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桥涵台背回填的施工质量控制

来源:化拓教育网
• 174 •

第43卷第9期

2 0 1 7 年 3 月

SHANXI ARCHITECTURE

山西建筑

Vol. 43 No. 9Mar. 2017

文章编号:1009-6825 (2017) 09-0174-02

桥涵台背回填的施工质量控制

郭柳青

(山西王城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山西忻州034302)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从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材料选取、填筑、碾压、检测等方面,阐述了桥涵台背回填的施工方案,并分析了施 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以避免跳车现象的产生,保证行车的舒适性。关键词:桥涵,台背回填,测量放样,路基中图分类号:U445

在高速公路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行驶在高速公路中,会发 现好多高速路中,桥涵台背回填处与桥涵结构物的衔接部分有跳 车现象,这将给行驶车辆的安全带来隐患,也影响行车的舒适性。 这是由于路基和桥涵本身结构不同,就会产生不均匀沉降,从而 造成路面结构层断裂而产生跳车现象,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必须 高度重视桥涵的台背回填质量。

1产生跳车的原因

1)

路基本身就有沉降,在施工中,一般情况先进行桥涵的施 工,然后进行路基施工,当路基基本完成后,一般会和桥台形成一 个缺口,即为台背。在台背施工时,由于纵向工作面比较狭小,压 路机等机械无法进行压实,只能用小型的夯机。特别是台背背墙 侧要达到规定要求更有一定的难度,则导致该处的压实质量下 降。所以在通车以后随着时间增加,该处路基就会产生不均匀沉 降,致使产生跳车现象。

2)

台背与路基接头处,会产生细小的伸缩裂缝,当雨水渗人

时,对于用透水材料回填的台背,会使台背下渗水无法排出,软化土 体将会产生沉降,再之,通车运营后,车辆的运行荷载和路基的横 载,加速了路基的变形,导致该处路基产生沉降,从而发生跳车现象。

2工程实例

以某高速公路某合同段为例:为确保桥涵及结构物台背回填

质量,根据总监办文件要求,台背回填实行“五专”施工。采用专 门的材料、专门的压实机具、专业的施工队伍、专门的监理人员和 进行专门的检测。检测资料要求记录完整,检测结果正确并及时 整理存档。

2.1专门机械、仪器设备安排

用于台背回填的机械、仪器设备有:1)ZL50C装载机1台; 2)大地230推土机1台;3)ZY18压路机1台;4)8t自喷式洒水车 1台;5)15 t自卸汽车6台;6)灌砂筒、土工配套仪器;7)拓普康

GTS-332N

全站仪、S3水准仪各1台。

2.2材料安排

在材料供应方面,我们应采用通过国家认证的厂家,确保在 施工期间的材料供应。2.3人员安排

以总工为总负责,现场负责人及技术员为现场监督,以及质 检负责人员及试验检测人员,监理人员等。3

施工方案

3.1

施工前基本要求

施工前要回弹检测涵洞台身的强度,台身的强度要达到设计收稿日期:2017-01-16

作者简介:郭柳青(1980-),女,助理工程师

A

强度的90%,并且涵洞盖板要安装完成,为了涵洞的稳固,桥梁的 墩台也要达到设计强度,这样才可进行台背回填。并且与其连接 的路基要基本施工完毕。然后将基地的杂物进行清理,做好基坑 的临时排水设施。3.2测量放样

在施工前,要对准备施工的台背进行边线和中线的测量放样。 3.3材料要求

回填材料的要求,对于涵顶以上填土高度较大,

受雨水和地 下水影响较小的涵台台背,

可以采用不透水性材料(碎石土)回 填,明涵和桥台以及紧靠山坡,而山体有裂隙水排出的涵台台背, 则采用满足级配要求的透水性材料回填。采用天然砂砾回填时, 对于小型穷实机穷实的材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0 mm,如采用 重型压路机械压实的材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〇〇 mm,且应有一 定级配,其塑性指数不大于6。级配曲线应光滑并呈凹面向上的

形式。当采用碎石土回填时,其塑性指数不大于12。当采用人工 砂回填时,

采用中粗砂,并按要求进行筛分试验,且结果满足:1)通过〇. 16 mm筛孔细料含量不大于10%。2)通过0. 075 mm 筛孔细料含量不大于5%。3_4填筑

按照业主规定选用透水性能良好的三七灰土或砂砾等进行

回填。每层的填筑厚度不应大于15 cm。在填筑至面层下3 m位 置时,在压实层上摊铺钢塑土工格栅。土工格栅必须经过试验达 到设计要求后才能使用。土工格栅张拉须均匀用力,相邻两幅格 栅在交界处采用搭接布置,搭接部分采用扎丝进行绑扎。横向搭 接宽度20 cm,纵向搭接宽度15 cm,土工格栅自由端应回折2 m, 以利于进行锚固,锚固采用4>8钢筋制成的U形卡进行固定。与 桥台连接部分采用膨胀螺钉进行固定。沿桥台侧每50 cm固定一 次。垫板采用6 mm厚,宽4 cm的钢板。共计铺设4层,每40 cm 铺设一层。3.5 碟压

台背基础底部,由于纵向作业面为2 m,不能采用振动压路机 进行压实,只能采用电动打夯机进行夯实,夯实时,注意每一夯与 下一夯要有1/2的叠夯面。为了提高台背的压实质量,当回填宽 度可以采用压路机碾压时,先用压路机静压一遍,再振动碾压, (振动碾压时,注意涵洞台身或桥台质量,不得有破损),然后再由 中间向两侧碾压。每次碾压时要有1/3轮宽进行叠压。当碾压 至无明显轮迹时,试验检测人员对该层进行压实度检测。直至压 实度及其他各项均达到设计规范要求,并经监理抽检合格后再进 行上层的填筑。

