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卷第9期 Vl01.3 NO.9 读与写杂志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2006年9月 September 2006 浅议职业学校《汽车电气设备 构造与维修》教材的改革 张振凤 (河南省交通技工学校, 河南郑州 邮编450000)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 672—1 578(2006)09—01 29—01 汽车电气设备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汽 车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及其新型电器在现代汽车上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作为交 职校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短,不可能面面具到的 把所有理论学透彻,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以避 通职业技术学校汽车驾驶、汽车维修、汽车电工三个专 业的专业课,只有调整教材结构,充实新知识,才能满 足市场发展的需要。 1 现用《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材存在的问题 1.1现用中专版和技工版的教材都存在知识结构不尽合 理,未能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对汽车各种电器的 构造、原理、作用、性能分析较多,体现实用性的诊断 技巧和维护项目相对较少;另外,教材没有针对培养目 标的不同和学生自身条件的不同进行分层,而是对所有 的内容同一标准和要求,这样会使底子薄的学生有畏难 情绪,也会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感觉无用武之地,因而教 学效果差。 1.2教学内容也存在不具体系的弊端。首先是内容零 散。教材编写是多人参与,就出现了不同的电气系统采 用不同的车型,没有一个完整系列的知识体系,最后学 生学完也没有一个整车电气的概念;其次是列举车型 少。因而对同性能不同结构的用电器、同功用不同控制 电路的特点缺乏比较,这样容易限制学生的思路。再次 是对新的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介绍不够,对新知识的介绍 抓不住重点。最后,没能体现对知识接受和使用方法的 学习,对一些很实用的操作技巧、判断规律以及对一些 器件选用的相关知识涉及太少。这样等于没有把现成的 经验传授给学生,致使学生毕业后立马项岗的能力差。 1.3教学内容不利于汽车驾驶专业使用。 2教材改革建议 2.1从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入手,改进教材的层次性 所谓分层就是根据目标要求把全书中不同层次的内 容划分开。对于基础层次的知识,主要是面向全体同 学,是为将来的工作和提高打基础的。其内容的深浅、 难易程度应该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全体学生 必须牢固掌握的,也是这门课的精华部分;对于提高层 次的知识,则是是面对那些接受能力强,在这方面比较 有天分的同学,这样能使他们大有用武之地;只有因人 抽象理论就具体实践为大方向。把汽车各种电器的结 构、原理、作用、性能、使用和维护,简单的修理工艺 等知识都编写在一起,减少理论叙述,增加操作技巧及 操作规范和要求;这些可作为基础层次的知识。 汽车电气的电子化促进了维修技术的一场革命,汽 车电子产品多趋于机电一体化,正确地利用检测仪器迅 速地排查故障已经是汽修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因此必须 增加汽车微机控制系统的相关内容,把了解功能、掌握 检测方法及常用电子检测仪器的性能、使用等新知识作 为重点,这些属于提高层次的知识。考虑到现代轿车维 修特点是:准确判断,换件维修因而维修中的技术难点 是如何确定具体故障部位,按车型不同较详细地介绍故 障代码的提取,故障的诊断步骤、诊断方法和诊断标 准,必须把这些内容编撰写进去,提高教材的层次性和 实用性。另外,教材中增加一些典型故障案例分析,也 是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很好的方法。 2.3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入手,增加教材的趣味性。 现在的中职学生乐意接受那些“简练、直观、形 象、务实”的知识,这样就要打破以前僵化的教材体 例,尽量减少文字叙述,增加实物图和原理图,特别是 对一些案例分析过程中的关键操作步骤也用简图配文字 的形式展示出来;显然图文并茂,不但增加了教材的直 观性,而且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 2.4从教学实际入手,改进教材和教学模式的一致性。 目前中职的汽车专业基本都采用模块教学和工位教 学的模式,这就要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能够合理的以模 块划分,这样不但方便组织教学,也体现出教材的切实 指导作用。 2.5汽车驾驶专业的《汽车电气设备》教材单独编写, 重点突出汽车电器的相互连线特点、部件作用、正确使 用和维护方法、不解体检测方法以及途中应急排除故障 的技巧。 总之,教材不仅仅是老师教授学生的“教材”,更 应该成为学生喜欢的实用“学材”,只有这样才能更大 施教,才能培养出部分精英。另外,还必须视专业性质 不同把一些内容定为选修知识。 2.2从教材的内容着手,改进教材的实用性 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切实体现教材的实 用性,最终把教学质量提升一个新的高度。 (责任编辑:蒲娟) ※收稿日期:2006-9-1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