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8年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分析
临床用药论坛
我院2018年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分析
费姚1,柏蓉2,鲍丽琴2,赵萍2*
1.苏州市独墅湖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江苏 苏州 215228;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江苏 苏州 215228
【摘要】目的:了解江苏盛泽医院(以下简称“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调取我院2018年1~12月所有Ⅰ类切口手术病例1368例,进行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回顾性调查,分析预防用药使用率、选择药物合理性等情况。结果:1368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数为528例,其中治疗使用抗菌药物的I类切口手术病历157例,其余371例为预防用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27.12%。有预防用药指证占比为98.38%、选药合理率为95.34%。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预防用药品种选择不当等不合理情况,需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使用分析[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24-0093-02
我国是抗菌药物使用大国,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加[1]。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可明显减少术后感染等并发症,但使用不当或过度使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甚至引发二重感染[3],给以后的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对于减少耐药株、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其重要[4]。为提高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对2018年1~12月所有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进行了合理性评价,为医院规范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从我院医院信息系统中提取2018年1~12月所有已经归档的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共1368份。
1.2合理性点评依据 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5]、相关指南及药品说明书等评价预防用药
[2]
的合理性。
1.3调查方法 制作调查表,根据病例记录填写调查表格,包括登记病人一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手术信息(诊断、手术名称及日期、住院天数)、抗菌药使用信息(药物品种、用法用量、用药时机)等。用Microsoft Excel 2007进行数据分类、统计,从抗菌药使用率、药物选择、术后用药时间等方面来评估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是否符合点评规定。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全院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 对2018年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I类切口手术进行分析,调查结果如下: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27.12%,其中有预防用药指证占比为98.38%,其中选药合理率为95.34%。
2.2各科室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 为了给各个科室制定目标,对每个科室的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具体情况如表1。
表1 各科室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n,%)
科室骨科合计普外科合计心血管内科妇产科神经外科眼科整形(美容)烧伤科ICU泌尿外科消化内科耳鼻喉科胸心外科肿瘤内科合计例数84438241112915238931111368预防用药使用率43.96%(371/844)1.57%(6/382)7.32%(3/41)45.45%(5/11)58.62%(17/29)6.67%(1/15)13.04%(3/23)0%(0/8)66.67%(6/9)66.67%(2/3)100%(1/1)0%(0/1)0%(0/1)22.73%(371/1368)有预防用药指征占比100%(371/371)83.33%(5/6)100%(3/3)60%(3/5)100%(17/17)100%(1/1)100%(3/3)-100%(6/6)100%(2/2)100%(1/1)--98.38%(365/371)药物选择合理率83.83%(311/371)83.33%(5/6)0%(0/3)100%(5/5)100%(17/17)100%(1/1)66.67%(2/3)-66.67%(4/6)100%(2/2)100%(1/1)--93.8%(348/371)3 讨论
3.1预防用抗菌药物指证不明确 Ⅰ类切口手术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①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②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③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④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70
岁)、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ANC≤0.1*109/L)持续时间超过7天的高危患者。
本研究结果显示2018年全院Ⅰ类切口手术共1368例,其中371例预防使用了抗菌药物,具备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的比率为98.38%,6例没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征,分别为骨科(关节镜)2例、普外科1例、泌尿外科1例、妇科2例。
(下转第95页)
医学食疗与健康
93
2019年12月下
果那芬75,除外2017年果那芬450用量小于果那芬75。
本次分析没有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限定日费用(DDC),因为有些药物的DDD值难以获得,而且部分药物除促排卵外还有多个适应症,如来曲唑还用于乳腺癌,由于不同适应症很可能使用药剂量也不同,因此计算DDD值会造成偏差。
本次分析没有覆盖临床使用的所有促排卵药物。有些药物尽管已经使用,而且有效,但适应症中并没有促排卵,且没有在2016至2018年之间都有使用,数据分析不准确,如醋酸亮丙瑞林3.75mg。
综上所述,2016至2018年促排卵药物使用总体增加,总金额逐年上升,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到我院就诊的不孕不育病人逐年增加,说明我院生殖中心的技术得到了广大不孕不育患者的肯定。而促排卵药物的使用排名在这3年中比较稳定,
临床用药论坛
药品品种能够满足临床不同需求,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经济条件作出最佳治疗方案。参考文献
[1] 王宏虹, 黄玉玲, 徐红冰, 等. 生殖助孕中心门诊用药分析[J]. 药
学研究, 2017, 36(2): 111-114. [2] 丁楠, 龚森, 刘东. 武汉地区32家医院2009~2011年促排卵药
应用分析[C]. 中国药理学会. 2013年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3: 228-230.
