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公司风险评价准则52919

公司风险评价准则52919

来源:化拓教育网
XX有限公司

风险评价准则

1、 目的 为确保公司生产活动平稳进行,减少或避免各种不必要的作业风险,根据

国 家及山东省相关标准要求,结合公司生产实际状况,特制定本评价准则,用于指 导公司各系统生产趋于良性循环,使全员明晰本岗位影响安全的风险及控制措 施,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及知识水平。

2、适用范围

本评价准则适用于公司各部门(车间)及基层安全生产活动、操作与各项检 维修活动,和岗位设备设施的日常排查活动。

3、评价依据

a 化工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试用版) b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c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d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e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GB/T13861-2009 GB 41 -86 GB 18218 -2009 DB37/T2882-2016 DB37/T2971-2017

f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g 山东省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验收评定标准(试行) 4、评价方法

公司针对当前安全评价方法众多的实际,安全评价目的和对象的不同,因每 种安全评价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在进行安全评价时,应根据安全评 价的对象和要达到的评价目的,选择适用的安全评价方法。

安全评价主要用的方法罗列如下:

英文 序号 1 2 风险评价方法和名称 安全检查表 工作危害分析 缩写 SCL JHA 适用性概括 对各类静态设施罗列所需检查项目及标准 的表格形式 主要针对工作活动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进 行风险性评价与辨识 按实际需要将系统进行分割并分析可 能发 生故3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FMEA 障类型,以便采取相识对策,提高系统 安全性 重点对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识别评价, 可作为 F TA 安全分析、评价、和事故预测 目的是找出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变化 5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 HAZOP 策 对系统工艺过程或操作过程的创造性 WI (偏 未采用 未采用 未采用 公司采用 采用情况 公司采用 4 故障树分析 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后果及可采取 的对分 6 故障假设分析法 析,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发现可能的事故隐患 通过评价人员对几种工艺现状,及运 行的 未采用 7 危险指数法 RR 固有属性进行比较计算,确定工艺危险特性 重要性大小,并根据评价结果,确定进一步 评价的对象 用来分析普通设备故障或过程波动(初始事 件)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一般建议将该评价方法与其他安全评 价方 法结合使用,能识别出具体的、有严重后果 的人为失误 该种评价方法能提供足够的信息,为 管理者提供有利的定量化决策依据 主要将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作为因变 量,采 取对所评价的对象划分的危险程度等级表, 查出危险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 各级 未采用 8 事件树分析 ETA 未采用 9 人员可靠性分析 HRA 未采用 10 定量风险评价方法 QRA 未采用 11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 未采用 5安全评价所适用准则 5.1安全评价准则

公司制定的评价准则包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L和事件后果的严重性S,以及

与其对应的风险度R。风险度R=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X事件后果的严重性S。

5.2安全评价的取值标准 根据公司实际经营情况,相关标准罗列如下:

52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值大小判断准则: 鉴于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与及

其发生频率与现有的防范、预防、检测和控制措施息息相关,倘若各项控制措施 到位,并处于良好状态,则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值会大大降低。如下表所示, 等级数值越大,说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等级(L) 5 标 准 在现场没有米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险、有害因素的发生不能被 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危险、有害因素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作过任何监测, 或在4 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仃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险、有害因素经常发 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 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防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 执3 行,或危险、有害因素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 ,或曾经作过监 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过类似事故或事件 2 危险、有害因素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 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 1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 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522公司根据实际生产经营规模,将事件发生结果的严重性(S)罗列如下:

事件后果的严重性(S)判别准则

等级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万兀) 5 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 死亡 停工 公司形象 > 20 全厂停工 车间部门级 停工 省内影响 行业内及市内 影响 县内影响 4 潜在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 丧失劳动能力 > 10 3 不符合上级公司或行业的安 全方针、制度、规定等 截肢、骨折、听 力丧失、慢性病 轻微受伤、间歇 不舒服 无伤亡 > 5 岗位级停工 2 不符合公司的安全操作程 序、规定等 V 5 受影响不大, 几乎不停工 公司及周边范 围影响 形象没受损 1 完全符合 无损失 没有停工 风险等级(R)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

