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
板
厚
度
控
制
措
施
江苏盐城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2012-8-11
楼板厚度控制措施
由于在前次中海华东地区的实测实量中发现,我项目部施工的 5#、6#、8#
楼,楼板厚度控制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主要是楼板浇筑超厚,尤其是
5#、6#楼超厚相对严重。板的超厚从成本上讲,浪费了材料、增加了原材料
成本。从施工上讲,增加了劳动力强度、相对延长了工作时间。从施工工艺
上讲,将严重影响后续工序(楼面建筑面层)施工。同时如涉及建筑面层厚
度问题必将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板面处理。另外从中海地产实测实量
的角度上讲,楼板超厚已严重实影响实测合格率,相应的影响了盐城二建在
中海地产的质量排名,同时也影响了业主万锦熙岸项目在华东地区的排名,
政治影响较大。因此,加强楼板厚度控制已刻不容缓。现对楼板厚度控制采
取如下措施:
一、 加强组织管理:
成立以技术总工为总负责,质检员为组长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对各楼号进
行严格的过程质量控制,以栋号长为直接责任人对所辖栋号进行过程控制,
以测量负责人为首对标高进行控制和对所提供的施工线的准确率负责。 见项目组织机构网络图:
技术总工:王正兵 质检员:戴卫东
实 测 实 量 : 吴 亮
栋 号 长 : 杨 秀 山 栋 号 长 : 沈 德 广 栋 号 长 : 杨 先 明 测 量 : 高 赛 赛 木 工 组 瓦 工 组
二、 具体控制措施
(一)、测量组:控制板厚必须从源头控制开始,必须保证测量组所提供的水
平控制线绝对准确
1、因浇筑前用以控制浇筑顶面高度的水平控制点在模板上测设,因模
板和排架相对不稳定,正常情况下会导致测设在钢筋上的控制点偏差较大,
因此在板面浇筑完成后必须对钢筋上的控制点与原始控制线进行复核。
2、一般情况下,在排架搭设过程中应将已复核过的钢筋上的水平控制
点在剪力墙没有封模之前引测到排架立杆上。以便木工的板顶水平标高控
制。
3、在浇筑前,以原始水平控制线为基准,将标高引测到待浇筑面,以
便混凝土浇筑时的顶面控制,在水平点引测到竖向钢筋上以后,应对离水
平仪较远的点进行复核。(与模板下水平控制点的闭合)
4、复核无误后交下道工序使用
(二)质检员把关
1、质检员对整个项目的过程质量进行全面控制。
2、在板厚质量控制方面首先对水平控制线进行检查,水平控制点是否
水平,上下层之间的水平控制点、线是否闭合。
3、根据水平控制线认真检查模板顶面标高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对超出
允许偏差范围的成型模板及时通报栋号长及相关班组,并督促整改。
4、混凝土浇筑前调查混凝土工对板厚控制方法的掌握情况,浇筑过程
中检查工人对板厚的实际控制情况,观察、认证班组对板厚控制所使用的
其他方法是否具有可行性。
(三)栋号长负责制
1、根据本项目的管理模式,栋号长为所辖楼号的安全、质量、进
度的第一责任人。
2、对测量组提供的施工线认真复核。
3、过程中质量要及时跟踪、对所辖楼号的质量要认真自查自检自纠。
4、对质检员提出的质量缺陷要严格落实、认真督促整改。
5、凝土浇筑时做好跟班工作,把好振捣、板厚、标高控制关。
三、板厚控制的操作方法
1、拉线控制:根据测量组提供及交接的钢筋上的水平控制点,其标高
为楼层结构 500mm 线。因此,在浇筑过程中可采用拉对角线的方法,即以
房间四角钢筋上的水平点为基准,对角带线并绷紧,再取一根长度大于
500mm 的穿线管或其他便于随身携带的小棒杆,在 495mm 处做好标记。
在施工过程中将做好的标记与对角线齐平,端部即为混凝土浇筑高度。(其
中已考虑并预留了混凝土凝固收缩的 5mm 尺寸)
2、采用顶板控制:在以往砖混结构施工中,由于无剪力墙且楼层设置
的柱较少,在每个房间难以使用对角线拉线对板面厚度进行控制。所以通
常采用以顶面模板为依据,用固定标记进行控制。即根据板面厚度焊一个
定型十字架。如板面厚度为 100mm,则十字架如图:
100
以钢筋端部与模板顶面充分接触,十字交叉点即为混凝土浇筑面。该方法在
砖混结构顶板厚度控制中至今仍在沿用。在本工程中,该方法可与拉线控
制方法配合使用。
3、如项目部其他管理人员或班组提出更好的板厚控制方法,在论证后
另行推广。
四、领导管理
1、测量放线过程中,测量组必须将测量成果及复核结果时汇报及时负责
人
2、质检员应将检查到的质量缺陷、督查、整改情况及时汇报技术负责人。
3、栋号长应将板厚的过程控制情况、质检员通报的质量缺陷的整改情况
及时汇报技术负责人。
4、技术负责人对上述质量情况切实把握。了解质量动态,对缺陷整改进
行适时检查,督查。切实做好管理工作和质量供职工作。