[3] 刘思南, 张晓甦. 促排卵药物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J]. 现代中
西医结合杂志, 2017, 13(2): 109-111, 122.
[4] 黄云, 廖花, 岳林林. 地屈孕酮在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中
的临床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 2017, 46(23):131-132.
[5] 黄云, 廖花, 岳林林. 地屈孕酮在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中
的临床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 2017, 46(23): 131-132. 作者简介:沈丽洁(1984.07-),女,江苏常州人,本科学历,主管药师,主要从事药剂科工作。E-mail:1499148964@qq.com
(上接第92页)
综上所述,在小儿全麻扁桃体切除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可提高苏醒期镇静效果,大大预防患儿苏醒期躁动等副反应情况发生,是安全可靠的,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
[1] 陈丽芬, 上官王宁. 曲马多与右美托咪定预防全麻术后患儿苏醒
期躁动的临床研究[J]. 浙江创伤外科, 2019, 24(3): 602-604. [2] 黄俊杰, 刘庆仁, 王伟棋, 等. 右美托咪定联合甲泊尼龙对小儿
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躁动的影响[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 16(3): 192-195.
[3] 罗玲, 王春. 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应
激反应的影响[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8, 30(4): 100-103.
[4] 袁振武, 杨昌明, 王龙. 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儿麻醉对血流动力
学及对苏醒期躁动和术后疼痛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8, 15(7): 94-97, 106.
[5] 陈金华, 丁锦萍, 靳红绪, 等. 右美托咪定对扁桃体及腺样体切
除术后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16, 45(20): 2397-2399.
[6] 王璐, 张瑞冬, 白洁. 右美托咪定对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
全凭静脉麻醉苏醒期躁动作用及拔管反应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17, 46(17): 2102-2106.
机制尚无统一定论,普遍认为与围术期麻醉药物应用以及手术操作如气管插管刺激以及疼痛刺激等均是引起患儿苏醒期躁动的主要诱因。有研究显示,舒芬太尼以及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可有效缓解围术期疼痛,预防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但因其极易因其患者胃肠道与呼吸抑制等药物副反应,导致其临床应用受限[5]。而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通过作用脑干的蓝斑区,刺激蓝斑核突触前膜的α2受体,进而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分泌以及阻断疼痛信号传导,达到镇痛、镇静、抗焦虑以及抗交感等疗效,且不会对患者自主呼吸进行抑制。王璐等学者在儿童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研究发现[6]可有效维持患儿围术期血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整体提升患儿苏醒期质量,减少躁动行为发生,且无呼吸系统抑制反应。本文研究结果,与上述王璐等研究结论基本相吻合。进一步证实在小儿全麻扁桃体切除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可提高苏醒期镇静效果,大大预防患儿苏醒期躁动等副反应情况发生。
(上接第93页)
3.2药物选用不合理 2018年药物选用合理率为93.8%,错误选用头霉素类与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为主要问题,其中以骨科错误的选用头孢曲松,头孢西丁为主。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正确选择应为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综上所述,应加强培训,开展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对临床科室进行相关绩效考核;开展前置审方工作;定期检查围术期用药情况并对不合理现象及时反馈给临床;从而提高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合理性。参考文献
[1] 胡志强, 郑晓俊. 某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4, 14(9): 1210.
[2] 陈艳芬, 杨淑梅. 自治区第二济困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
菌药物的调查分析[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0, 4(35): 311-313. [3] 陈铁洋. 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分析[J]. 临床合理用
药, 2011, 4(9): 142-143.
[4] 杨文辰, 宫建, 孙晓辉,等. 神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
用时间的调查分析[J/CD].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2016, 10(3): 313-316.
[5]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修订工作组.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指导原则: 2015年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36-37. 基金项目:吴江区卫生局“科教兴卫”研究项目(WWK201814)
作者简介:费姚(1991.10-),女,江苏苏州人,药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医院药学。E-mail:46670991@qq.com
通讯作者:赵萍(1962.11-),女,江苏南京人,主任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E-mail:296451982@qq.com
医学食疗与健康
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