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清时期晋商推动的太原府庭院与祠堂剧场

来源:化拓教育网
第4期(总第93期) 2013年12月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hanxi adio&TV Universi No.4 DeC.2013 摘要::在清代的太原府,晋商对戏曲贡献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剧场建设,包括其家宅内的庭院 剧场,家族共有的祠堂剧场,及对公共剧场主要是神庙剧场的支持。 关键词:晋商;戏台院;剧场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350(2013)04-_0082__06 太原府商人在晋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祁县、太谷、 榆次,与平遥、介休、汾阳等地晋中地区的商人,在晋商中实力 最强,特别是首创票号以后,执全国金融之牛耳,至道光、咸丰 后,东家有了大量的闲散时间,唱戏娱乐成为他们消磨时间的 重要方式,也成为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有的东家甚至耽于此 不能自拔,这就使一些商家干脆扩展宅院功能,在庭院里建起 年间,达到其发展的顶峰。商人对当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对戏曲的发展同样起了重要作用。 在清代的太原府,晋商对戏曲贡献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剧场 建设,包括其家宅内的庭院剧场,家族共有的祠堂剧场,及对 公共剧场主要是神庙剧场的支持。 戏台,修成戏院。这类兼有或专门用来演戏的庭院,在晋中一 带被称作“戏台院”,因其设于庭院,本文暂称其为“庭院剧 场”。戏台院现在可确考知的有祁县张庄南村云生班小戏台 院、徐沟王家“天禄堂”戏楼院、青龙镇王家“德润堂”花园戏 台院、太谷孑L家大院由原主人孟家建的戏台院、祁县渠家戏台 院、太谷曹家“三多堂”西戏台院和东戏台院等6处。另外太 谷东场村财主王虎儿,人称虎财主,“曾在村中建造东西乐亭 两座,动辄邀来名班演唱,歌声连日不息。”_2… 似也是庭院 剧场,如果是公共剧场,不会动辄演唱,也不会连日歌声不息。 还有同治四年王钺筹办四喜班时,也提到需设立“戏房”_2l2 。 后人回忆其办班时“当即修建了一处‘下处院’,专攻‘打戏’ 之用。” 晋商与庭院剧场的创建与流行 商家在自家庭院厅堂演戏大概有三种情况:一是唱堂会 戏。举凡婚丧嫁娶、祝寿、满月、迎送贵宾等,请演员助兴。太 原府一带的习俗是东家随意点唱,然后以东家的满意程度给 予“单赏”,即给某个演员以赏金;或“公赏”,即赏给戏班。二 是自乐班演唱。许多商家在家里办有自乐班,有时是业余爱 好者白演自乐,有时是请演员与业余者一起娱乐,还有一种就 是纯南名伶“汇演”,东家会集亲朋观赏。三是在家里办戏班 排练表演。 最早的是云生班小戏台院,约建于嘉庆年问;其次是四喜 班可能建过的“戏房”,在同治间。其它创建时间已不可确考。 其时,富家在其厅堂演剧已成风气,刘大鹏感慨太谷“北 街一宅中演剧,甚为热闹。言其中观者,男女混杂,不成事体, 这些都是有关文献著作捎带提到或笔者田野考察时了解到 的,肯定还有大量的庭堂戏院已毁失湮没,既失载,也被人们 遗忘。但我们相信,建庭院剧场曾经成为富豪大家的一时风 尚。特别是领办戏班的商家,可能许多都建过戏台。还有大 量的庭院演出是搭建临时戏台,岳彩光后人岳英炳讲,云生班 的开台戏是在本村南财主家唱上马戏,因演唱的时日长,竞致 “卸台时已有麻雀在里面垒窠下蛋。” “卸台”显然是指拆 除临时搭建的戏台。 上列戏台院现在多已不存,只知道些大概情况。其中, 风俗如此,太谷县令并不禁止,一任愚夫愚妇肆行,殊失父母 司民之义矣”¨】]64。这些演唱都需要场所,大多利用厅堂或庭 院空场。但商家因资金雄厚,宅院宽敞,再加上“东火分离” 收稿日期:2Ol3—o9—10 作者简介:牛白琳(1966一),男,山西岚县人,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校 长,博士,教授,山西师大戏曲文物研究所硕士生导师 ・82・ 2013年l2月 牛白琳:清时期晋商推动的太原府庭院与祠堂剧场 通面阔7.46米,其中明问3.96米,其宽度约为次间两倍。鼓 商家不仅兴建属于“自家”的庭院和祠堂剧场,还大力支 镜础,柱头前后檐和两山面都通置大额,其中后檐大额两侧延 伸,共达五间,使之更显得与大门合为一体。斗拱前檐六攒, 后檐因大额加长共六攒,两山面各四攒。