文献标识码:第43卷第9期 2 0 1 7 年 3 月

文章编号:1009-6825 (2017) 09-0175-02

SHANXI ARCHITECTURE

山 西建筑

Vol.43No.9

Mar. 2017

• 175 •

道路隧道工程中的超前支护施工技术的探讨

(山西路桥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山西临汾041000)

摘要:分析了道路隧道施工中做好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性,介绍了道路隧道工程中超前支护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并阐述了

超前支护施工技术在隧道洞口与洞身开挖中的应用,保证了道路隧道施工的顺利开展。

贺云仁

关键词:隧道,超前支护,地质勘查,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A

备工作。隧道的洞口施工要做好准备,以避免坍塌。明洞开挖的 过程中,基于勘查工作所获得的资料,就可以选择相应的支护措 施,还要结合管棚施工,以提高明洞的稳定性。在隧道掘进的过 程中,根据勘查结果对洞身采用支护措施,通常使用草签就可以 达到支护效果。进人到二次衬砌环节,要基于初次衬砌的基础 上,确保二次衬砲不会有渗漏的现象,而且预留洞的线条美观,使 衬砲形象良好,平整好隧道中的路面,确保岩层具有足够的稳 定性。

〇引言

在道路施工中,隧道工程施工是较为常见的。中国的山区地

带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保证施工质量是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的 关键。在隧道工程施工中,要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就要采用超前 支护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滑坡的现象。但是,具体超前支护施 工中,就需要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以保证支护结构与隧道结合成 有机整体。支护施工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施工 环境、地质状况、支护结构等等,都会对支护效果产生一定的影 响。要提高隧道支护施工的质量,就要对工程技术予以改善,以 使超前支护技术更好地发挥边坡稳定性的作用。

2道路隧道工程中超前支护的施工工艺

关于超前支护施工,要对施工的机械设备予以考虑。从开挖

2.1 超前支护的施工准备

明洞到管棚位置,都要将开挖的部位预留出来作为施工操作平 台。管棚施工中所使用的钢筋以及钢管都要符合力学性能,在材

1道路隧道施工中要做好地质勘查工作

由于道路隧道施工的地理位置复杂,对施工的技术要求很

高,就需要在施工之前做好地质勘察工作。

屈服 如果隧道施工场地属于黄土质,且地质结构较为松散,就必然 料进场之前都要做好检验工作。包括钢筋和钢管的抗拉度、

此外,还要对材料的工艺性能 会存在边坡稳定性不足的问题。黄土的浅埋段长度超过1 〇〇0 m, 度以及延伸率等等都要进行检验,

断面相对宽大,开挖的面积超过100 m2,就需要考虑采取超前支 进行实验测试,以保证进人到施工场地的钢管和钢筋质量与设计 护施工技术。如果围岩的黄土类土在上部压力作用下受到水的 浸湿,就会产生沉陷的现象,自由水被局部隔水层阻滞,逐渐下 渗,围岩的稳定性就必然会受到影响[1]。进人到隧道的洞口施工 环节,就需要使用超前支护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洞口出现坍塌 事故。

道路隧道施工中要做好地质勘查工作的优点还在于,通过充 分了解隧道施工场地的地质情况,就可以在施工之前做好各项准

要求相符合。

2.2超前支护的导向墙施工

道路隧道管棚的导向墙所采用的是混凝土护拱,规格通常为

2.0 mx0.7 m。明洞衬砌外设置套拱,具体位置超出了轮廓线, 与隧道洞口的仰坡面紧进粘贴。套拱的内侧设置有环向支撑,主 要的材料是工字钢拱架,在钢架外缘的钢管规格为直径133 mm, 管壁的厚度为6 mm[2]。将钢管焊接到拱架上,导向管对外插角

>-S SO-S 9-O-S 9-O-S

SO-S 9-O-S 9-O-S

SO-S 9-O-S

SO-S 9-O-S 9-O-S

SO-S 9-O-S 9-O-S SO-S 9-O-S 9-O-S

SO-S 9-C

SO-S9O-S9O-SSO-S9O-SSO-S9O-S9O-SSO-S9O-S9O-SSO-S9O-SSO-S9O-S9O-S

- -

-

- -

- -

-

- -

3.6 检测

台背回填应分层填筑、分层检测,压实度可采用灌砂法进行

检测。检测频率按JTGF10 — 2006有关条款执行。检测点位一般 为:中间1点,左右边距离台帽1 m处各1点,或监理工程师指定 的点位。检测点离台背的距离分别为30 cm和1.(两个距离范 围内各3点)。每层填筑都必须进行拍照,施工机具与填筑照片、 台阶尺寸平面图,并同检测资料一并存档。

4结语

我们通过对该高速公路桥涵台背回填的施工总结,我们认

为:只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按规范要求操作,可以完全实现

“桥头不跳车”的现象,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

参考文献:

[1] JTG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S].[2] JTJ 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S].

On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over bridge abutment-backfill

Guo Liuqing

(Shanxi Wangcheng Expressway Co. , Ltd, Xinzhou 034302, China)

Abstract : Combining with the engineering cases,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construction scheme of the bridge abutment-backfill from the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measurement sampling, material selection, filling, compaction and detection, and analyzes the quality control point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so as to avoid the vehicle bumps and ensure the comfort of the vehicle.Key words: bridge culvert, abutment-backfill, measurement sampling, roadbed

收稿日期=2017-01-16

作者简介:贺云仁(1984-),男,工程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