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技术交底 一、 施工准备
(一) 、作业条件
1. 按工程结构图进行模板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
稳定性。模板按墙进行编号,并涂刷好隔离剂,分规格堆放。 2. 弹好楼层轴线、墙身线、门洞口位置线,并清除干净墙身部位杂物。 3. 暗柱、剪力墙、连梁钢筋绑扎完毕,水电预埋箱、盒、预埋件,并办好隐检,钢筋保护层卡具到位。
4. 熟悉图纸,作好技术交底。
(二)、材料要求
1. 墙体模板采用12㎜厚多层板顶板采用12㎜厚竹胶板
2. 穿墙对拉螺栓和套筒 3. 隔离剂:水性防腐剂
(三)、施工机具
塔吊、专用扳手、撬棍、手锤、线锥等。
二、 质量要求
1. 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模板应具有承受上层模板的承载
能力,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2. 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砼接槎处。 3.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
4. 浇筑砼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5. 对跨度不小于4m的钢筋砼梁、板模板按设计要求起拱,起拱高度宜为跨度
的1/1000~3/1000。
6. 现浇结构模板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轴线位置 底模上表面标高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柱、墙、梁 允许偏差 5 ±5 ±10 +4, -5 检验方法 钢尺检查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1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m 大于5m 6 8 2 5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
三、操作工艺
(一)剪力墙模板
剪力墙模板采用木模板——多层板
竖向木方间距必须不大于200mm,木方尺寸50×100mm,为使接触面积增大,可将木方长方向与模板面接触。
1——下部的固定,宜在浇筑楼面砼时予插φ25钢筋在剪力墙两侧,作为水平 ○
支撑的固定加固点或预插Φ16钢筋吊环(@300),内穿Φ48钢管作水平斜撑、水平撑)固定点固。
2——水平固定钢管间距不大于500mm,并用对拉螺栓(φ14@500)扇形卡 ○
将其对拉,以夹紧墙板模板。
3——1.5米以下水平撑斜撑间距不大于1000mm,扣件必须扣紧,扣件刚度、○
强度一定要满足规范要求,以防扣件损坏产生涨模现象。 (二)梁模板
——梁模安装顺序:复核轴线、梁底标高位置→支梁底模(按规范规定
起拱)→绑扎钢筋→支梁侧模→复核梁模尺寸及位置 →与相邻梁板连接固定。梁模板起
——拱按图纸要求或规范要求起拱,大于4米时起拱1—3‰。梁支撑支柱间距必须按计算要求严格控制,不得超过计算要求,一般为800—1200mm。 ——夹木设在梁模两侧板下方,夹木必须将梁侧板与底板夹紧严密,并钉牢在支柱顶撑上。次梁与主梁交接处,应在主梁侧板上留缺口,并钉上衬口档,次梁的侧板和底板钉在衬口档上。
——当梁的高度较大时,应在侧板外面另加斜撑,斜撑上端钉在托木上。
梁高超过700mm时,宜加对拉螺栓φ12,@1000左右,加以固定,防止模板下口向外,爆裂及中部膨胀。梁下支撑水平横管与立杆扣件必须扣牢。同时必须用双扣件扣紧,以防松动下沉。
2
——梁模板安装后,要拉中线进行检查,复核各梁模中心位置是否对正,待平板模板安装后,检查并调整标高。立柱之间要设水平撑或剪刀撑,以保证立柱的整体稳定。
——梁模的具体做法详见下图:
≥1500≥1500
说明:1.①为φ48钢管支撑立杆,水平间距@≤1000。 .②为扫地杆,距地150mm;
.③为水平拉杆,上下水平距离≤1500;
.④水平横管,间距≤1000,与立管之间扣件连接,下设一个水平扣件,以防下沉或松动。 .⑤为斜撑钢管; .⑥为梁夹管;
.每间每跨增加至少一道剪力撑。
(三)顶板模板
7. ——顶板模板采用12mm厚竹胶板,其板面光洁,硬度好,周转次数较高,
混凝土成型质量好。
8. ——平板模板竹胶板下木方为50×100木方,间距不大于200mm。竖向立杆
间距不大于1200mm。
9. ——平板模板安装时,先在次梁模板两侧板外侧弹水平线。
3
10. ——水平线标高应为平板底标高减去竹胶板厚度及木方厚度。然后按水平线
架设水平横钢管。
11. ——平板模板与梁接缝处用胶带纸将其封严。为防止板的下挠,平板立模时,
中部按施工规范可适当起拱。同时要求支撑必须牢固,钢管扣件必须扣紧,以防松动,使板下挠。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即可拆去部分模板和顶撑,只保留养护支撑不动(混凝土的强度以同条件养护试块的抗压强度为依据),直到混凝土强度完全达到设计强度时拆除。顶板模板拆除后,应立即进行检查,把粘夹的胶带纸撕掉,将板面清理干净。必要时,借助砂轮机进行。
——拆除竹胶板应小心进行,避免折断,撕裂,拆下后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分规格存放,以备使用。 (四)楼梯模板
按规范规定起拱:两端支撑的梁或楼板起拱高度为2/1000,悬臂梁、悬臂板起拱高度为L/300。满堂脚手架搭好后,根据板底标高铺设水平龙骨,间距300 mm,然后铺放板模。楼梯比结构压后一层做,楼梯踏步段先将平台模支好,后支设楼梯坡道模进行钢筋绑扎,具体做法详见下
(五)电梯筒模
电梯井内采用整体筒子模,四角采用钢板制成的活动铰链,四角支撑采用花篮螺栓,中部设碗扣脚手架作支撑。筒壁用穿墙对拉螺栓加固。经验查合格后,浇筑砼。模板拆除时的砼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 (六) 洞口模板
——剪力墙门洞口采用L100×100×10的角钢与木板组合制成定型模板。洞口示意如下图:
4
φ48钢管50X100木方托木@25050X100木方每梯板三个踏步侧板梯段底板图:
③②①
① 角铁L100×100×10长度同墙宽-5mm。 ② Φ14螺丝,拆卸紧固用。 ③50mm木板宽同墙宽-50mm。
——水暖电等设备安装预埋洞口采用厚30mm的木板制成定型木盒。
四、模板的拆除
拆模时砼强度应达到以下要求:
不承重的模板(如柱模),其砼强度应在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害时,由木工工长填写《拆模申请表》经签字确认后,即可拆除模板。 承重模板应在砼强度达到下表所规定强度时拆模:
5
项次 板 结构跨度(m) ≤2 >2 且≤8 ≤8 按设计强度取率% 50 75 75 100 100 梁 >8 >2 悬梁 ≤2 75 上表中所指砼强度应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确定。
五、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 墙身超厚。防治方法:模板就位后调整要认真,穿墙螺栓要全部、拧紧。
2. 砼墙体表面粘连。防治方法:模板支撑前必须清理干净,脱模剂涂刷均匀,不得滚刷;拆模时砼强度必须达到1.2MPa。
3. 角模与大模板缝隙处跑浆。防治方法:模板安装时连接固定要牢,缝隙堵塞严密,并应加强检查。
4. 门窗洞口砼变形。防治方法:门窗洞口模板的组装,必须与大模板固定牢固。
六、成品保护
1. 保持模板本身的整洁及配套零件的齐全,吊运应防止碰撞墙体,堆放合理。
2. 大模板吊运就位时要平稳、准确,不得兜拉钢筋。
3. 若模板与墙面粘结时,禁止用塔吊吊拉模板,防止将墙面拉裂。 4. 浇筑砼时,插入式振捣棒不能直接碰撞模板,同时控制好振捣时间。
交底人签字: 作业班组负责人签字: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