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 为 学 校 发 展 献 一 策1

来源:化拓教育网


我 为 学 校 发 展 献 一 策

二圣中心小学 任永娣

一、师生要有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我校建校有很长的历史,现在要充分保存好每个时期的重要大事,同时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挖掘前面的历史,挖掘学校的优良传统,建立校史室,对全体师生进行校史教育,使师生有一种认同感,产生一种以圣小师生为荣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校史室不是可有可无的设施,而是一所学校血脉所在,千万不能小看校史室在育人方面的作用,每一个新进学校的师生以后都要认真上这一课,这要形成制度。制度最终会衍生出一种文化。校史室既要有实体的,也要有网络版的。要成立校友讲师团,不定期邀请他们回校讲学,开展传统教育。要认真研究圣小的优良传统,究竟有哪些,还要面向现代化,研究新形势下圣小发展的新趋势。

二、校园要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从实践来看,真正顶尖的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也是我们教育追求的目标。那么,什么是良好的教育呢?北师大肖川教授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她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

由此可见,丰富的校园活动(也包括校外活动),不是对课堂教育的冲击,而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应将此类活动制度化,应形成自己的特色,彰显圣小的育人特色。

三、营造追求卓越,赶超一流的校园文化

前面谈到的校园活动仅仅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学校文化是指围绕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知识符号,建筑风格等的集合体。从文化要素来说,学校文化主要包括学校观念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物质文化。这里只谈学校观念文化,它的核心是学校精神,学校精神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和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

周校长振奋人心的讲话和对学校前景的描绘,要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追求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觉得首要的是开阔老师视野,使老师形成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分批组织教师带着任务外出参观一流名校,寻找差距,制定措施,迎头赶上。同时邀请国内真正的一流专家名师到校讲学。

注重特色,百花齐放,应该是圣小的定位。要打造圣小金字招牌,到底以什么为学校的主特色,到现在我都弄不清,不过说实话如果以陶行知学校为特色恐怕不行,学生及家长不会感兴趣。只有有金子招牌,还要经常擦拭,不断增加含金量,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狼来了!只有把自己变成狼,才不怕狼。

四、学校管理者要靠前指挥,深入课堂,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每天要听2节课,他的经验是:只有当学校领导人掌握

了足够的事实和进行足够的观察时,才能在教学和教育过程的这个领域里达到工作的高质量。经常听课和分析课的校长,才能了解学校里在做些什么。他又说:多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尽管学校领导人有各种各样的活动,而听课和分析课却是应当摆在首要地位的工作。

学校要有一流的教育质量,离不开一流的课堂教学。我相信,最笨的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不仅校长要听课,主任,组长也要多听课,而且要上课,要深入课堂,深入学生,只有扎扎实实沉下去,才能潇潇洒洒浮上来。当然校领导们也应该每学期上一节示范课,比如每月在某年级某班上一节课。抓住了课堂教学,就抓住了质量监控的保障线。

2011 9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