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谈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

来源:化拓教育网
谈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

陈夏

【摘 要】评价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评价是一种体现幼儿教师成长和发展过程性的评价。合理制作和利用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能激发教师自我反思、自我纵向比较,关注教师个别差异,从而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ssessment is an indispensible part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portfolio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cords the teachers' growth and improvement. An appropriate portfolio will stimulate teachers' self-reflection and comparison to help teachers' further achievements.

【期刊名称】《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00)004

【总页数】3页(P39-41)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

【作 者】陈夏

【作者单位】宁波江东中心幼儿园,浙江宁波31504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451.2

幼儿园教师评价作为幼儿园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幼儿园教师素质和教师在教育保育工作中的行为表现的评价。[1]通过开展幼儿教师评价,有助于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档案袋评价(portfolio assessment)属于发展性评价的一种,它也已被西方许多发达国家作为有效地进行教师评价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选择而广泛应用。[2]纵观一些教师的专业成长档案袋以及与不同层面老师交谈后发现,老师们在制作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困惑:一是档案袋制作版面设计精美,但不知道内容如何收集。例如,新教师不知道档案袋究竟要放哪些内容,个性化如何在内容上有所体现等;二是档案袋中收集了结果性的资料,但忽略过程性的积累。例如,关于常态课教学如何将过程性的资料予以有效积累等问题;三是档案袋的内容与目标没有很好地吻合。对发展规划的目标把握还不够准确,与档案袋具体内容产生“脱节”现象。

为了更好地唤醒老师们制作档案袋的兴趣,从选择档案袋手册入手,以个性和自主的设计激发老师们制作成长册的源动力。制作档案袋的材料多种多样,可以是日记本,也可以是活页本,还可以是文件册。建议采用塑料封皮,内有透明文件袋的办公文件册,活页的插取方便整洁,里面还可以放置自主设计的夹页,便于翻阅不同的版块内容,简约美观且便于操作。教师根据教龄不同,选择不同颜色的塑料封面作为划分的依据,便于评价者

一目了然地明确不同教师的不同发展阶段,又方便同事和管理者对教师进行直观评价。制作档案册的纸张可以是不同颜色的彩色纸作为底色来设计,每一种颜色代表一个档案袋的板块。

根据教师评价的不同目的,可将教学档案袋分为过程性教学档案袋、结果性教学档案袋和展示型教学档案袋。幼儿教师档案袋更需要过程性档案袋,因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最大的价值在于更多地关注班级的常态课堂,关注教学反思,关注教学过程,这样做的另一目的是改变教师只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的教育理念,立足于过程性教师档案袋,品味教师专业的成长。

在明确了幼儿教师档案袋制作的目的后,需要进一步确定档案袋所要涵盖的相关内容。档案袋之所以称之为“成长档案袋”,是因为它更多的体现的是幼儿教师的发展和变化,因此不能成为想装什么就装什么的百宝箱,需要体现如上所说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是经过幼儿教师自己深思熟虑后所收集体现自身专业成长的一手资料。[3]一般来说,幼儿教师成长档案袋可以包括个人小档案、教学研究、管理方面、家园沟通、各类评价等几大版块。在查阅各类参考相关文献以及翻阅不同层面教师的教师成长档案的基础上,可以梳理出幼儿教师成长档案袋所收集的具体内容。

1. 我的个人小档案。收集内容包括:教师姓名,个人照片,参加工作时间(教龄),工作简历,教育理念和以往成绩等。收集目的主要是整体地介绍档案册的主人,使评价主体对教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我的教育行动。收集内容第一部分为学习方面,包括:阅读各类教育类书籍及读后

感,园内外业务学习后的感悟,参与外出培训后的反思,通过师徒结对学习后获得的经验和思考,个人参与的课题内容及反思以及收集优秀教学案例进行自学等;第二部分为教学方面,包括: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本年度专业发展规划,公开课设计与反思(每学期1-2个),有品质的常态课教案及观察记录,教师反思日记(可以结合教育博客同步进行)和教育随笔、教育叙事、教学困惑等。收集目的第一部分为:通过过程性的内容收集可以看出教师学习的循序渐进和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第二部分为:将几次教学活动的记录与反思有先后顺序呈现于档案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师教学发展轨迹,教师亦能获得成就感。过程性举例内容:可以以教育叙事的形式记录各类反思;撰写课题可以列举第一稿到最后一稿的内容,通过反思体现课题撰写的过程;公开课设计可以包含初稿、试教后二稿以及最后调整稿“三部曲”的形式记录;教师反思日记可以每周一记积累过程。

