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楼地面防渗漏节点做法

来源:化拓教育网
目 录

1 厨房地面防渗漏做法 ..................................... 1 2 卫生间地面防渗漏做法 ................................... 2 2.1 平板式卫生间 .............................................................................. 2 3 阳台地面防渗漏做法 ..................................... 4 3.1阳台(无保温) ........................................................................... 4 3.2 有保温阳台 .................................................................................. 5 4 管道穿楼板防渗漏做法 ................................... 6 4.1 无套管穿楼板管道 ...................................................................... 6 4.2 有套管穿楼板管道 ...................................................................... 8 5 地漏节点防渗漏做法 ..................................... 9 6烟风道穿楼板防渗漏做法 ................................. 10 6.1厨房、卫生间烟风道 .................................................................10 6.2卫生间烟风道 ............................................................................. 11 6.3 烟风道防渗漏推荐做法 ............................................................13 7 管道井防渗漏做法 ...................................... 14

楼地面防渗漏节点做法

1 厨房地面防渗漏做法

1.1、做法说明:

厨房周边后砌墙根部浇筑C20同墙厚素混凝土导墙,高度为200mm。

地面防水施工前,应先完成各种设备管道安装及地漏、烟风道、管根等部位的封堵,并经闭水试验验收合格。 1.2、工艺流程:

混凝土楼面清理—找平、找坡、保温层——防水层——闭水试验——防水保护层——闭水试验 1.3、节点图:

1.4、构造做法: 1、基层处理:

对楼面进行凿毛处理,管线、烟风道、排水管道根等部位封堵完成,并经闭水试验验收合格。地面墙面的杂物、多余砂浆、积水等清理干净。

2、找平层、找坡、保温层

最薄处50mm厚细石砼保护层压光,并在四周墙角根部阴角处、管道根处抹半径不小于10mm圆角。完成面应坚固、平整、表面压光,不得有酥松、起砂和起皮。

3、防水层

找平层干燥后,在管周、管井、地漏、阴阳角等薄弱部位施工防水附加层。墙角处沿

1

墙高和楼板水平方向防水附加层范围各150 mm。

附加层施工完成并满足要求后,在平面及立面分多遍聚氨酯防水涂料,四周上返高度超过地面完成面250mm,过门框向外延伸100mm。防水层厚度:平面1.8mm,立面1.5mm。地漏、管根、烟风道等处应先做防水附加层。

4、闭水试验

防水层完工后将门口封堵,进行24小时闭水试验,闭水高度30-50mm,并观察

记录,确认无渗漏后方可排水。如发现渗漏应分析原因并对渗漏部位进行整改处理,完成后再次进行闭水试验,直至无渗漏现象发生。

5、保护层

闭水试验合格后施工20mm厚20mm厚DS干拌砂浆保护层,墙面防水保护层可以采用水泥胶浆甩毛替代。

6、闭水试验

保护层完成后,应再进行一次24h闭水试验。 1.5、质量控制点: 1、基层清理

2、找平层平整度及阴、阳角弧度 3、防水层厚度、范围 4、闭水试验

2 卫生间地面防渗漏做法 2.1 平板式卫生间

做法说明:

本工程卫生间结构板面应与相邻房间结构板面相同,地面完成面最高点比相邻房间完成面低20mm。

卫生间周边后砌墙根部浇筑C20同墙厚素混凝土导墙,高度为200mm。

土建与水电安装专业应合理安排工序,必须先装好预留管道,严禁在施工完成防水 的地面、墙面上打眼凿洞。

地面防水施工前,应先完成排水、给水管道、地漏、烟风道及各种管道根部等部位的封堵,并经闭水试验验收合格。 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找平找坡层——防水层——闭水试验——防水保护层——饰面层——闭水试验 节点图:

2

构造做法:

1、基层处理:

管道、地漏、烟风道及管道根部等部位封堵完成,并经闭水试验合格。地面墙面的杂物、多余砂浆、积水清理干净。 2、找坡找平层:

最薄处50mm厚细石混凝土向地漏找平找坡压光,坡度2%,地漏周围250 mm范围内找坡5%,并在四周根部阴角处、管道根部抹半径不小于10mm圆角。

找坡坡度和坡向应正确。

完成面应坚固、平整、压光,不得有酥松、起砂和起皮。 3、防水层:

