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导线应力弧垂分析
第八节 最大弧垂的计算及判断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设计塔杆高度、校验导线对地面、水面或被跨越物间的安全距离,以及按线路路径 的纵断面图排定杆塔位置等,都必须计算最大弧垂。最大弧垂可能在最高温度时或最大 垂直比载时出现。为了求得最大弧垂,直观的办法是将两种情况下的弧垂计算出来加以 比较,即可求得最大弧垂发生在什么情况下。
但为了简便起见,一般先判定出现最大弧垂的气象条件,然后计算出此气象条件下的弧垂,即为最大弧垂。判断出现最大弧垂的气象条件,可用下面两种方法。 一、 临界温度法
若在某一温度,导线自重所产生的弧垂与最大垂直比载(有冰无风)时的弧垂相等,则此温度称为临界温度,用tc表示。
在临界温度的气象条件下比载g=g1,温度t=tc,相应的弧垂为
(2-75)
以最大垂直比载时的g3、t3、σ3为n状态,以临界温度时的g1、t1、为
把上式化简,于是可解得临界温度为
(
式中tc—临界温度,℃; t3—覆冰时大气温度,℃; σ3—覆冰无风时的导线应力,MPa; α—导线温度线膨胀系数,1/℃; E—导线的弹性系数,N/mm2; g1—导线自重的比载, N/m.mm2; g3—导线覆冰时的垂直比载,N/m.mm2。
将计算出的临界温度tc与最高温度tmax相比较,当tmax>tc时,最高温度时的弧垂f1为最大弧垂;当tmax<tc时,覆冰时的弧垂f3为最大弧垂。 二、临界比载法
如果最高温度时导线的弧垂与某一比载在温度t3下所产生的弧垂相等,则此比载称为临界比载,用gc表示。
在最高温度气象条件下,比载g=g1,温度t=tmax,应力σ=σ1,弧垂
。
由临界比载定义可知:f1=f3,从而可得下式
由上式解出gc为 (2-78)
式中gc—临界比载,N/m.mm2; tmax—最高温度,℃; t3—覆冰时大气温度,℃;
g1—导线自重的比载,N/m.mm2;
σ1—最高温度、比载为 时的导线应力,MPa; α—导线温度线膨胀系数,1/℃; E—导线的弹性系数,N/mm2。
将计算出的临界比载gc与最大垂直比载g3相比较,g3>gc时,覆冰时的弧垂f3为最大垂直弧垂;当g3<gc时,最高气温时的弧垂f1为最大弧垂。 三、举例
【例2-4】 架空线通过Ⅳ类气象区,导线为LGJ-120/20,设线路档距为弧垂。
解:导线比载、临界档距、控制条件及控制范围见本章例题。 (1)计算最高气温时的导线应σ1;
=300m且悬挂点等高,试计算导线的最大
由=300m,小于有效临界档距CBD=725.007m,所以控制条件为年平均运行应力和年平均气温,即σm=76.214
MPa ,tm=10℃,gm=g1=34.015×10-3N/m.mm2。设最高气温时的参数为n状态,σn=σ1,tn=tmax=40℃,gn=g1=34.015×10-3N/m.mm2。由悬挂点等高时的状态方程为
把已知的参数值代入A、B的公式得:
将A、B代入状态方程得
即最高气温时的导线应力σ1=62.036 (MPa) (2)计算临界比载gc为
由上节例题可知,最大垂直比载g3=54.6×-3N/m.mm2。因为g3<gc,所以最高气温时导线的弧垂为最大。 (3)计算导线的最大弧垂:
最大弧垂为 , 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