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环境下开展工会工作的几点思考
来源:化拓教育网
2015-'年第21期 青年时代 YOUTH TIMES ・思想政治・ 基于互联网环境下开展工会工作的几点思考 田 涛 无锡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江苏无锡21403 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开展工会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现状与互联网时期工会会员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探究分析,提出了一些自己对互联网环 境下开展工会会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时期;工会会员;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企业职工平时工作使用互 联网的几率也越来越大,互联网在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带 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所以,引导工会会员 在互联网环境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势在 必行。 一、工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一)工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现状 工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为了不使其流于形式,一 定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首先,工会通过关心职工的工作来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工会不仅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而且为职工争取更多的福利待遇,还会以组织的形式帮助职 工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有利于工会开展思想政 治工作。其次,工会通过带领职工参加各种常规性活动或参 观革命圣地等来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最后,工会通过 对职工工作生活基本情况的了解,将各方面优秀的职工推荐 给单位,此举不仅为单位带来了优秀的职工,而且为职工获 取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有助于职工整体水平的提高,并促进 其全面发展。 (二)工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 首先,工会同志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可能存在偏差, 部分人认为该工作只是表面形式,既不能解决问题也不能带 来明显的经济效益。还有部分工会同志对思想政治工作缺乏 积极性,认为那是领导的事情,认为思想政治问题主要存在 于职工内部,工会难以介入进行指导。其次,部分工会同志 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由于自身工作经验不足,解决的 方法不多,可能会出现束手无策的情况。而且工会通过组织 集体学习等方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对现代通信技术等手段 利用不足,对外界重大事件的了解缺乏时效性,影响思想 政治工作的提升效果。最后,工会干部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时,由于激励制度的不完善,出现了动力不足问题。现在多 采用定性的方式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考核,由于缺乏定量指 标,所以工会干部在开展工作时工作成效不明显。 二、互联网时期工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 (一)提高了工会工作效率 互联网凭借其方便性、快捷性、趣味性和覆盖范围大等 特点,让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加到工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 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资源共享,无论距离远近,其资源共 享的速度都是非常快的,工会会员可以通过相关网站和各种 通信平台及时了解到最新的思想政治工作动态,这与过去口 头的通知方式相比较,不仅缩短了工作时间,而且节约了思 想政治工作者的精力。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工会的工作 对象及活动空间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让更多的人参与 到工会工作中,能够更快捷广泛地收集民意。工会会员可以 通过互联网自动获取所需的有关的工会信息,并且可以通过 互联网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从而提高工会的工作效率。 (二)丰富了工会工作形式 与电视、报纸、广播等比较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介相比, 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更具有时效性、广泛性、交互性,而且互 联网在其独特的数字化优势下,工作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具有吸引力。在当今互联网社会下,信息多种多样层出不 穷,因此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工会 会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会员直 接沟通与交流机会,对工作内容进行讨论。工会会员也可通 过学习互联网上的各种有用信息和知识来提高自身的思想政 治水平,通过网上意见箱来收集整理群众对各会员提出的意 见,提高各位会员参加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 高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效率的目的。 (三)加强了工会工作针对性 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凭借其本身的迅速性与自由性在 很短时间内就可以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可以从任何一 个计算机终端随时获取世界上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 等信息。在互联网上许多人在进行交流发表意见时,多采用 匿名的方式,加上互联网很高的开放性,交流者之间大多坦 诚相见畅所欲言。这种方式有利于工会工作者确立思想政治 工作的目标方向,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工会会员可以通过互 联网正面宣传、问题答疑、论坛交流等方式来获取真实的思 想信息,及时与企业职工进行沟通对话和多向交流,有效化 解他们的抵触心理,从而提高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有利于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向现代化转变。 三、促进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 首先,要加强工会职工的责任意识,通过将思想政治工 ・思想政治・ 青年时代 YOUTH TIMES 2015年第21期 作分解,之后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并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对思想政治工作完成得好的职工及时进行表扬,并将其工作 效果作为职务晋升、加薪等方面的重要指标,以此来调动工 会职工的积极性。