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的团队管理
唐僧西天取得真经100年之后的一天,唐僧到如来家里做客。如来为了检验他这100年来修炼程度,席间谈话如下:
众所周知,你当年的成功,离不开你的三个得力徒弟,悟空,八戒,沙僧。那么你本人最喜欢哪个徒弟呢?唐僧给的答案多少有些出乎如来的意料,那就是:八戒。
八戒最大的优点就是可爱。唐僧满面笑容的说道,有他就少不了笑声。有很多人误以为他懒惰,其实他并不懒惰。每次他打扫马厩或者收拾包裹,都是一丝不苟,挑不出什么错儿来。但是他很小气,总是要暗地比较,自己比别人多干了多少,他吃不得一点亏。而且他又喜欢睡懒觉,所以大家才会以为他很懒。
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要知人善用。手下队伍要精简,属下个人能力要强。唐僧如是说。
那么八戒的个人能力是你三个徒弟里面最差的,又有不负责任等对工作不利的缺点。你为什么不换一个精明能干的人选呢?如来佛不解的问。
“的确,八戒在队伍里面确实是个人素质最差的一个。但是,并不是由最好的人员组合起来的队伍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队伍的整体功效。一个强大的完整的队伍,成员必须要有不同的特点和分工。你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通风报信的往往是八戒。而打不过就跑这个特点也只有八戒有。我记得以前有个将军,他就是要用怕死的兵放峭。别人不解。他说假如用勇猛的士兵放悄站岗,遇到敌人一定会战死,而胆怯的士兵则会跑回营中报信。这就是说明人员搭配问题的很好的一个例子。”唐僧神采奕奕的说。
而且,八戒这个人脸皮很厚,不怕指责。一件事情作不好,大家都可以把责任推到他头上。这样就节省了内部处理问题的时间。而由于他的存在,其余的人员自然而然就会对自己有一种信心,因为他的能力一定是比八戒强的。
对于我个人来讲,唐僧点起一支烟,兴致勃勃的说,我之所以喜欢他,是因为他比较喜欢溜须拍马。一个领导者,不可避免的就会对一个总是夸赞他的手下产生好感甚至依赖感。你看几乎每个领导者身边都会有八戒这样的人物存在。因为你不能要求领导者在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上,还要放低身份和自尊,去听取下属的批评和接受下属的顶撞。你必须要有一个会说好话的人在身边,否则你早就被气死了。
唐僧的话把如来逗笑了。
如来问到:你觉的悟空这个徒弟怎么样?一路上他多次救你性命!
“是呀,上次我西天取经还有一个主角人物,他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而他由于紧箍咒问题的存在,和我的关系非常微妙,就如同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一样。其实我们之间最终是敌人的关系。”唐僧缓缓的说。
每次危难时刻,他都能出来救我,很多次我都非常感动。但是只要一风平浪静,我就会恢复对他的敌视态度。唐僧说,因为我是一个忌妒心很强的人。每个希望自己建功立业的男人都有忌妒心。
如来站起来给唐僧沏了杯茶,唐僧呷了一口继续说到:西游记不是无间道,唐僧说,我必须作男一号。别人不可能和我抢戏分,比风头。因为我是整个组织的领导者,也是这次西天取经的唯一执行者,他们都是我的助手,助手的功劳怎么能大过执行者的功劳呢?
