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理解一维稳态导热概念
(2) 用平板法测定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 (3) 确定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二、 实验原理
对于一维稳态导热傅立叶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ATkTc
:导热系数; A:平板垂直于导热方向的导热面积
:平板厚度; Tk、Tc:平板两侧的温度
基于上述原理,该实验测定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
即
ATkTc
在实验中需要测得:试验材料的厚度,试验材料的面积A, 通 过该面积的热流量,试验材料的两侧表面的温度Tk、Tc。 三、 实验装置及测量仪表
实验本体如下图所示:被试验材料做成两块方形薄壁平板试件1,面积为270mmX270mm, 厚度为20mm。其中板中心部位面积为200mmX200mm的地方为有效测试面积,由主加热器2加热、四周剩下的面积由辅助加热器3加热。辅助加热器在自动控制器件的作用下,将四周面积的温度调到与有效试验面积[200mmX200mm]的温度保持一致。
1
电加热器2、3产生的热量通过试材1,被冷却水4带走。上下两块试材的材质、尺寸大小相同。在设备外围设有保温性能较好的材料5,以确保热量只朝上下两方向传递。
电加热器的功率P可由仪表读出,试件两侧面的温度T、T、T、
123T4(如图
a所示)由测温元件测出。温度测点T、T布置在试件的内
561侧表面,起到监控辅助加热器的作用。即它们的值应该与T、T保持
2一致。
当试件上下的传热条件基本一致时,通过每块试材试验区的热流量将是电功率的一半,即
5
4 1-试材;2、3-电加热器; 4-冷却水套;5-保温层
T5 T1 T2 T3 T4 T6 5 3 2 =P=UI/2。 1 3 4 四、 实验步骤 1、将试材烘干。
2、记录试材的厚度,两块试材的平均厚度之差应小于1mm,并仔细的将试材装入实验装置内,将热电偶点紧贴在试材的两表面上。 3、按图接线,开启水泵,接通冷却水,合上电源加热,经一段
2
时间后测量温度值,以后每隔十分钟测量数据一次,和前面的数据进行比较,直到观察到系统达到热稳定状态为止。
4、改变电加热器的电流、电压,待系统达到热稳定后再次记录所需要的数据。
5、实验数据经老师审阅之后,整理现场方可离开。
五、 实验结果整理
对于大多数保温材料其导热系数k随温度变化有以下线性关系:
01bt
式中:b - 比例常数;
0- 温度为零时材料的导热系数。
实验时改变温度,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实验测得的导热系数
实际上是材料平均温度tm时的导热系数。记录不同平均温度下的导
热系数值以后,以为纵坐标,以tm为 横坐标,描出ftm曲线。当tm0时纵坐标的横距为0, 比例常数b为:
bm0/20tg0
tg为直线的斜率。也可以用曲线拟合的办法求出关系式。
3
水平管外空气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的测定 (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测定单管的自然对流换热系数h; 2. 掌握大空间自然对流换热用到的准则数;
2. 比较测量的值和用Churchill-Chu准则关联式计算的值 二、实验原理:
对钢管进行电加热,热量应是对流和辐射两种方式来散发的,所以对流换热量为总热量与辐射换热量之差,即:
cr
chA(twtf) ,
44TTfwrCoA 100100hAtwtftCowtf44TTfw (1) 100100
r——辐射换热量; c——对流换热量; h——自然对流换热系数;
A——换热面积(这里即管外壁面积)
——试管表面黑度;
2C05.67WmK4——黑体的辐射系数;
];
tw——管壁平均温度[Ct
f——室内空气温度[C];
4
根据相似理论,努谢尔特数Nu是葛拉晓夫数Gr、普朗特数Pr的函数。Churchill和Chu推荐如下关联式:
1/60.387GrPrdNud0.68/279/1610.559/Prtmtwtf2
(2) 2定性温度定型尺寸用管外经,d
Gr-6
P>10。
适用范围
三、实验装置及测量仪表:
实验装置有试验管(四种类型),测量仪表有电位差计、TDGC型接触式调压器、稳压器、功率表。
试验管上有几个热电偶测点,测点嵌入管壁,其产生的热电势由电位差计测量。 根据热电势值可以查出一个温度差,即热电偶测点与空气温度的差。 稳压器可稳定输入电压,使管的加热量保持稳定;电压、电流表测定电加热器的功率。 四、实验步骤:
1. 按电路图接好线路,经指导老师检查后接通电源; 2. 调整调压器,对试验管加热;
3. 稳定六小时后开始测管壁温度,记下数据; 4. 间隔半小时再记一次,直到两组数据接近为止; 5. 取两组接近的数据平均值,作为计算数据; 6. 记下半导体温度计或用玻璃温度计指示的空气温度;
5
7. 经指导教师同意,将调压器调整回零位,切断电源。 五、实验数据的整理:
1. 已知数据:
管径 d管长 L黑度 180mmd260mmd340mmd420mm
1L2L3L41000mm
10.11 ===0.15
2342. 测量数据:
管壁面温度、室内空气温度t、功率P
f3. 整理数据:
a 根据式(1)计算对流换热系数 b. 查出物性参数
定性温度取空气边界层平均温度tm(tft)/2在书的
附录中查得空气导热系数、热膨胀系数、运动粘度、导温系数a和普朗特数Pr。
c. 用Churchill-Zhu的实验关联式(2)计算对流换热系数h
求相对差值
h-hh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