找平找坡层干燥后,在管周、管井、地漏、阴阳角等薄弱部位施工防水附加层。墙角处沿墙高和楼板水平方向防水附加层范围各150 mm。

附加层施工完成并满足要求后,在平面及立面分遍涂刷聚氨酯防水涂膜,四周上返高度超过地面完成面250mm,过门框向外延伸100mm。

淋浴房处防水高度超出地面完成面1.8米,其它地方高度超过1200mm。 防水层厚度:平面1.5mm,立面1.5mm。 4、闭水试验

防水层完工后将门口与地漏封堵,进行24小时闭水试验,闭水高度30-50mm,并 观察记录,确认无渗漏后方可排水。如发现渗漏应分析原因并对渗漏部位进行整改处理,完成后再次进行闭水试验,直至无渗漏现象发生。 5、保护层

闭水试验合格后施工20mm厚DS砂浆保护层,保持向地漏找坡,墙面防水保护层可以采用水泥胶浆甩毛替代。 质量控制点:

1、基层清理 2、找坡坡度

3、防水层厚度、范围 4、闭水试验

5、保护层厚度、坡度

3

3 阳台地面防渗漏做法 3.1阳台(无保温)

做法说明: 室内阳台无地漏时防水处理。 阳台结构板面与相邻厅房结构标高相同。 阳台面层完成面标高比相邻门槛面低20mm。地面施工前,应先完成各种管道安装等部位封堵,并经闭水试验验收合格。 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找平层——防水层——闭水试验——防水保护层 节点图: 塞缝要求详外门窗防渗漏节点做法中性硅酮耐候胶室内厅房结构标高防水附加层及防水层室外阳台结构标高阴角部位做水泥砂浆倒角50*50 阳台地面防渗漏做法 构造做法: 1、基层处理: 管道安装及地漏、管根等部位封堵完成,并经闭水试验验收合格后,将地面墙面的 杂物、砂浆、积水等清理干净。 阳台有砌体墙时,应先完成墙体砌筑及抹灰。 2、找坡找平层 最薄处20mm厚水泥砂浆从阳台门口向地漏找坡压光,坡度2%,地漏周围250mm范围内找坡5%,并在四周根部阴角处抹半径不小于10mm圆角。 找坡坡度和坡向应正确,不得出现向墙角、墙边及门口倒泛水,也不得出现积水现象。完成面应坚固、平整、压光,不得有酥松、起砂和起皮。 3、防水层 找平找坡层干燥后,在平面及立面分遍涂刷或聚氨酯防水涂膜,四周遇墙上返250mm,阳台有门连窗时在门窗下口收头,地漏、管根等处应先做防水附加层。 4、闭水试验 防水层完工后将门口与地漏封堵,进行24小时闭水试验,闭水高度30-50mm,并 观察记录,确认无渗漏后方可排水。如发现渗漏应分析原因并对渗漏部位进行整改处理,完成后再次进行闭水试验,直至无渗漏现象发生。 5、保护层 闭水试验合格后施工20mm厚DS砂浆保护层,保持向地漏找坡,墙面防水保护层可以采用水泥胶浆甩毛替代。 质量控制点: 4 1、基层清理 2、找坡坡度 3、防水厚度、范围 4、闭水试验 5、面层坡度 3.2 有保温阳台

做法说明: 室外阳台有地漏、保温时应做防水处理。 室外阳台有保温节能要求,保温层材料及厚度按图纸要求,采用挤塑保温板。 阳台结构板面应比相邻厅房间结构板面相同,建筑面层完成后比相邻卧室间门槛面低20mm。 地面施工前,应先完成各种管道安装及地漏、管根等部位封堵,并经闭水试验验收合格。 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找平找坡层——防水层——闭水试验——防水保护层——保温层——保 护层——饰面层——闭水试验 节点图: 阳台地面防渗漏做法 构造做法: 1、基层处理: 管道安装及地漏、管根等部位封堵完成,并经闭水试验验收合格后,将地面墙面的 杂物、砂浆、积水等清理干净。 阳台有砌体墙时,应先完成墙体砌筑及抹灰。 2、找坡找平层 最薄处20mm厚水泥砂浆从阳台门口向地漏找坡压光,坡度2%,地漏周围250mm范围内找坡5%,并在四周根部阴角处抹半径不小于10mm圆角。 找坡坡度和坡向应正确,不得出现向墙角、墙边及门口倒泛水,也不得出现积水现象。完成面应坚固、平整、压光,不得有酥松、起砂和起皮。 3、防水层 找平找坡层干燥后,在平面及立面分多遍聚氨酯防水涂膜,四周遇墙上返250mm,阳台有门连窗时在门窗下口收头,地漏、管根等处应先做防水附加层。 5 4、闭水试验 防水层完工后将门口与地漏封堵,进行24小时闭水试验,闭水高度30-50mm,并 观察记录,确认无渗漏后方可排水。如发现渗漏应分析原因并对渗漏部位进行整改处理,完成后再次进行闭水试验,直至无渗漏现象发生。 5、保护层 闭水试验合格后施工20mm厚DS砂浆保护层,保持向地漏找坡,墙面防水保护层可以采用水泥胶浆甩毛替代。 6、保温层 防水保护层表面干燥后,施工挤塑聚苯保温板,并在上方铺一层塑料薄膜隔离层。 7、保护层 20mm厚DS砂浆保护层,保持向地漏方向找坡,四周墙根处设伸缩缝,缝宽20 mm,嵌填密封膏。 质量控制点: 1、基层清理 2、找坡坡度 3、防水厚度、范围 4、闭水试验 4、管道穿楼板防渗漏做法 4.1 无套管穿楼板管道