可是悟空没有重视自己的身份,总是擅自行事,关键的时候英雄当头。我知道他的人气和知名度高过我,实际上这是不正常的现象。毕竟经是我拿回来的。
那么你们在个性上和感情上有什么冲突呢?如来问。
首先我先说我们的共同点,其一,我们都是很执着的人,其二,我们都是禁欲者。在这两点上我们可以相互激励对方。但是,孙悟空其实是一个无知的农村土猴。他的文化素质是很差的,而且脾气太倔强,因为没有受过良好家庭教育的关系。作为一个被领导者,过于倔强的性格一定会跟领导者有矛盾。一山不容二虎,当一件事情,我们有了分歧,那么到底该听谁的呢?当然是听领导者的。因为领导者是一个指挥者,他负的是全局成败的责任。不管是他指挥失当,还是用人失当,只要最后结果是失败的,他就要全部负责。象中国足球队的教练输球了怪队员就是一种低素质指挥者的表现,因为队员是他选拔和训练的。坦白的讲,我是一个完美的指挥者,最后取经成功的结果说明了一切。而如果指挥者下了命令手下不听从,那么最后就是要手下负责。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属下,即使领导者让他跳崖他也一定要执行,只要彻底执行了他就没有责任。而悟空就不懂这个常识,所以我说他是乡村土猴子。说实话他的处事方法真的让人讨厌,很多次我都想让他卷铺盖回家。
唐僧自信深沉的谈吐让如来欣慰的笑了笑。你们矛盾爆发程度最激烈的一次是不是白骨精事件的那次?如来继续问道。
唐僧咳嗽了几声,唉。那是我最丢脸的事情了。唐僧吐了个烟圈,那次我是直接的输给了他。至今我都耿耿于怀。人都是有感情的,虽然是敌对情况严重了点,毕竟我们还是同志,是战友,是上下级。相处久了一定是有感情的。那次我让他走,实在是因为他让我太生气了。看他一次次给我下跪认错,我忍不住心软。但是我告诉自己,这是赶走他最好
的时机,如果这次他走了,他永远都是个农村土猴。而我自己会独享取经归来的光环。所以我咬牙赶他走了。后来发现不能没有他。你看哪一个君王不是等稳定之后才除掉自己眼中钉的。所以我想请他回来,等取经成功以后向如来揭发他的一些丑行斗倒他也不迟。请他回来的时候我有多丢面子,好在大家都是自己人,家丑不可怕。
那个紧箍咒问题你怎么看?如来问。这个问题是我们师徒关系中的核心问题。我总是会在恰当的时机让他见识我的厉害。看他痛苦的样子其实我很有满足感,但是我还装出很心痛的样子。而且一一一,正是因为有紧箍咒的存在,我认为他一定把我当仇人看。等到了取经成功以后会找我报复,遗憾的是他没有抓住那个机会,因为他的谋略比我差很远。反而是我向你推荐他作佛。作佛了就不能好打不平了。他的性格我清楚,他忍不住火气的。所以他常常被你教训。这你也清楚的。
最后,唐僧说了这样的话:英雄从来都是被利用的。他是个英雄,可是我却是个赢家。
关于沙僧:沙僧就是一个能够担当当今社会理想人格的典型。何以见得?
其一、沙僧有忠诚。取经路上,妖魔当道,鬼怪作乱,严寒酷暑,人迹罕至,诱惑迭出,对师徒四人都是一个真正的考验,师父的定力与理想坚不可摧、雷打不动,在三个徒弟当中,认定目标不放松,把求取真经当做事业来干的恐怕非沙僧莫属,他对师父的忠诚,对承诺的忠诚,兑换成今日的说法就是敬业爱岗。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干事,尊敬尊长,团结同事,形成的社会合力应该是不可估量的,以这样的标准构建理想人格,比起的先贤眼光来,虽然狭隘不少,但发挥的社会作用无他可比。
其二、沙僧知责任。责任心是我们这个社会呼唤的,家长对孩子要有养育的责任心,孩子对父母要有赡养报恩的责任心,老师对学生要有修剪栽培的责任心,学生对老师要有
