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催化法烟气脱硫技术
成果名称 新型催化法烟气脱硫技术 成果编号 所属单位 成果完成人 负责人 手 机 建筑与环境学院/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尹华强、华坚、罗德明、楚英豪、郭家秀、刘勇军、李建军 尹华强 联系人 传 真 郭家秀 电 话 □研制阶段 □小批量生产阶段 □电子与信息 □生物、医药技术 □ IT技术 所属领域 □新材料 □光机电一体化 √ 节能环保 □新能源 □先进制造技术 □其他 所处阶段 □批量生产阶段 □试生产阶段 √产业化阶段 1.核心技术和创新性:新型催化剂与反应器。创新性:1)低温高效催化脱硫,效率高,脱硫产物可资源化利用,无二次污染;2)脱硫剂一次投入后可长期使用; 3)操作弹性大;4)工艺流程短、设备少、能耗低;5)可与脱硝、脱碳、除重金属等工艺相结合,达到更高的环保要求。 2.企业目前产业化能力:在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工程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工程化的基础和实力。 成果简介 (500字) 3.该项目的产业化前景:可广泛用于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电力等行业二氧化硫减排,形成工程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集成的烟气脱硫成套技术与装备环保产业,产值可达数十亿,产生社会效益数百亿。 4.技术依托和知识产权情况: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省科技攻关等多个项目支持,集成了新型脱硫剂、新型脱硫反应器、新型脱硫工艺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烟气脱硫技术。 现有基础和工作进展:中心长期开展烟气治理相关的研究工作,建立了烟气脱硫、脱硝研究基地,建成了车载式脱硫装置,该技术正在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示范应用。 高效:脱硫效率>95%。 简单:工艺流程短、设备少、占地面积也小、操作简单。 主要技术 环保:运行稳定安全可靠、无二次污染。 指标 循环:新型催化法装置的产品回到硫酸系统最终变成硫酸。 经济:不需连续添加脱硫剂;运行费用低;SO2浓度越高,收益越好。 √独自拥有 √联合拥有 成果权属 □授权使用 □其他 科 学 技 术 成 果 所 处 状 态 技术水平 是否纳入国家有关计划 项目验收、鉴定情况 □国际领先 √国际先进 □国内领先 □国内先进 □863计划 □火炬计划 □重点新产品计划 □星火计划 是否有专利 专利号 专利名称 授权日期 要推广 □ 已在部分区域转让 是否需√ 即可全面推广 □ 待成果成熟后推广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 无 √ 其他 1. 脱除与回收废气中二氧化硫的方法; 2. 硫酸尾气二氧化硫深度处理方法; 3. 硫酸尾气二氧化硫深度处理方法; 4. 新型结构的球形活性炭; 利用废弃食用菌渣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科技攻关计划 □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其他 获奖情况 磷铵法(PAFP)烟气脱硫技术工艺及设备开发研究,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成果目前 应用情况 5×10Nm/h、10×10Nm/h规模的燃煤电厂烟气的工程示范 34×10Nm/h规模的硫酸尾气处理的工程示范 433343综合经济评价表 序项 目 号 1 2 3 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万 20万 总投资(万元) 年运行成本(万元) 年脱除SO2量(t /年) SO2的处理成本(元/吨) 副产物产量(98%硫酸)(t/a) 副产物效益(万元/年)(按300元/吨计算) 少交SO2排放收费元/Kg)(万元/年) 年损益(万元) 考虑收益后的SO2的处理成本(元/吨) 环境效益(万元/年)(按减排SO220000元/t342 208 1667 325 416 1976 1600 2500 75 4 5 6 7 8 9 10 计) 3200 下表分别是万标方尾气和20万标方尾气的投资估算表: 投资估算表 建设投产 条件 (投入资金26000Nm/h 序号 项目 金额(万元) 3200000Nm/h 金额(万元) 3情况、需要的厂房、使用配一 建设投资 252 1376 1 套设施状况土建 设备及管道阀门 电气 仪表 设计费 30 138 25 35 8 220 952 67 54 25 2 等) 3 4 5 6 7 二 三 技术使用费 试车调试 脱硫剂 总投资 8 8 90 342 25 33 600 1976 1. 市场份额、渠道、优势以及成长性:本项目通过示范工程建立和产业化应用领域及市场需求分基地建设,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烟气脱硫技术,按市场份额占有5%估算,每年可形成产值50亿。催化剂市场需求按份额的5%估算,投资1亿可每年形成10亿的产值。 析 2. 成果主要应用领域及行业: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电力等行业二氧化硫减排。 合作费用 合作方式 □股权投资 □风险投资 □技术转让 □许可使用 √合作开发 √合作兴办新企业 √其他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
成果名称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 成果编号 所属单位 成果完成人 负责人 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蒋文举 蒋文举 联系人 杨志山 电 话 手 机 传 真 □研制阶段 □小批量生产阶段 □电子与信息 □生物、医药技术 □ IT技术 所属领域 □新材料 □光机电一体化 ■ 节能环保 □新能源 □先进制造技术 □其他 所处阶段 □批量生产阶段 □试生产阶段 ■产业化阶段 四川大学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国内外开展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基础上,结合我国燃煤电厂、冶金、化工及中小锅炉的烟气排放特点,建立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开发平台,对反应器内的气、成果简介 (500字) 固两相流动进行强化模拟研究,对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开发出适合不同烟气排放特点的多种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技术和相应的技术参数,能够满足大型化和工程化的需要,已形成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的设计、制造和商业化能力。 