做法说明: 结构施工时应根据施工图纸,在楼板上准确预留出孔洞位置,应避免后期钻孔开洞。 由于建设单位变更量较大,许多预留洞需要进行封堵。 为便于孔洞封堵,在结构施工时可采用定型模板预留孔洞,做成上大下小状,上部直径大于下部40mm为宜,在混凝土终凝后及时脱模。 管孔宜比管道外径大60mm,所有穿楼板管道在安装时都应按规定设立管卡固定。 本做法适用于穿厨房、卫生间、阳台等处楼板的无套管管道防渗漏处理。 工艺流程: 预留洞清理——预留洞四周侧壁凿毛——安装管道——支模——套浆——浇注混凝土(膨胀无收缩砼)——闭水试验——打密封膏——找平找坡层——防水附加层——防水层——闭水试验——防水保护层 节点图: D 预留洞定型模板 封堵定型模板 6

构造做法: 1、安装管道 清理孔洞并将周边凿毛,并进行套浆处理。根据设计图纸安装穿楼板管道。 2、支模 根据管道管径和预留孔大小制作封堵定型模板,管道安装完毕后,在楼板底部支吊模将管道包住并用钢管顶紧楼板,支模前应将孔洞周边冲洗干净并湿润。 3、浇注混凝土 分两次浇注C20细石混凝土(掺膨胀剂),先浇筑2/3后,等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 后再浇筑其余的1/3,充分插捣密实,并在管根与结构楼板之间留 凹槽,槽深10mm。 4、闭水试验 堵住门口与地漏口,进行24小时闭水试验,闭水高度30-50mm,确认无渗漏后方 可排水。如发现渗漏应分析原因并对渗漏部位进行整改处理,完成后再次进行闭水试验,直至无渗漏现象发生。 5、打密封膏 闭水试验合格后,清除多余水分,干燥后在凹槽内嵌填建筑密封膏。 6、找平找坡层 最薄处20mm厚DS砂浆向地漏找平找坡压光,坡度2%,并在管根周边抹半径不小于10mm圆角。 7、防水附加层 管根处先做防水附加层,沿管道上返50mm,平面超出管道周边200mm,详见节点图。 8、防水层 在平面及立面分多遍涂刷1.5mm厚聚氨酯防水涂膜),四周遇墙上返超过面层250mm,并在管道周边防水收头处打密封膏。 9、闭水试验 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再次进行闭水试验,方法同前。 10、防水保护层 根据建筑设计做法施工防水保护层,并保持向地漏找坡。 质量控制点: 1、孔洞清理凿毛、套浆 2、混凝土密实度 3、嵌填密封膏 4、防水层

