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卷第1期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V01.30 No.1 2012年3月 JOURNAL OF EDUCATION INSTITUTE OF TAIYUAN UNIVERSITY Mal".2012 浅谈晋商家族书院的环境营造艺术 赵 雯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山西太原030001) (摘要]书院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一种文化机构,集藏书、校书、读书、治学于一体,对传播思想、繁 荣文化、培育人才、发展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文章通过晋商家族书院在融入人文精神、选址、空间 布局、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将教育思想与书院环境艺术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晋 商家族书院的环境营造;并对今后晋商家族书院文化更好地保护与传承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晋商家族书院;书院环境营造艺术;保护与传承 [中国分类号]TU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016(2012)01—0109—03 一、晋商家族书院的历史发展 展。晋商家族为使孩子从小就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山西书院从初建、发展、完善到最终废止,经 普遍设立家族书院,这也使得晋商十分注重家族书 历了近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而清代,成为山西 院环境的营造,将人文精神、选址、空间布局、建 书院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书院大体可分为两种形 筑风格和装饰艺术等方面融入到书院环境中。形成 式:官办式书院和家族式书院。由于中国商品经济 独特的山西家族书院的艺术氛围。总体来说.晋商 的发展.使晋商家族在当时的中国商业活动领域中 家族书院多采用南北中轴线.左右对称,主次分 担任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形成了本土自己的家族制 明,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等一整套传统合院形式的 度.同时也使得晋商家族书院得以快速地发展。为 建筑布局,形成封闭安逸的空间,建筑与自然环 了本家族自己经济的发展,好多晋商大家族重视自 境、庭院绿化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追求书院静谧 己家族的商业经营,又不轻视家族成员的学业,经 的空间气氛。布局模式上家族书院没有固定的模 济与教育相辅相成,协调发展,这也是晋商家族书 式,较灵活多变,常与当地的传统民居相结合,体 院发展的明显特征。 现民俗风格和地域特点。而祭祀方式上晋商家族书 晋商家族注重教育方面的投资.不但其家族人 院常以家族祠堂作为祭祠,体现家族的血缘性和凝 才辈出,而且有利于地方教育发展。如在晋商活跃 聚力,使后代在读书治学时不忘敬祖崇孝,以此维 的运城,就设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商人子弟学 护和发展家族的统治。 校——运学。 1.人文精神 据各地方志的不完全统计,清代全国共修建书 晋商家族书院建筑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人建 院3667所,山西省为142所。从山西书院的分布 筑之一,它体现了“礼乐相成、天人合一”的中国 区域可以看出,大体是由南向北倾斜,主要分布在 传统文化思想,家族书院建筑的伦理价值与审美价 太原、运城、临汾、长治等地区,太原市作为省会 值相辅相成,不仅体现了家族伦理秩序.更满足了 是山西文化中心。晋南地区和晋东南地区是山西文 人们使用要求、审美愉悦等需求。 化发达地区,而晋北地区书院相对比较少,文化相 晋商家族书院空间营造,正是反映了“礼乐相 对落后。 成”的思想。在晋商家族中.尊祖敬宗,男尊女 二、晋商家族书院环境营造艺术 卑,长尊幼卑。书院的这种合院布局,就符合了这 山西大家族重视自己本身和子孙后代的教育发 种“男女有别”、 “长幼有序”的位序要求。此外, 收稿日期:2011—1卜23 作者简介:赵雯(1984一),女,山西文水人,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助教。 2012年 赵雯:浅谈晋商家族书院的环境营造艺术 第1期 还通过院落空间尺度对比与精雕细琢的建筑构造, 产生不同的气势和超群脱俗的气氛,给人以享受和 愉悦,目的也在于调动人的心理功能,规范人的道 德情操,追求礼乐秩序;家族书院的优美环境,突 出人与建筑、环境的协调统一,反映“天人合一” 的理想追求。在环境布局上讲究情景交融,人文融 进了自然,自然又变成人文的组成部分,如阳城陈 氏的止园书院,远山疏树.一步一景,以其通透、 空灵的写意式山水格调见长.将文人雅士的用意表 现得淋漓尽致。 2.选址 晋商家族书院在选址与环境布局上十分讲究。 首先,书院具有良好的通风及日照条件,形成适宜 的环境气候。既能阻挡寒流又易于接纳凉风.这对 于山西这种夏天炎热多雨、冬天寒冷干燥的性 气候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为了 使子孙后代读书修身,避免打扰,家族书院一般选 择封闭性强、清静幽美的空间。如灵石王家大院的 桂馨书院就设在高家崖主体建筑群西端的最后一套 院落,每进院落都有一道通往主院的侧门,院落内 部横向便捷,纵向则互不干扰,书院中并设有花院 以供赏花休息。还有的家族书院为了创造诗意的环 境布局,往往由园林改建而成或建于园林之中。通 过对环境的创造来增加文化氛围,如太原晋祠内的 晋溪书院,园内点缀花、草、山、石,堂榭清雅, 亭宇整齐。利用艺术加工与自然景物相结合的园 林,创造出安静无干扰、富有诗意画意的学习空间。 3.功能与空间布局 晋商家族书院的平面布局一般为三合院或四合 院,讲究中轴对称,功能主要有讲学、祠堂、藏书 楼、精舍和庭园组成,成为整个家族建筑群的一部 分。书院大部分供子弟读书外,还常设一两个别院 让长辈读书休憩,如榆次常家庄园内的石芸轩书 院,主院是常氏子弟读书治学的地方,西边有一跨 院,专为常麟书准备的小书院,用于他个人休息、 读书以及少量的会客使用。 晋商家族书院的功能和空间布局还呈现了山西 民居的民俗风格和地域特点,王家大院的桂馨书院 便是代表。桂馨书院作为王氏家族的读书场所,空 间布局不仅遵循了四合院的传统形制,还表现出晋 中地区的地域特色。整个书院空间布局严谨对称, 通过空间的排列组合。显示出前低后高、主次分 明、循序渐进的传统四合院特征。同时,整个院落 一110一 狭长,左右两个厢房距离较近.而且厢房部分挡住 正房部分有利于阻挡风沙,庭园内叠石造水装饰较 少,则以花盆水缸等替代,跨院内安排有通往院外 的暗道和高台,这样书院既可以让子弟读书怡情, 还增加了建筑的防御功能,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了鲜 明的地域特点。 4.建筑风格 晋商家族书院在建筑风格上也体现了文人阶层 的美学观念。在外观上端庄、沉稳、古朴.