1、脱硫效率可达90 %以上; 2、工程投资费用、运行费用和脱硫成本较低,为湿法工艺的50 %~70 %; 3、占地面积小,为湿法工艺的30 %~40 %,且系统布置灵活,非常适合现有机组的改造和场地紧缺的新建机组; 主要技术 4、能源消耗低,如电耗、水耗等,为湿法工艺的30 %~50 %; 指标 5、对锅炉负荷变化的适用性强,负荷跟踪特性好,启停方便; 6、对燃煤硫分的适应性强,可用于 %~ %的燃煤硫分。且应用于中低硫煤时(<2 %),其经济性优于湿法工艺。 □独自拥有 □联合拥有 成果权属 ■授权使用 □其他 科 学 技 术 成 果 所 处 状 有关计划 态 技术水平 ■国际领先 □国际先进 □国内领先 □国内先进 □863计划 □火炬计划 □重点新产品计划 □星火计划 □科技攻关计划 □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其他 是否有专利 要推广 □ 已在部分区域转让 是否需■ 即可全面推广 □ 待成果成熟后推广 □ 发明专利 □ 实用新型专利 □ 无 □ 其他 专利号 专利名称 授权日期 是否纳入国家项目验收、鉴定情况 获奖情况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脱硫技术,它不仅适合大型,而成果目前 应用情况 且对中小型工业锅炉的SO2污染治理也是一种理想的方法,在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均有广泛应用。 主要经济指 标分析 建设投产 条件 (投入资金情况、需要的厂房、使用配套设施状况等) 应用领域及市场需求分析 烟气脱硫领域 合作费用 面议 合作方式 □股权投资 □风险投资 □技术转让 ■许可使用 ■合作开发 □合作兴办新企业 □其他
水泥厂烟气脱硝技术
成果名称 水泥厂烟气脱硝技术 成果编号 所属单位 成果完成人 负责人 手 机 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蒋文举 蒋文举 联系人 传 真 杨志山 电 话 □研制阶段 □小批量生产阶段 □电子与信息 □生物、医药技术 □ IT技术 所属领域 □新材料 □光机电一体化 ■ 节能环保 □新能源 □先进制造技术 □其他 所处阶段 □批量生产阶段 □试生产阶段 ■产业化阶段 针对水泥厂的烟气脱硝,通过计算机模拟,快速精确地获得炉内气体温度分布情况,准确地找到最佳的还原剂喷入的位置,确保了脱硝反应的进行;通过采用优化的喷头分布系统,还原剂能够持续地喷入分解炉内;通过优化喷嘴结构,成果简介 优化喷入液滴尺寸,液滴分布,喷雾角以及喷射方向优化了雾化效果,可以更有(500字) 效地控制还原剂喷射模式和还原剂分布,保证了还原剂与烟气良好的混合;能够保证烟气中NOx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和减排要求。 主要技术 产品符合国家有关的标准。 指标 □独自拥有 □联合拥有 成果权属 ■授权使用 □其他 是否需要推广 ■ 即可全面推广 □ 待成果成熟后推广 □ 已在部分区域转让 科 学 技 术 成 果 所 处 状 有关计划 态 技术水平 是否有专利 □ 发明专利 □ 实用新型专利 □ 无 □ 其他 专利号 专利名称 授权日期 □国际领先 □国际先进 ■国内领先 □国内先进 ■863计划 □火炬计划 □重点新产品计划 □星火计划 □科技攻关计划 □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 其他 是否纳入国家项目验收、鉴定情况 获奖情况 成果目前 应用情况 已经在烟气脱硝领域使用。 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具有经济适用的脱硝能力 建设投产 条件 (投入资金情况、需要的厂房、使用配套设施状况等) 应用领域及市场需求分析 大气污染控制。 合作费用 面议 合作方式 □股权投资 □风险投资 □技术转让 ■许可使用 ■合作开发 □合作兴办新企业 □其他
大气环境风险预警系统
成果名称 大气环境风险预警系统 成果编号 所属单位 成果完成人 负责人 手 机 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 蒋文举 蒋文举 联系人 传 真 杨志山 电 话 □研制阶段 □小批量生产阶段 □电子与信息 □生物、医药技术 □ IT技术 所属领域 □新材料 □光机电一体化 ■ 节能环保 □新能源 □先进制造技术 □其他 所处阶段 □批量生产阶段 ■试生产阶段 □产业化阶段 针对爆炸、泄露等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采用数值模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在GIS平台上构建了地理信息、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信息、潜在风险源信息、气象实时监测信息、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大气资料同化分析系统、大气污成果简介 (500字) 染预报系统、事故风险评估系统、应急预案专家系统等复合系统,形成集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预测预警、突发环境事件动态监测、应急指挥辅助决策于一身的大气污染预警应急系统,能够对大气环境污染事故快速反应,进行大气污染的模拟和预测,在最短时间内提交污染范围、程度、危害性,以及可供参考的应急对策预案等信息,为实际大气污染事故条件应急决策提供依据。 1、建立基于3S技术的具有突发环境事件预测预警、突发环境事件动态监测、应急指挥辅助决策功能的大气污染预警系统; 2、建立大气风险污染源数据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对突发污染事故的污染物种类和危险性评估; 3、依据当地的气象状况和地理信息,建立中尺度的气象预报系统和大气大气污主要技术 染预测模型,能够快速实现的气象流场预报,及时预报污染物输送轨迹、污染物指标 浓度分布; 4、建立大气污染物评估系统,能够依据大气污染预报模型计算的污染物浓度发布污染程度、范围和报警; 5、根据大气污染物评估结果,可以协助制定大气污染应急预案,提出参考的对策,供决策参考。 □独自拥有 □联合拥有 成果权属 ■授权使用□其他 科 学 技 术 成 果 所 处 状 有关计划 态 技术水平 □国际领先 □国际先进 ■国内领先 □国内先进 □863计划 □火炬计划 □重点新产品计划 □星火计划 ■科技攻关计划 □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其他 是否有专利 要推广 □ 已在部分区域转让 是否需■ 即可全面推广 □ 待成果成熟后推广 □ 发明专利 □ 实用新型专利 □ 无 □ 其他 专利号 专利名称 授权日期 是否纳入国家项目验收、鉴定情况 项目技术已经通过中石化的验收。 获奖情况 成果目前 应用情况 项目技术已经在川东北和宁波市应用 主要经济指系统构建简单,能够实现快速大气突发事件风险预警。 标分析 建设投产 条件 (投入资金情况、需要的厂房、使用配套设施状况等) 应用领域及市场需求分析 各大城市、工业区的环境风险管理。 合作费用 面议 合作方式 □股权投资 □风险投资 □技术转让 ■许可使用 ■合作开发 □合作兴办新企业 □其他
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体系