7

5、闭水试验 4.2 有套管穿楼板管道

做法说明: 设计有套管时,应在结构施工时通过预埋止水套管预留管孔。 套管上口高出地面完成面50mm,下口与楼板底平齐,当设计无要求时,对于小管 径管道,套管管径应比管道管径大两号。对于大管径管道,套管管径应大于管道外径50mm。 结构施工时,套管两端应胶布等密封,避免杜塞。 本做法适用于穿厨房、卫生间、阳台等处楼板的有套管管道(给水)防渗漏处理。 工艺流程: 套管清理——安装管道——填塞套管与管道间缝隙——打密封膏——闭水试验——找平找坡层——防水附加层——防水层——闭水试验——防水保护层 节点图: 构造做法: 1、套管清理 在安装管道前,先清除套管内的杂物,钢套管应清除铁锈,并在管壁刷防锈漆,等防锈漆干透之后安装管道。 2、安装管道 安装管道穿过套管,管道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管道固定好后方可进行封堵工作, 注意管道与套管周边的缝隙要一致。 3、填塞套管与管道间缝隙 用沥青油麻丝分两遍填充套管与管道间缝隙,挤密压实并在上下口各留20mm深凹槽。 4、打密封膏 在上下口凹槽内嵌填建筑密封膏。 5、闭水试验 地漏、管根等部位封堵完成后,做24h闭水试验,在套管周围设置围堰使水淹没套 管,确认无渗漏后排水。后续的找平找坡层、防水附加层、防水层、闭水试验、防水保护层做法同前,其中施工防水保护层时,应在套管周边找出较大坡度,面层施工保持此坡度,避免套管根部积水。 质量控制点: 1、套管清理 2、沥青麻丝密实度 3、打密封膏 8 4、闭水试验 5、防水附加层 6、面层坡度 5 地漏节点防渗漏做法

做法说明: 楼地面向地漏处找坡不小于2%,地漏周围250mm范围内找坡不小于5%,且地漏口比楼地面完成面低10mm。 为便于孔洞封堵,地漏孔洞在结构施工时也可采用定型模板预留,做成上大下小状,上部直径大于下部40mm为宜,在混凝土终凝后及时脱模。 本做法适用于厨房、卫生间、阳台等处地漏节点的防渗漏处理。 工艺流程: 安装地漏——支模——浇注混凝土(同无套管穿楼板做法)——闭水试验——打密封膏——找平找坡层——防水附加层——防水层——闭水试验——防水保护层 节点图: 防水层和保护层装饰面层找坡找平层楼板20细石混凝土两次封堵密实 地漏节点做法 构造做法: 1、安装地漏 清理孔洞并将周边凿毛,根据设计图纸安装地漏。 2、支模 根据地漏管径和预留孔大小制作封堵定型模板,地漏安装完毕后,在楼板底部支吊模将地漏包住并用钢管顶紧楼板,支模前应将孔洞周边冲洗干净并湿润。 3、浇注混凝土 分两次浇筑C20细石混凝土(掺膨胀剂),先浇筑板厚的2/3,达到一定的强度后, 再浇筑板厚的1/3,浇筑时充分插捣密实,并在地漏管根与结构楼板之间留凹槽,槽深10mm。 4、闭水试验 堵住门口与地漏口,进行24小时闭水试验,闭水高度30-50mm,确认无渗漏后排 水。 5、打密封膏 闭水试验合格后,清除多余水分,干燥后在凹槽内嵌填建筑密封膏。 6、找平找坡层 最薄处20mm厚水泥砂浆向地漏找坡找平压光,坡度2%,并在管根周边抹半径不小于10mm圆角,地漏周围250 mm范围内找坡5%。 9 7、防水附加层 地漏周边200mm范围内做防水附加层。 8、防水层 在平面及立面分多遍涂刷1.5mm厚聚氨酯防水涂膜),四周遇墙上返250mm,并在防水与地漏周边收头处打建筑密封膏密封。 后续的闭水试验、防水保护层做法同前,注意保持地漏周边坡度,地漏口比地面完 成面低10mm。 质量控制点: 1、管孔清理、套浆 2、混凝土密实度 3、闭水试验 4、嵌填密封膏 5、防水层施工 6烟风道穿楼板防渗漏做法 6.1厨房、卫生间烟风道

