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管理伦理与企业文化

来源:化拓教育网
2010年第23期 世纪桥 No.23,2010 (总第214期) Shi Ji Qiao (C,ener ̄No.214) 浅谈管理伦理与企业文化 郑肖军 (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管理伦理与企业文化在当今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管理伦理与企业文化共同形成企业的管理氛围,对企业长期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企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能 促使两者协调和谐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管理伦理与企业文化的内涵与作用,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来阐述对这一问题的 理解。 关键词:管理伦理;企业文化;关系 一、管理伦理 司、厂家、贸易联盟、消费者组织、行业学会、工会等组织之 (一)管理伦理的内涵 间的伦理关系问题。尽管这些组织是由个人组成的,但是 管理伦理也称商业伦理或企业伦理,一般是指蕴涵在 他们有各自的目标、利益和行为方式,并能发展一定的自 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及生活活动中的伦理关系、伦理意 治性,这种自治性具有超越个人行为的特征。由于社会分 识、伦理准则与伦理活动的总和。伦理关系包括企业与投 工不同,这些组织各自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 资人、合作者、员工、竞争者、消费者、媒体等的关系。伦理 在自身的行为中应具有什么样的观念,如何以自身的独特 意识包括企业的道德传统、道德风气、道德信念、道德心理 作用为组织的管理伦理作贡献,如何积极吸纳其他组织与 等。伦理准则包括生产准则、分配准则、营销准则、信息准 管理伦理的建设?如何处理同贸易伙伴、竞争对手的关系 则等。管理伦理是企业的规范化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行为 等问题,是管理伦理中观层面应该探讨的主要问题。 规范。这种行为规范通过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信念以及 最后,宏观层面一主要研究制度或社会层次上(包括 传统习惯等非强制性手段作用于个人和企业管理伦理以 经济制度和经济条件的形态如经济政策、经济秩序、社会政 其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强烈的感染力作用于员工和企业,从 策、国际商务活动等方面)的伦理责任和伦理问题。如社会 而达到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目标。 保障究竟是哪方的责任,个人、企业、政府三者之间应如何 (二)管理伦理研究的问题 分担?以前非商业化的活动,如医疗卫生、学校,现在也商 首先,微观层面——主要探讨企业中的单个人之间即 业化,对不对?企业如何参与建立一种生态兼容的经济,使 作为管理者或被管理者、投资者、供应商和消费者等这些 所有的人都能体面地生活在地球上?在世界范围内如何克 单个人的伦理关系问题。由于这些单个人对企业而言,各 服贫困、失业和各种歧视?如何应对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危 自都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和作用,为了让他们认识和承担自 机问题?这都是宏观层面应该研究的主要内容。 己的道德责任而应当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和实际上做 在这三个层面中,单个的人和经济组织都被认为是道 些什么;由于这些单个人各自都处于不同的角度,对某一 德行为者,都被假定有着或多或少的决策自由度,这种自 项管理行为或经营行为会产生什么看法,如何在日常的管 由中自然也就包含着相应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而尤其强调 理工作中把正确的观念传递给他们,从而规范这些人的行 在企业的管理伦理中,组织行为的伦理指向和伦理影响具 为以符合组织的宗旨、价值观和道德;作为一个企业,如何 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处理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如:老板与员工是否有超出公 二、企业文化 司规定的伦理责任?是否应当满足消费者的任何要求?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是否有责任,有义务,使消费者正当地使用自己的产品?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某一企业在其发 还有工作环境、劳动条件、待遇等问题,都属于微观管理伦 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在规章 理层面研究的内容。 制度、行为方式和物质设施中的外在表现。企业文化是一 其次,中观层面——主要研究各种经济性组织,即公 种特殊的组织文化,一种亚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中 收稿日期:2010—10—13 作者简介:郑肖军(1986一),男,福建宁德人,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伦理学原理与应用。 ・125・ 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组织 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反映着企业的 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中逐步形成具有本企业特征的基 伦理状况,管理伦理的任何细小的变化,都会在企业文化 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规章制度、文化环 思维方式的总和,它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层次性、时代性, 可见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过程中流动的血液,为管理制度 中反映出来。刚开始是隐含的反映在员工的行为、企业的 境、经营战略和产品品牌等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方式和 交易、领导的管理方式中,同一伦理行为被多人重复就会 形成扩散性,当认可这一伦理行为的人数超过一个I临界点 以后,就会转变成一项内在制度,则能进一步强化企业伦 与管理实施供应足够能量的一个精神支系统。 