其次,要建立常态化的培训机制,加强培 热点问题,最后对其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让工会会员 能够及时接收到相关信息。 (三)对互联网进行有效管理 随着电脑尤其是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网络席卷了人们 的生活,每个人都不知不觉地已置身于庞大的互联网之中, 网络的普及给人们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带来了 训的针对性,在对工会职工进行培训时,要结合外部环境的 需求与变化和工会内部的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从 而提高培训效果,使接受培训的人员能够把握好政治工作 重要的改变。与此同时,爆炸式信息的扩散,大量的信息中 的重点,了解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其开展 既有积极有效的信息,也有负面消极的信息,面对复杂的局 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最后,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方法,要通过对职工进行培训来提高年龄稍微偏大的老职 面,对如何正确引导舆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大 力度强化网上正面舆论宣传,加强对网上信息的监控引导, 工对互联网的利用能力,将互联网与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工作,深入研究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 特点与职工的思想政治情况,并对存在不正确思想政治的 建立健全信息搜集监控和应急措施,及早解决问题,营造和 谐、文明、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 四、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被广泛应用在人 人及时进行沟通引导,帮助纠正其思想错误,以免对其本 人与社会造成危害。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 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在给工会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机遇 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互联网时期下,如何利用互联网的 企业工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建立有效的工 会会员交流平台,利用互联网了解社会新闻与时事动态, 及时了解网络时事热点,从而减小与工会会员之间的沟通 方便性与快捷性来做好工会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需 要迫切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t燕歌.浅谈如何利用网络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J].科技致富 向导,2011(6). 障碍,并且在沟通交流时不死板,让工会会员快乐地与工 会思想政治工作者进行沟通交流。工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快捷性与普及性,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会 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在网站上及时发布最新的思想政治工 [2]何娟娟.企业工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必要性[J],科技资 讯.2010(16). 作动态,并且在网站上设立工会会员交流平台与可以匿名 提建议的邮箱,并将网站上发布的内容做到图文并茂,以 此来吸引工会会员的阅读兴趣,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在微 【3]刘国栋.工会建立学习型组织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J]_科技与企 业.2013(19). 博、微信等热门的互联网交流平台上与工会会员一起讨论 (上接第68页) 极影响有: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搭建了新平台、提高了 时效性、提供了机遇、强化了渗透性。与此同时,也存在消 境,建立起健全的校园新媒体信息的监管机制,并对新媒体 信息的传播途径和渠道进行更加严格地监督管理,使其形成 极影响,增添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的难度;突显了 有机的运行管理链条,这是做好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性的难度;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 工作的组织保障。从而形成健康的社会舆论,提高高校思想 教育工作针对性的难度;带来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 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的难度。 四、结语 作为一种新态,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有 三、新媒体时代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也是一项螺旋式系统工程。构建 (一)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渗透力和引导力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 这样一种模式,将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和设备的功能 课堂时间和教室,应延伸到课外。(1)拓展新媒体渠道, 无形间增大,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和水平,从而增 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进教材、进课堂”的基础上“进媒 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体”。(2)运用新媒体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学生进行有 效互动。(3)运用新媒体营造一种活泼生动、健康向上的 校园氛围。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可以发挥新媒体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冯鑫.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 与途径探究[J].改革与开放,2011(3). [2】朱琳,王晨艳.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一以天 津市高校为例[J】.中国轻工教育,2011(4). 寻找切入点并精心设计,运用专题新闻、热点讨论、学术讲 座、榜样宣传及辩论演讲等方式,更好地营造活泼生动、健 康向上的校园氛围,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 价值观。 【3]李晓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 学报,2013(5). (二)建立熟知新媒体的复合型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 健全新媒体的监管机制,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性,在积极整合新媒体优势资源的同时,必须优化其信息环 70 [4】汪锦绣.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把关人”合力模式研究[J].钦 州学院学报,2014(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