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教学设计优秀6篇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述职报告、工作报告、辞职报告、合同范文、演讲稿、教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第 1 页 共 29 页
白鹭教学设计优秀6篇
《白鹭》此文以真诚的笔触描绘了白鹭的生态特征,赞扬了寻常的事物中蕴含着内在美,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本店铺分享的6篇《白鹭教学设计》,希望能对您的写作,再说说你们的感受吧? (4)指名交流感受。
(5)点击画面隐藏的文字“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质疑激趣,启发想象:你们说,在晴天的早晨,白鹭悠然登高,独处小树的绝顶,真的是在瞭望吗? (6)指名给画配上画外音。
(7)配乐齐读课文。的确,郭沫若的这一疑问,真能引起我们读者无限的遐想。多么耐人寻味的生活画面啊!用心读一遍,读出自己的感受吧!
第三幅图--白鹭低飞(第8小节)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低飞图”及第8小节的内容。
(3)指导朗读,读出内心的悠然和快乐。白鹭低飞,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无穷的乐趣!看白鹭乘着夕阳归去,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目睹白鹭的亲身经历。 当我们再次聚焦白鹭生活的画面,不得不惊叹于白鹭全身流泻的、诗一般的美!
第 2 页 共 29 页
第四幅图--白鹭全部生活场景
(1)展示白鹭生活场景组合图,配乐让学生静静地欣赏。 (2)质疑:此时此刻,你觉得白鹭美吗?它美中还有不足吗? (3)指名集体交流,体会“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4)教师描述:是啊,白鹭真是如诗如画如歌!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5)全景图中显示第11小节文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6)齐读第11小节。让我们和郭老一样,面对这可爱的小精灵,发出内心的赞叹吧!
(7)板书:韵味无穷的诗 四、赏读全文,总结全文。 1、赏读全文。
也许白鹭这首精巧的诗,这首韵味无穷的诗,深深地感染了郭沫若老先生,因而诞生了这篇如诗如歌如画的美文,细细品读,感觉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白鹭深深的赞美和喜爱。让我们伴着音乐,齐读全文,尽情享受白鹭无尽的美! 2、齐读。(音乐渐高)
3、指名说说欣赏了全文以后的感受。
4、教师总结:老师最想说的是,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们人类发现美的眼睛。真诚地祝愿同学们人人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
第 3 页 共 29 页
睛,去捕捉,去挖掘生活中像白鹭这样如诗如歌如画的美! 五、布置课外作业。
1、背诵课文,抄写你喜欢的自然段。
2、阅读类似课文《白鹭》这样的美文,写下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略 白鹭教学设计篇二 教材分析
《白鹭》是郭沫若先生的一篇美文,一篇优美的散文诗。 全文只有352字,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可爱、高雅、脱俗的生灵。
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自然段,赞美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第二部分为第2—5自然段,从全身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两个角度赞美了白鹭的精巧;第三部分为6—8自然段,撷取三个非常富有诗意的画面,赞美了白鹭的悠然脱俗;第四部分为9—11自然段,回归总体,再次赞美白鹭是一首优美的歌、一首韵在骨子里的诗。
白鹭,一种普普通通的鸟,经过郭沫若这位大作家寥寥数笔的描摹,就显得那么动人,那么栩栩如生。在作家的笔下,“白鹭是一首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篇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虽然没有浓妆淡抹的词藻,显得那样的朴实无华,但是,它正是运用了如同白鹭一般朴素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平常事物中蕴含的美。作者先是拿白鹭同白鹤、朱鹭和苍鹭作比照,彰
第 4 页 共 29 页
显了白鹭色素配合的适宜,身段大小的适宜,什么是美?美就是恰到好处!这就突出白鹭一种无与伦比的独特的美,颇有点儿“百鸟之中我为首”的意思了。不是吗?白鹭“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这里化用了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敷朱则太赤”。人家是写绝代佳人,可作者却恰到好处地嫁接于白鹭身上,且居然觉得正好,真让人惊叹白鹭的独特之美了!自然,那些美丽的白鹤、朱鹭、苍鹭定会自叹不如了。
接着,作者撷取了三个画面,继续表现白鹭的与众不同的美。无论是站在清水中央,还是立于小树之巅,还是低飞于黄昏之下,都让人联想起一首首美好的诗歌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行白鹭上青天”,都可以和白鹭联系在一起。啊!白鹭,是窈窕的淑女,是绝代的佳人,是高洁的君子,是奋进的勇士!