成果名称 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体系 成果编号 所属单位 成果完成人 负责人 手 机 建筑与环境学院/生态工程研究所 唐亚、刘本洪、杨金燕、谢嘉穗 唐亚 联系人 传 真 刘本洪 电 话 □研制阶段 □小批量生产阶段 □电子与信息 □生物、医药技术 □ IT技术 所属领域 □新材料 □光机电一体化 节能环保 所处阶段 □批量生产阶段 □试生产阶段 产业化阶段 □新能源 □先进制造技术 其他 由于我国矿山开发及一些特殊行业的发展,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在行业上尽管有许多的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但目前生物修复仍然是最有效、成本最低、操作最容易、对环境扰动小成果简介 (500字) 的技术。 本技术体系充分应用微生物、大型真菌、具有超富集能力植物的结合,通过特殊的处理和种植方式,逐渐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去除达到安全水平。收获的植物目前主要以焚烧方法处理,灰分作为提取重金属原料或固化。 主要技术 指标 用于生物修复的植物生物量大、栽培和管理简单; 3-4年可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50%。 独自拥有 □联合拥有 成果权属 □授权使用 □其他 科 学 技 术 成 果 所 处 状 有关计划 态 技术水平 是否有专利 是否需要推广 即可全面推广 □ 待成果成熟后推广 □ 已在部分区域转让 □ 发明专利 □ 实用新型专利 无 □ 其他 专利号 专利名称 授权日期 □国际领先 □国际先进 国内领先 □国内先进 □863计划 □火炬计划 □重点新产品计划 □星火计划 □科技攻关计划 □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其他 国际合作 是否纳入国家项目验收、鉴定情况 获奖情况 成果目前 应用情况 已在部分地区示范。 主要经济指 标分析 建设投产 条件 (投入资金情况、需要的厂房、使用配套设施状况等) 应用领域及据有关调查,我国1/5以上的耕地受到重金属不同程度污染,修复任务巨大,市场需求分析 需要专业性企业全国性推广。 合作费用 合作方式 □股权投资 □风险投资 □技术转让 □许可使用 □合作开发 □合作兴办新企业 □其他
土壤重金属污染快速检测及空间风险评估分析技术体系
土壤重金属污染快速检测及空间风险 成果名称 成果编号 评估分析技术体系 所属单位 成果完成人 负责人 手 机 建筑与环境学院/生态工程研究所 唐亚、谢嘉穗、第宝锋、刘本洪、杨金燕 唐亚 88 联系人 传 真 唐亚 电 话 □研制阶段 □小批量生产阶段 □电子与信息 □生物、医药技术 □ IT技术 所属领域 □新材料 □光机电一体化 节能环保 所处阶段 □批量生产阶段 □试生产阶段 产业化阶段 □新能源 □先进制造技术 其他 重金属污染是长期以来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问题,在我国近地表土壤中重金属累积现象普遍,威胁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与环境管理中,最大的问题是不知哪里的土壤被重金属污染污染的程度如何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何在现常用的办法之一是进行区域土壤地球化学调查,需要进行大量采样及分析。这样将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还不能保证所有可能的污染土壤都被采样点覆盖,且需要较长的时间方可获得结果。本技术体系应用国际上成熟的快速检测方成果简介 (500字) 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测大量样品,节省时间,大大提高土壤重金属污染检测的效率。 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是典型的空间变量,具有空间属性,即含有空间坐标信息。传统数据分析方法由于不考虑空间坐标而使这些变量所含的信息大量损失。本技术体系应用现代地理信息系统(GIS) 技术和空间统计分析手段,将对土壤重金属的风险分析提高到空间的水平,从而可为环境决策提供准确的空间定位,回答哪里有污染、污染程度如何、哪里需要修复治理的问题。 能够快速检测所有重金属元素; 主要技术 5个工作日能够完成100-150个样品检测; 指标 5个工作日完成空间风险分析。 □独自拥有 □联合拥有 成果权属 □授权使用 其他 要推广 □ 已在部分区域转让 是否需 即可全面推广 □ 待成果成熟后推广 科 学 技 术 成 果 所 处 状 态 是否纳入国家技术水平 是否有专利 □ 发明专利 □ 实用新型专利 无 □ 其他 专利号 专利名称 授权日期 □国际领先 国际先进 □国内领先 □国内先进 □863计划 □火炬计划 □重点新产品计划 □星火计划 □科技攻关计划 □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其他 国际合作 有关计划 项目验收、鉴定情况 尚未鉴定 获奖情况 成果目前 应用情况 已在部分地区推广应用。 主要经济指 标分析 建设投产 条件 (投入资金情况、需要的厂房、使用配套设施状况等) 应用领域及市场需求分析 目前在我国工、矿区域或城市周边重金属污染普遍,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合作费用 合作方式 □股权投资 □风险投资 □技术转让 □许可使用 □合作开发 □合作兴办新企业 其他
胶原纤维固化单宁吸附材料对水体中有毒重金
属的去除
胶原纤维固化单宁吸附材料对水体中有成果名称 成果编号 毒重金属的去除 所属单位 成果完成人 负责人 手 机 轻纺与食品学院 廖学品 石碧 廖学品 联系人 传 真 廖学品 电 话 □研制阶段 □小批量生产阶段 □电子与信息 □生物、医药技术 □ IT技术 所属领域 新材料 □光机电一体化 节能环保 所处阶段 □批量生产阶段 □试生产阶段 产业化阶段 □新能源 □先进制造技术 □其他 吸附法是处理大量低浓度(<100mg/L)有毒重金属废水的最有效方法,是废水末端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吸附材料是吸附过程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目前工成果简介 (500字) 业上普遍使用的活性炭吸附剂,其吸附容量低、适用范围不宽,而且再生困难、价格较高,使吸附法的广泛应用受到限制。从而导致我国废水处理工艺中,末端处理成本高,而且往往难以达标排放,这是困扰我国废水处理的关键技术难题。 单宁是具有与金属离子较强结合能力的天然多酚类化合物。本技术以制革厂的边角料获取胶原纤维,开发出了胶原纤维固化单宁吸附材料,主要用于水体中有毒重金属的吸附脱除。 该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胶原纤维固化单宁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分离,发明专利,专利号:ZL0)。 金属离子 Pb Cd Hg Mo 主要技术 6+2+2+2+初始浓度(mg/L) 200 200 200 100 100 287 100 100 595 是否需要推广 最佳 pH 5-6 5-6 吸附容量(g/kg) 78 23 198 82 78 1400 80 72 156 55 Cr 指标 6+Au Pd Pt UO2 Th 3+2+2+2+4+独自拥有 □联合拥有 成果权属 □授权使用 □其他 科 学 技 术 成 果 所 技术水平 是否有专利 即可全面推广 □ 待成果成熟后推广 □ 已在部分区域转让 发明专利 □ 实用新型专利 □ 无 □ 其他 专利号 专利名称 授权日期 ZL0 胶原纤维固化单宁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分离, □国际领先 国际先进 □国内领先 □国内先进 处 状 是否纳入国家有关计划 □863计划 □火炬计划 □重点新产品计划 □星火计划 □科技攻关计划 □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其他 态 项目验收、鉴定情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已结题 获奖情况 教育部科技发明1等奖的部分内容 成果目前 应用情况 用于废水中有毒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去除,贵金属的回收。 