尊重劳动的责任心。责任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一个抛弃了责任心的人,在社会上难有立足之地,更遑论价值实现了。沙僧深知自己的责任就是协助两位师兄保护好师父取得真经归,他也深知自己在这个团队中的角色,由于找准了位置,挑包袱就不撂担子,降妖魔就不溜边子,他就是一个认清了自我,恪守了责任的新好男人。若今之男人都能勇担责任,和谐社会就近在咫尺。
其三、沙僧善合作。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一个中国人是条龙,十个中国人就是条虫,诸如此类错误的有点道理和根据的说辞在沙僧身上看不到半点踪影,他是一个优秀的合作者,是篮球战术“普林斯顿体系”的最坚决执行者,他既知猴哥的不足,也明猪兄的缺点,但他求同存异,善于相处,很会填空。今之社会就是一个联系共生共赢的社会,把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只能自讨苦吃。
唐僧团队-管理手段
一、能者居前
孙悟空可称得上是老板最喜欢的职业经理人,之所以说老板最喜欢,不是因为孙悟空没缺点,很优秀,而是因为他能力很强,但有缺点。这才是老板最应该用的人才,为什么?假设一个人能力很强,人缘很好,理想又很远大,这样的人往往不甘人下,或者直逼领导位子,或者很容易另起炉灶。孙悟空有个性、有法、行力很强,也很敬业、重感情,懂得知恩图报,是个非常优秀的人才。 但这样的人才如何才能留住他,如何提升他的忠诚度,这要靠领导艺术,靠企业的文化。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被唐僧赶走过两次,第一次是刚刚认识不久,孙悟空打死了几个强盗,遭到唐僧斥责,结果孙悟空一生气,自己走了,但后来在东海龙王那里,看了一幅画,说的是张良三次为黄石老人桥下拾鞋,谦恭有礼,后被黄石老人授于天书,成就了张良传世伟业的故事,老龙王说:“你若不保唐僧,
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孙悟空一盘算,觉得有道理,自己被唐僧搭救,而且还可以变妖为仙,自己怎么能这么轻率地就走了呢?所以后来他又回到了唐僧身边。第二次被赶走是三打白骨精后,唐僧决意不能留他,悟空无奈,只好离去,但“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但已经心系唐僧,一听说师傅有难,马上不记前嫌,重新回到团队中去,还要在东海里沐浴一下,生怕师傅嫌他。
唐僧用什么方法让孙悟空这么死心塌地?首先得有规矩,得有紧箍咒。规矩是权威,唐僧如果没有了权威,估计孙悟空早不把他放到眼里了。同样的,企业的制度也要有权威,制度的执行一定要严格,不管刚开始推行的时候有多少阻力,但只要坚决执行下去,逐渐就会形成一种氛围与文化,让大家自觉地去遵守。但制度的力量是有限的,制度只能让员工不犯错,但要让员工有凝聚力,与企业同心同德,还要靠情感,唐僧就是靠他的情感管理,用他的执着和人品感化了孙悟空。没有修成正果的目标和愿景,孙悟空也许中途就回去了;没有师徒的情分,估计孙悟空也不会这么卖命;当然,如果没有偶尔的紧箍咒,也许悟空早酿成大错。
但孙悟空这样的员工只能是一个好员工,不能成为一个好领导,什么意思呢?孙悟空最大的乐趣是降妖伏魔,常说“抓几个妖怪玩玩”,这是一种工作狂的表现,他不近女色、不恋钱财、不惧劳苦,在降妖伏魔中找到了无限的乐趣。但是他天性顽皮、直言不讳,经常把玉皇大帝、各大神仙都不放到眼里,注定他无法成为一个卓越的领导。但作为一个团队的成员,有了唐僧,就不需要孙悟空有领导能力,否则唐僧的地位肯定要受到动摇。这也就是为什么团队成员的选择要非常慎重,要能够优势互补、能力互补、个性互补。孙悟空的另外一个缺点就是爱卖弄,有了业绩也就在别人面前显示显示,而且得理不让人,这显然也影响了他继续发展的可能。作为一个领导,一定要非常清楚下属的优缺点,量才而用,人尽其才。