做法说明: 结构施工时应上下吊线,准确定出烟风道孔洞位置,避免后期剔凿。 预留洞口周边与烟风道周边缝隙宜为30-50mm。 工艺流程: 检查洞口、侧面凿毛——基层处理——安装烟风道——堵塞孔洞——闭水试验——打密封膏——找平找坡——防水附加层——防水层——闭水试验——防水保护层 节点图: 面层防水保护层防水层防水附加层找平找坡层压光钢筋混凝土楼板建筑密封膏细石混凝土封堵成品烟道 烟道防渗漏节点 构造做法: 1、检查洞口 吊线对预留洞口进行检查复核,尺寸及位置不符合要求的要剔凿处理。 2、基层处理 10 清理烟风道洞口并将周边充分凿毛。 3、安装烟风道 按从下往上的顺序安装烟风道,当周边墙体为砌体时,应先完成砌筑及抹灰施工,之后安装烟风道。 4、堵塞孔洞 支设吊模,浇注C20细石混凝土(掺膨胀剂),充分插捣密实,并在表面留凹槽,槽深10mm。 5、闭水试验 楼面管根、地漏等封堵完毕后,堵住门口与地漏口,进行24小时闭水试验,闭水高 度30-50mm,确认无渗漏后方可排水。 6、打密封膏 闭水试验合格后,清除多余水分,干燥后在凹槽内嵌填建筑密封膏。 7、找平找坡层 最薄处20mm厚DS砂浆向地漏找坡找平压光,坡度2%,并在烟风道根部抹半径不小于10mm圆角。 8、防水附加层 烟风道根部先做防水附加层,上返超过完成面250mm高,平面超出烟风道周边200mm,详见节点图。 后续的防水层、闭水试验、防水保护层做法同前。 质量控制点: 1、洞口检查 2、基层处理 3、混凝土密实度 4、闭水试验 5、嵌填密封膏 6、防水附加层 7、防水范围及厚度 6.2卫生间烟风道

做法说明: 沉箱式卫生间烟风道洞口周边(贴墙角安装时为不贴墙的两边)设置一道C20素混凝土反坎,并与楼面混凝土一起浇筑。反坎宽度100mm,高度根据降板高度确定并预留饰面层做法。 结构施工时应上下吊线,准确定出烟风道孔洞及反坎位置,避免后期剔凿。 工艺流程: 检查洞口——基层处理——安装烟风道——堵塞孔洞——闭水试验——打密封膏——找平找坡——防水附加层——防水层——闭水试验——防水保护层——饰面层——闭水试验 节点图: 11

面层防水保护层防水层防水附加层找平找坡层压光钢筋混凝土楼板建筑密封膏细石混凝土封堵成品烟道烟道防渗漏节点 构造做法: 1、检查洞口 吊线对预留洞口进行检查复核,尺寸及位置不符合要求的要剔凿处理。 2、基层处理 清理烟风道洞口并将反坎及洞口周边充分凿毛并用水冲洗干净。 3、安装烟风道 按从下往上的顺序安装烟风道,当周边墙体为砌体时,应先完成砌筑及抹灰施工,之后安装烟风道。 4、堵塞孔洞 支设吊模,在反坎与烟风道间缝缝隙内分两次浇注C20细石混凝土(掺膨胀剂),充分插捣密实,并在上口留凹槽,槽深10mm。 5、闭水试验 管根、地漏封堵完毕后,堵住门口与地漏口,并在烟风道周边设置围堰,使水淹没 反坎顶部,进行24小时闭水试验,确认无渗漏后方可排水。 6、打密封膏 闭水试验合格后,清除多余水分,干燥后在反坎上口凹槽内嵌填建筑密封膏。 7、找平找坡层 最薄处20mm厚水泥砂浆向地漏找坡找平压光,坡度2%,并在反坎根部抹半径不小于10mm圆角。 8、防水附加层 反坎根部先做防水附加层,上返超过完成面300mm高,平面超出反坎周边200mm,详见节点图。 后续的防水层、闭水试验、防水保护层做法同前,在施工饰面层时,在烟风道周边可提高一定坡度,避免根部积水。 质量控制点: 1、洞口检查 2、基层处理