是的,这只从历史深处飞来的白鹭,给我们多少启示啊!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感受白鹭美丽高洁的形象,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3、认识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1、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2、了解作者抒发感情时所用的方法。 制作简易课件
第 5 页 共 29 页
一、读美文
1、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
一读课文,重在整体感受,注意文章层次。 再读课文,重在体会情感,注意语速。
三读课文,重在读出画面,注意语气。尤其是注意几个问句的朗读。
2、集体演读。
(女领诵)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女生合)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男生合)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男领诵)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全班合)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女生合)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 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女领诵)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男生合)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有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男领诵)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女生合)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
第 6 页 共 29 页
恩惠。
(女领诵)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全班合)具有生命了。
(男领诵)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全班合)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女领诵)白鹭实在是一首诗,(全班合)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诗。 二、说形象
1、请你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 在作者笔下,白鹭是(XX)。
2、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白鹭形象,在文中提取答案。 预设:
在作者笔下,白鹭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在作者笔下,白鹭是一幅画,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 在作者笔下,白鹭是一首歌,一首让人回味无穷的民歌。 3、请你再说说白鹭的美: 白鹭真美,美在它的(XX)。 4、学生默读、圈点批注。 5、全班交流。 预设:
白鹭真美,美在它的色素配合适宜。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
第 7 页 共 29 页
青色的脚。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白鹭真美,美在它的身段大小合适。全身的流线型结构。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白鹭真美,美在它的低调朴素。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白鹭真美,美在它的自在潇洒。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有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白鹭真美,美在它的超凡脱俗。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6、齐读相关句子,读出白鹭的美。
7、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个名字吧。 预设: 水中伫立图 树顶独立图 黄昏飞翔图
8、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好好读一读、背一背。 三、品情感
1、毫无疑问,作者对白鹭充满了喜爱与赞美。那么,作者的这种情感藏在哪里呢?请你到文中去找一找、品一品。 2、学生默读、批注。 3、全班交流。
第 8 页 共 29 页
预设:
作者在文章一开始就对白鹭有了很高的评价“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精巧”强调一切都恰到好处。“诗”是对白鹭美的高度概括,并且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将白鹭的美表现出来。
作者说:“白鹭被人忘却它的美,是因为它的常见。”这恰恰说明作者在最常见的事物中看到了其中的美。白鹭虽平常,但它的美却被作者感受到。
“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仿照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美女的句子来写白鹭的“恰到好处”,表现了白鹭在作者眼中的完美程度。
作者选择了三个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景来证明白鹭不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都那么美。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的在望哨吗?”当然不是!望哨是警惕的、是高度紧张的,怎么会那么悠然呢?作者不容许人们对白鹭的一点点误会。