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建设投产 条件 (投入资金情况、需要的厂房、使用配套设施状况等) 与传统吸附剂相比,具有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的优点。吨水处理成本降低50-70%。 年产1000吨规模,约需要固定设备投资300-500万元。 应用领域及废水中有毒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有用金属的回收。金属离子废水约占整个废市场需求分析 水量的20%左右,市场需求很大。 合作费用 面议 合作方式 □股权投资 □风险投资 技术转让 许可使用 □合作开发 □合作兴办新企业 □其他
胶原纤维固载金属离子吸附材料对水体中无机
阴离子(氟磷砷)等的吸附去除
成果名称 所属单胶原纤维固载金属离子吸附材料对水体中无成果编号 机阴离子(氟磷砷)等的吸附去除 轻纺与食品学院 位 成果完 石碧 廖学品 成人 负责人 手 机 廖学品 联系人 传 真 廖学品 电 话 □研制阶段 □小批量生产阶□电子与信息 □生物、医药技术 □ IT技术 新所属领材料 □光机电一体化 域 □新能源 □先进制造技术 □其他 节能环保 所处阶段 段 □批量生产阶段 □试生产阶段 产业化阶段 电子、汽车、化工、冶金等工业企业每年要排放大量的氟磷砷废水。众所周知,过量的氟将引起“氟骨症”;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砷是强致癌物质,被列为第一类重点监测的环境污染物。此外,我国许多地区作为饮用水的地下水中其氟磷砷也严重超标,如果直接饮用将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本技术以制革厂的边角料制取胶原纤维,将具有强配位结合能力的无毒金属离子成果简介 (500字) 固载在胶原纤维上制备新型吸附材料,该吸附材料将对氟磷砷等无机阴离子等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见下表)。该吸附材料不仅可用于氟磷砷等无机阴离子的吸附,而且可用于水体中染料、有机物及微生物的吸附。此外,由于该吸附材料为纤维状,吸附是在材料的表面进行,因此该类吸附材料的吸附和解吸速度快。该吸附材料可生物降解,对环境无污染。 该技术已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A、胶原纤维固载金属离子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专利号:ZL01450;B、胶原纤维固载金属离子吸附材料对蛋白质的吸附分离,专利号:。 初始浓度无机阴离子 (mg/L) F 主要技术 -吸附容量最佳pH (g/kg) 5-7 3-8 8-10 4-6 6-9 5-8 90 94 300 300 224 408 是否需要推广 PO4 AsO2 - 3-指标 AsO3 CrO4 V2O7 -2-4-成果权属 科 学 技 术 成 果 所 处 独自拥有 □联合拥有 □授权使用 □其他 即可全面推广 □ 待成果成熟后推广 □ 已在部分区域转让 发明专利 □ 实用新型专利 □ 无 □ 其他 是否有专利 专利号 专利名称 授权日期 ZL01450,胶原纤维固载金属离子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胶原纤维固载金属离子吸附材料对蛋白质的吸附分离, 技术水平 是否纳入国家有□国际领先 国际先进 □国内领先 □国内先进 □863计划 □火炬计划 □重点新产品计划 □星火计划 □科技攻关计划 □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其他 状 态 项目验收、鉴定情况 获奖情况 成果目前 应用情况 主要经济指标关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教育部科技发明1等奖的部分内容 已用于山东济宁华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蚯蚓提取物中砷的选择性去除。 与传统吸附剂相比,具有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的优点。吨水处理成本降低50%左右。 分析 建设投产 条件 (投入资金情年产1000吨规模,约需要固定设备投资300-500万元。 况、需要的厂房、使用配套设施状况等) 应用领域及市场需求分析 合作费用 主要用于废水中氟磷砷等无机阴离子、染料、表面活性剂等的吸附去除。该类废水约占整个废水量的15-20%,市场需求很大。 面议 合作方式 □股权投资 □风险投资 技术转让 许可使用 □合作开发 □合作兴办新企业 □其他
胶原纤维固化单宁对水体中铀的吸附回收
胶原纤维固化单宁对水体中铀的吸附回成果名称 成果编号 收 所属单位 成果完成人 轻纺与食品学院 廖学品 石碧 负责人 手 机 廖学品 联系人 传 真 廖学品 电 话 □研制阶段 □小批量生产阶段 □电子与信息 □生物、医药技术 □ IT技术 所属领域 新材料 □光机电一体化 节能环保 所处阶段 □批量生产阶段 □试生产阶段 产业化阶段 □新能源 □先进制造技术 □其他 利用胶原纤维与单宁的反应特性,通过“共价交联技术”将单宁固化在胶原纤维上,得到胶原纤维固化材料。该项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 该吸附材料与一般的吸附材料不同,它为颗粒纤维状,吸附是在材料的表面进行的。因此,吸附和解吸速度很快。该吸附材料的吸附能力是普通吸附剂(如活性炭)的5-10倍,价格只略高于活性炭。 胶原纤维固化单宁对水体中的铀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其吸附容量达到成果简介 (500字) 120-200mg/g。特别是吸附后很容易解吸,解吸液中铀离子的浓度至少是原液的20倍以上。不仅如此,该吸附材料还可从模拟海水中提取铀,具有对铀的高选择性吸附能力,这是其它吸附材料无法比拟的。该吸附材料适合于固定床(吸附柱)操作。即将吸附材料放入吸附柱中,原料液自上而下流过吸附柱即可,由于吸附材料是颗粒纤维状,因此床层的阻力很小。当吸附达饱和后,通过解吸将吸附的铀回收,而吸附柱又可以再使用。每个吸附柱至少可重复使用20次,其吸附性能基本不变。中试应用试验表明,将该吸附材料用于含铀萃余废水的处理时,废水可达标排放,而回收的铀可重新用于核燃料生产中。 主要技术 对铀的吸附容量达到120-200mg/g,至少可重复使用20次。 指标 独自拥有 □联合拥有 成果权属 □授权使用 □其他 科 学 技 术 是否有专利 是否需要推广 即可全面推广 □ 待成果成熟后推广 □ 已在部分区域转让 发明专利 □ 实用新型专利 □ 无 □ 其他 专利号 专利名称 授权日期 ZL0 胶原纤维固化单宁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对金属离子的吸成 果 所 处 状 态 有关计划 技术水平 是否纳入国家附分离, □国际领先 国际先进 □国内领先 □国内先进 □863计划 □火炬计划 □重点新产品计划 □星火计划 □科技攻关计划 □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其他 项目验收、鉴定情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获奖情况 教育部科技发明1等奖的部分内容 成果目前 应用情况 已用于812核燃料公司萃余废水中铀的回收。 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能高效回收废水中的铀,废水达标排放,吸附剂可多次重复使用。使用安全,废弃吸附剂可完全焚烧处理。 建设投产 条件 (投入资金情况、需要的厂房、使用配套设施状况等) 年产1000吨规模,约需要固定设备投资300-500万元。 应用领域及市场需求分析 用于铀加工过程废水中铀的回收,稀土的分离和回收,有用金属的回收。 合作费用 面议 合作方式 □股权投资 □风险投资 技术转让 许可使用 □合作开发 □合作兴办新企业 □其他