12

3、反坎混凝土密实度 4、闭水试验 5、嵌填密封膏 6、防水附加层 7、防水范围及厚度 6.3 烟风道防渗漏推荐做法

做法说明: 结构施工时上下吊线,采用定型模板准确预留出烟风道孔洞位置和大小,并在楼板上后浇混凝土反坎,烟风道下部安装在反坎上,上部顶住结构楼板,上部与下部缝隙用水泥砂浆堵塞密实。 混凝土反坎宽不小于50mm,高出结构面100mm,混凝土标号C20。 烟风道制作高度=楼层净高-反坎高度-20mm,20mm为塞缝及调节高度。 此种安装方式有以下优点: 1、混凝土反坎起到较好的挡水作用,有效解决了烟风道根部的渗漏问题。 2、在烟风道表面甩浆养护及抹灰,饰面完成后烟风道与反坎外侧平齐,不出现凸台,不影响正常使用。 3、在高层建筑中,烟风道层层叠加后容易造成较大的累积沉降,破坏楼面防水层并造成烟风道开裂,采用此安装方式则避免了这一问题。 工艺流程: 检查洞口——基层处理——浇筑反坎——安装烟风道——找平找坡层——防水附加层——防水层——闭水试验——甩浆抹灰——饰面层 节点图: 构造做法: 1、检查洞口 吊线对预留洞口进行检查复核,尺寸及位置不符合要求的要剔凿处理。 2、基层处理 将反坎位置清理干净,根部凿毛并浇水湿润。 3、浇筑反坎 浇筑混凝土反坎,养护达到强度后,方可安装烟风道。 4、安装烟风道 安装前对烟风道尺寸及外观进行验收,表面不允许有裂缝,截面尺寸偏差在±5mm 13 以内。按从下往上的顺序安装烟风道,当周边墙体为砌体时,应先完成砌筑及抹灰施工,之后安装烟风道,建议最下层的烟风道最后安装,避免烟风道内垃圾无法清除。 烟风道下口用木契顶至楼顶板,随后矫正烟风道垂直度、方正度,要求垂直度偏差 ±5mm、阴阳角偏差±5mm。 烟风道矫正并验收合格后,用1:2水泥砂浆(掺膨胀剂)将上、下口缝隙塞实。上口内部塞缝需在上层烟风道口从上往下塞,下口塞缝完成后在阴角抹圆角以便施工防水,所有塞缝必须饱满,不得留有缝隙。 烟风道安装完毕,待上、下口塞缝水泥砂浆达到强度后,将烟风道下口的木契取出,空隙用同配比的水泥砂浆塞实。 5、找平找坡层 最薄处20mm厚DS砂浆向地漏找坡找平压光,坡度2%,并在反坎根部抹半径不小于10mm圆角。 6、防水附加层 反坎根部先做防水附加层,上返超过完成面300mm高,平面超出反坎周边200mm,详见节点图。 7、防水层 施工方法同前。 8、闭水试验 施工方法同前。 9、甩浆抹灰 在烟风道表面甩浆养护并抹灰,完成后烟风道与反坎外侧平齐,为防止烟风道上口塞缝开裂,应在抹灰层中压入网格布。 10、饰面层 按建筑设计做法施工饰面层。 质量控制点: 1、洞口检查 2、基层处理 3、反坎混凝土密实度 4、烟风道进场验收 5、塞缝密实度 6、防水附加层 7、防水范围及厚度 8、闭水试验 9、甩浆抹灰 7 管道井防渗漏做法

做法说明: 当厨房、卫生间穿楼板立管较多时,可将各种立管尽量集中布置,管道安装及封堵完毕 后,将所有管道包在管道井内,之后在管道井外作防水处理及饰面,同时管道井与烟风道位置统筹考虑,让管井紧贴烟风道,不仅有效的解决了渗漏问题,而且达到了美观的效果。 管井墙可用定制的轻质隔墙板拼装,也可用砌块砌筑,为增强防水效果,在管井墙 底部后浇C20素混凝土反坎,反坎宽100mm,高200mm。 沉箱式卫生间侧排地漏及排水管应在浇筑反坎前安装完毕并预埋进反坎中,同时做好防水处理。 工艺流程: 14 安装管道——封堵孔洞——闭水试验——打密封膏——浇筑反坎——施工管井墙——找平找坡层——防水附加层——防水层——闭水试验——防水保护层 节点图: 构造做法: 1、安装管道 清理孔洞并将周边凿毛,根据设计图纸安装穿楼板管道。 2、封堵孔洞 支设吊模,在管道与楼板间缝隙中分两次浇注C20细石混凝土(掺膨胀剂),充分插捣 密实,并在表面留凹槽,槽深10mm。 3、闭水试验 管根、地漏等全部封堵完毕后,堵住门口与地漏口,进行24小时闭水试验,闭水高 度30-50mm,确认无渗漏后方可排水。 4、打密封膏 闭水试验合格后,清除多余水分,干燥后在凹槽内嵌填建筑密封膏。 5、浇筑反坎 在楼面弹线定出反坎位置,将基层凿毛并浇水湿润,浇筑混凝土反坎,养护达到强 度后,方可施工管井墙。 6、施工管井墙

15

按设计做法砌筑或安装管井墙,管井墙与反坎外侧平齐。 后续的找平找坡层、防水附加层、防水层、闭水试验、防水保护层、饰面层 及再次闭水试验做法同前,管井墙根部防水附加层上返超过完成面300mm,平面超出管井墙周边200mm。 质量控制点: 1、洞口凿毛 2、封堵混凝土密实度 3、闭水试验 4、嵌填密封膏 5、反坎混凝土密实度 6、防水附加层 7、防水范围及厚度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