“清澄”一词,用得多么恰当!白鹭的美丽高洁、超凡脱俗是对这个词的最好诠释,是将这个抽象的词形象化。是将这个词赋予了生命。
就连白鹭不会唱歌这件事情,在作者眼中都是优点,因为它的美丽就是一首歌!歌都不能概括出白鹭的美,白鹭是诗!是一首散文诗。白鹭的美再一次被高度概括。
4、其实,这篇文章将白鹭人格化了。与其说作者是在赞美白鹭,
第 9 页 共 29 页
不如说作者是在赞美这样的人。甚至,作者将自己的理想也寄托在白鹭身上了。 简介作者。 5、再次演读全文。 四、议表达
1、这一首散文诗,在写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呢? 2、学生默读、思考、批注。 3、全班交流。 预设:
首尾呼应。作者在一开始就将白鹭的形象定格:“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也在读者心中烙上深深印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将自己的情感直白地表露出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在如诗一般的语言表达后,再一次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至此,整个文章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圆。文字回到原点,但情感早已升华。
对比强调。作者将白鹭与朱鹭、苍鹭进行对比,强调白鹭大小适宜,在作者心中堪称完美。
一波三折。作者在文中写道:“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作者观点明确,当然不是望哨,因为望哨和前面的悠然相矛盾。作者是在否定有些人对白鹭的偏见。“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作者的自我否定,实则是将情感推向飞腾,再一次强调自己的观点,再一次强化白鹭在读者心中
第 10 页 共 29 页
的形象。
描绘画面。三幅具体画面,向读者展示了白鹭时时刻刻都那么高雅美丽。
作者语言简洁易懂,但却句句含情。
语言优美,富有节奏。作者对白鹭的外形和颜色的描写,用了偏正短语和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韵味。这样富有内涵的文字与白鹭超凡脱俗的美丽紧密契合。
文章层次鲜明,特点突出。这样简洁的构文方式与白鹭的清澄的形象不谋而合。 五、学写字
1、对10个生字归类。
2、寻找难写字,琢磨怎样写得好看。 3、教师适当示范:
鹤:笔画较多,注意左右比例,左边偏旁略靠上,右边鸟可与左边穿插。
嵌:上下结构,山写得扁一点,下面两个偏旁注意穿插。 框、匣:注意半包围部分的笔顺,最后写竖折。 4、每个生字抄写2遍。
5、作业:摘抄自己喜欢的语段,背诵全文。 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仔细品读全文,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感
第 11 页 共 29 页
受白鹭的美,了解作者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
2、理解本文描写白鹭所运用的独到方法并指出其作用。 教学重点:
作者从常见的动物白鹭身上发现其独特的美,运用多种方法对其美进行描写。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这平凡的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情感。(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不平凡的美并讴歌这种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单元我们学习了培根的《论美》这是从人的美谈的,而美还包括自然美、艺术美等,自然中的山水风光、花鸟虫鱼、草木林石无不蕴藏着各自独特的美,也都可以用艺术来表现他们的美。于是有了许多咏物和描写山水田园的诗和散文。
投影杜牧的《白鹭》诗,让学生说出写的是什么鸟,(除了这首诗请学生再举一些描写白鹭的诗句)引入对白鹭认识的话题,并由学生展示收集到的白鹭图片,(视时间而定)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教师再展示白鹭的有关图片,让学生观察后谈对白鹭的印象。
师:白鹭其实是一种很普通的鸟,过去的人们能常常在水塘和田间看到它,因为环境原因现在我们很少看到,同学们能说说对白鹭的了解吗。(学生介绍收集的有关介绍,后教师投影知识介绍)师说:白鹭因常见而使人忽略了它的美,下面我们来看看大作家郭沫若发现
第 12 页 共 29 页
了白鹭身上怎样的美呢。 二、整体感知:
师:现在请同学们设想自己在田间水塘边,专注地朗读散文《白鹭》,要求边读边找出文中作者对白鹭独到的感受和评价的几个关键句子,用浪线勾画出来,并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写作内容和抒发的感情。(要求学生概括在书上)
师点拨:为什么首尾都说白鹭是一首诗呢?诗给人的感觉是什么?(美,“如诗如画”)为什么结尾处又说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呢?(散文诗说明白鹭美的内涵丰富,其美反而容易被人忘却,相对而言,散文诗不如诗那么容易被人发现,韵在骨子里就说明白鹭的美自然而成,平凡而不易被人发现,文中“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就说明了这一点。“实在是一首诗”,“实在”一词,突出了作者对白鹭的认识和感觉,表现了对白鹭的喜爱和赞叹。)(注意概括的方法介绍)
描写了白鹭因为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抒发对白鹭蕴涵的美的赞美之情。
(老师要注意的是:读文章要3—4分钟,问题1要让学生写出来,全班交流。老师板书在黑板上。常见——忘却的美——赞美) 三、精读理解:
师:作者在开头和结尾都赞美常见的白鹭是一首诗,表现白鹭具有诗一般的美处,那么白鹭那韵在骨子里的美到底表现在哪里呢? 请同学们找出了文中描写白鹭美的句子或段落,加以交流。(教
第 13 页 共 29 页
师点拨补充)
师:根据我们找出的句段,请同学们来概括作者在这些句段中表现了白鹭哪几个方面的美?
