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SM的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风险研究
郭彦丽
【期刊名称】《《四川建材》》 【年(卷),期】2019(045)002 【总页数】4页(P216-219)
【关键词】施工阶段; 工程造价; 风险因素; ISM; 物元分析 【作 者】郭彦丽
【作者单位】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 四川 宜宾 644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U723.3 0 前 言
建筑工程项目往往涉及金额较大,造价计算较为复杂。施工阶段作为项目目标的主要实现阶段,该阶段的工程造价一直以来都深受重视。设计图纸的变更、突发的临时事件、材料价格的变化等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工程造价[1]。本文采用了ISM和物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风险进行分析及评价,以做出及时的防范和应对。 1 施工阶段造价风险识别 1.1 风险因素识别方法
风险识别的任务就是要从错综复杂的建筑环境中找出造价所面临的主要风险。风险
识别的程序如下。
1)首先,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大量的现场调查,同时征求收集相关行业内专家的意见,进而确定与施工阶段工程造价评估有关的影响因素的数据。 2)从工程项目实际施工过程的各环节出发,对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进行逐一分析。 3)对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剖析,并进行归纳、分类。 4)形成影响因素识别报告。 1.2 风险因素识别
1)工程变更。工程变更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经常发生,最常见的为设计变更。即由于设计单位设计人员的考虑欠周全,勘察测量误差或业主临时对图纸提出了更为合理的新建议等原因,经三方同意,对原设计图纸多进行的局部修改,或者突发的临时事件导致业主对工程提出新的要求等,这些方面的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2]。合同中工期指的是承发包双方约定的施工的工程从开工起到完成承包合同规定的全部内容,达到竣工验收标准所经历的时间,工期的长短直接影响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承包商主动和被动改变工期也会对造价产生影响。
2)市场价格变化。人工、材料、机械是构成工程造价的三大主要费用,在国内外共同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供求规律决定市场价格,由于建筑工程的建设工期较长,人工、材料、机械价格的波动规律很难准确进行预测。
3)其他因素。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会引起工程造价波动。同时,鉴于建筑工程通常在城市范围内施工,由于前期准备可能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欠合理,或多或少会发生一些影响周围居民生活休息环境等问题,从而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1.3 风险因素识别报告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风险因素见表1。
表1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风险因素关键问题因素1因素2因素3因素4因素5因素6因素7因素8因素9因素10因素11施工阶段造价的风险突发的临时事件业主
提出新要求材料合理替换设计失误工程延期业主要求提前完工周边环境的影响主要材料市场价格机械租赁及购买价格人工单价相关法律、法规变化S0S1S2S3S4S5S6S7S8S9S10S11 2 建筑施工阶段造价风险评估的ISM构建
1973年,美国J.华费尔教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建模方法——ISM。该方法将复杂的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要素,经过系统的分析,最终构成一个多级递阶的结构模型。
2.1 建立ISM的相关定义
1)可达集R(Si),即要素Si可以达到的要素集合。表示为: R(Si)={Sj⊂N|mij=1}
式中,N为所有节点的集合;mij为i节点到j节点的关联值,mij=1表示i关联j。 2)前因集A(Si),指要素Si的前因集。表示为: A(Si)={Sj⊂N|mij=1}
式中,A(Si)由矩阵第Si列中所有为1的行对应的要素组成。 3)计算共同集合(T),表示为: T={Sj⊂N|R(Si)∩A(Si)=A(Si)}
4)计算最高要素集合。它表示可达集R(Si)中只包含它本身,并且A(Si)中除包含Si本身外,还包括R(Si)的要素集合。表示为: H={Sj⊂N|R(Si)∩A(Si)=R(Si)}
5)级间划分,是指把系统中所有要素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思路划分成不同的级次[3]。 2.2 ISM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1)建立影响因素关系表。经过深入分析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存在风险这一现象,并与行业相关岗位人员进行交流,对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全面分析。找出各因素的两两关系,列出因素关系表如表2。
表2 因素相关关系表VVVVVS11:相关法律、法规变化引起的风险VVVVS10:人工单价变化引起的风险VVVVS9:机械租赁及购买价格变化引起的风险VVVVVS8:主要材料市场价格变化带来的风险VVVS7: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带来的风险VVVS6:业主要求提前完工引起的风险VVVS5:工程延期引起的风险VVVS4:设计单位设计失误带来的风险VVS3:材料合理替换带来的风险VS2:业主提出新要求引起的风险VS1:突发的临时事件引起的风险S0: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存在风险 注:“V”表示所在行对应的因素受所在列对应的因素的制约。 2)得出可达矩阵:
3)级间划分见表3。
表3 一级因素划分数据表(求H1)影响因素Si可达集R(Si)前因集
