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八年级物理上册 《电荷》 人教新课标版

来源:化拓教育网


八年级物理上册 《电荷》 人教新课标版

学习 目标 学 具 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验电器,碎纸屑若干 批注 批注 ◆学习流程: 一、摩擦起电现象 1、小组活动(时间2分钟) ⑴拿出塑料尺、塑料笔杆直接接触碎纸屑,观察到的现象是 。 .. ⑵用塑料尺、塑料笔杆跟衣服或头发摩擦几下后,再去接触碎纸屑,观察..到 。 增加摩擦的次数,再去接触碎纸屑,观察到 。 2、自学课本P98“电荷”部分第一、二自然段。(时间1分钟) 在以上活动中,摩擦过的塑料尺、塑料笔杆都带上了 ,所以具有了 轻小物体的性质,这就是 现象。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演示课本P98图示实验5.1-2,学生观察记录。(时间3分钟)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棒 1 玻璃棒(丝绸) 橡胶棒(毛皮) 玻璃棒(丝绸) 棒 2 玻璃棒(丝绸) 橡胶棒(毛皮) 橡胶棒(毛皮) 现 象 2、学生自学课本P98“电荷”部分第三、四自然段。(时间1分钟) 大自然中只有 种电荷。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 电荷。 .....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 电荷。 ..... 种电荷互相排斥, 种电荷互相吸引。 ....3、演练: 完成课本p99第2题。 三、验电器、电荷量及其单位 1、自学课本P98“电荷”部分第五、六自然段。(时间3分钟) 构造: ⑴验电器 原理: 作用: ⑵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 的多少。 ⑶电荷的多少叫做 ,简称 ;它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 ⑷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大约只有 库仑。 一片雷雨云带的带的电荷,大约有 库仑。

2、小组活动:验电器的使用 (演示、分组) 四、原子的结构、元电荷 1、自学课本P99“原子的结构、元电荷”部分。(时间3分钟) ⑴物质是由 、 组成的。 ⑵原子 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带 电 原子 带 电 ⑶在各种带电的微粒中, 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 做 ,常用e表示,e= C,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 。 ⑷通常情况下,为什么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2、小组讨论完成:课本P99“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1题。 五、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1、演示课本p100图示实验5.1-5,学生认真观察。 2、自学课本P100“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部分,解释上述现象。(2分钟) ⑴实验现象说明:金属杆上有了电荷的 ,金属是 的,因为在金属内部有 。 ⑵导 体: ,如 绝缘体: ,如 ⑶演练:完成《目标检测》p137 第6、7、8题。 3、小组交流 橡胶棒摩擦后能带电,为什么不能导电? (参看《目标》p136释疑解难6“导电”和“带电”的区别。) 六、拓展延伸: 完成《目标检测》p137 第1-5;9、10题 知识网络 小结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