投影展示,请学生根据画面和文字一起来读一读感受文字中所表现的美。(生读感受)
老师示范:和谐美(三个字抓住关键词:嵌、镜匣) ①外形美(2、5节)———能看出的美
②和谐美(6)———作者感受到的,被人忽略的美
③神态美(7安稳、悠然)———作者感受到的,被人忽略的美 ④动感美(8活力美黄昏乡居)———作者感受到的,被人忽略的美
(答案灵活不求全一致。老师板书)
师总:白鹭是一种平凡的动物,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感受抒写了它因为常见而被人忽略的这么多的美。可见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所以我们要善于用心去感受、发现蕴含在平凡事物中的美。 师生共读:罗丹语
老师总结:大家通过仔细品读全文,感受到了白鹭的美,了解作者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完成了我们今天的两个任务中的一个。(可以安排学生质疑,主要是第9节的理解)
出示目标回顾第一个目标的达成情况,再让学生明确第二个目标。
第 14 页 共 29 页
四、探讨写法
师:美的事物还要作者采用高妙的艺术手法加以描绘展示。我们在上学期已学习了《海燕》、《白杨礼赞》《石榴》《马说》等咏物课文,回忆一下作者在描写海燕、白杨、石榴、马等事物时运用了哪些手法突出这些事物的形象和美的。(对比、烘托、象征、细腻的描绘等)
本文也是一篇优美的咏物散文,在状物抒情方面用了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手法:
学生可以找出对比、夸张的手法,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本文在描写白鹭上与众不同的地方。
老师引领:出示工笔与写意画各一、指出二者的区别。出示《石榴》描写片段,与之比较,让学生发现本文状物抒情的特点:抓住事物的神韵作粗线条的勾勒。(师生朗读全文感受) 回顾目标,学生谈本堂课的收获。教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一)语文活动: 观察日记: 要求:
1、描写自然界常见的一草一木一物,表现其独特的美。 2、恰当运用作者状物抒情的方法。
(二)读课本上《散文家谈散文》。了解作者的观点。 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篇四
第 15 页 共 29 页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明白作者的情感。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白鹭》这篇文章。(板书:白鹭) 2、听写词语,订正。(出示课件(12) 3、抽查背诵。
二、深读课文,体会情感。
师:在上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已经知道这篇文章描写了白鹭的美,那么,作者是如何体现白鹭的美的?就让我们深入阅读课文,去感受一下。
重点句子解析。(出示课件(13) ①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运用比喻句,从总体上赞美白鹭的美。用“诗”来比喻,新奇,贴切,耐人寻味。 板书:精巧的诗
②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对此是如何评价
第 16 页 共 29 页
的?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色素美:雪白铁色青色
评价: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说明了白鹭颜色的恰到好处。
③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出示课件14)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身段美:流线型结构,长喙,脚。 评价: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这句话说明了白鹭身段美得恰到好处。 ④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
朱鹭、苍鹭:太大了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这是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了对比,写出了白鹭无论色素的配合,还是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的特点,突出了白鹭的美。 ⑤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出示课件15)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美往往蕴含在生活中,蕴含在我们常见的事物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就会发现寻常事物中那独特的美。
第 17 页 共 29 页
⑥现在我们认真品味描绘白鹭的三幅图,看看作者是怎样直接描绘白鹭的美的。(出示课件18-20) 图画之美:清田独钓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图画美”的? (板书:图画美)
师生共同总结:借助插图,我们可以感受到图画之美。田为镜匣,白鹭为主体,好一幅水墨丹青。 悠然之美:清晨望哨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白鹭的“悠然之美”的? (板书:悠然美)
师生共同总结:描绘的背景----清晨;描绘的状态----悠然,这是其他鸟儿没有的,是白鹭独特的。 清澄之美:黄昏低飞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绘白鹭的“清澄之美”的? (板书:清澄美) 师生共同总结: 背景---黄昏 状态----低飞
感觉: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 三、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学生讨论总结,教师引导指正)
1、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
第 18 页 共 29 页
2(1)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板书: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喜爱赞美
开头句的比喻旨在点出作者的发现,引出下文;结尾的两个比喻是对全文的总结,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白鹭美的本质。 2、通读课文。
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出示课件2(2) 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歌颂,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喜爱赞美
3、从这个感悟中,你在生活中能发现常见的美吗? 四、小结。
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文章清纯自然,富有情趣。作者通过对形象和色彩的刻画,描写出白鹭独特的美,同时运用新颖、贴切的比喻,使白鹭的形象鲜明生动,使文章清丽悠远,富有浓浓的诗情画意。 五、布置作业。
运用本课学习的对比的手法,写一写你熟悉的事物。 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8个生字,会写“素、宜”11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词语。
第 19 页 共 29 页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通过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白鹭的图片 教学设计