3. 我的班级管理。收集内容包括:班级管理:环境创设、蒙氏(区域)创设的介绍和反思,班级教育特色的研究与实施,对实习生、保育老师等的指导管理等。收集目的为:档案袋所呈现的班级具体的变化,可以看出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的提升。过程性举例内容:每月一次记录班级特色实施;环境创设可以用图片、文字每月记录一次。

4. 我的家园沟通。收集内容包括:开展班级沙龙的方案介绍和反思,爱心预约访谈(和个别幼儿家长的沟通交流)以及主持开放式家长会后的反思记录等。收集目的为:过程性记录访谈内容,可以体现教师在沟通艺术方面的能力提高。过程性举例内容:记录每次访谈的内容,每月一次,辅助用录音笔帮助记录。

5. 我的工作回音。收集内容包括:阶段性教师自我评价(依据学年度发展规划进行),师傅对自身的发展评价,园所同事交流评价和园所管理者的评价等。收集目的为:阶段性

的评价和同伴、领导的评价都能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在提升,避免了“闭门造车”的情况。过程性举例内容:教师自评每月一次;他人评价依据视园所具体情况而定。

以上有关过程性档案袋的内容收集更多地针对年轻教师或对于成长型教师而言,对于幼儿园的骨干教师或有更高发展需求的老教师而言,需要根据自身“发展规划”收集相关内容。例如,可以将参与的课题相关资料翔实地呈现在档案中。总之,档案袋设计可以由其固定的格式借鉴,但对每位教师而言,收集的材料和过程性的内容都不尽相同,也就是说,每个档案袋所讲述的都是一个独特的故事,是每位老师成长的缩影。

一本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就是一段教师专业成长历程的缩影。它注重教师教育经验的积累和反思,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我对话,体现教师的独特风格和特色。[4]一般以教师个人为主体,以时间为线索,一年建立一本,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凸显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

1. 制定三年规划,引领发展方向。在确定制作档案袋之后,首先制定属于自己的三年发展规划,从教育实践能力、班级管理、课题研究三个层面入手,分别制定相应的内容和措施。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学会分解和细化目标,渐进性地实践规划,体现在档案册中。

2. 关注常态课,注重过程性记录。通过制作教师档案袋,教师会关注常态课教学。会更关注常态课中的师幼互动,教学设计等方面,使教师能逐步积累教学素养,一学期下来,可以看到自身成长的轨迹。

3. 养成善于反思、主动思考的习惯。教师专业成长档案不是一种简单的资料收集和堆

积,它其实是养成教师勤于反思的“助推器”。也就是说,教师档案袋的建立可以帮助教师养成善于反思、主动思考的好习惯。

4. 随时记录,获得第一手资料。幼儿教师面向的是幼儿,工作内容复杂且跟随幼儿的需要而定,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及时记录一些想法或者经验,直接手抄到信纸上形成手抄风格的档案册。

传统的幼儿园教师评价更多地关注同伴及领导层面对教师的“评分”制度,事实上,一本内容充实的体现教师过程性变化的档案袋却是评价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依据,通过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能更为科学地评价教师的专业成长。

1. 利用教研活动平台展开教师同伴互评。通过这样的平台,倾听来自同伴的声音来调控自身的教育行为,看到了更多教师在专业发展之路上的探索和努力,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 通过自我评价,提升反思技能。在教师的专业成长道路上,离不开教师的每日自省。除了园领导的检查监督外,教师是否能进行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要素。以档案袋为媒介,把反思作为一种激励和检验自身的教学思想,在实践中发展教学知识的有效手段。[5]

3. 利用网络平台,邀请园领导和专家学者评价自己的教师档案袋。虽然这样的举措需要一定的设备支持,但可以尝试这样做:将电子版的内容放到网络上,将网址发给评价者,并与评价者进行后续的沟通和进一步的交流,自己的教育行为受到专家学者的点评,能更

为科学地促进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的落实。

4. 抓住学期末的集体展示和交流的机会。每学期末的集中交流一方面可以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教育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增进更多的教育同行乃至幼儿园领导对自身的了解和正面的评价。

【相关文献】

[1]胡惠闵,郭良菁.幼儿园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0.

[2]季磊.档案袋开发与运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选择——来自上海市C小学的案例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3]郭玉仙.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山西档案,2009(增刊):64.

[4]胡福贞.幼儿教师自我评价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32.

[5]王斌华.教师评价:绩效管理与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