另外一个角度看猪八戒,从好的方面看,他虽然总是开小差,吃的多、做的少,时时不忘香食,但是在大是大非上,立场还是比较坚定,从不与妖精退让妥协,打起妖怪来也不心慈手软;生活上能够随遇而安,工资待遇要求少,有的吃就行,甭管什么东西,而且容易满足,最后被佛祖封了个净坛使者,是个受用贡品的闲职,但他非常高兴,说“还是佛祖向着我”。更为重要的是,他成为西天枯燥旅途的开心果,孙悟空不开心了,就拿他耍耍,有些脏累差的活,都交给他,他虽有怨言,但也能完成。如果没有猪八戒,这个旅途还真无聊。另外,猪八戒的另外一个优点就是对唐僧非常的尊敬,孙悟空有不对的地方,他都直言不讳,从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唐僧作为领导的协调和管理作用。
从不好的方面看,他经常搬弄是非,背后打小报告。另外,在忠诚度方面也差,尤其是刚加入取经团队的时候,动不动就要散伙走人,回高老庄娶媳妇,一点佛心都没有,而且影响了团队的团结和睦。之所以说猪八戒是个智者,完全是站在当今社会的角度。现代社会,员工的压力都很大,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人,就要用到猪八戒的人生哲学了。当然,八戒的人生哲学,只是我们在遇到挫折失败时候的一种自我解脱,不能成为自己的主流价值观。
首先,不要过于强求。佛曰:人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别离、求不得。每一种苦都让我们伤心欲碎,但我们能否就此一蹶不振呢?当然不能,这就要学习猪八戒的处世哲学了。八戒由仙贬妖,而且还成了猪妖,可谓人生不顺,但他过得很快乐。经理人有时在职位、薪酬等个人发展上不得志,是难免的,要学会解脱,不要过于强求,这是人生一大智慧。
其次,不要过于压抑。经理人压力大,上有领导,下有员工,外有工作,内有家庭。
工作、生活,有的还要边读书,供房、买车,中国人的压力本来就比较大,所以要学会自己找乐。八戒压抑不压抑?不但没了老婆,自从跟了师傅,就没吃饱过。但八戒很厉害,人家见人参果就吃,见女人就泡,见妖怪就打,见地方就睡,这叫活得洒脱。不要过于压抑,是人生的一大智慧。有人做过统计,现代女性最想找的老公是猪八戒型的,道理很简单,唐僧太古板,没情调,悟空太机灵,没安全感,只有八戒又幽默,又有情调,还比较实际,是个理想的老公。 二、劳者居其下
如果唐僧这个团队只有他和悟空、八戒三个人,那还是有问题,唐僧只知发号施令,无法推行;悟空只知降妖伏魔、不做小事;八戒只知打打下手、粗心大意;那担子谁挑、马谁喂、后勤谁管?可见一个团队,各种人才都要有。
沙和尚是个很好的管家,任劳任怨,心细如丝。他经常站在悟空的一面说服唐僧,但当悟空有了不敬的言语,他又马上跳出来斥责悟空,护卫师傅,可谓是忠心耿耿,企业对于这样的人,一定要给予恰当的位置,如行政、人事、质量管理、客户服务等方面。沙和尚忠心耿耿,他是唐僧最信任的人,是老板的心腹,但属于那种有忠诚度但能力欠缺的人才,老板喜欢用,但如果重用、大用,就会出问题。许多企业和团队之所以失败,往往坏在沙僧这类角色上,因为是老板的心腹,他们就会得到相当高的权力、地位,但由于能力有限,又无法担当重任,所以往往会造成企业的重大战略决策失误。
唐僧团队-团队精髓