A(Si)R(Si)∩A(Si)H1S0S0S0,S1,S2,S3,S4,S5,S6,S7,S8,S9,S10,S11S0S0S1S0,S1S1,S3,S4,S5,S7,S8,S9,S10,S11S1S2S0,S2S2,S4,S5,S6,S11S2S3S0,S1,S3S3,S6S3S4S0,S1,S2,S4S4,S8,S9S4S5S0,S1,S2,S5S5,S7,S8,S9,S10S5S6S0,S2,S3,S6S6,S8,S10,S11S6S7S0,S1,S5,S7S7,S11S7S8S0,S1,S4,S5,S6,S8S8S8S9S0,S1,S4,S6,S9S9S9S10S0,S1,S5,S6,S10S10S10S11S0,S1,S2,S5,S7,S11S11S11 重复以上过程,同理可得: 二级要素集合H3={S1,S2}; 三级要素集合H3={S3,S4,S5}; 四级要素集合H4={S6,S7};
五级要素集合H5={S8,S9,S10,S11,}。
4)风险评估5级递阶ISM模型和结构解释模型如图1~2。 图1 结构模型 图2 结构解释模型
3 施工阶段造价风险评估实例 3.1 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项目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该项目规划为一栋4层框架结构中学教学楼,占地面积为681.61 m2,建筑总面积约为2 726.44 m2,建筑总高度15.3 m。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等级为四级,建筑物设防烈度为六度,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施工工期拟定为20个月,总投资为55 360.6万元。 3.2 风险分析及评价
物元分析,又称可拓学。求解不相容问题,如果只从抽象的量和形的侧面考虑,是无法解决问题的,物元分析主张将质和量有机结合来解决问题[4]。鉴于建筑工程造价的大额性和施工过程的复杂性,运用物元分析法能够将复杂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合理量化,从而更直接地评价造价风险。步骤如下: 1)风险指标的确定,如图2。
2)针对项目中的第三级风险因素(S3、S4、S5),请5位业内专业人员、该项目技术负责人、类似项目的项目负责人等进行打分,对风险进行重要性比较,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权重值物元矩阵R。
3)计算经典域物元Roj和节域物元Rpj。 其中,
其中,aj=min(Xij);bj=max(Xij) 4)确定关联函数物元Ro。
其中,K(Xij)表示第j个评价专家的第i个特征的关联函数值。
5)计算出专家效度物元Rv,并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的权重物元Rω[5][6]。
其中,
6)风险综合评价。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项目中,因素S3(材料合理替换带来的风险)的权重最大,其次是S5(工程延期引起的风险),最后是S4(设计单位设计失误带来的风险)。
同理,可以得到每一级风险因素的权重值,然后进行总排序,如表4所示。 表4 成都市某中学教学楼工程施工阶段造价风险因素重要性排序关键问题风险因素各级权重值综合权重值重要性排序某工程施工阶段造价风险突发的临时事件引起的风险S10.436 80.109 24业主提出新要求引起的风险S20.563 20.140 81材料合理替换带来的风险S30.420 80.105 25设计单位设计失误带来的风险S40.282 70.070 79工程延期引起的风险S50.296 50.074 18业主要求提前完工引起的风险S60.446 10.111 53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带来的风险S70.553 90.138 52主要材料市场价格变化引起的风险S80.397 40.099 46机械租赁及购买价格变化引起的风险S90.209 30.052 310人工单价变化引起的风险S100.300 40.075 17相关法律、法规变化引起的风险S110.092 90.023 211
以上数据显示,该中学教学楼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的主要风险按影响力由大到小排序为:业主提出新要求引起的风险、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带来的风险、业主要求提前完工引起的风险、突发的临时事件引起的风险、材料合理替换带来的风险、主要材料市场价格变化引起的风险。在施工单位造价控制时,应重点针对该六项风险做好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4 结 语
作为基本建设的重要阶段,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尤为重要。本文在对施工阶段造价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借助于ISM建模方法,构建了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风险因素结构模型,为工程造价工作者提供了全面的、完善的风险评估依据,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风险的预测和控制都提供了帮助。 [ID:006683]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项建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 汪梦如.大型基坑工程造价风险控制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2.
[3] Jiangping Wan,Yahui Cao.Case Study on H Corp.Software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with ISM[J].Technology and Investment,2013(3).
[4] 郑瑞霞.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风险评估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9.
[5] 刘菁.基于物元分析法的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模型[J].工程管理学报,2015,31(1):124-128. [6] 汪航,袁振洲.基于熵权的物元分析法在路网可靠性评价中的应用[J].公路与汽运,2016,32(1):21-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