均七踩三下昂,其中 柱头科耍头刻作龙头,角科耍头刻作整条小龙。角科三缝,以 把臂拱相牵。其梁架结构,以四隅抹角梁承起与下金桁搭交 之踩步金梁、老角梁而成歇山。戏台前檐中悬清光绪五年八 持彼时几乎是唯一的公共剧场——神庙剧场。通过考察和研 究,我们发现,太原府所属县大部分神庙的乐楼、戏楼新建于 康乾年问,商家是重要的推动者。在清代道光、同治、光绪年 问,又普遍出现过一次修缮高潮。特别是这次修缮与改扩建 工程投资之巨、规模之大,都是每个庙宇历史上历次修建无法 比拟的。现存的许多庙宇的最后面貌就是在此时最终形成。 月由巡抚曾国荃亲题“义关风雅”匾,盖褒奖常家以盖乐楼赈 济饥民的善举。 清光绪五年、二十一年,常家在祠堂举行过两次盛大的祭 祖活动,祠堂乐亭上要奏乐、演戏。此外,年祭、节拜、丧拜、婚 拜时,有时也会演戏。有科考得中,更要热闹一番,据刘大鹏 其最主要的支持力量就是商家,因篇幅所限,在此不赘⑥。 注释: ①这方面研究可参考殷俊玲《晋商与晋中社会》,人民出版社 2006年。 ②殷俊玲《晋商与晋中社会》,人民出版社2006,第231页。笔者 向徐沟查询,此院及其戏楼均已不存。 记载,光绪二十三(1897)年十月初三日“榆次东(车)辋村常 氏富家,今科得拔贡一,得举人一。同年兄弟获隽,可谓盛矣。 ③青龙镇王家戏院的情况由青龙镇刘杰老人提供。刘杰,男,80 岁。采访时间:2009年7月21日,地点:刘杰家中。 闻翌日优觞贺喜,奎星神前两班戏,其宗祠前戏一班,不惜银 钱。”l1 常家本来就热衷戏曲,“东伙分离”后,常家长者为了 不使后辈混迹社会,粘染恶习,“数辈相传在府上举办‘老六 ④相关考述见车文明《宗祠剧场研究》,《中华戏曲》第42辑,第4 页。 音’、‘少六音’自乐班,使子女遣兴管弦戏曲,有所营干和寄 托,陶冶性格或情趣——这是当时晋中一带许多大户人家所 以承戏、闹票的内在原因,好多财主们的戏班和票社就是这样 承起来的。常家的第六当家、十二当家、十三当家就喜欢闹这 ⑤“至诚宫”的相关情况,据2010年1月28日笔者采访贾氏后人 贾声禄(男,70岁)笔记,结合程雪云《“要看好戏到任村,任村有个至 诚宫”——任村贾家及其至诚宫的传说》(内部资料)整理而成。 样的动‘家窝子’自乐班。”_2 名伶王庆娃就是常家自乐班 的常客,他还曾在车辋常家文人的帮助下,为常家整理和抄录 晋剧剧目和曲谱 _l 。光绪二十年,常家还出钱支持冬天闲 ⑥这方面研究,可参考拙文《太原市晋源区太山寺剧场考论》,发 表于《艺术学界》第四辑,2011年1月第1版;《信仰变迁与剧场兴 盛一山西阳曲县黄花洞神庙剧场考论》,发表于《艺术学界》第6辑, 2011年12月第1版;《山西太谷圆智寺剧场考论》,发表于《中华戏 曲》第42辑,2012年12月第1版。 参考文献: 时经常来一起闹票的五台人郑三印,在太谷韩村办起正式的 戏曲班社“乾梨园”娃娃班。 [1]清・刘大鹏.退想宅日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2]王永年讲述,刘巨才、段树人编写.晋剧百年史话[M].山西人 民出版社.1985. [3]王易风.山右戏曲杂记[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1. [4]高春平.晋商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 [5]程光,梅生.儒商常家[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 图10净信寺戏台 Jin Merchants Promoting Taiyuan Courtyard and Ancestral Temple Theatre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Niu Bailin (Shanxi TV University,Taiyuan,Shanxi,030027) Abstract:In Taiyuan during the Qing Dynasty,an important aspect of Jin merchants contirbution to opera is the thea. ter construction,including the courtyard theatre at home,ancestral temple theatre that family sharedand the support f0r public theatres.which are primarily temple theatres。 ,Key words:Jin merchants;stage yard:theater ・8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