企业文化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狭义的企业文化,包括 理,促进管理伦理的进一步发展。 (二)企业文化保证了管理伦理思想与意识的实施,从 制度层强化企业的伦理观念 企业的理念、制度、习俗及其感情领域;二是广义的企业文 化,指企业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的总和。把企业文化从狭义和广义综合,可以表述为: 企业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是以 书面形式形成制度固定下来,有着强制执行性,这就保证 一个企业团队在经营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物质上的、制 度上的、行为上的、精神上的文化的综合。 由此可见,企业文化的属性是一种规范,它可以在企 业内部形成一定的思维框架和评价参照体系,成为一种集 体无意识机制,促进和制约管理活动的发展,而且保证企 业发展的连贯性,从而成为百年企业的立足根本;企业文 化的主体是全体员工,企业洋溢着以人为本的和谐氛围, 全体员工如沐春风,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企业文化的客体 是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行为,它强调全体员工的价值 认同,把追求的各种具体指数上升为崇高的目标;企业文 化的产生方法是长期培育,它依靠群策群力,成长于长时 间持之不懈的努力。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企业获得持久 发展的动力源泉。具体来讲,企业文化应该是企业核心竞 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培育出比竞 争对手更强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能够在遇到挫折 和困难时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由于在企业 管理中注入文化因素、运用文化手段,对于提高企业管理 的品位和效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掘人的潜能,具有根本 性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品牌的内在底蕴。因为成功的企业 品牌,无不凝结着企业的文化(肯德基的企业文化:追究卓 越;以人为本;群策群力)。换句话说,品牌是企业文化的 市场表现,企业文化是品牌的内在底蕴。因为有竞争力的 品牌,它能够适应和提升消费者的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 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源泉。因为企业 文化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战略方向、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和 员工素质,因此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源泉。 企业文化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因为企 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而 企业的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 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贯彻、企业精神的提炼和弘 扬、企业作风的锻造和发挥等等,都离不开企业文化;企业 文化对提升员工的素质,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管理伦理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一)企业文化为管理伦理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 企业文化以管理伦理为基础构建了完整的物质文化、 ・126・ 了隐含在这些制度中的管理伦理思想与意识能够得到进 一步的强化与执行。 (三)企业文化对作为个人伦理行为源泉的价值取向 进行整合,使之认同于企业的价值观 组织有效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有一个由企业最高 目标、企业理念和企业宗旨等构成的为企业全体成员所共 享的核心价值观。这一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持续发挥作 用,既依靠企业领导者坚持不懈的培育与倡导,也有赖于 企业新成员修正或改变个人的价值观而接受组织的核心 价值,而后一方面,恰恰依赖于企业的文化。一般说来,任 何一个组织的文化都会通过一种社会化的过程,使员工将 组织的价值观内在化,由于这种内在化,员工已经把组织 的文化价值标准作为内在的东西而接受。换句话说,他们 的行为与组织的期望相一致,是因为这符合他们关于什么 是正确的信念。 (四)管理者的行为是否合乎企业的管理伦理,是管理 者道德发展的阶段性与个人特征、组织结构设计、企业文 化和道德问题强度的调节之间复杂地相互作用的结果 企业文化的作用和内容也会影响企业的道德行为及 管理伦理。强势的企业文化会支持企业的高的道德标准, 会对企业管理者的道德行为产生强烈和积极的影响。在 弱势的企业文化中,管理者会用亚文化的准则和规范指导 工作,这样反过来,企业员工和非正式组织将影响弱文化 态势下的管理伦理、道德行为。 总之,管理伦理与企业文化共同形成企业的管理氛 围,对企业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企业绩效、企业-长期发 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企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能 够很好地建设发展独特的管理伦理与企业文化,而且使两 者协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卢风,肖巍.应用伦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8. [2]赵志恒.论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功能[J].教育教学论坛, 2005,(5). [3]苏勇.管理伦理学[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1998. [4]阳礼泉,滕方迁.企业文化的力量[M].北京:中国经济 出版社,2008。 [5]赵黎明.现代企业管理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o2. [责任编辑:王建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