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出示课件(2)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板书:白鹭) 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出示课件(3)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日。《白鹭》也作《鹭鸶》。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第 20 页 共 29 页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出示课件(4)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出示课件(5) (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 (3)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吗? (4)你能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四、交流自学成果,解决问题。
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希望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总结出来。 (板书:白鹭-----外形美)
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字? (板书:清田独钓图。(出示课件(7) 清晨望哨图(出示课件(8) 黄昏低飞图。(出示课件(9) 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几部分? 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师总结:
这篇散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体介绍白鹭的美。
第二部分(2-(10)从不同方面介绍白鹭的美。
第 21 页 共 29 页
第三部分(11)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再次表达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白鹭,明白了白鹭的美,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可以说,这一课是很有收获的。 六、布置作业。 1、掌握课后生字词。 2、背诵课文。 白鹭教学设计篇六
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没有见过白鹭,有必要让学生先欣赏一些白鹭的图片,对白鹭有个直观的认识。
本篇课文的语言凝练、含蓄,学生可能会有很多不懂或疑惑的问题,这将是本节课重点要解决的。对于白鹭的美,学生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刻,有必要适当点拨,加深理解。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提出问题,分析解决。
3、在品读课文的同时,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生活和美的热爱之情。
《白鹭》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是大文豪郭沫若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
第 22 页 共 29 页
赞美。全文语言朴实流畅,优美如诗。尤其是字里行间饱含的那份浓浓的诗意,使人回味无穷。因此,教学本文除了带领学生学会生字词并练习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的内涵,从而感受白鹭的美,感受文章描绘的意境美。 知识与技能:
认识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会写“精巧、配合、身段、适宜”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的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理解。
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课件展示法,点拨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师准备: 1、课文朗读动漫。
2、白鹭的相关视频资料、作者资料。
第 23 页 共 29 页
学生准备:搜集作者背景及白鹭相关资料。 使用教材
构想:对于课文的理解,我设计了多层次的课文阅读。首先,让学生们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接下来设置再读课文,整体把握,这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的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然后设置深读课文,品味重点句子,重现优美的画面,这样由浅入深的阅读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了文章,体会了作者对白鹭的思想感情,这种方式突出了重点,有突破的难点。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悠远,我要让我的学生们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让他们明白美往往存在于平常的事物中,鼓励他们去寻找,去发现在能力培养方面。我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把课上所学运用到实际中,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嘴长颈长脚也长,爱穿一身白衣裳,常在水边结伙伴,田野沟渠寻食粮。(打一动物)谜底:白鹭(师出示图片) 2、激趣导入:课件出示白鹭的视频及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交流,认识白鹭。 3、板书课题。
4、生齐读课题,师指导读好“鹭”。
5、引导学生简单交流课前搜集到的作者资料,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第 24 页 共 29 页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画出不懂的词语。 (2)出示词语,过字词关。 (3)指导书写。
三、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2、理清文章脉络,指导分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二、直入开篇,抓住中心白鹭这种常见的鸟,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它却是一首“精巧的诗”。
三、赏读2—5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巧”美。
1、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自由朗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想边画。
2、集体交流,引导,感悟。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并通过观察课件中的白鹭感受它外形的和谐优美,读出和谐美。
(2)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白鹭的美:小巧、玲珑、柔和、平常。伴随音乐,读中感受如诗般精巧、美丽的白鹭。
(3)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近景图,说出白鹭的外形,读中体会白鹭形体一切都很适宜,像诗一样精巧,优美。
第 25 页 共 29 页
3、学生再读2—5自然段,读出白鹭的精巧美。 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啊!