富营养水体微生物复合处理技术
成果名称 富营养水体微生物复合处理技术 成果编号 所属单位 成果完成人 负责人 手 机 建筑与环境学院/生态工程研究所 刘本洪 唐亚 刘本洪 联系人 传 真 刘本洪 电 话 □研制阶段 □小批量生产阶段 □电子与信息 □生物、医药技术 □ IT技术 所属领域 □新材料 □光机电一体化 □ 节能环保 □新能源 □先进制造技术 □其他 所处阶段 □批量生产阶段 □试生产阶段 □产业化阶段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河流、湖泊、水库及景观水体等水体富营养化日益加剧。水体的富营养化不仅严重破坏水生态环境,加速水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和使用功能的退化,威胁区域和地方人居环境、饮用水及用水安全,降低区域核心竞争力,最终影响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太湖和滇池的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国内外特别关注的环境问题)。因此,预防和治理水体富营养化已刻不容缓。 富营养水体的治理是世界性难题。迄今为止,国内外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成果简介 (500字) 物力,采取了许多措施和方法,但仍然没有有效的治理方法,如何科学和经济地治理富营养水体成为保护水域的一个重大课题。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发明的微生物复合技术治理富营养水体方法,不仅能显著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氮含量,而且对已经发生藻华的水体,能够在10天左右时间完全去除蓝藻,解决有害生物的严重污染问题,恢复水体自身的生态平衡。这一方法不仅能治理一般性水体富营养污染,而且还能治理严重富营养水体中的蓝藻。 该方法与其他治理水体富营养方法相比,突出优势见效快、水质稳定期长、维护简单、处理成本较低、整体投入较小、治理效果好。不仅适用于重度富营养化的水库、湖泊、池塘及流速缓慢的河流治理污染和修复水生态环境,而且也适用于轻度至中度富营养水体如饮用水体、养殖水体、灌溉水体、景观水体等处理。 主要技术 指标 □独自拥有 □联合拥有 成果权属 □授权使用 □其他 科 学 技 术 成 果 所 处 状 态 是否纳入国家技术水平 是否有专利 是否需要推广 □ 即可全面推广 □ 待成果成熟后推广 □ 已在部分区域转让 □ 发明专利 □ 实用新型专利 □ 无 □ 其他 专利号 专利名称 授权日期 □国际领先 □国际先进 □国内领先 □国内先进 □863计划 □火炬计划 □重点新产品计划 □星火计划 □科技攻关计划 □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其他 有关计划 项目验收、鉴定情况 正在申报 获奖情况 无 成果目前 应用情况 已在部分地区推广应用。 主要经济指 标分析 建设投产 条件 (投入资金情况、需要的厂房、使用配套设施状况等) 应用领域及 中国河流、湖泊、水库及景观水体众多,水体富营养化、水华及其引起的生市场需求分析 合作费用 合作方式 态与环境灾害已成为非常突出的环境问题,市场前景广阔。 □股权投资 □风险投资 □技术转让 □许可使用 □合作开发 □合作兴办新企业 □其他
CWO 水处理技术
成果名称 CWO 水处理技术 成果编号 所属单位 成果完成人 负责人 手 机 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 蒋文举 蒋文举 联系人 传 真 杨志山 电 话 □研制阶段 □小批量生产阶段 □电子与信息 □生物、医药技术 □ IT技术 所属领域 □新材料 □光机电一体化 ■ 节能环保 □新能源 □先进制造技术 □其他 所处阶段 □批量生产阶段 □试生产阶段 ■产业化阶段 该催化湿式氧化技术利用专用的高效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对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进行处理。湿式催化氧化法(CWO)技术是一种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是在一定温度(200-300℃)和压力()条件下,在填充专用催化剂额反应器中,成果简介 (500字) 保持废水在液体状态(10min-2h),用氧气(空气)作氧化剂,利用催化氧化的原理,一次性的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COD、TOC、氨、氰等污染物进行催化氧化分解深度处理,使之转变为CO2、N2、水等无害成分,并同时脱臭、脱色及杀菌消毒,从而达到净化处理水的目的。 污染物去除率高:CODcr≧95%、NH3≧97%、T-CN≧99%、挥发性酚≧99%; 设备要求是不锈钢或者复合钛材; 主要技术 自动化控制要求; 指标 不产生污泥,只有少量装置内部的清洗液需要单独处理; CWO 技术可以独立也可以与其它生化、化学、物理等处理方法组合应用。 □独自拥有 □联合拥有 成果权属 ■授权使用 □其他 科 学 技 术 成 果 所 处 状 有关计划 态 技术水平 ■国际领先 □国际先进 □国内领先 □国内先进 □863计划 □火炬计划 □重点新产品计划 □星火计划 □科技攻关计划 □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其他 是否有专利 要推广 □ 已在部分区域转让 是否需■ 即可全面推广 □ 待成果成熟后推广 □ 发明专利 □ 实用新型专利 □ 无 □ 其他 专利号 专利名称 授权日期 是否纳入国家项目验收、鉴定情况 获奖情况 广泛应用于高浓度生化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如石油化工、生物制药、化成果目前 应用情况 学合成制药、有机合成、农药、染料、危险废弃物、有机废液、生物制剂、焦化煤制气及造纸等行业产生的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水。 主要经济指 标分析 建设投产 条件 (投入资金CWO 装置设备可以采用室内或室外集中布置,也可以室内和室外结合布置,情况、需要的一般采用流程式布置,钛材管道连接的设备尽量靠近布置,以减少投资。 厂房、使用配套设施状况等) 应用领域及市场需求分析 化学制药废水,植物制药废水,石化炼油碱渣废水,垃圾渗滤液,硫化染料废水,高浓度焦化废水,造纸黑液,农药废水,烤焦废水,化学合成香料废水和衣糠酸废水。 合作费用 合作方式 □股权投资 □风险投资 □技术转让 ■许可使用 ■合作开发 □合作兴办新企业 □其他
植物抑藻剂