反对土 木之奢,强调以善为美,呈现出素雅大方、朴实无 华的建筑风格。 晋商家族书院建筑在造型及细部处理上很注重 虚与实对比,实中有虚,虚中有实,以虚代实等手 法;建筑比例上,注重以人的活动尺度为建造依 据,建筑体型适中,平添几分亲切宜人之感;色彩 材料上,色调淡雅,忠实于材料本身的表现,如陈 氏止园书院的建筑 清水实墙为主,与各开间的方 窗形成了强烈的虚实对比。使立面呈现敦厚的效 果。而二层的挑檐廊,简洁而没有多余的装饰,使 建筑有几分灵秀之气,又如王家桂馨书院,院中的 所有建筑均为单层,层高只有主院的一半,却平添 了几分亲切之感。而书院中的精舍小巧别致,人站 在屋内,肩擦门嵋,头顶撞梁。这种设计正是主人 逃离烦琐俗务,读书怡情的最佳场所。而倒座墙上 开有东西对称的什锦窗,折扇形状.也显示了主人 的高雅情趣。常家大院的石芸轩书院同样也独具特 色,青瓦粉墙,不施颜色,浅灰色的屋身,明快的 色调与檐柱的玄色凝重形成鲜明对比,使整个书院 显得端庄、素雅。 5.装饰艺术 ・ 装饰艺术直接体现着晋商家族书院的文化格 调,将建筑的审美情趣放在突出地位,常利用悬挂 楹联、匾额、嵌立石碑来增强感染力和文化氛围。 例如陈氏止园书院就悬挂着“读古人书须设身处地 一想,问天下事要揆情度理三思”的楹联,常家石 芸轩书院则为“知春秋大义。为学子本色”,而王 家桂馨书院悬挂“万卷诗书四时苦读一朝悟,十年 寒窗三鼓灯火五更明”,这些楹联都深刻地体现了 读书人苦心向学、志节高尚的本色。同时起到教化 家族子弟的功能。装饰艺术上也借助木雕、石雕、 砖雕等手法来点缀美化。这些雕饰物在大面积上处 理得简洁明快,细部却精彩卓绝,素雅而富含深 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中,石狮、抱鼓石、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总第102期) 拴马柱及踏跺石制作精美,十分常见。而砖雕装饰 供依据和参考,传承与创新设计原则和校园环境的 主要集中在建筑的屋脊、墙檐等部位,表现题材也 营造方法,延续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精髓。 十分广泛。家族书院建筑还常将儒家文化、文人喜 四、结论 好、伦理教化和民间题材等融入装饰物之中,如晋 晋商家族书院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场所,它的 商家族书院多采用梅兰竹岁寒三友,寓意读书人要 形成和发展过程很好地反映了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 有志节和品德。王家的桂馨书院就雕刻有繁密的卷 文化走向。对三晋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 云图案的垂带跺踏,象征着“步步高升”, “稳步 用。另外,山西晋商家族书院建筑作为我国书院建 踏上青云路”之意。 筑体系的一个分支,既反映了共性特征,表达了中 三、晋商家族书院的保护与传承 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又表现出鲜明的当地地域特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晋商家族书院的保护和 色.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深人研究。 修复工作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应吸取国内外书院 的经验。将研究与保护相结合,在多方研究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上开展保护,以取得准确可靠的历史依据,提高保 【1】王炳照.中国古代书院[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护质量和水平。保护晋商家族书院建筑应结合各家 2009. 族的历史发展,尽量保存原来的建筑构造,恢复建 【2】邓洪波.中国书院史【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4. [3]qf兆兴.老书院——古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M】.北京:人 筑的原貌,避免任意拆毁变更,丧失原有的历史信 民美术出版社.2003. 息和特色。同时,以晋商家族书院在人文精神、选 【5】王金平等.山西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址、空间布局、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等方面提供的 [6】王秀玲,万强.明清时期晋商家族教育浅析U】.历史教学, 借鉴为启示,为营造有山西民族特色的现代校园提 2007,(4).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Art of Jinshang Family Academy ZHA0 Wen (Educational Znstifute of Taiyuan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China) Abstract:Since ancient times,education in China has been emphasized.Academy as cultural institution of Chinese feudal society,set books,school books,reading,learning in one,has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dissemination of ideas, culture and prosperity,nurturing talent,developing eduction.Shanxi Jinshang large families also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 for future generations.This article has educational thought and the college environment organically combined to form a unique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for the ̄nshang Family Academy,and deeply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ry art of building design.Jinshang Fami ̄Academy has protected heritage through Fami ̄Academy in the integration spiirt,site selection,spatial layout,architecture and decorative art and other aspects. Key Words:Jinshang Family Academy;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art of academy;protect and herit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