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回填土工程技术标准

来源:化拓教育网
回填土工程技术标准 一 填方材料的种类和要求 1 基本要求:  符合设计要求  保证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 2 土料选择  碎石类砂土类等(不大于每层铺贴厚度的2/3,可作为填料  含水率符合要求的粘性土可作各层填料  淤泥质土不能用作填料  北方地区冬期冻土原则上不能用于回填  宜选用原基槽中挖出的土  一般以手捏成团,落地开花为宜  若含水率过大,采用翻松,晾干,风干,换土回填,掺入干土及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若土料过干,则需预先撒水润湿. 二 土方回填条件 1 基底处理  清除基底上的垃圾,草皮树根,排除坑穴中积水,淤泥和杂物  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流入填方区  若基底土质疏松,需先进行夯实  填土区域若处于含水量很大的松土地区,首先先进行排水疏干,换填其中淤泥质土  填土区坡陡于1/5时,先将斜坡挖成阶梯状, (H x L=200~300 x 1m ),防止土体滑动. 2 结构条件  室外回填,填方前对拟回填范围内的各种基础进行验收,对防水防水保护层进行检查验收,并办好隐检手续.  室内回填,拟回填范围内机电管线安装验收完成,基底积水及有机物等清理完毕.  技术准备 3 技术准备 根据图纸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选择符合要求的土料种类,确定回填范围.和回填顺序. 合理得确认填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以及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重要得填方工程需要通过压实实验来确认具体参数. 编号 1 2 土的种类 砂土 粘土 最优含水率(重量比%) 8-12 19-23 最大干密度T/m3 1.80-1.88 1.58-1.7 3 4 粉质粘土 粉土 12-15 16-22 1.85-1.95 1.61-1.80 表1 填土分层厚度和压实系数 压实机具 平碾 震动式压实机 柴油打夯机 人工打夯 分层厚度mm 250-300 250-350 200-250 小于200 每层压实遍数 6-8 3-4 3-4 3-4 表1 三 土方的压实的技术标准 1 密度要求 压实系数 λc = ρd (土的实际干密度) / ρdmax(土的最大干密度) 结构类型 砌体承重和框架结构 填土部位 地基土主要受力层范内 地基土主要受力层范下 地基土主要受力层范内 地基土主要受力层范下 压实系数 ≥0.97 控制含水量 ≥0.95 ±2 ≥0.96 排架结构 ≥0.94

3 含水率要求 见表 1

四 土方的压实

一般要求

 尽量采用同类土回填,并控制土的含水率在最优含水率之内.若采用不同的土,应按土

类有规则的分层铺田.

 将透水性小的土置于透水性大的土层之上,边坡宜用透水性大的土.  回填自下往上,在起伏之处做好1:2阶梯型边坡,分段填筑时可作1:1.5的斜坡,接缝部位不可留到墙角柱墩基础等重要部位.  填方尽量留一些沉降下沉高度,砂土留 1.5%H ,粉质粘土留3%-3.5% H  有地下水和滞水时候,应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  已填好的土方遭水浸泡后需铲除淤泥,再进行下一道施工  当天填土当天压实 夯实的方法 1 人工夯实  将填土初步整平,按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两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夯实基槽时由四边向中间打夯.  基坑基础回填时在四周或两侧同时回填和夯实  回填管沟时,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两边同时进行,填至管顶0.5m 以上可用机械回填.  雨季施工,回填土应持续进行,尽快完成,雨前尽量将已夯完土体做成坡装利于排水.施工时需有防雨措施,防止水流入基坑内.  冬季施工,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50%冻土体积不超过总体积的15%. 2 机械压实  机械碾压之前,先用轻型推土机推平,使表面平整  碾压使机具与管道保持一定距离  平碾一层后,需人工拉毛,表面太干时,需要撒水润湿  压实需均匀分布于填筑表面,逐次卸土碾压,不要漏碾 3 质量标准 1 有密实要求的土方,每层回填后均需进行干密度实验(环刀取样),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 2 基坑和室内填土,每层100-500平米取1组,场地平整填方,每400-900平米取一组,管沟回填每20-50m取一组填土后干密度需有50%符合设计要求,其余最低值与设计值差小于0.08t/m3 ,且不应集中. 填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主控项目 检验项目 标高 桩基基坑基槽 场地平整 人工 机械 ±50 管沟 -50 地路面基础层 检查方法 -50 ±30 -50 水准仪 分层压实系数 设计要求 规定方法 一般项目

回填土料 分层厚度及含水率 表面平整度 取样或直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20 20 30 20 观 水准仪 靠尺/水准20 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