成果名称 植物抑藻剂 成果编号 所属单位 成果完成人 负责人 手 机 川大-日立环境应用技术研究中心 陈文清、周丽蓉 陈文清 联系人 传 真 周丽蓉 电 话 □研制阶段 □小批量生产阶段 □电子与信息 □生物、医药技术 □ IT技术 所属领域 □新材料 □光机电一体化 □ 节能环保 □新能源 □先进制造技术 □其他 所处阶段 □批量生产阶段 □试生产阶段 □产业化阶段 1.所用生物抑藻剂为天然植物提取物,能直接抑制藻类生长;同时,其中的有效成分能螯合藻类所需金属离子及其它营养盐,限制藻类的营养吸收;另一方面抑藻剂中的植物成分含有藻类不能吸收利用却能促进水中氧微生物生长的物质,通过竞争性抑制限制藻类过剩繁殖;抑藻剂具有絮凝作用,能使死亡藻类沉到水底,从而消除水华,达到短期应急抑藻效果 2 .此抑藻剂用量少,操作容易,简便、经济、实用,是一种新颖的生物抑藻剂。短期内可生物降解,实验表明其半衰期为七天左右。因此成果简介 不会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也没有后期处置问题。 (500字) 3 .所采用的抑藻方法,抑藻效果好,作用迅速。三天见效,七天使水华消失,长期维护水体没有水华发生。曾用于养鱼塘、休闲农庄池塘景观水体等,取得很好效果。实验研究表明在藻生长的指数增长期可使藻密度七天后下降50%左右,并可使水中藻毒素含量下降. 4.价格低廉。本方法所用国产生物抑藻剂仅几十元一公斤,而同样的国外产品为二百多一公斤,适宜普及推广。 5.适用性广。既适用于小型封闭水体,如池塘,景观水体,水库,也适用于大型自然缓流水体,如大型湖泊,长江三峡库区。 根据水质检测结果,确定加药剂量。如在藻类指数增长期水面尚无水华发生,每周加1次植物抑藻剂,使水中终浓度为2ppm左右(需根据7天的半衰期和水主要技术 体体积确定药剂所需质量);如已发生水华则每周加1-2次抑藻剂,使水中终浓指标 度为3-6ppm, 进行水面均匀喷洒。水华消失后,根据气候和水质水文情况每1-2周加一次抑藻剂使水中终浓度为1-2ppm,进行水质维护。在冬季无需加药。 □独自拥有 □联合拥有 成果权属 □授权使用 □其他 科 学 技 术 成 果 所 处 状 有关计划 态 技术水平 □国际领先 □国际先进 □国内领先 □国内先进 □863计划 □火炬计划 □重点新产品计划 □星火计划 □科技攻关计划 □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其他 是否有专利 要推广 □ 已在部分区域转让 是否需□ 即可全面推广 □ 待成果成熟后推广 □ 发明专利 □ 实用新型专利 □ 无 □ 其他 专利号 专利名称 授权日期 是否纳入国家项目验收、鉴定情况 在长江三峡库区支流上的野外围格实验已通过验收,证明对水华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和预防效果,并能帮助水质改善,生态平衡恢复。 获奖情况 成果目前 应用情况 在长江三峡库区半开放自然水体中进行了初步试验,有一定效果。 主要经济指抑藻剂:七十元人民币/公斤。 标分析 建设投产 条件 (投入资金需投入资金人民币五十万左右,其中需要厂房约八百平方米左右,需水、情况、需要的电等配套设施。 厂房、使用配套设施状况等) 应用领域及市场需求分析 主要应用于易长水华的鱼塘、夏季气候炎热的地方的缓流水体及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水华去除及预防,水质改善。市场需求主要在大型湖泊及农家乐和城市公园的景观用水。 合作费用 面议 合作方式 □股权投资 □风险投资 □技术转让 □许可使用 □合作开发 □合作兴办新企业 □其他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强化AO技术与设备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强化AO技术与成果名称 成果编号 22
设备 所属单位 成果完成人 负责人 手 机 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 蒋文举 蒋文举 联系人 传 真 杨志山 电 话 □研制阶段 □小批量生产阶段 □电子与信息 □生物、医药技术 □ IT技术 所属领域 □新材料 □光机电一体化 ■ 节能环保 □新能源 □先进制造技术 □其他 所处阶段 □批量生产阶段 □试生产阶段 ■产业化阶段 针对中小城镇污水处理特点和国家对氮磷去除的要求日益提高,提出一种强化一体化强化AO技术,该工艺是将A/O与接触氧化相结合,通过厌氧、缺氧和成果简介 (500字) 22好氧及沉淀池结构一体化,在好氧池布设新型生物填料,强化净化效果,减少占地,节省投资和降低电耗,一方面使出水水质更加可靠,另一方面也具有更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出水可完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 规模(吨) 100 占地(亩) 1 2 3 5 是否需要推广 投资(万元) 30~40 50~70 110~160 200~300 360~500 850~1200 主要技术 指标 200 500 1000 2000 5000 □独自拥有 □联合拥有 成果权属 ■授权使用 □其他 科 学 技 术 成 果 所 处 状 有关计划 态 技术水平 是否有专利 ■ 即可全面推广 □ 待成果成熟后推广 □ 已在部分区域转让 □ 发明专利 □ 实用新型专利 □ 无 □ 其他 专利号 专利名称 授权日期 □国际领先 □国际先进 ■国内领先 □国内先进 □863计划 □火炬计划 □重点新产品计划 □星火计划 □科技攻关计划 □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其他 是否纳入国家项目验收、鉴定情况 获奖情况 成果目前 应用情况 已经在航空港污水厂使用。 主要经济指 标分析 建设投产 条件 (投入资金情况、需要的厂房、使用配套设施状况等) 应用领域及市场需求分析 中小城镇污水处理。 合作费用 面议 合作方式 □股权投资 □风险投资 □技术转让 ■许可使用 ■合作开发 □合作兴办新企业 □其他
微波污水处理装置
成果名称 微波污水处理装置 成果编号 所属单位 成果完成人 负责人 手 机 电子信息学院 华伟 联系人 传 真 华伟 电 话 email □研制阶段 □小批量生产阶段 □电子与信息 □生物、医药技术 □ IT技术 所属领域 □新材料 □光机电一体化 □ 节能环保 □新能源 □先进制造技术 □其他 所处阶段 □批量生产阶段 □试生产阶段 □产业化阶段 微波污水装置,包括污水处理容器、微波源和微波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微波能量传输到容器内有效利用微波能量。微波能量在反应容器中分布更均匀,对污水的处理更快速。因此对微波污水处理装置具有环保节能、安全的特点。 主要功能特点: 1.使用多个磁控管,利用微波功率非相干合成技术,有效实现热隔离、压力隔离成果简介 (500字) 和电隔离。 2.特点适用于中小流量污水处理,日处理量在1-100立方。 3.实时监测温度等信息并反馈,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4.优化设计的三维异形天线馈入,改善阻抗匹配,提高功率容量,与各种类型污水兼容。 5.使用改进民用磁控管技术,功率大、工作时间长,频谱稳定。 1. 使用多微波磁控管作为功率源,每只磁控管的输出功率为KW量级。 2. 微波磁控管的工作频率为2450 MHz,符合国家无线电频率使用要求。 3. 在距离微波污水处理器10 cm的处,微波泄露的功率密度低于 150mW/cm2,主要技术 满足国家辐射安全标准的要求。 指标 4. 污水水的处理温度可以在20-100℃区间时,微波功率有效利用率大于90%。够承受高达10Mpa的压力。容器容积为可在5-2000升选择。适合各种污水处理的需求。 成果权属 □独自拥有 □联合拥有 是否需□ 即可全面推广 □ 待成果成熟后推广 □授权使用 □其他 科 学 技 术 成 果 所 处 状 态 是否纳入国家技术水平 是否有专利 要推广 □ 已在部分区域转让 □ 发明专利 □ 实用新型专利 □ 无 □ 其他 专利号 专利名称 授权日期 使用介质辐射器的微波化学反应装置 □国际领先 □国际先进 □国内领先 □国内先进 □863计划 □火炬计划 □重点新产品计划 □星火计划 □科技攻关计划 □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其他 有关计划 项目验收、鉴定情况 获奖情况 成果目前 应用情况 主要经济指 标分析 建设投产 条件 (投入资金情况、需要的厂房、使用配套设施状况等) 应用领域及市场需求分析 应用于微波污水处理领域 合作费用 面议 合作方式 □股权投资 □风险投资 □技术转让 □许可使用 □合作开发 □合作兴办新企业 □其他