风险度 等级 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 实施期限 20 〜25 巨大风险 在米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 评估 立刻 15 〜16 重大风险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 测量及评估 立即或近期 整改 按照年度计划 实施整改 9〜12 中等风险 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 4〜8 可接受风险 轻微或可忽略 的风险 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 有条件、有经 费时治理 V 4 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记录 6评价与治理 6.1风险评价的范围:

1. 人一一人的不安全操作行为;

机——物的不安全状态; 环一一环境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管一一规章制度的建立与落实

2. --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阶段;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企业周围环境;

--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 6.2 评价

依据公司目前的实际状况,选择适当的安全评价方法,对作业活动、生产设备 设施、工艺过程等方面进行危害识别,进而按照风险评价的准则进行风险评价, 划分风险等级, 确定风险是否属于可接受风险。 根据风险值的大小将其分为巨大、 重大、较大、一般、低风险,分别确定整改的期限和整改措施。

风险管控措施在制定过程中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同 时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识别,并 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现有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或 改进的控制措施。

6.2 治理 对评价为重大风险以上级别的风险,各车间科室应该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

按优先顺序进行控制治理。并且应对判定为重大风险的进行详细记录,并定期更 新,各车间科室应针对具体措施采取严格控制的方式,严格按照“四定”措施, 依次采取消除、抑制危害,修订操作规程,保证整改质量和效果。

6.3 要求

6.3.1 公司及各车间科室应该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岗位人 员进行广

泛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的风险及所应采取的控 制措施。各车间科室应将已确定的控制措施,按照优先顺序,逐项进行落实,把 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

6.3.2公司及各车间科室应对于常规活动每一年组织一次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 对常规

活动重新识别评价;对于特殊作业活动等危险性较大的活动,在开始 之前进行危害识别风险评价, 在此基础上编写实施方案, 并经有关领导严格审批。

倘若对有发生严重事故可能的作业活动,还应制定应急措施、编写应急预案,并 且在活动或施工前进行演练。

6.4 评价的应用

6.4.1 风险评价的内容应纳入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作为岗位人员应知应会的安全 基础

知识。

6.4.2 岗位安全生产常规活动评价的内容经公司安委会批准后应在岗位公示, 便于岗位

人员获知。

6.4.3 对于公司各级安全管理部门查出的安全隐患存在异议的可运用评价方法 进行评价

验证。

7 工作程序 7.1 各部门职责

7.1.1 公司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负责风险评价组织,评价汇总,经公司安全会批准后颁布实施。

7.1.2生产车间负责本车间范围内的岗位风险评价。 7.1.3公司安委会负责审核风险评价的批准实施。 7.1.4 公司安全科负责岗位风险控制的落实督促。 7.2 风险评价小组

组 长: XXX 副组长: XXX 成 员: XXX

风险评价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主 任: XXX 成 员: XXX

7.3 岗位风险评价实施程序

管理委员

7.3.1、风险评价实施程序图例(附图) 7.3.2 风险评价的控制

风险的控制程序按第六条之规定执行。

7.3.3风险评价实施时间进度

公司双体系建设推进工作按照公司双体系建设推进实施方案按照时间节点完 成,企管办、生产部、安全科定期跟踪督导。

8 风险管控措施落实

8.1 公司安委会负责对重大风险( 2 级橙色)以上风险点进行垂直督导,由风 险点所

在单位负责直接落实各项风险管控措施。

8.2 各部室车间负责人负责对较大风险( 3 级黄色)风险点进行督导,由风险 点所在

部门班组长组织人员落实风险管控措施。

8.3 各岗位安全管理人员对一般风险( 4 级蓝色)以下风险点进行督导,由所 在班组

岗位人员落实风险管控措施。

9 奖惩

各部门、各岗位人员风险管控职责已纳入到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中,严格按照 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考核奖惩。

10 附则

10.1 根据《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 2882-2016 要求,公司风险 分级

管控领导小组每年组织相关人员重新进行风险评价。

10.2 在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 工艺设备发生改造变更、 本单位或其他同行业单

位发生安全事故及类似安全事故、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生变更或改动时应重新进行评价。

、公司岗位作业规程等发

10.3本准则最终解释权归公司安全科 10.4本准则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附图:

培训 ----------- 识别 ------------------- ► 识 全 班 车 别 员 组 间 方 岗 讨 汇 法 位 论 总 培 1 > 识 1 「〉 宀 完 评 训 别 善 审 评价► 控制

编制 上报 危险 因素 清单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