一、德者居上:对于大企业的领导人来说,要有意识地淡化自己的专业才能,用人为能,攻心为上。锐圆曾言道,大老板只要求有两项本事:一是胸怀;二是眼光。有胸怀就能容人,刘备胸襟小点,眼里就只有自己那两个把兄弟,后来才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之说;曹操雅量大点,地盘实力也就大点,到他儿子就有改组汉朝“董事会”的能
力。目光如炬,明察秋毫,洞若观火,高瞻远瞩,有眼光就不会犯方向性的错误。
你牛河炒得棒,最多开大个排档,能做满汉全席?官至厨师长到头了。技术型人才做不大,事务型人才做不好,而唐僧既非捉妖高手,又不会料理行程上的事务,只要坚持取经不动摇,嘴里念紧箍咒,便一切OK。他是许多董事长、总经理学习的光辉榜样。
二、智者在侧:《封神演义》里有姜子牙、《三国演义》里有诸葛亮、《水浒》里有吴用…有如此深厚的历史积淀,如果说中国企业的领导不知道军师的重要性,那真是冤枉他们了。这年头,点子大师、策划大师、咨询专家多如过江之鲫。企业内部卖弄小聪明、上书献策的也不少,这此人的点子管不管用,只有天知道。但可以指出一点,从利益关系看,他们都是顺杆爬的,为一已之利投领导所好势在难免。中国企业里缺少猪八戒这样的新型智者-----好吃懒做的人爱动脑子。说猪八戒是智者,还不仅因此,关键是以下两条理由:
1.猪八戒之所以需要“八戒”,因为他从不掩饰自己的个人要求和欲望,对自己的权益十分重视,是一个自由主义的特立独行的猪。他不会头脑发热,不会被“普渡众生”这样鲜明的公共理想所煽动,他认为成佛远不如做高老庄的女婿潇洒,他的理念立场基于个体生命真实感觉,没有专心取悦于唐僧的动机;
2.他从不忽视自己言论自由的权利,取经路上议论风生,而且多是反对意见----这是关键的关键。
三、能者居前:孙悟空是受控的能量。孙悟空是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他的才能吴承恩先生已作完整的表述。需要关注的是他和唐僧(总经理)以及观音(执行董事,资方代表)的信用关系。首先孙悟空不是一条狗,也不是一般的人才,而是一个“人物”,“人物”“和人才、人力不一样,在团队里而是不可替代的。孙悟空是避害(压在五行山下的日子不好过),
而不是趋利(最后捞个“斗战胜佛”,远不如”“齐天大圣”过瘾),这使他多少有了独立人格。有独立人格的人有意愿和能力尊重约定,观音与孙悟空谈判的结果是以解放换责任,这个约定,才是孙悟空真正的“紧箍咒”,签订了合约就认真去做,百折不挠。所以,唐僧在领导孙悟空时,紧箍咒作为最后手段,虽然也用过,但孙悟空从来没有因为要放弃自己保卫唐僧的责任而被实施紧箍咒。唐僧也不因为有了紧箍咒,事事处处表现自己的控制欲。
四、劳者居其下:沙僧包括白龙马是接近领导的工作人员。做大老板,手下神仙、老虎、狗,样样都有,“神仙”提供智力服务,“老虎”提供工作业绩,“狗”提供所谓“犬马之劳”。沙僧和白龙马的“犬马之劳”非常出色,如果说神仙猪八戒和老虎孙悟空还有缺陷的话,狗沙僧完全可以打100分,狗大多爱在领导身边闲言碎语,最难做到的就是闭嘴不叫,沙僧同志做到了。
观音(股东/董事)为唐僧配备的人才少而精,并建立了有效的制约机制:
1.唐僧直接管理孙悟空,但只能在孙悟空突破底线时才动用紧箍咒,平时则让其充分发挥能动作用;
2.孙悟空对猪八戒在具体工作上有管理权力,但他也限制不了猪八戒的言论自由,他自己的行为反而受到猪八戒的舆论监督;
3.猪八戒虽然有“散伙回家”的思想,但有孙悟空的金箍棒,思想不能转化为行动;
4.沙和尚作为“办公室主任”,管理行李和白龙马,对一线事务从不插嘴。 许多企业和团队之所以失败,往往坏在沙僧这类角色上,他们不具备军师的素质,也不了
解擒妖一线的实际情况,只是凭借“心腹”的身份胡言乱语,此风一开,大小事情一定搞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