城镇污水厂污泥干化技术
成果名称 城镇污水厂污泥干化技术 成果编号 所属单位 成果完成人 负责人 手 机 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 蒋文举 蒋文举 联系人 传 真 杨志山 电 话 □研制阶段 □小批量生产阶段 □电子与信息 □生物、医药技术 □ IT技术 所属领域 □新材料 □光机电一体化 ■ 节能环保 □新能源 □先进制造技术 □其他 所处阶段 □批量生产阶段 □试生产阶段 ■产业化阶段 本成果针对目前我国污水厂日益增加的污泥产量和现在80%的污泥没有得到成果简介 (500字) 妥善处理的现状,对社会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和环境卫生安全的压力。对产生污泥的行业都可应用此污泥处理一体化技术,从而实现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 1、可获得含固率90%的固体; 2、极低的工作温度40℃ 3、无臭味 主要技术 指标 4、无火灾和爆炸风险 5、无需控制工作温度和进气中的氧含量 6、密闭的空气循环 7、无二次污染气体,无需尾气处理 8、设备紧凑,1t水/d 蒸发能力仅需4平方米设备占地面积 □独自拥有 □联合拥有 是否需要推广 ■ 即可全面推广 □ 待成果成熟后推广 □ 已在部分区域转让 成果权属 ■授权使用 □其他 科 学 技 术 成 果 所 处 状 有关计划 态 技术水平 □国际领先 ■国际先进 □国内领先 □国内先进 □863计划 □火炬计划 □重点新产品计划 □星火计划 □科技攻关计划 □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其他 是否有专利 □ 发明专利 □ 实用新型专利 □ 无 □ 其他 专利号 专利名称 授权日期 是否纳入国家项目验收、鉴定情况 获奖情况 成果目前 应用情况 螺压脱水机和低温脱水机一体化污泥脱水技术已经用于消化污泥、混合生污泥的处理。 可形成含固率为90%的固体,装置能耗为目前常用干化设备能耗的35~50%,主要经济指运行成本降低50~60%。 标分析 建设投产 条件 (投入资金情况、需要的厂房、使用配套设施状况等) 需要5000m厂房及机械加工能力。 2应用领域及市场需求分析 城市污水厂污泥干化处理。 合作费用 面议 合作方式 □股权投资 ■风险投资 ■技术转让 □许可使用 □合作开发■合作兴办新企业 □其他
酒精蒸馏废液的生物转化
成果名称 酒精蒸馏废液的生物转化 成果编号 所属单位 成果完成人 负责人 手 机 张文学 联系人 传 真 轻纺与食品学院 张文学 吴正云 电 话 ■研制阶段 □小批量生产阶段 所处阶段 □批量生产阶段 □试生产阶段 □产业化阶段 □电子与信息 ■生物、医药技术 □ IT技术 所属领域 □新材料 □光机电一体化 □ 节能环保 □新能源 □先进制造技术 □其他 新型酒精生产工艺和酒精生产企业的生态化建设我国酒精行业年排放废糟液成果简介 (500字) 3000万吨以上,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压力。这些废糟液有机物含量很高,经特种工程菌生物转化后,可获大量高附加值菌体蛋白及耐酸性液化糖化酶;酶液用于酒精生产配料,可推动酒精生产工艺向高效节能、无废循环的生态模型的转变。 主要技术 指标 高蛋白饲料粉:黄褐色,粗蛋白含量30-37%;耐酸性液化糖化酶液:耐酸性α-淀粉酶活性20-40U/ml()、糖化酶活性1000-1500U/ml()。 ■独自拥有 □联合拥有 成果权属 □授权使用 □其他 科 学 技 术 成 是否有专利 是否需要推广 □ 即可全面推广 □ 待成果成熟后推广 □ 已在部分区域转让 □ 发明专利 □ 实用新型专利 ■ 无 □ 其他 专利号 专利名称 授权日期 果 所 技术水平 □国际领先 □国际先进 □国内领先 ■国内先进 □863计划 □火炬计划 □重点新产品计划 □星火计划 处 状 态 是否纳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其他 有关计划 项目验收、鉴定情况 获奖情况 成果目前 应用情况 主要经济指 标分析 建设投产 条件 (投入资金情况、需要的厂房、使用配套设施状况等) 面商 应用领域及市场需求分析 该项技术可应用于酿酒、酒精生产企业的废水处理,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合作费用 面商 合作方式 □股权投资 □风险投资 □技术转让 □许可使用 □合作开发 □合作兴办新企业 □其他
利用酿酒废液培养微藻生产高价值成分
成果名称 利用酿酒废液培养微藻生产高价值成分 成果编号 轻纺与食品学院 吴正云 吴正云 联系人 传 真 所属单位 成果完成人 负责人 手 机 吴正云 电 话 ■研制阶段 □小批量生产阶段 □电子与信息 ■生物、医药技术 □ IT技术 所属领域 □新材料 □光机电一体化 ■节能环保 □新能源 □先进制造技术 □其他 所处阶段 □批量生产阶段 □试生产阶段 □产业化阶段 利用酿酒废液培养微藻,将微藻养殖与废水处理相结合。通过不同的培养参成果简介 数设计,收获微藻可用于提炼叶黄素(lutein)、新黄质(neoxanthin)、不饱和(500字) 脂肪酸及生物油脂等高价值成分。 主要技术 指标 叶黄素:大于4mg/g干重。 新黄质:大于4mg/g干重。 ■独自拥有 □联合拥有 成果权属 □授权使用 □其他 是否需要推广 □ 即可全面推广 ■ 待成果成熟后推广 □ 已在部分区域转让 科 学 技 术 成 果 所 处 状 有关计划 态 技术水平 是否有专利 □ 发明专利 □ 实用新型专利 ■ 无 □ 其他 专利号 专利名称 授权日期 □国际领先 □国际先进 □国内领先 ■国内先进 □863计划 □火炬计划 □重点新产品计划 □星火计划 □科技攻关计划 □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其他 是否纳入国家项目验收、鉴定情况 获奖情况 成果目前 应用情况 主要经济指 标分析 建设投产 条件 (投入资金情况、需要的厂房、使用配套设施状况等) 投资规模100万元 应用领域及市场需求分析 该项技术可应用于普通食品和营养保健品生产企业 合作费用 面商 合作方式 □股权投资 □风险投资 □技术转让 □许可使用 □合作开发 □合作兴办新企业 □其他
含油废渣的定向资源化
