

2011——2012学年下学期语文学科

第二单元学业评估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选择(1—6题)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气魄pò 污秽huì 澎湃bài 哽gěng住

B.哺pǔ育 惩chéng罚 懊ào悔 胡骑jì

C.屏障píng 可汗hán 滋zī长 炽zhì痛

D.燕yān山 泛fàn滥 镐gǎo头 逼狭xiá

2.加点字释义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狂澜(大波浪)哽(声气阻塞)住 亦复如是(这样) 木兰当户(门)织

B.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阻抑(控制)亘(遥远)古 出郭(外城)相扶将

C 炽(热烈)痛 哺(喂)育 旦(早晨)辞爷娘去 关山度(过)若飞

D.澎湃(波浪互相撞击)山巅(山顶) 怪诞(荒唐的 愿为市(买)鞍马

13

3.下列关于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B.《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C.《最后一课》是篇短篇小说,作者以韩麦尔为主人公,表现了阿尔萨斯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眷恋深情。

D.《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杂文,它以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历史前行过程,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祖国的安定团结更加激发了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爱国主热情。

B.我家花台上放着白玉兰、玫瑰两盆花卉。

C.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D.他那崇高的品德,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5.指出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 )

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14

B.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

6.为了使语言连贯,下面横线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语句是( )

能发问、勤发问的人, ,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

A.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 B.头脑会自然日益丰富

C.自然会头脑日益丰富 D.自然头脑会日益丰富

填空(7—13题)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入平羌江水流。

8.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木兰诗》中表现军旅生活艰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

10.《最后一课》的作者是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他的著名小说还有_______ _。

11.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思念故乡,怀念故土的脍炙人口的诗句,请写出其中的两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

15

________ _,_______ __。作者:_________出处:《_____ ____》

12.①宁为玉碎,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 。

13. 写出古代诗人歌咏黄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

例句:思念像一杯苦酒,越陈越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5.《木兰诗》中所描写的木兰见到“军帖”时,心理活动一定是很复杂的,请你站在木兰自身的角度,想想她会对自己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思维拓展题。(8分)

16.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2分)

例句:思念像一杯苦酒,越陈越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17.世界上许多国家过母亲节,但母亲节的日期不尽相同:美国、意大利等国都在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法国的母亲节是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泰国的母亲节是8月12日。有人提议我国也应该设立自己的母亲节,以提醒人们不忘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1)假如我国的母亲节已经确立,请你仿照下面示例(2005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句式,为我国首届母亲节拟定一个宣传主题。(宇数不限)(2分)

示例:营造绿色城市 呵护地球家园

答:

(2)假如从下面候选人中推举—人作为母亲节形象代言人,你推举谁?写出理由。(2分)

候选人:孟母(孟子的母亲) 岳母(岳飞的母亲) 冰心

答:

(3)假如你在母亲节这一天给母亲洗一次脚,请写出给母亲洗脚前想说的话。(2分)

答:

17

三、现代文阅读

(一)住33号那会儿,左邻32号是个老人。

老人一生相当( ),( )不幸都降临到他的头上。年轻时由于战乱几乎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一条腿也丢在空袭中;“文革”,妻子经受不了无休止的折磨,最终和他划清( ),远他而去,不久,和他( )的儿子又丧生于车祸。

可是在我的印象之中,老人一直矍铄爽朗而又随和,我终于不揣冒昧地问:

“您经受了那么多苦难和不幸,可是为什么看不出有伤怀?”①

老人无言地将我看了很久,然后,将一片树叶举到我的眼前:

“你瞧,它像什么?”②

这是一片黄中透绿的叶子。这个时候正是深秋。我想这也许是白杨树叶,而至于像什么……“你能说它不像一颗心吗?③或者说就是一颗心。”

这是真的,是十分肖似心脏的形状。我的心为之轻轻一颤。

“再看看它上面都有些什么?”④

老人将树叶更近地向我凑凑。我清楚地看到,那上面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孔洞,就像天空里的星月一样。

老人收回树叶,放到了掌中,用那厚重而舒缓的声音说:“它在春风中绽出,阳光中长大。从冰雪

18

甫融到寒冷的秋末,它走过了自己的一生。这其间,它经受了虫咬石击,以致千孔百疮,可是它并没有凋零。它之所以享尽天年,完全是因为对阳光、泥土、雨露充满了热爱,对自己的生命充满了热爱。相比之下,那些打击又算得了什么呢?”⑤

老人最后将叶子放到了我的小书桌上,他说:“这答案交给你啦,这实在是一部历史,然而更是一部哲学啊。”

如今我仍完好无损地保存着这片树叶,每当我在人生际遇中突遭打击的时候,我总能从它那里吸收足够的冷静和力量,不论在怎样的艰难之中,总能保持一份乐观向上的精神。

18.若给短文补加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乐观向上 B.特殊的树叶 C.老人

D.老人和树叶 E.一片珍贵的树叶 F.我和老人

19.第二段空白处依次应填充的一组词语,正确的是(2分)( )

A.坎坷 多种 界线 相依为命 B.坎坷 各种 界限 相依为命

C.曲折 很多 界限 朝夕相处 D.悲惨 多种 界线 朝夕相处

20.根据语境,写出第三段加粗词语的含义。(2分)

矍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冒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21.简答:文中画“________”句把树叶比做心的用意是什么?(2分)

22.文中标序号的①~⑤个问句中,_____是设问,____是反问。(只填序号)(2分)

23.请你谈谈对选文倒数二段中画“________”句深刻含义的理解。(2分)

24.请为文章重新开头,使其变成倒叙的顺序。(20字以内)(2分)

(二)一碗馄饨(11分)

①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③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④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

20

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⑧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⑨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2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内容。(2分)

26.文中加点的两个“又”字的作用各是什么? (3分)

27.文中第⑦自然段中用“疲惫不堪”、“露出了喜色”来描写母亲的神态,这种变化表露了母亲怎样的情感? (3分)

21

28.请结合你自身的经历,谈谈你对选文第⑨段的理解。(3分)

四、古诗文阅读(11分)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29.解释下列词语。

策勋( )强( )愿( )著( )帖( )安( )

30.画横线句子的修辞方法依次是 。

31.诗中怎样描述木兰回到家中的心境的?试简略分析。

22

32.木兰在战争中战功赫赫,为什么她要执意辞官还乡?这样写对塑造木兰这个形象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句诗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是以谁的语气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