四、赏读6—8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生活美”
1、白鹭不仅有精美的外形,更有精巧的生活。此刻,你仿佛看到白鹭生活的哪些画面呢?
2、哪些画面深深地吸引了你呢?用心读一遍,画出使你回味无穷的词句,并写下你的感受,然后与你的组员交流。 3、学生自读自悟自写,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组展示汇报。
使用多媒体展示画面,师生导读导悟。
当我们再次聚焦白鹭生活的画面,不得不惊叹于白鹭全身流泻的、诗一般的美!
五、赏析9—11自然段
1、质疑:此时此刻,你觉得白鹭美吗?它美中还有不足吗? 2、教师描述:是啊,白鹭真是如诗如画如歌!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3、全景图中显示第11小节文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六、赏读全文,总结全文
1、也许白鹭这首精巧的诗,这首韵味无穷的诗,深深地感染了郭沫若老先生,因而诞生了这篇如诗如歌如画的美文,细细品读,感觉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白鹭深深的赞美和喜爱。让我们伴着音乐,
第 26 页 共 29 页
齐读全文,尽情享受白鹭无尽的美!
2、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你有哪些收获? 猜谜语。
学生交流对白鹭的认识。
简介作者:郭沫若,原名郭开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曾获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
联系上下文指名说说生字读音上的注意点,并领读。
教师适时指导读准“喙、嗜、朱、哨、韵”等字,并正音。(“宜”读yí,不读yì;“喙”读huì,不读zhuó。)
学生从以下方面找出白鹭的美:(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学生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学生从: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感知白鹭的美。
学生边读边想边画白鹭“精巧美”的句子。
第二小节——概括描写: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 第三小节——对比描写: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相比,有其独特的小巧美和寻常美。
第五小节——具体描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真是天工巧夺!
觅食、栖息、低飞
第 27 页 共 29 页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找出看到的画面: 第一幅图——白鹭觅食 第二幅图——白鹭栖息 第三幅图——白鹭低飞
集体交流,体会“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齐读第11小节,发出内心的赞叹。 齐读全文。
学生从多角度畅谈收获。
这一环节以谜语和视频资料的形式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
这一环节给了学生充分的预习交流时间,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的引领下,学会了自学。教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
本环节注重让学生尝试用已有的知识理解教材内容,激发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为课堂中合作、探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在文人墨客的笔下都充满诗情画意。回顾全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激发他们对白鹭的喜爱之情,从而为下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感受白鹭的外形的精巧。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真正走近白鹭,感受白鹭的生活美。 在热忱朗读中读出白鹭的韵味、作者的心境,读出作者对白鹭的
第 28 页 共 29 页
喜爱之情。
由课内迁移到课外,拓宽学生的视野,学习写作方法 板书
总起:精巧的诗
白鹭 精巧的外形: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 精美的生活:觅食、栖息、低飞 总结: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6篇《白鹭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本店铺。
第 29 页 共 2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