成果名称 含油废渣的定向资源化 成果编号 所属单位 成果完成人 负责人 手 机 建筑与环境学院/生态工程研究所 刘本洪 唐亚 刘本洪 联系人 传 真 刘本洪 电 话 email 8541 7992 □研制阶段 □小批量生产阶段 □电子与信息 □生物、医药技术 □ IT技术 所属领域 □新材料 □光机电一体化 □ 节能环保 □新能源 □先进制造技术 □其他 所处阶段 □批量生产阶段 □试生产阶段 □产业化阶段 油脂精炼过程中,一般加活性白土进行脱色,油脂脱色处理后被分离出的白土中含有20~35wt%的油,所述含油白土经深度压榨,获得混合油和含油5~8 wt%的白土,由于从这种低含油量的白土中获取油成本高,通常将其作为废弃物,故称为含油脂废白土。 成果简介 (500字) 目前,含油脂废白土的综合利用方式主要有回收油脂、作肥料、作饲料、活化后作吸附剂、制备洗涤用品和生产核黄素等。由于处理成本高,大部分油脂厂的含油脂废白土闲置堆放或者掩埋,这类废弃处置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影响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项目提供含油废渣定向资源化利用技术,将含油废渣转化成市场需求量大的商品或原料,产生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主要技术 无 指标 □独自拥有 □联合拥有 成果权属 □授权使用 □其他 科 学 技 术 成 果 所 处 状 有关计划 态 技术水平 是否有专利 是否需要推广 □ 即可全面推广 □ 待成果成熟后推广 □ 已在部分区域转让 □ 发明专利 □ 实用新型专利 □ 无 □ 其他 专利号 专利名称 授权日期 □国际领先 □国际先进 □国内领先 □国内先进 □863计划 □火炬计划 □重点新产品计划 □星火计划 □科技攻关计划 □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其他 是否纳入国家项目验收、鉴定情况 无 获奖情况 无 成果目前 应用情况 已推广应用。 主要经济指无 标分析 建设投产 条件 (投入资金情况、需要的厂房、使用配套设施状况等) 无 我国每年油脂精炼过程中所产生的含油脂废白土数量巨大,据不完全统计,应用领域及近年来我国精炼植物油产生的含油脂废白土已达72万吨/年。若这些废白土能够市场需求分析 得到充分利用,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促进资源合理利用,还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合作费用 合作方式 □股权投资 □风险投资 □技术转让 □许可使用 □合作开发 □合作兴办新企业 □其他
食用菌栽培料替代料生产技术
成果名称 食用菌栽培料替代料生产技术 成果编号 所属单位 成果完成人 负责人 手 机 建筑与环境学院/生态工程研究所 刘本洪 唐亚 刘本洪 联系人 传 真 刘本洪 电 话 □电子与信息 □生物、医药技术 □ IT技术 所属领域 □新材料 □光机电一体化 □ 节能环保 □新能源 □先进制造技术 □其他 □研制阶段 □小批量生产阶段 所处阶段 □批量生产阶段 □试生产阶段 □产业化阶段 作物秸秆是栽培食用菌的主要原料,但随着化石能源的减少,很多地区越来越多地将秸秆用于发电和生产生物燃料,带动其它食用菌栽培原料的价格上涨,从而提高食用菌栽培成本。另一方面,我们所处的周围环境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有机废弃物,由于这些有机废弃物处理成本高,大部分闲置堆放或者掩埋,并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若此类有机污染物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促进资源合理利用,还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目前,我们提供的食用菌栽培料替代料生产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成果简介 (500字) 1、试验表明,食用菌栽培料替代料生产技术用于食用菌的栽培效果良好,完全能满足食用菌生长的养分需要。 2、食用菌栽培料替代料生产技术的利用,开辟了一条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新途径。 3、使用食用菌栽培料替代料生产技术,不仅可大幅度降低食用菌的生产成本,而且可拓宽食用菌栽培料的原料。 4、使用食用菌栽培料替代料生产技术具有非常广的使用范围,可作为现有一切人工栽培食用菌的栽培料。 主要技术 指标 □独自拥有 □联合拥有 成果权属 □授权使用 □其他 科 学 技 术 成 是否有专利 是否需要推广 □ 即可全面推广 □ 待成果成熟后推广 □ 已在部分区域转让 □ 发明专利 □ 实用新型专利 □ 无 □ 其他 专利号 专利名称 授权日期 果 所 技术水平 □国际领先 □国际先进 □国内领先 □国内先进 □863计划 □火炬计划 □重点新产品计划 □星火计划 处 状 态 是否纳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其他 有关计划 项目验收、鉴定情况 获奖情况 成果目前 应用情况 已经在部分区域推广使用。 四川省栽培食用菌的传统原料之一棉籽壳的价格已由2008年的1100~1300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元/吨上涨到2011年6月的1900~2000元/吨,而2011年初其价格曾高达2600元/吨。因此,本项目技术是寻找到经济可行的食用菌栽培新原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设投产 条件 (投入资金情况、需要的厂房、使用配套设施状况等) 应用领域及我国食用菌产量占世界总量的70%左右,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分析 市场范围。 合作费用 合作方式 □股权投资 □风险投资 □技术转让 □许可使用 □合作开发 □合作兴办新企业 □其他
新型炭基吸附催化剂
成果名称 新型炭基吸附催化剂 成果编号 所属单位 成果完成人 负责人 手 机 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蒋文举 蒋文举 联系人 传 真 杨志山 电 话 □研制阶段 □小批量生产阶段 □电子与信息 □生物、医药技术 □ IT技术 所属领域 □新材料 □光机电一体化 ■ 节能环保 □新能源 □先进制造技术 □其他 所处阶段 □批量生产阶段 □试生产阶段 ■产业化阶段 以果壳、城市污水厂污泥和煤炭等为原料,添加不同的催化活性组分,制备成果简介 (500字) 性能优越的环境催化吸附材料,用于脱硫、脱硝和 VOC净化,废水处理、有价金属的回收利用等。 主要技术 产品符合国家有关的标准。 指标 □独自拥有 □联合拥有 成果权属 ■授权使用 □其他 科 学 技 术 成 果 所 处 状 有关计划 态 技术水平 是否有专利 是否需要推广 ■ 即可全面推广 □ 待成果成熟后推广 □ 已在部分区域转让 □ 发明专利 □ 实用新型专利 □ 无 □ 其他 专利号 专利名称 授权日期 □国际领先 □国际先进 ■国内领先 □国内先进 □863计划 □火炬计划 □重点新产品计划 □星火计划 ■科技攻关计划 □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 其他 是否纳入国家项目验收、鉴定情况 获奖情况 成果目前 应用情况 已经在烟气脱硫领域使用。 具有很强的脱硫脱硝能力; 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吸附VOC能力强; 制备成本低,工艺简单; 吸附重金属的能力强,能达到回收利用要求。 建设投产 条件 (投入资金情况、需要的厂房、使用配套设施状况等) 需要投资1000万元 应用领域及市场需求分析 大气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和重金属回收 合作费用 面议 合作方式 □股权投资 □风险投资 □技术转让 ■许可使用 ■合作开发 □合作兴办新企业 □其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